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

李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李來亨帶著大軍先到出山鎮一帶休整。等到大家都入營休息時,李過才取出李自成交給他的委任文書,說:

“因爲湖廣地域甚廣,來亨你又將有重任在身,牛軍師便建議分割三楚,設置三個節度使來分區管轄。”

李來亨面色不變,但雙手已經緊緊按在了桌上,他咬了一下嘴脣,問道:“王臣先生是荊襄節度使,那麼還有兩個節度使是怎麼安排?”

“大元帥知道你勞苦功高,除了荊襄節度使是用來酬王臣之功,剩下兩個節度使……”李過看李來亨有點緊張的樣子,便趕緊回答說,“剩下兩個節度使,牛軍師雖然有意讓袁宗第和雙喜出任,但大元帥認爲中原那邊還走不開他們二人,便拍板叫你自己來推薦人選。”

“啊!”

李來亨本來因爲自己的湖廣地盤,似乎馬上要被李自成拆分,正感到一陣焦慮不安。這時候又聽李過說李自成力排衆議,依舊讓他自己安排兩任節度使的人選,心中大感安慰,又不得不欽佩李自成的用人不疑。

李過接著解釋說:“荊襄節度使……荊襄節度使的轄區是現在湖廣闖軍還沒打下來的襄陽、鄖陽、承天、荊州四府。另外兩個節度使,一個叫漢東節度使,轄德安府、黃州府;一個叫武嶽節度使,轄武昌府、漢陽府、嶽州府。”

“原來如此。”

李來亨眼睛轉了一圈,這個拆分湖廣的計劃應該還是出自牛金星之手。牛啓動的算盤打得不錯,襄陽、承天、荊州一帶已經是闖軍囊中之物,這塊最大的肥肉顯然是要讓李過和陳藎直接吃下。

而漢東節度使,只轄德安、黃州兩府,這兩府本來就是李來亨已經經略了大半年的根據地,讓他自己安排人選也是情理之中。

至於武嶽節度使,武昌府是湖廣省的省會。現在不僅有丁啓睿的兩萬兵馬盤踞武昌,而且張獻忠也視武昌爲盤中餐,闖軍未必還能拿到手呢!

所以牛金星的安排,其實就是以默認李來亨的漢東地盤,換取他把唾手可得的荊襄四府讓給李過、陳藎來佔領。

李來亨心中忍不住哼哼起來,可是牛啓東大約真想不到李過待自己猶如親子,陳藎更是早同自己書信往來,非常支持自己吧?

“嗯,這是啓翁的手筆吧?我看十分合適。”李來亨並無壓力地笑答道,“老白在隨州勞心勞力,現在湖廣的好局面,大半都是靠他辛苦踏勘努力出來的。老白對漢東一帶的情況最熟悉,讓我推薦人選的話,我當然推薦老白出任漢東節度使……”

李來亨接著說道:“武嶽的話……武昌一帶現在官軍和西營兵力都很強大,需要一個文武兼資,又有大局觀的人來負責。嗨,這樣看來除了一功大哥以外,也沒有其他合適人選。”

李過看李來亨這樣樂於接受大元帥的安排,全然放下心來,隨即將話題轉到了承天方面,問道:

“你只提到老革和老回,看來左、治、藺這三營和闖軍相處尚算融洽?”

李來亨嗯了一聲,回答說:“左金王資望太高,難免有些倨傲。不過這回隨州之戰,他處置失當,威望多少受損,姿態也不再像之前那麼高了。劉希堯和藺養成這兩人,藺營實力很弱,早已投誠,劉希堯精明強幹,有特別擅長指揮水戰,我現在正在極力拉攏他。”

李來亨說完左、治、藺,纔開始介紹承天府的情況:

“革裡眼跟老回回……這兩營兵馬都甚強,合計萬人以上。這回拿下承天府以後,據我所知他們每日都在招兵買馬,兵力已經充實到了兩萬人以上。又在承天府自設官署,隱然有割據稱王之意。”

“原來如此。不過來亨你也不要擔心,大元帥令我帶兵三萬南下,除了收取荊襄以外,也是要我幫你解決革、回二營。”

有李過三萬援軍的撐腰,李來亨底氣確實足了不少。可他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牛金星拆分湖廣以後,自己也不出任節度使了,李過又說大元帥對他有重任——這重任到底是什麼?

“義父,你說大元帥對我另有安排,有重任委託。究竟是什麼重任?”

他心裡七上八下的,已經隱約猜到自己很有可能被調離湖廣,不知道要硬著頭皮頂過去,還是要接受下來。

畢竟李自成允許他委任漢東節度使和武嶽節度使,已經是保留了他在湖廣的經營。

李過看了一眼李來亨後,讓陳藎拿來另一份委任文書道:

“袁時中你知道吧?近來大元帥開始統一各部軍令,在開封頒佈了廢除各營單獨編制名義的法令。連兵力最強大的羅副帥都沒有意見,直接廢除了曹營的編制,不再獨立爲一軍。可是袁時中不滿大元帥統一軍令的做法,在我南下前突然率領部衆萬人叛變東逃……”

李來亨心中不安,似乎明白了李自成的打算,忍不住問道:“這……莫非大元帥想要我離開湖廣,去解決袁時中。”

“嗯。”李過答道,“正是如此,袁時中兵馬甚強,闖軍之中也只有五營大帥能和他交手。但是中原闖軍現在正要面臨和孫傳庭的一場決戰,騰不出手來,而你在隨州消滅左良玉以後,聲震華夏,正是解決袁時中的不二人選。大元帥有意以你爲江淮經略使,提湖廣兵一萬五千人,再從我的兵馬中調出一萬五千人,合軍三萬,追擊袁時中、經略齊魯兩淮。”

“這……”

李來亨揉了揉額頭,好不容易解決了左良玉,他還想著終於可以全取湖廣,怎麼馬上又要去做什麼江淮經略使?

“可是湖廣尚未平定,我一下抽調走這麼多兵力,恐怕官軍甚至張獻忠、賀一龍這些人會反攻倒算啊!”

李來亨心裡還沒打定主意,究竟是要服從李自成的命令去追擊袁時中,還是要設法把這件事糊弄過去,隨口辯解了兩句。

李過便先說:“讓你去做江淮經略使的事情,也不是現在馬上的事情。這肯定要等我們掃平湖廣,至少先將湖廣三節度的地盤全部穩固下來以後再說。”

“好好好,這樣可以,這樣對。等闖軍先鞏固湖廣以後,我肯定接受大元帥的調令,率部去追擊袁時中。”

李過的話讓李來亨感到有了拖延時機的好藉口,他當即就開始和李過商議收取荊襄之事。李來亨本來想讓李過和陳藎先到隨州休整,他也好多拖延一些時日,可是李過堅決要求直接進攻襄陽,不能給官軍喘息之機。

李來亨沒有什麼好的藉口,只好答應下來。

六月初二,李來亨帶著從隨州調來的八千闖軍,跟在李過的三萬大軍之後,先開抵棗陽,再進攻襄陽。

防守襄陽的是闖軍的老朋友,開封決堤的罪魁禍首黃澍,他知道不敵,跑得飛快,在闖軍開抵開封城下的前一天就逃去了鄖陽。

襄陽百姓飽受官軍肆虐之苦,又素來聽說李來亨在隨州一帶的善政。他們聽說闖軍快要到來,紛紛焚香頂禮,牲酒遠迎。有的人更主動充當嚮導,帶領闖軍繞過官兵設防的地方,從白馬洞口渡過漢水。

還有的人不惜性命,爲闖軍擡架銃炮,協擁大隊過灘。

這樣不過前後一天半的時間,闖軍就輕而易舉地攻克了天下名城襄陽。戰事之輕鬆,讓李來亨心裡十分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動手,以至於落到現在頗爲被動的局面裡。

從闖軍佔領襄陽的當天,傍晚到初四上午,各營人馬陸續抵達。李過和李來亨於初四下午召開會議,決定大軍稍作休整,就繼續向南進軍。同時佔領谷城、光化、宜城、棗陽等襄陽周邊縣城。

十天後,義軍攻克荊門,又過兩天,抵達荊州。明朝的惠王朱常潤和偏沅巡撫陳睿謨及文武官員早於多日前已相率潛逃。荊州士民焚香樹旗,迎接義軍入城。

荊州人口稠密,是湖廣比較富庶的一個府,闖軍大隊兵馬先在荊州休整。李過和李來亨,還有許多其他陸續抵達的湖廣闖軍文武大員,則開始商討如何對付賀一龍和馬守應的辦法。

革裡眼和老回回盤踞在承天府,擋住了闖軍繼續向湖廣南方大進軍的道路。

李來亨認爲以現在闖軍兵力之強,直接以摧枯拉朽的攻勢,把革回軍事集團一舉消滅最好。

不過李過還是堅持先禮後兵,試圖以和平手段讓賀一龍他們讓出承天府。李來亨對先禮後兵的方案勉強可以接受,但還是堅持爲了以防萬一,武力的部署也要同時進行。

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龍鳳廟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
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十二章 鰲拜第六章 營田使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龍鳳廟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绍兴市| 沙雅县| 江北区| 望奎县| 察雅县| 洪泽县| 佳木斯市| 光山县| 多伦县| 芜湖市| 涡阳县| 海林市| 邹平县| 郴州市| 衡水市| 蒲城县| 东平县| 柳林县| 丹凤县| 梧州市| 革吉县| 永城市| 北海市| 达孜县| 吉林省| 鲁甸县| 隆尧县| 讷河市| 囊谦县| 临江市| 安福县| 潜山县| 鄢陵县| 沧州市| 成都市| 霍邱县| 峡江县| 高尔夫| 聂荣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