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

要讓節帥幕府夾袋中的人才豐盈起來,光靠吸收外來人物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闖軍現在雖然正處在一個朝氣蓬勃的高速發展時期,但想要獲得屬於晚明時期中上階層的士人、軍官效忠,還很不容易。

李來亨還是得自己掌握一條培育軍政幹部的穩定渠道啊。

文職幹部需要更多的知識積累、行政經驗沉澱,在連識字者都沒有幾個的闖軍裡,要想辦起文職幹部的培訓機構,實在稍顯困難。

但相對而言,闖軍本身在軍事幹部方面就已經有了一定人才積累,那些陝北老兄弟、或者一些具有戰鬥組織經驗的山寨寨主、綠林豪傑,都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爲合格的中層軍官。

以李來亨目下的條件和資源,建立隨營學堂要比建立民政學堂容易太多了。

“隨營學堂?”

這件事情李來亨還未向高一功透露過,所以不僅白旺和白鳩鶴對此感到好奇,連高一功都摸不清楚李來亨這是要打一個什麼算盤。

而一旁的郝搖旗聽到“學堂”這兩個字,牙就一疼,咧著嘴巴說:“學堂、學堂,什麼學堂?你們要搞學堂那隨便,不要扯上俄就行咯,俄是一看字就頭疼,一翻書就想砍人。”

“要不你們先談著這個學堂的事情,我就出去休息休息?節帥,反正俄也不懂呀!”

郝搖旗話才說完,就聽到啪的一聲,方以仁將描有方孝孺《扇子銘》的白金骨折扇展開,說道:“府主規劃的隨營學堂第一期,要求前標軍現在所有主要將領,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無論有何要務在身,每月都必須劃出五天時間到營堂講課。”

“聽明白樂山的話沒有?”李來亨雙手抱拳,滿臉笑意地看著郝搖旗說,“第一期隨營學堂我是一定要真抓實幹,咱們所有人都必須,必須明白沒?所有有戰役經驗的將領都必須到營堂講課去。”

李來亨這句話令高一功、白旺諸將全都面面相覷,郝搖旗更是大驚失色,慌忙哀求道:“節帥這是在說笑對不對?就依俄的腦袋跟口才,還能給人講課?節帥這是要把那幫子小軍官全都害慘!咱們有一句講一句,這是要害慘了闖軍的未來,開不得玩笑啊。”

在郝搖旗心中,能做塾師的人就已經夠得上天上文曲星下凡級別,他有幾斤幾兩難道自己還不知道嗎?就郝搖旗這顆腦子,倒不他是謙虛,而是真心感到若去了那個什麼鬼隨營學堂給人講課,誤人子弟倒還好,但是真的毀了闖軍的好苗子,毀了闖軍的未來和前景,那可如何是好?

不過高一功和白旺幾人想得就更多一些,他們雖然文化水平都不高,但確實也大多認識一些字,白旺少年時還曾讀過一年半載的義塾。

這又不是去講四書五經,若只是給隨營學堂的子弟講一講用兵的戰術、行軍的規矩、紮營的辦法,那麼他們自感也是足夠可以勝任的。

白旺展顏道:“我想這是沒有什麼問題可言的,即便搖旗不認識幾個字,也沒有讀過什麼書。可你畢竟有著十年戰場縱橫的經驗,像騎兵突陣要怎麼組織、牌刀手的陣列要如何排序,這些問題你不是都很熟悉嗎?”

高一功也點頭說:“我們每人都有擅長的方面,即便在不那麼擅長的地方,以這麼多年征戰的經驗,也總比那些沒有打過三五次仗的新兵蛋子要厲害,總有可以教給他們的東西。”

諸將一唱一和,便把隨營學堂的事情議定了下來,只有郝搖旗一人想到今後要花費不少時間去隨營學堂講課,承受這種煉獄般的折磨,就實在忍不住露出了一副苦瓜似的表情,令李來亨都忍不住暗自捧腹。

白鳩鶴則問道:“節帥說這是隨營學堂的第一期,那麼想來以後肯定還有第二期、第三期等等了?不知道這第一期隨營學堂,節帥是打算挑選哪些人來呢?”

李來亨嗯了一聲,說:“這個當然是優先挑選最可靠的人員來培養,現在前標軍中有父母子女在老營的士卒可以優先,若有士卒的父兄爲我們闖軍而戰死犧牲,就更要優先培養。”

“除此以外,前標軍中資歷最深的那些老兵。”方以仁又補充說,“也應該列入優先名單之中。”

前標軍中資歷最深的老兵,自然就是以前小虎隊的戰士。而小虎隊的老兵,又以李來亨一手訓練出來的米脂鄉勇爲主力。方以仁這句話隱藏的意思,其實就是要優先提拔李來亨最嫡系、最親信的士卒們做軍官去。

闖營諸將俱是無他腸的磊落之人,高一功和郝搖旗都沒有多想,白旺和白鳩鶴雖然聽出了方以仁的弦外之音,但他們對此也無甚意見,大家都一致點頭同意了方以仁提出的這個建議。

“德安府雖然地處要衝,但是人口、物力實在太少,全府也不過二三十萬人而已。現在闖軍控制的隨州和應山這一州一縣,就更加只有十萬百姓罷了。黃州、荊州、武昌等人口稠密之地,或者是朝廷絕不會輕易放棄、勢必同我反覆爭奪的腹心要地,或者就是有官軍較多兵力駐紮,一時不能輕取的地方。”

李來亨搖搖頭,現在湖廣闖軍雖然佔領了隨州,又取得了較爲穩定的發展環境。可是隨州地域狹小,人口稀少,區區十萬百姓根本無法支撐起李來亨心中種種宏偉藍圖。

高一功也贊成這點,說:“我們在隨州實行著佃交糧的政策以後,估計也只能擴軍到七千到八千人左右。這還是因爲老白他們送來了不少現銀,長久之計是必須要往外打的。”

其實現在隨州的人力物力要支撐七千左右的軍隊都不算容易,好在白旺帶來了不少糧餉物資,李來亨自己拷掠士紳以後也有不小收穫,再加上蕭維崧操盤的懇德記在漢口等地發展態勢良好,湖廣闖軍的後勤才暫時無憂。

但是如果不能儘快取得進展,七千兵馬坐困隨州,僅靠十萬人口,養活自己都很難。

“隨州東面是大別山山區,不少官紳在哪裡結寨自守,勢力很強。君鎮這段時間拿下了牛心寨,在大別山裡雖然有所進展,可是大別山山區本來就人少地少,我們能拓展的成果十分有限。”

“而西面、南面官軍都置有重兵,縱然無力進剿隨州,可要守城總是很容易的。”

方以仁對此憂心忡忡道:“隨州南面是安陸,安陸不僅是德安府的府城,而且是羽翼武昌的重要據點之一,我們如果進攻安陸,不啻等於是要同丁啓睿、宋一鶴決戰。可是隨州西面的襄陽、承天又一個比一個更加要害,襄陽是軍事重鎮,防衛森嚴,承天府則是皇陵所在,丁啓睿即便放棄追擊張獻忠和革左五營,也勢必要回援承天府。”

“我們能用兵之處,實在太少!”

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十六章 五軍第九十章 首都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三章 林貓貓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
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十六章 五軍第九十章 首都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三章 林貓貓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新津县| 柳江县| 青川县| 古丈县| 晋江市| 涪陵区| 襄汾县| 钟山县| 家居| 靖宇县| 仲巴县| 昂仁县| 岑巩县| 怀柔区| 台北县| 南溪县| 西充县| 巴东县| 潍坊市| 庄浪县| 茶陵县| 尼勒克县| 英吉沙县| 灵石县| 常德市| 灵丘县| 大悟县| 临泽县| 驻马店市| 大连市| 陆丰市| 大庆市| 华安县| 渝中区| 项城市| 米泉市| 紫阳县| 噶尔县| 喀什市|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