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

經過許都和李遠的一番勸說以後,方以智亦不再多言。顯然許都對營救袁時中的行動信心十足,他已把一身青衫換成了甲片鮮明的戰袍,手中也提起了一把光是看著便能想見到分量肯定不輕的大刀。

“許生真猛士也!”

陳子龍雖然和許都相識多年,可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全副武裝、披掛上陣的勃發雄姿,胸中同樣升起一股大丈夫在世正當如此的壯志豪情來。

酒樓不遠處的校場軍營裡,火光和煙霧已經升起。義烏團練的不少士兵,已經在許都收買的標營家丁配合下,成功以救火夫頭的身份混進了軍營內部。

火勢雖然並不猖獗,但由於事發突然,加上侯恂的標營士兵很多人收下了許都和李遠的錢財,故意磨洋工,並不積極救火。

所以校場軍營內外,一下子便被煙霧繚繞起來,全都陷入混亂之中。

有些人還沒鬧明白是怎麼回事,呆愣在原地,不知道做些什麼事情才合適;有些人則清楚明白是起了大火,可因爲無人組織,便成爲無頭蒼蠅一般亂跑,反倒堵塞了道路,更加影響了滅火的情況。

還有一些家丁,他們本來就常常和許都吃酒,對侯恂也是抱怨多多,深懷不滿。許都和李遠出銀錢收買這些人時,自然沒有說是要營救袁時中,只說是因爲義烏兵和高謙等人的逃兵矛盾重重,他想趁機制造混亂,給侯恂和高謙一個難堪罷了。

這些普通士兵,決然料想不到許都的膽大包天,竟到如此地步。

他們收下銀錢以後,便故意在校場軍營內四處嚷嚷,一會兒喊起來說是火已經燒到軍器庫去了,一會兒又胡說八道糧庫也著了火。

高謙聽到軍營起火的消息時,留了一分心眼,特地帶上數十名家丁趕過來查看究竟。可他們全都是騎馬疾馳,目下軍營內的道路多被四處亂竄的士兵們堵塞起來,高謙一時無法趕過去,又聽到到處都有人在鬼哭狼嚎,說是什麼軍器庫、糧庫都被火勢蔓延到了。

軍械和餉糧,這兩樣東西在高謙的心目中,當然要比一般士兵還要來得更爲重要。

所以他聽到軍器庫和糧庫被燒的消息以後,又看了一眼前面被完全堵死的道路,也就不再多想,帶著手下人馬轉而奔去了糧庫方向。

已混進校場軍營內的義烏團勇們,並不知道高謙轉頭奔向糧庫的事情。他們照常按照許都和李遠的佈置,從內部將軍營側門打開,已經埋伏在軍營側門外幾處民宅之後的許都,睹見營門大開,心中就知道營救袁時中的事情已經成了大半。

方以智也親自出馬,他跟在許都的身旁,身上臨時套了一件布面甲,甲外又套了一層深色的罩衣。

許都看時機已經成熟,便對方以智說道:“密之,我們一起上吧!只要救出袁將軍,事情就還有轉機的餘地。”

許都依舊是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可方以智親眼目睹侯恂在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以權謀私,親眼目睹到史可法嘔血暈倒後徐州城內的亂象,他心中的想法便又複雜了許多分。

方以智突然抓住許都的衣袖,問道:“我們真的能夠勝利嗎?”

許都毫不猶豫道:“一定還有轉機。”

方以智半信半疑,又問李遠道:“名泊,你覺得如何?”

李遠依舊保持從容的神態,微笑道:“只要調整好戰略,結果一定勝利。”

“怎麼調整?”

“這就不是我所能操心的事情了。”

“嗨,營門已經打開了。”許都不再多說,一把從方以智的手中掙脫開來,說道,“事不宜遲,我們快衝進去!救出袁將軍!”

他一聲令下,上百名義烏團勇和方以智調來的剿總標營士兵,就一起衝了出去。陳子龍和方以智已經編造了一套說辭,他們對士兵們聲稱於永綬、高謙兩部逃兵裡面,已經潛伏了大批闖賊,準備暗害袁時中將軍。

現在大家跟隨許都涌入校場軍營,第一就是要營救出袁時中來,第二也是要解決掉這些潛伏進徐州城的闖賊。

其實義烏兵們對闖賊瞭解不深,對這些傳說中窮兇極惡的逆賊並沒有一個真正確實的印象。可是駐紮在校場軍營裡的於高二軍,一直以來都和義烏兵爭奪餉糧,還排擠他們浙江人,義烏團勇上下早對這羣逃兵充滿憤恨之情。

如今有了合法的理由,可以對這些人撒撒火、泄泄憤,大家的士氣自然很高,鬥志昂揚,戰意旺盛,還在方以智的意料之外。

“都衝進去啊!”

“開營門!”

已經扮做救火夫頭混進軍營裡的義烏兵們,一起用力,又打開了一扇軍營側門。許都瞅中機會,一馬當先衝了進去。他雖然是秀才出身,可是廝混江湖,自負有一身技擊功夫,不把於高兩部潰兵放在眼裡。

此時軍營內正因火勢蔓延、煙霧繚繞,誰也分不清誰是誰,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士兵們一見到、聽到突然有敵人殺到軍營內,先是大感不可思議,繼而則紛紛潰逃,幾乎沒有一人鼓起勇氣轉身作戰。

大部分人都以爲是闖賊或東虜潛伏入城,俱被嚇得心膽震裂。有些聰明人在胡亂潰逃的過程裡,聽到煙霧裡的敵人也在講漢話時,便胡亂猜度這些人肯定是闖軍,居然乾脆拋下兵器,跪倒在地,紛紛高呼“闖軍來我降也”、“闖王來了不納糧,我降也”起來。

形勢發展還比許都和李遠之前預料的都順利許多,許都挺刀直入軍營之內,全無一人阻攔抗拒,義烏兵隨後涌入進來,全隊衝擊,登時又將軍營內被堵塞起來的道路衝開一道缺口。

許都收買了不少侯恂標營士兵,自然對校場軍營內部的佈防情況瞭如指掌。李遠也看過許都蒐集到的那些情報,而且他自己亦有另外的一些渠道,此刻見到局勢發展十分樂觀,便指著侯恂大營所在的方位,喜道:

“於高兵馬不武若此!許生,侯恂就在那邊,我們現在過去一定能將他活捉!”

方以智心裡詫異,不是要救袁時中嗎?活捉侯恂又頂個什麼用處!

可此刻煙火瀰漫,軍營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連許都和方以智麾下那些士兵,也有不少人陷入混亂之中,衝殺不出。

許都未做他想,只看了看周圍人,便拉起幾十名熟悉的團勇鄉兵,跟李遠一起衝向侯恂大營的方向。

方以智動作慢了半拍,沒有跟上這兩人。他剛想追上許都,便被一隊四處亂跑的潰兵截住了道路。方以智竊取史可法印信調來的那些剿總標營士兵,他們見到道路被堵塞起來,全部都把腰刀抽了出來,準備直接殺出一條路來。

但方以智可是知道眼前這些人並非闖賊潛伏進來的奸細,而是實打實靠譜的正牌官兵。他不願意官兵自相殘殺,便趕緊勸住手下士兵,讓他們退往營門方向,守住營門,等待許都和李遠將人救出即可。

高謙被一羣侯恂標營家丁騙去糧庫以後,他剛剛走到一半就覺得事情不對,因爲硝煙的方向和火勢蔓延的情況,明擺著是沒有向糧庫那一邊發展的。

正當他準備回過頭去就救火的時候,突然就聽到了遠處傳來一陣轟天動地的喊殺聲。高謙一瞬間就把軍營起火的事情和這喊殺聲聯繫在了一起,他心知不妙,罵道:

“竟是闖賊潛入城中來了嗎?我們快逃,兄弟們!兄弟們,立即給我斬關開路,徐州是不能待下去了!”

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章 於大忠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
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七章 無派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章 於大忠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三江| 大名县| 桃园市| 雅安市| 塔河县| 会宁县| 柘城县| 哈密市| 虹口区| 泸水县| 抚宁县| 铜山县| 临潭县| 虞城县| 金寨县| 嘉善县| 开封县| 璧山县| 崇左市| 镇安县| 贡山| 太湖县| 辰溪县| 华蓥市| 吉首市| 浦江县| 郑州市| 临沂市| 凤山县| 绵竹市| 大洼县| 汾阳市| 积石山| 济阳县| 比如县| 古交市| 合江县| 疏勒县| 始兴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