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申靖邦

申靖邦剛到舊縣鎮,對小虎隊的氣象十分詫異。他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玉寨寨主李際遇的親信,去年李際遇被明軍遊擊高謙擊敗,元氣大傷,於大忠趁機搶奪了玉寨許多地盤,雙方就此結仇。

這回屏風寨被近來聲名鵲起的“李公子”打敗,李際遇自然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派自己最親信的兄弟之一申靖邦,讓他率部帶著禮物,擡著豬、羊和燒酒,拿著他的大紅帖子去拜見李來亨。

用帖子拜見朋友並不是綠林的規矩,而是士大夫階層的流行。李際遇用計攻破少林寺,割據登封一帶後,自詡一方豪強,也附庸風雅,學了不少上流社會的習慣。他給申靖邦的帖子裡,自稱還用的是當時士大夫階層平輩交際的習慣,謙稱“侍生”。

以李際遇在河南綠林界的地位和資望,這樣對待李來亨,算是給足了面子。

李來亨聽說玉寨派人來聯絡小虎隊,也很重視。他早從李好和普祥真人那裡,摸清楚了河南綠林的格局,知道李際遇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而且和屏風寨於大忠結怨很深。這回李際遇派使者到舊縣鎮聯絡闖營,無事獻殷勤,想來一定和攻打屏風寨的事情有關。

李來亨接到李際遇的大紅帖子以後,一看李際遇寫的“侍生”,就感到這人不好對付。這位玉寨寨主,顯然不是於大忠那種性情暴烈、目空一切的妄人,而是一個放得下身段、厚得起臉皮的狠角色。

他對申靖邦這位玉寨使者自然十分客氣,親自到舊縣鎮鎮外相迎。

而申靖邦作爲河南綠林道的頭領之一,和本地的桿子打交道多年,見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掌盤子的,熟悉他們的生活。他知道於大忠喜歡說一句話,叫做“夜夜娶親,天天過年”,而李際遇雖然不像於大忠那般驕奢淫逸,但生活享樂也不比等閒鄉紳差。

玉寨佔領少林寺以前,便連少林寺的那些名僧主持們,都靠著僧兵武裝,雄踞一方。這些僧人依仗武裝,也有句話,叫做“有女兒的種水澆地,有好媳婦的種好地,孬媳婦的種孬地,沒媳婦的沒有地”。

他想,縱然傳說中“李公子”是一個如何與河南桿子大不相同的仁義人物,但耳聽是虛,眼見是實,他沒有親眼看見,總不肯十分相信。申靖邦心想,傳聞這位“李公子”比桿子好些大概問題不大,但能好到何種地步?他覺得起碼不會像邑人風傳的那樣好。

可是等到申靖邦親眼見到李來亨後,簡直感到意外。

第一,是“李公子”雖然叫做公子,但申靖邦卻沒想到他會這樣的年輕。看起來最多十八九歲的樣子,或許都還不到。這樣一個嘴上沒毛的傢伙,竟然能夠讓河南三大土寇中最兇殘狠辣的於大忠,吃這樣的大虧嗎?

第二,是李來亨的穿著竟然如此樸實。不光是李來亨一人,除了李家寨寨主李好穿著錦袍、朝陽寨寨主普祥真人穿著一身繅絲道袍外,那些陝西人,竟然無一例外,都穿著極爲樸素。白旺穿著棉布新衣,還有點邑人樣子;高一功和郝搖旗的打扮,就簡直和莊稼漢差不多。

李來亨本人呢?他也是除了那頂很像水滸裡豹子頭林沖的帽子外,實在樸實的不像一位大頭領。

至於李來亨相貌清秀,儒雅隨和,畢竟是被稱爲“李公子”的人,這點反而不讓申靖邦覺得吃驚了。

申靖邦吩咐手下給小虎隊及聯軍衆將,每人都送了一份禮單,拱手笑道:“老兄們在舊縣鎮擒斬屏風寨的土匪四百多人,這消息一下轟動了河南府和南陽府的綠林道。人們都說‘李公子’是真正的仁義之兵,專打於大忠這等齷齪匪類。”

李來亨用眼睛的餘光瞄了禮單一眼,隱約看到上面寫著糧食、酒肉、紋銀若干,馬上就堆起笑容,吩咐郝搖旗帶人去收禮物,然後說道:“哪裡的話!玉寨寨主李際遇的大名,我們都早有耳聞。這所謂的‘李公子’,只是愚民謠傳,我哪敢自稱啊!貴寨主的雅意,我們也是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了。”

普祥真人又在旁邊添了一句,說:“李際遇寨主是我們河南久負盛名的豪傑,但李公子可是天罡星下凡,這絕非謠傳。”

申靖邦聽得心中一動,他也知道近來在河南風行甚廣的龍沙讖傳說,聽普祥真人這位道士講得這樣有頭有眼的,也相信了好幾分。

不過最信這套的並非普祥真人或申靖邦,而是李好。畢竟李來亨最初炮製這樁謠言,原因就是因爲李好和李家寨衆人士氣不振,所以龍沙讖出爐以後,李來亨專門去煽動蠱惑了李好三四天。

現在李好是一聽天罡星三個字,就兩眼放金光。恨不得立馬提槍上馬,跟著李公子殺破屏風寨,擒下那魔頭於大忠。至於於大忠如何手段狠毒殘酷,他就滿不在乎,跟著天罡星混,難道還能打敗仗嗎?

聯軍不久前在舊縣鎮附近的山谷,設伏將於大忠派出的礦徒軍一部殲滅後,就趁勢攻佔了這個鎮子。自從河南大災以後,官府對熊耳山山區一帶,就屬於放任不管的態勢,舊縣鎮的富戶與鄉紳,或者結寨自保,或者便是搬去洛陽居住。所以李來亨也沒花費太大力量,就佔領了這個被於大忠洗劫後,殘破不堪的小鎮。

大家歡迎申靖邦等人進鎮後,申靖邦又感到更加吃驚:由於小鎮被礦徒軍洗劫焚掠一空,居民幾乎一掃而空,現在鎮內的人全是聯軍兵員——但奇特的地方就在於,近兩千兵馬,申靖邦卻連一個女人都沒看到。

他吃驚問道:“不說壓寨夫人,怎麼連一個娘們兒都不曾見到?”

李好苦笑一聲後,回答了申靖邦的問題,說:“小李公子說他們不是山大王,所以不許帶壓寨夫人。不光他們的人馬不能夾帶婦女,連我和普祥的人馬,也被小李公子三令五申,不能夾帶婦女隨軍。”

李際遇玉寨的軍紀,在河南三大土寇中算是最好的,僅次於河南最著名的流寇小袁營。但申靖邦也知道,玉寨出兵,不光常常夾帶婦**樂,而且還會掠奪所過村莊的少女,稱之爲“花票”。玩樂以後,還要村莊自己出錢將她們贖回去,只因爲玉寨不像屏風寨那樣好殺,所以竟然被稱爲紀律井然。

比較下來,李公子確乎是“仁義之兵”了!

當然,李來亨嚴格管束軍紀,除了小虎隊和闖營本部這樣,商洛大山鍛煉出來的兵馬外,像李好和普祥真人的寨兵,他們意見還是很大的。只是現在熊耳山的風向在李來亨的身上,大家也都忌憚小虎隊的實力強悍,有所顧忌,才只能憋著這些意見。

申靖邦與李好交流幾句後,就摸透了情況。他感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將來小虎隊如果和他們玉寨起了什麼紛爭矛盾,或許可以建議李際遇從這一點上著手,分化拉攏李來亨的盟友。

普祥真人在吃完飯後,也跟申靖邦抱怨過,說李來亨軍紀過於嚴格。這羣陝西人,止殺以外,只有兩法,一是貫耳遊行,一是砍去左手。都是脫胎於明軍邊軍的軍法之中,只是邊軍軍法,到了現在,大多數早成空話,李來亨卻是嚴格按照規章執行軍紀。

李來亨還不知道申靖邦的這些小心思,他見李際遇派使者到這裡聯絡聯軍,認爲有機可乘,或許可以將李際遇的玉寨也拉過來,一起圍攻屏風寨。

畢竟現在於大忠的臂膀附庸,雖然被斬斷許多。但屏風寨深溝高壘,李好又說其中屯倉的糧食可供數月乃至一年之用。李來亨既不想攻寨傷亡太大,又不想花費太多時間長久圍城,那麼就勢必要多增加一些籌碼。

舊縣鎮中,高一功、白旺,還有李來亨部下的郝搖旗、方以仁、張皮綆,現在都忙著收拾糧秣軍備。聯軍戰士各個枕戈待旦,一派即將出師攻寨的氣象。

李來亨、李好、普祥三人則陪同申靖邦,一邊觀摩聯軍軍勢,一邊勸說他回到玉寨以後,請李際遇也派兵參與圍攻於大忠的戰事。

申靖邦聽過大家的勸說後,心裡已有了腹稿,便回答說:“諸位頭領、寨主放心,等我回到玉寨以後,一定將所見的情況,悉數彙報。”

他頓了一下,瞄了下李來亨的臉色後,接著說道:“其實玉寨與屏風寨早有深仇大恨,我們聽說小李公子在舊縣鎮痛擊屏風寨的匪類後,無不雀躍。本寨寨主也早已有心,準備和大傢伙聯手,一起攻打屏風寨。只是我們去年,在官軍遊擊高謙的手底下吃了虧,損傷許多兵馬,不能派出太多兵力……”

“我們準備出一百人,支援諸位頭領。”

李來亨一聽這話,心中頓感失望。他知道李際遇、申靖邦這等角色,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他們只想分享於大忠敗亡後的盛宴,卻不想參與此前攻堅的辛勞。

不過也好,李際遇就算只派一個人參戰,那也是表明了態度——這個態度至關重要,它會讓於大忠在熊耳山的威望徹底歸零。

“寨主雅意,來亨心領!”

李來亨抱了個拳,心裡想的卻是,也好,自己從投入闖營以來,雖然參與過夜奪竹溪縣城、半日攻破山陽縣城和飛撲夷陵的攻城戰事。

但是竹溪之戰時,自己不過一介小卒;半日攻破山陽縣城時,指揮戰事的則是李自成;連飛撲夷陵,也是跟著劉宗敏打的。

自己投入闖營以來,還未真正攻打過一個防備森嚴的據點。

屏風寨雖然不是什麼雄關重鎮,卻也正適合自己來試試小虎隊現在的成色。

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
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霍林郭勒市| 申扎县| 嵊泗县| 江阴市| 凤山市| 山阳县| 建阳市| 安溪县| 友谊县| 延长县| 五河县| 两当县| 潢川县| 永胜县| 五指山市| 如皋市| 焦作市| 安化县| 青冈县| 永兴县| 宜兰市| 台东市| 平阳县| 达拉特旗| 宜川县| 定陶县| 泽州县| 钟祥市| 科技| 黄石市| 唐山市| 仪陇县| 洪洞县| 临安市| 大化| 兴国县| 吉林市| 昌都县| 黄陵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