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

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的區域,東至荊州府巴東縣界五百里,西至酉陽宣撫司九百里,南至安定峒六百餘里,北至石柱宣撫司七百五十里。地方遼闊,土司雜處的情況又特別複雜,郭君鎮留下苗裡琛領礦徒兵三千人駐在支持闖軍的容美宣撫司後,就率領楚闖主力東下九江。

此時尚在冬季,三楚氣候雖然遠較燕趙溫暖,可是潮溼過之,寒氣附骨,同樣讓人難以忍耐。長江上風聲獵獵,像是一把把利刃似地切割著將士們的皮膚,許多人爲江風所鼓,手腳皸裂,幾乎難以握緊兵器。

船到嶽州以後,高一功親自率領武嶽節度使署中僚吏至城陵磯附近迎接郭君鎮率領的船隊。因爲考慮到大軍東下後進攻九江,勢必和贛勇進行大量水戰,所以負責統率闖軍長江水師的劉希堯和藺養成二人,也率領已久經訓練和加強的闖軍水師至岳陽口和郭君鎮會師。

闖軍水師此時已經分爲兩支強大的船隊,一爲由劉希堯指揮的長江水師,一爲由藺養成指揮的洞庭湖水師。

岳陽口上雲帆片片,戰船連綿,水手們約有一半是楚闖老卒,他們本來多不熟悉水性,但這段時間經過劉希堯和藺養成具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駕馭船隻已經不成爲問題。

剩下的一半水手中,三分之一爲劉希堯和藺養成所部革左五營老兵,這些革左老卒長期在蘄黃英霍一帶活動,更加熟悉南方氣候,也比較瞭解長江的水文情況,本來就算得上是長江的老水手了。

再餘之的三分之二,便是從襄陽、荊州、武昌和嶽州等處招募的湖廣本地士卒。本地人當然熟悉長江和漢水的水文地理情況,而且大多水性較好,很多人又本來就是漁民和船伕的出身,稍加訓練,便可稱爲素質優良的水軍。

江風拂過城陵磯上,春雨將至,寒冬大概不會再維持多長的時間了,江岸上已透露出了生機勃勃的景象,兩岸綠色連綿,樹、草勃發,郭君鎮是陝西人,在陝北故鄉很少見過這樣溫暖和煦的長江風景,不禁爲之心曠神怡。

但是更多將士們,還是爲江風吹破皮膚,久居船上的水手又日日要整理帆布麻繩,手上留下道道皸裂的傷口,使得軍心士氣,實在算不上多高。

“高使君!”

高一功帶著一大隊使府僚屬在城陵磯岸上迎接郭君鎮的到來,劉希堯和藺養成這兩位起義軍中資歷極老的豪帥也同樣恭候已久。

這樣隆重的迎接待遇,讓未能一舉平定施州衛就匆匆東返的郭君鎮感覺窘迫尷尬。他本來就是眼高於頂的性子,此時居然覺得高一功是故意這樣作爲,要使他難堪。

好在高一功性格和李過相近,真誠質樸,他看到郭君鎮不豫的臉色,立即大笑道:

“施州山高林密,土司強悍難馴。老郭你能這樣快地半定施州,騰出手來東下取九江,已經很不愧來亨所說名將之譽了!嗨,不要苦著一張臉啦,過來看看我們爲你準備的東西吧……耿先生。”

高一功叫到了耿應衢的名字,耿應衢是黃麻士紳出身,早在李來亨初定黃麻之時,耿應衢就和易道暹等人成爲了首批投靠闖軍的湖北本地士紳之一。

Www▲ тt kān▲ CΟ

李來亨在湖北大規模地推行營莊制度,從搢紳地主手中奪取了土地的經營權。爲了防止這些有錢有力的搢紳閒在家中無事可做,生出種種事端來,李來亨之前就鼓勵他們和懇德記合股經商。

大部分士紳其實都缺乏經營商業的才能,許多人只是能夠勉強維持開支罷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本來在功名仕途一道上表現平平,如今與懇德記合股經營公私合營的商鋪工坊後,反而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

像耿應衢就是這樣的人物之一,他以前鑽研讀書科甲的時候,才幹不能說沒有,但比起自己的老朋友易道三、易道暹等人,那就實在是差之千里,好像米粒之比皓月。

大概連耿應衢自己都沒有想到,像他這樣一個老實巴交,一塊石頭砸進去都濺不出幾點水花的大悶人,在經商一道上,卻有著比之懇德記許多老掌櫃們都更加出色的能力。

李來亨推行營莊制以後,耿應衢就積極響應,把家中土地盡數交給闖軍委派的莊使管理。因爲耿應衢的態度積極,所以很早前的時候,李來亨就專門囑咐還在負責營田改革的白旺,說應多分潤一些營田收入給耿應衢。

再到後來,因爲闖軍收支緊張,摳門的李來亨連原定的一成營田收入都不大願意再分潤給士紳,先是提出公私合營的辦法,後來乾脆把這一成的營田收入,從實物的糧食收入,變成了闖軍所營商鋪的貨幣收入,再到後來,又直接從貨幣變成了連銀子都看不著的商鋪股本。

不知道多少楚地士紳因此叫苦連連,大感上了“仁義李公子”的當,不僅喪失了自家田地的經營權,而且連當初說好的一成分潤都拿不到手。

這些股本看起來價值頗高,可是搢紳們大多缺乏經商才幹。真要幹下去還不是賠本買賣?最後還要懇德記來便宜收購回股本!

只是在這些人中,像耿應衢這樣的人物,就獲得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耿應衢早就從在白旺德安節度使府中擔任要職的易道暹那裡獲悉,闖軍北伐在即。他早年曾在北京遊學過,知道華北氣候嚴寒,不比楚地的溫暖,闖軍大舉北伐,又恰逢冬季將至,棉布一定會馬上成爲緊俏物資。

因此耿應衢就抓住先機,冒著被明軍殺良冒功的風險,親自前往安慶、蕪湖和長江下游的鎮江等地,找到了自己以前在江南結識的一些老朋友,利用他們的渠道從常州府、蘇州府、湖州府和松江府等地採購大量棉布。

耿應衢從江南採購棉布回楚販售,甚至得以直接和中原闖軍做買賣,資本由一生百,事業興隆,馬上就一傳十、十傳百,轟動全楚。搢紳們正因爲李來亨的“暴政”上頓挨不著下頓,聽說了耿應衢的情況後,馬上就找上門去,要和他聯股做此營生。

但是後來袁繼鹹組織贛勇,截斷九江,長江航運不通,耿應衢的生意就受到了沉重打擊。但是既然因爲李來亨強行推廣營田制的緣故,使得士紳們再也無法通過旱澇保收的土地獲利,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鋌而走險,繼續用走私等方式經營貿易。

耿應衢則比一般參與棉布生意的楚中士紳更聰明些,他想到既然從江南採購棉布困難,不若直接於楚中織棉。楚中本來就有江化木棉,雖然不比江南廣泛種植的餘姚棉那樣可以二十棉得七布,可是猶可以二十棉得五布,而且江化棉性強緊,還比餘姚棉輕得多,同樣適合織工使用。

這時候楚闖的營田政策已經進一步收緊,原本說好要分潤給士紳們的一成糧食收入已經變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所謂“股本”。

楚中士紳的生活大受影響,即便一些世代家資豐饒的望族,因爲人丁繁多,也架不住這樣的坐吃山空,連日常吃食都漸漸成了問題。

在這樣緊張困頓的情況下,他們又無力舉兵在湖北根基雄厚的闖軍。耿應衢就抓住機會,說服了許多家生活困難的搢紳,同他合作經營紡棉工坊。

在隨州和武昌,闖軍本來就設有製作揚武藍染料的漿染工坊數十家。耿應衢便在這些工坊附近,擇地新建織棉、織絲的新工坊,既可以利用闖軍制造揚武藍培育出來的技工,又可以馬上和闖軍的漿染工坊合作進行染色。

揚武藍配製成本極低,遠勝於此時江北、中原甚至閩廣一帶盛行的染料。耿應衢將棉布染色以後,雖然還不能完全同實力強大的松江棉布競爭,但在運輸成本相對松江棉布更低的閩廣一帶,已經薄有幾分市場。

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十章 首都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九十章 首都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章 反對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
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十章 首都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章 營田使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九十章 首都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章 反對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长兴县| 辉县市| 丹棱县| 德钦县| 玛曲县| 兴宁市| 浦城县| 平邑县| 绍兴县| 石景山区| 汶川县| 庆云县| 乌拉特中旗| 平顺县| 竹山县| 云阳县| 德安县| 鄢陵县| 灵武市| 海伦市| 永德县| 商都县| 方正县| 烟台市| 鹿邑县| 思茅市| 丰台区| 深水埗区| 虞城县| 增城市| 攀枝花市| 梅州市| 桂阳县| 博乐市| 舟曲县| 三门县| 大悟县| 湘阴县| 巫溪县|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