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

“燙手山芋,莫過於此……”

李來亨站在真定城的城牆上,無奈苦笑,孫傳庭和秦軍被關(guān)寧軍誅殺的消息已經(jīng)轟傳天下,皇太極的這一招確然是妙手,看來明廷正在毫無抵抗地落入清軍的控制之下。

可是讓李來亨左右爲難的事情,卻是另外一樁事情。

孫傳庭死了,高傑和李成棟也都在懷來宴上被關(guān)寧軍擊殺,但秦軍駐在懷來外的兵力尚有二萬餘人,雖然因爲羣龍無首、毫無防備,一時間遭到明清聯(lián)軍的突然襲擊,其多數(shù)兵力都被吳三桂收編,但依舊有少數(shù)人馬突圍而出。

這一支自懷來突圍出來的秦軍餘部,在京畿一帶當然已經(jīng)是走投無路——向西是多爾袞鎮(zhèn)守的大同,向北是塞外,向東是皇太極控制下的北京城。

看來他們除了南下投奔李來亨以外,也確實別無其他出路。

李來亨怎麼都想不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秦軍最後的精華居然會跑到真定來……他大覺命運的無常和離奇,闖軍和秦軍,都是以陝西人爲主的軍隊,這兩支軍隊打了十多年的仗,可是秦軍最後卻是覆滅在闖軍最後的敵手皇太極手上。

命運的乖張,確實讓人難以預(yù)料。

真定城城牆雄偉,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後,真定府直隸於京師,是拱衛(wèi)北京的近畿要地。其時真定府不僅是控制五州十一縣的政治中心,而且是控制燕晉咽喉的交通中心,成爲拱衛(wèi)京師的主要據(jù)點,與北京、保定並稱爲“北方三雄鎮(zhèn)”。

“悠悠千古河朔,唐季時叛臣在此往來複去,五代時契丹自此南下……不料樑晉格局,復(fù)見於今日!”

方以仁同樣憂心忡忡,真定位於冀中平原,相對來說無險可守,現(xiàn)在更處在兵力優(yōu)勢的明清聯(lián)軍兵鋒直接威脅之下。

楚闖的潛實力雖然強大,可是還有很多部隊尚在湖廣,短時間內(nèi)很難徵調(diào)至河北,一旦皇太極迅速南下,李來亨部署的這條脆弱防線,是極難抵禦住八旗鐵騎的。

五代時河北藩鎮(zhèn)往往成爲決定天下勝負的關(guān)鍵手,如後梁太祖朱溫降服了河朔的趙、魏二鎮(zhèn),便得以包圍李克用於太原,後唐莊宗李存勖降服了魏博鎮(zhèn),則可以奇襲汴京,滅亡後梁。

無險可守的河北平原,又利於虜騎縱橫,契丹人就是從這裡南下,攻入開封,將晉出帝石重貴俘虜至關(guān)外。

方以仁不能不爲李來亨今天的形勢,感到分外的憂心。

春風漸醒,城牆上較此前白溝河之戰(zhàn)的時候已經(jīng)溫暖太多,李來亨取下頭盔,看著城下的那支前來投奔自己的秦軍餘部,無奈道:

“傳庭死,秦軍無路可走,降闖確實是唯一出路,可爲何不去投奔殿下,也不去投奔我劉師傅,非要來真定投奔我呢!”

劉芳亮這時候正在南皮一帶佈置防務(wù),未在真定,與李來亨同行的顧君恩則直言道:

“使君,秦軍即便欲投太原,也無路可走。大同尚爲清軍控制,秦軍餘部南下也只有走真定一道了。”

李來亨長嘆一聲說:“孫傳庭在河南殺戮極多,他的死可說是因果報應(yīng),沒有什麼可多說的。但這些秦軍,多數(shù)不過是平常官兵,他們來降闖,我總不能在真定城下把他們?nèi)靠託桑靠墒穷I(lǐng)軍的這位邢夫人……卻要我如何處置!”

秦軍來真定投降,本來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他們羣龍無首又走投無路,李來亨只要派幾個將領(lǐng)把秦軍打散、收編入闖軍即可。

可說讓李來亨感到分外棘手的事情就在於,帶領(lǐng)這支孫傳庭餘部南奔真定的首腦人物……竟然是邢夫人!

“邢夫人……她怎麼還敢來投闖軍?不怕殿下殺了她嗎?”

邢夫人就是高傑的妻子……換句話來說,她就是李自成的前妻,當年邢夫人在闖營裡負責後勤,也是一個爲人精明、頗具威信的人物。

可她和李自成的部將高傑長期廝混在一起,兩人糾纏出私情,因此導(dǎo)致高傑帶著邢夫人投降明軍,使得闖營當年的發(fā)展受到一大打擊。

也是因爲這一歷史問題,高傑成爲了明軍將領(lǐng)中對闖軍敵意最深的人物——因爲他深知自己一旦落到李自成的手上,是絕無活路可走的。

孫傳庭、高傑、李成棟等秦軍首腦在懷來宴會上被吳三桂盡數(shù)殺死以後,還留在秦軍大營中的邢夫人最先察覺到情況不對,她迅速找到了同樣留在城外的高傑外甥李本深、李成棟之子李元胤二人,說服他們緊急把部隊撤走。

可惜關(guān)寧軍和八旗兵早已佈下天羅地網(wǎng),即便邢夫人臨機做出了正確的決斷,秦軍多數(shù)兵力也在吳三桂的圍攻下被繳械,只有千餘人殘兵由李本深、李元胤二人率領(lǐng),南奔真定。

秦軍這個前往真定投降的主意,應(yīng)當是出自邢夫人的考慮,可是李來亨也很難想通,她難道是覺得李自成會念及舊情,放過她一條性命嗎?

顧君恩便冷著一張臉,說道:“使君,秦軍不過千餘人,我們立即出兵將其打散收編就可。邢夫人此人辱闖軍至極,應(yīng)當立即把她殺掉,函首送往太原……否則太原那邊會怎麼想?”

方以仁卻反問道:“若邢夫人不是南奔真定,而是直接去投太原,府主以爲殿下會殺她嗎?”

李來亨想到李自成的爲人性格,猶豫了一會兒後,低聲道:“說不定……不,很大可能大元帥會赦免邢夫人的罪過。”

方以仁點頭道:“不錯!殿下爲人寬厚,何況現(xiàn)在東虜控制了北京,闖軍亟待和東虜爭奪人心。在這個關(guān)鍵時候,殺一邢夫人只會導(dǎo)致秦軍離心。若我們殿下能夠既往不咎,連邢夫人都能夠赦免,那麼過去那些曾和闖軍打過仗的明軍將領(lǐng),一定會一個接著一個地投降闖軍。”

顧君恩冷笑道:“哼,話是這樣說……殿下寬厚嗎?不管是不是真的寬厚,邢夫人若真的去了太原,殿下都是不能殺她的。這個女人心計倒是很深,大約是算到這層,纔會徑直來投闖軍。但是!”

“但是什麼?”李來亨問道。

“但是殿下受如此大辱,即便真爲了大局而赦免邢夫人,殿下難道不會更因此加倍記恨在心嗎?到時候殿下恐怕會記得很深,記得邢夫人是投奔了誰,被誰送往太原的!”

李來亨瞇起眼睛:“好直的意思是……我們還是應(yīng)該現(xiàn)在就殺了邢夫人?”

“若將邢夫人送去太原,殿下只能把她赦免……可也一定會因此埋怨於使君。若使君現(xiàn)在就把邢夫人殺掉,再回報太原,殿下至多訓(xùn)斥使君一番,可心中卻一定會感到分外驚喜……因爲使君幫殿下除掉了一個左右爲難的問題。”

顧君恩直言直語,方以仁則收斂顏色,沉聲道:“府主以爲讓殿下感到驚喜,和一婦人的性命相比,孰輕孰重?府主以李公子之名,得享仁義之兵的名譽,可是殺一婦人,豈非自毀仁義之名?大義與小利,又是孰輕孰重?”

顧君恩笑道:“一個婦人的性命,還是個淫奔的賤婦,與殿下的好感相比,孰輕孰重,這樣的問題還用問嗎?”

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八章 雲(yún)南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zhàn)在開州嗎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fā)熕之神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zhàn)與根據(jù)地的條件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
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八章 雲(yún)南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zhàn)在開州嗎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fā)熕之神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zhàn)與根據(jù)地的條件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浠水县| 维西| 聂荣县| 栾城县| 湖南省| 康乐县| 诸暨市| 如皋市| 浦江县| 五河县| 舟曲县| 青州市| 平安县| 崇州市| 普宁市| 余姚市| 白朗县| 朝阳市| 东宁县| 安顺市| 陵川县| 余姚市| 桂林市| 东乌珠穆沁旗| 盐亭县| 佳木斯市| 田东县| 济源市| 漳州市| 德惠市| 旬阳县| 张掖市| 新竹县| 郴州市| 宁海县| 遵化市| 天门市| 元朗区| 昌黎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