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

左良玉的那艘座船,相比較其他船隻來得更爲碩大。馬寶站在岸邊,望著高聳於河流中央的船體,就像是在仰望一座高山——馬寶是陝西人,他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的波濤是什麼樣子,更沒有見過那些穿梭在萬里波浪之中的海船是什麼樣子。

眼前左良玉座船的碩大,已經到達了馬寶想象力的極限。

這樣一支龐大的船隊,雖然如今促狹於小小的渡口裡,可依舊難掩其雄壯的軍容。不要說是隨州的河流,即使將其放置於漢水、放置於長江,這支船隊,也將是闖軍所難以抗衡的天兵。

可這又如何呢?

左良玉並非不是名帥,金聲桓亦並非不是名將,可是名將大帥、軸艫千里,在這隨州城下,尚沒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就已經被困於死地之中。

船隊的上游,所有的渡口都已被闖軍佔領;船隊的下游,藺養成又奉命在河岸最窄的幾處水道里,設置了攔江鐵索。

金聲桓雖然坐擁長江之上數一數二的強大水師,雖然他的對手不過是幾乎沒有幾條船的湖廣闖軍。可是他依舊只能在自沉水中和束手就擒,在這唯二的答案中做出一個驚心動魄,可也是毫無希望的抉擇來。

不察形勢之變,攻守之勢大異也。

“城壁老弟,上船吧。”

馬進忠先派了兩名家丁上船和金聲桓稍微說明了一下情況,他並沒有直接點明保船投降的事情,只是大概提了一下有要事相商。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左鎮餘部全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威脅,金聲桓沒有多想就讓馬進忠帶人上船。馬進忠給了馬寶一個眼神,他立即會意,點了一下頭,闖軍和馬進忠本部的兵馬都悄悄在河岸邊上做好了部署,一旦事態不對,就會立即發動突襲奪船。

最好的情況,當然還是金聲桓就範。

但馬寶也做好了最後用刀槍說話的準備,他在罩衣下套了一層厚重的鎧甲,將腰刀握緊,跟在馬進忠身後兩步的距離上,緩緩步入座船之中。

左良玉的座船內部裝潢算得上華麗,馬寶以前也曾出入過河南撫、按的督署,見識過不少豪華奢麗的場景。可是與左良玉座船相比,即便是巡撫、巡按的督署花園,似乎也有所不如——而這還僅僅只是戰時座船的裝飾,若是左良玉設在襄陽的鎮臺衙門,又不知道窮奢極欲至何等地步?

馬寶在馬進忠的引導下,步入船艙之中。船艙空間甚大,四壁都裝飾有虎皮,金聲桓坐在正中的大座上。左良玉最後的死黨,已不復當年在竹溪縣追殺李來亨時的肅殺,他臉色灰暗而破敗,眼中黯淡無光,完全看不出半分希望來。

支撐金聲桓到現在的,可能也只是這一艘艘鉅艦所帶來的安定感吧?

可是上下游的水道都被闖軍切斷,大艦難行,小舟更無力突圍,勢成困獸,尚有何爲?

“葵宇……”

金聲桓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抖感,他看到馬進忠走進船艙後,幾乎是哭喪著臉對他說:“我們還有出路嗎?現在除了給左大帥盡最後一份忠,尚能何爲?”

馬進忠和金聲桓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他看到金聲桓這種慘淡破敗的神情,心中不忍,還是想說服金聲桓儘早棄暗投明,到闖軍這邊謀求一條生路:

“虎臣,我給你帶來的就是一條出路。這位是闖軍的威武將軍馬寶,小李王已經答應下來,只要水師願降,咱們的將士絕不會遭到闖軍報復和殺戮……虎臣,你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兄弟們考慮啊!”

馬進忠開門見山,直接在金聲桓面前說出了投降一事。這種突兀的做法讓馬寶心中略微感到幾分的緊張,他小心翼翼地向船艙大門後退了半步,將右手手掌按在刀柄之上,一旦金聲桓面露不豫,他就要做好殺或逃的準備。

只是馬寶卻沒想到,金聲桓似乎對於投降一事,早就有所預料。金聲桓沒有怎樣怒斥馬進忠的“變節”,只是先回憶起了往事,說:

“我年少時是東江鎮軍將,我的家人、鄉親,還有皮島上的同袍戰友們,幾乎人人都和東虜有血仇。我們跟著毛大帥,和東虜死拼了一場又一場,可憐敗多勝少,大明官兵越死越多,東虜反而越來越強大……”

馬進忠沉默不語,他知道金聲桓出身於東江鎮。但對於金聲桓這一段往事的具體情況,他了解的其實並不是很深。

“東虜勁兵如虎,鐵馬如龍,上山如猿,下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若累卵……東江鎮已經是一等一的強兵,遠非平賊鎮可比,但比之東虜猶且不如,是以草木擊鋒銳。後來毛大帥死了,東江鎮也覆滅了,皮島俱爲東虜屠戮,民十不餘一,我也一路顛沛流轉到了平賊鎮軍中。”

金聲桓回憶起往事,眼神都變得飄離了起來。馬進忠心中感到不安,生怕金聲桓衝動之下幹出什麼事情壞掉他的計劃,便勸說道: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大將軍確實待我們不薄,可是如今大將軍都已經被闖軍生擒,咱們只有一起投降闖軍,小李王看在你我二人率部投降反正的面子上,或許將留大將軍一條性命,這也未嘗不可能啊!虎臣,你既然那麼恨東虜,那更要留下有用之身,將來總有報仇雪恨的時候。”

金聲桓搖搖頭,沒有和馬進忠說話,而是直接看向馬寶說:“足下就是闖軍的馬寶將軍吧?東虜屠戮遼東,我至今深恨之。可是我跟著左鎮,一樣屠戮了河南、屠戮了湖廣,你們是不是也是同樣的仇恨?”

馬寶默然一會兒後,回答說:“是。”

“唉,我跟隨大將軍殺戮無數平民百姓,確實罪不可恕。”金聲桓長嘆一聲,他揮了揮手,叫來一隊水手船伕,說道,“這些船隻盡數移交給闖軍,不許官兵趁亂有所毀壞。”

這句話讓馬進忠臉上一喜,感到大事已成,自己和老哥們兒金聲桓一起帶著近萬兵馬投降,即便今後不能再率領本部部衆,可在闖軍中也勢必擁有一席地位。

可沒想到接著金聲桓便對馬寶笑道:

“將軍,朝廷以全盛之天下尚且不能制服東虜。如今中原已失,三楚又喪,朝廷以此殘破天下,能否抵抗東虜?足下……貴軍又能否制服東虜?”

馬寶不明其意,瞇起眼睛回答說:“我讀書不多,但也知道隋唐時楊廣三伐高句麗不成,可李氏得天下後,物阜民豐,自然可以將高句麗滅國。金總兵在東江吃過東虜的敗仗,心存疑慮也很正常,可是闖軍並非暮氣深沉的官軍,我們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壯大起來,難道還會怕關外的胡人嗎?”

“不……不一樣,你們沒有和東虜交過手,你們怎麼會明白?”金聲桓爲之苦笑,他轉過頭去最後對馬進忠說道,“葵宇,左鎮覆滅已成定數,而且平賊鎮這些年來殺戮太盛,我們血仇太多,我把全部戰船交給闖軍,只能算是一種補償。唯獨闖軍從未和東虜交過手,我只怕他們驕而易折,最後倒了大黴。”

馬進忠看金聲桓眼中流露出的絕望,心生不安,趕緊說道:“你不要擔心那麼多事情了!闖軍跨越豫、楚,爭鼎大勢已成,東虜只是癬疥之疾,你幹嘛在意那麼多呢!咱們現在趕緊把投降的事情安排好,趕緊把水師的事情移交好,總歸不會少了你的一份富貴!”

“這樣說吧……葵宇,看在我們幾年兄弟的份上,我再送你一份大功,也助你在闖營裡今後可以步步高昇!”

金聲桓最後笑了一聲,便突然衝到馬進忠的身邊,他瞬間抽出馬進忠腰間的佩劍,衆人尚未反應過來之前,金聲桓就把劍鋒倒過來指向自己,噗嗤一聲貫入腹中。馬進忠驚呼一聲,兩手合十握住劍刃,佩劍的鋒刃把馬進忠十指全部割出鮮血,他也還是死死抓住不放。

船艙中金聲桓一方的衛兵和馬進忠、馬寶帶來的家丁親衛,全都大爲震驚,大家還鬧不明白形勢和敵我,全都把兵器出鞘,劍拔弩張,氣氛肅殺。

金聲桓口含鮮血,看著馬進忠被寶劍割傷的十指,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笑道:“我從來只道你是個油滑鬼,今日才知道你這樣講義氣!”

馬進忠語帶哭腔,還想再勸金聲桓一句:“我是油滑鬼,從來只看自己的一己之私。可好說歹說,咱們在左大帥帳下也搭夥幹了不少時日,你聽我一句,何必爲一個這樣不仁不義的朝廷、爲一個這樣不忠不信的左良玉陪葬呢?”

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
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仙居县| 渭南市| 石嘴山市| 昭平县| 顺平县| 宕昌县| 濉溪县| 策勒县| 太和县| 宁明县| 昌平区| 淮滨县| 玉树县| 讷河市| 东源县| 隆子县| 南投市| 湖州市| 攀枝花市| 藁城市| 佛学| 舟曲县| 张家川| 大兴区| 东乡| 华坪县| 玛纳斯县| 巴林右旗| 天津市| 隆子县| 延安市| 高陵县| 江永县| 安图县| 山丹县| 定安县| 哈密市| 泸州市| 乳山市|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