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

西域幅員遼闊達二萬里之多,順軍西出嘉峪關以後,就要面臨無數連成大片的流沙土地。

千里遠征,懸糧於外,後勤的補給已經達到萬分困難的地步。

更何況西北水土艱難,氣候更爲絕苦,士卒一旦出關,就要面臨自盛唐以後,漢人幾乎將要有千年未曾踏足過的陌生土地。

即使是飽學鴻儒,翻遍史冊,對於西域世界也是兩眼一片白。畢竟各種漢家史冊上記載的西域世界,已落後於世界幾百年。

自唐宋以後,漢家對這片曾經熟悉的土地已然完全陌生。這近千年來,發生在這片熱土上的宗教的紛爭、民族的變化、環境的衰朽、商路的改變,漢人多數一無所知。

在嘉峪關之外的世界,的確是茫然的土地。

遠征軍們因此常常受到陌生環境中陌生敵人的襲擊,由於不瞭解土著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不少順軍將領強硬地生搬硬套內地政策,也激化了許多矛盾,造成了更多衝突。

第一次瓜州之戰的失敗,不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嗎?

張國武在沙州大捷以後,窮追敵兵不捨,終於盡報此前關西順軍被屠殺於瓜州的慘敗之仇。

可是由於不熟悉關西地區的地理風土氣候環境,順軍在戰鬥中死傷並不多,反而是在從當金山口返回沙州的途中,由於遇到沙塵天氣,士卒掉隊之多,竟然還達到了同準軍作戰傷亡的兩倍以上。

這樣駭然的數字,實在驚人。

當李懋亨和張國武長途跋涉,備極艱辛地回到沙州城以後,大順軍所有士卒才都長出了一口氣。

這些驍悍無敵的西軍勇士,面對準部鐵騎毫無畏懼,現在望著極西大地的片片流沙,卻流露出了膽怯、恐慌與迷茫的眼神。

順軍真的能夠征服這樣一片土地嗎!

對準用兵以來,大軍常懸於外,萬里轉運,西北三省百姓爲之騷然,一方工商因之蕭條。朝中大臣,請求皇帝停兵罷戰、勸諫李來亨停止遠征西域的彈章,簡直多如繁雪。

許多人都重提了明朝時對西域的經略之道,認爲根本沒有必要窮極人力物力,遠出關門,長驅絕域。

只需要利用夷狄的內部矛盾,採取拉一派打一派的分化手段,以外交懷柔爲主,以夷狄制夷狄,自然不煩大兵,便可以消除漠西蒙古諸部的威脅。

同時還有大臣提出,西域諸城,都依賴於同中國進行商貿。只要我朝將一切軍隊、商旅、人員,全部撤入關內,然後徹底封閉嘉峪關,不同西域通商往來。

則彼處人民,一定支撐不住,將會爲了恢復通商權力,而自動起兵驅逐準部。

如此也是不煩每年上千萬兩的鉅額軍費,就可以收到平靜西北的效果。

但這自然同李來亨的個人意願不符,而且也引起了許多秦人勳臣的不滿。

秦人勳臣多是武將出身,大多熟悉戎馬兵事,對於輿地之學也都頗有研究。

大順新設朔方省作爲陝北龍興之地和皇家祖宗陵寢的屏障以後,朝中亦有許多大臣開始關注起了河套一帶的地理形勢。

河套突出於外,四面少有險阻,蒙古騎兵來去如風,而且塞上有多肥美水草,一旦被蒙古人所復據,則很容易就會很成爲北方蠻夷南下攻略大順祖陵的前進基地。

要屏蔽祖陵,就要確保河套,而要確保河套,就必須使得漠南蒙古不能形成一個強權。

現在東蒙古諸部在清軍和順軍多年來的連續打擊下,勢力極度衰落。但西蒙古諸部則由於準噶爾的崛起,已經出現了一點建立新汗國的苗頭。

一旦準噶爾建立汗國,長驅東進,東蒙古諸部現在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同其抗拒,估計很快就會被衛拉特人吞併。

如此,則蒙古諸部重歸一統,河套勢將不守。

因此爲了保障順朝祖宗陵寢和元勳桑梓故里的安全,大順就必須確保蒙古諸部羣龍無首,使其永遠保持一盤散沙的情況。

李來亨在這方面已經略有思路,此前劉芳亮幾度出塞搜套時,便已經攜帶了一大批熟悉蒙古語言文字的使臣,對於投效順軍的蒙古部落,分別授予了順朝的各種侯伯爵位封號,以起到衆建部落、以分其勢的作用。

這項政策李來亨有意長期推行下去,隨著時間推移,使得蒙古諸部各安其汛地,部落之間如果產生矛盾、有所紛擾,則都要向上尋求大順安北大都督的支持以期解決。

安北大都督府是順朝設立的第一個大都督府機構,屬於一般都督府的上級機構,權力很大。

自劉芳亮搜套、朔方建省以後,順朝便形成了每隔幾年時間,便派兵出塞巡視的規矩,領軍者即爲安北大都督。

最初安北大都督府的治所設在關內寧夏地區,後改爲大同。朔方建省以後,朝廷派遣大軍再度出塞,由時任安北大都督劉體純領兵佔領歸化城一帶以後,在當地重建城池,遷民開墾固守,安北大都督府的治所也因此北遷到了歸化城。

不過由於朔方建省後,政事堂考慮朔方省地方狹小,難以支撐起行省建制的煩多費用,因此又決定將本來由安北大都督府直轄的東勝、歸化一帶,都劃入朔方省建制中。

滿清被順軍徹底攻滅,南渡日本爲??茏鱽y以後,朝廷又效仿唐制設置了安東大都督府來兼領黑龍江、吉林、朝鮮等地,安東大都督府的治所則設在靠近朝鮮的吉林琿春一帶。

明代於此地設置琿春衛,一向被視爲邊寨重地。明朝奴爾幹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密拉衛、烏爾琿山衛、童寬山衛等,都設在琿春一帶。

順朝則沿用了琿春的古名,即渤海國時期的東京龍原府,改琿春爲龍原,使其成爲了統治黑龍江、吉林、樂浪等廣闊抵禦的安東大都督府中心。

安東大都督府設置以後,羣龍無首的東蒙古諸部也漸次向朝廷歸附,但朝廷始終沒能在明朝的故大寧衛一帶恢復穩定的統治和駐軍。

安北大都督府的級別比之安東大都督府是一再下降,不久劉體純不再出任安北大都督這個虛職,改由大長公主李徽柔之子、會寧王李淳和這種宗室出任。

直到後來僧格渾臺吉趁著朝廷大軍陷入雪區,平定噶爾丹之亂時,突然領大軍走阿爾泰北路線,迂迴整個漠北後方才南下賽汗山,直插入故開平衛、大寧衛一帶時,朝廷才重新重視了對於大寧一帶的駐軍管理。

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十章 李寨主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
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十章 李寨主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温州市| 平度市| 甘南县| 青冈县| 临潭县| 西华县| 涟水县| 玛多县| 新建县| 沿河| 宜君县| 慈溪市| 龙川县| 察雅县| 枣庄市| 称多县| 长海县| 临猗县| 罗山县| 灵台县| 克什克腾旗| 闵行区| 论坛| 松溪县| 宁乡县| 南川市| 曲松县| 乐至县| 于田县| 且末县| 梁平县| 新泰市| 静宁县| 洪江市| 武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汝南县| 清徐县| 黎城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