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

左金王、治世王兩營的兵馬,在安陸換裝以後,氣象煥然一新,大部分人都換上了新鑄的鋒銳兵刃,又添置了嶄新的馬具甲冑。

軍餉、軍糧、馬秣、輜重全部都得到了補充,賀錦和劉希堯對此已經心滿意足。雖然他們的待遇還不能同闖軍的正規部隊相比,但比起此前在江北流動作戰的生涯,已經好過太多。

鐵甲錚錚,戰馬嘶鳴,這樣一支氣魄威武的援軍也大大安定了隨州的人心。

沐浴在“太平時節”裡的隨州市民們,屬於一種心理脆弱的人羣。他們對於流言蜚語、造謠惑衆以及任何武裝的和非武裝的攻擊都缺少抵抗力,當李來亨檢點兵馬,準備率闖軍老本勁兵北上時,市民們便分外慌亂起來。

隨州的局勢相當混亂,雖然嚴薪加強了對內部奸細的稽查,可這反而更進一步促成了人心的離喪。城中有人心向左鎮,這種可怕的猜想加倍折磨著隨州人的神經。

他們在闖軍治下渡過了七八個月的太平日子,遠遠還沒有對這種安定生厭。正因爲如此,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可以攪亂市民的心絃。

不過李來亨還是顯得相當自信,這種自信多少讓用兵素來保守穩健的賀錦感到一絲不安。

左金王對於少虎帥的兵力佈置,並不是特別信賴,左、治兩營抵達隨州以後,義軍的兵力已到達三萬人左右。即便左良玉傾巢而出,左鎮在兵力上也佔不到明顯的優勢,更何況左軍遠道而來、客場作戰,形勢更處下風。

可李來亨卻將義軍兵力拆分成三股使用,一支近萬人的部隊由高一功和郭君鎮率領,從大洪山北上插入棗陽一帶,第二支萬人的部隊則由李來亨親自統領,北上埋伏起來。

關鍵的隨州城,則只有左、治兩營及少數闖軍留守兵馬防守。

這樣的佈置,固然顧及周全,可兵力佈置若散沙,將握緊的一個拳頭,分散成了集中不起力量的三個手指,儼然給左良玉造成了各個擊破的良機。

分路合擊,這歷來是朝廷圍剿義軍時慣用的戰術,可往往也被義軍依靠機動性的優勢擊破。李來亨自己就曾經參與過利用內線優勢、打破官軍分路合擊的戰役,這次他居然沿用此計,多少有些冒險。

賀錦也不是不明白李來亨的用意,分路合擊可以充分發揮闖軍的兵力優勢和主場作戰的信息優勢,更重要的是可以阻斷左良玉的退路,實現殲滅戰的意圖。

看來闖軍是打算畢其功於一役。

賀錦憑藉多年戎馬的經驗,加上他對左良玉的瞭解,推斷這將要來的戰爭必定是一場激烈、緊張的鏖戰。這種鏖戰絕對不是什麼輕鬆的軍事遊戲,勝利要靠戰士們雙手打出來,一些良好的戰術設想和計謀,確實可以增加勝算,可落到實處,還是需要依靠血肉的拼殺,才能真正攥住勝利。

他不是反對李來亨的信心,而是感到少虎帥的信心太滿了。

無論是什麼事情,一旦太滿,一旦過了頭,總不會是好事。

好在白旺也在隨州城。

因爲李來亨將要率兵北上,他又不敢於輕易將隨州全部交給賀錦主持大局,所以便將正在黃州府忙活營田變法的白旺調來隨州,讓白旺跟賀錦一同主持守城之局。

賀錦對白旺還是很信賴的,他早年同李自成合營打過不少仗,自然也認識白旺,知道他是一個話不多、心思卻十分細膩慎密的狠角色。

白旺近來都在忙著推廣營莊制的工作,整個人的膚色黝黑了好多層。他年齡也不過纔剛剛三十歲,可深色的皮膚和因疲憊形成的魚尾紋,讓白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至少四十歲的中年人。

營田變法,不是寫幾張告示就能落實下來的事情。每一份田地、每一戶佃農和自耕農,圍繞無數土地、廬舍和家庭,都需要營田系統的僚吏們花費無數精力,親自下鄉到第一線去踏勘。這中間還要和隱瞞土地的田主、農夫鬥智鬥勇。

在一些偏遠的地帶,還常常有田主公然掀起叛亂,組織兵馬攻殺下鄉營田的莊使。白旺很有一些親近的老兄弟,到大別山附近的村莊聚落清查田地時,被田主暗害,亂刀砍死的有之,被吊死後示衆數日的也有之。

白旺將數不清的精力和時間都消耗在了這些地方,他費盡周折,還指揮了不少鎮壓叛亂官紳的戰鬥,才勉強將營田工作開展下去,真可爲之浩嘆。

他也聽過不少人的轉告,說白旺做都營田使,是吃力不討好,喪失了在一線帶兵的將領地位,既沒有混到高一功的節度副使,甚至連從河南新來的谷可成所得果毅將軍都不如。

只是白旺對此也不過一笑置之,他自己知道營莊法對闖軍的重要性高到一種什麼樣的地步,更清楚在李來亨的心目中,自己能夠一手主導田制改革的大任,是一種什麼樣的信任和器重。

天下事之輕重,莫過於田。

白旺一手掌控著湖廣闖軍的營田系統,在現階段,就等同於直接掌握了闖軍絕大部分的行政資源。

雖古之蕭何、孔明,也是沒有這樣龐大的權力。

只是親自參與其中的白旺才最清楚,營田系統將其血管深入到鄉鎮、村墟的基層以後,它可以調動的資源和人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衙門的範疇。

此非秦政乎?

當然,白旺雖然讀過一些書,但對經、史瞭解並不深刻。他是無法將營田制對基層資源的汲取,直接和秦政體制聯繫起來,但在白旺的腦海之中,已能十分清醒、明確地感知到一點:那就是營田體系纔是現在闖軍的真正核心。

而且是至高無上、不可替代的核心。

白旺參加闖軍之前的經歷比較豐富,他做過羊倌,給皁隸辦過文書,對於官府衙門的行政效率十分清楚。兩相對比,相比較漂浮在縣級以上的朝廷傳統體制,營田制可以說是已經深入到民間的骨髓。

若有士紳明白這點道理,倒是可以造謠說闖軍的行政體制是在敲骨吸髓。不過多數人在自身深入瞭解營田法以前,恐怕醒悟不到營莊制對基層資源的動員力是多麼強大。

不過白旺也確實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擔任過統帥級別的職務了。從洛陽之戰開始,白旺負責的工作就大多是留守後方,專注於行政方面,長時期脫離前線,現在驟然回到一線帶兵官的位子上,底下人講些閒話,也並非完全不能理解之事。

自然,李來亨對白旺的能力還是完全信任的。畢竟防守隨州一事,戰的部分完全可以交給和李自成同等資歷的豪帥,賀錦、劉希堯二人解決。

對守城來說,相比較戰鬥,更重要的還是對資源的調度能力。

在這一方面,李來亨手下即便恐怕無人能夠比白旺更加勝任。

……那倒也不是。

這回白旺奔赴隨州參戰,特別提到的一件事,就是要把在黃州府推進營田的陳可新也調來。陳可新是舉人出身,又在李仙風手下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幕僚,他在黃麻一帶處置營田,表現可謂傑出且卓越(話說回來,李來亨手下的行政官僚陳可新和謝徵,都出自李仙風幕府)。

“節帥,溫故於麻城、羅田任營田莊使時,不論何等繁雜細務,總能處理的有井有條。他思慮迅捷,非常人可比,一直以來只能做一些小活計,著實屈才。方今左鎮大兵壓境,正是用人之際,正不應當使大才侷限於逼仄角落,不能伸展。如果我們一昧重籍貫、重資歷,不能任用投效的士人,又怎麼同朝廷爭奪人望?”

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十六章 五軍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九章 高家寨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章 太原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
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十六章 五軍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八章 熊耳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九章 高家寨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章 太原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连南| 岳西县| 马鞍山市| 清苑县| 汝州市| 昌都县| 赤峰市| 呼玛县| 曲松县| 灯塔市| 贵南县| 元江| 云霄县| 东明县| 石首市| 光山县| 平舆县| 巍山| 梅州市| 池州市| 天镇县| 丹巴县| 平凉市| 光山县| 壶关县| 渭源县| 马鞍山市| 邛崃市| 大同市| 榆树市| 界首市| 南平市| 怀化市| 定安县| 托克逊县| 民和| 望谟县| 建水县| 万盛区|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