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

正當李自成和田見秀的大兵匯合時,劉宗敏與李過也已經頂著官軍突擊的風險,先一步搶佔了龍駒寨和竹林關西面,幾個地勢最爲險要的山頭。

此時天氣更加寒冷了,陽光照在山脊上的一層薄霜裡,映射起層層疊疊銀色的光芒,閃得人睜不開眼來。闖營的將士衣著都十分單薄,劉宗敏好些,他裡頭穿一件單衣內襯,上面套著那件破舊的布面甲,擱這外頭再套一層青色罩衣;李過看著就單薄太多了,他只穿一件粗麻材料的短打箭衣,既沒有內襯,也沒有著甲,肩膀上還落了層白霜。

他們這一隊人馬,統共約有二百人左右,兵力算是很弱了,任務又非常重。劉宗敏一想到,他們既要吸引官軍主力部隊的注意力,又要拉扯官軍的陣列和隊形,爲李自成從側後方夾擊官軍創造戰機,便十分頭疼。

將士們分成幾個小陣,在李過的部署下,分成好幾股,佔住了這周圍最險要的幾個山頭,互成掎角之勢。但寒風一吹,這些只穿著單衣的戰士們便瑟瑟發抖了,再加上他們的衣甲兵器實在簡陋,看著實在沒有多少強軍的氣勢。

劉宗敏對這種情況非常擔憂,他還是騎著那匹名叫蹄兒爺的老馬,在陣列的前方來回奔跑,一邊調整著將士們的陣列,一邊向大家鼓氣。他中氣很足,囔出來的聲音能傳到另一個山頭上面去,劉宗敏喊道:“兄弟夥兒們!我知道大家都很勞累,行軍了這麼久,天氣又冷,誰不想歇息歇息呢?老劉我也想喘喘氣啊!”

“但是官軍就在對面的竹林關,現在恐怕已經渡完河了。老劉我也不搞什麼半渡而擊了,咱們就在這兒把闖營的旗幟都亮起來,以逸待勞,好好給官軍一個下馬威瞅瞅!”

他一邊說著,一邊縱馬來回奔走,使得人人都能聽到他的聲音。劉宗敏在戰前還是一派豪氣干雲的模樣,他的豪爽、獷悍和自信,比山頭的寒風,更加可以直擊將士們的內心——劉宗敏特別能夠激發將士的戰意和鬥志,這或許也是一種天賦。

“老掌盤就在官軍的身後,咱們頂住這一波,幹它一槍猴屁股,讓官軍知道闖營的厲害!”

劉宗敏寥寥幾語,就改變了全軍的士氣狀態。先是有兩三個將士呼喝叫好,緊接著更多人叫囔了起來,在劉宗敏的帶領下,大家又都鼓足了勇氣,幾乎不把官軍放在眼裡了。

“總哨說得對,咱們就要幹它一槍!”

“老子跟著劉將爺幹了六七年了,什麼陣仗沒見過?今天就讓官兵們嚐嚐老子們的香屁!”

“我在山裡頭都憋壞了,早等著和劉將爺幹一票大的了!”

闖營將士們在劉宗敏鼓舞之下,士氣大爲振奮。本來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哈著熱氣的衆人,也都重新恢復了戰鬥的意志。李過對劉宗敏這種鼓舞和振奮士氣的能力大感佩服,闖營之中,也只有李自成和劉宗敏兩人有這種能力了。

只是李自成鼓舞人心,更多是在平時,而劉宗敏振奮士氣,則大多在戰時。

這兩人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但他們的人格和氣質中,確實都天然帶有一種令人甘心折服和跟隨的力量來——相比之下,李過的才幹其實不下於劉宗敏,組織的能力可能還要勝過他,但在令人心悅誠服這方面,就差很多了。

在李來亨後世的歷史中,李過最後接過了李自成的遺產,成爲了闖軍餘部忠貞營的領袖。可李過始終缺乏那種絕對領袖者的氣魄,他一直不能把忠貞營凝聚成一股力量,相比較孫可望和李定國重整西營的成果,李過在領導者氣質方面,欠缺了太多。他的性格和氣質,可能更加適合擔任輔佐型的副手職務。

日光照射在這幾座山頭上,將闖營將士們的身影拉拽成長長的倒影。這些倒影就像長矛和利劍一樣,斜指著前方的丹水河岸。枯水期的丹水河岸變淺了許多,露出河底層疊的亂石堆來,山谷遮蔽的河岸邊上傳來了陣陣的震顫聲。

一名眼尖的將士最先認出了明軍的旗幟,嚥了一口唾沫,慢悠悠說道:“官兵……是官兵的旗仗!”

從山頭陰影中,最先探出頭來的是繪著“鄭”字的一桿大旗。本來參將鄭國棟和都司艾國彬的兩支兵馬中,艾國彬的那支部隊動作更快一點。但渡過丹水後,鄭國棟見佔據山頭的闖營兵力如此單薄,甚至於連半渡而擊都嫌兵力不足,就靠自己官位更高的優勢,硬生生讓艾國彬留在河岸邊上,讓自己的部隊做先鋒,意圖把全殲闖營的功勞都撈在自己手上。

李過也看到了明軍的陣列,這隊明軍陣列有些鬆散,大概是在龍駒寨休息太久了,看起來他們還沒有進入到軍陣廝殺的緊張氣氛當中,對眼前區區二百人的闖營,完全是毫不在意的樣子。

李過與劉宗敏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出了官兵的鬆懈無備來,劉宗敏騎在老馬上,揚了揚馬鞭,同李過說道:“補之,官軍全無防備,不若我先帶隊衝殺兩陣?”

李過搖搖頭,回答道:“我們兵力太少,還是先守住山頭,拖一段時間。現在也不知道掌盤他們情況怎樣,還是持重爲好。”

“也好,”劉宗敏多少還是有點按捺不住下山衝殺的慾望,不過他也知道,李過說的在理,他們兵力相比官軍實在太少,必須等到李自成帶主力趕到後,纔有決戰的資本,“那就這樣辦,咬住官軍,守住山頭,等自成來抽他們的屁股!”

“兄弟夥們,擺好陣勢,輪到咱們幹活咯!”

闖營將士們慢慢平息了對優勢官兵的擔憂和恐懼,大家在劉宗敏和李過兩人的帶隊下,迅速控制住附近的山頭,分成幾個陣列,控扼險要。一部分帶有弓箭的士兵們,已在李過的部署下,排列好了陣勢,他們將箭矢瞄準了正在向山頭這邊靠近的官兵,放出了第一波箭雨。

堆積霜雪的山脊,反射出了頗爲刺眼的陽光,讓官兵們稍微有點睜不開眼。正慌神間,闖營的第一波箭雨射到,數名官兵士兵被射傷,有兩人應聲倒下,整條大隊伍稍稍遲滯了一小會兒,但很快便又在鄭國棟和各個軍官的催促下,恢復了動作,並以更快的速度向山頭那裡衝了過去。

明軍官兵從走動變成了小跑,又從小跑變成了快跑,刀槍出鞘,利刃露出。山頭之上的闖營將士們也都嚴陣以待著,劉宗敏勒住了蹄兒爺,從戰馬上跳了下來,拔出一柄長刀,嘶吼道:“兄弟夥們!開幹了!”

山下的鄭國棟,看著山頭上據險列陣的流寇,面色不豫。但他自信官軍無論是器械還是兵力,都遠遠超過了山頭上的流寇,實力在握,絕無敗績的可能性,便大手一揮,下令道:“仰攻上去,擒斬此賊!”

呼的一片嘯聲,山下的官兵們也射出了一波箭雨,而且他們的強弓勁弩,力道遠比闖營來得更大,箭矢的數量也要多上許多倍——只是由於是仰攻,態勢不利,這一波箭雨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在一波箭雨之後,則是一列官兵,零零散散,或半跪在地上,或直立著端著火銃。他們射擊的很不整齊,鳴放出來的銃彈也是稀稀拉拉,飛過十幾米後,便幾乎沒有什麼威力了,也沒能給闖營將士們造成任何值得一提的傷害。

山上的戰士們見到官軍拙劣的第一波攻勢,心中戰意更加堅定了。此前由於敵我兵力差距巨大,而產生的那股恐懼感也在漸漸消除著。劉宗敏在最前面大喝一聲,高喊道:“兄弟夥們,跟我一起把官軍趕下來!”

另外還有十幾名手持刀牌的將士,跟著劉宗敏一躍而出。陣前一片寒芒閃現,他們手中的利刃出鞘,給第一波次仰攻著衝上山頭的官軍以下馬威。闖營將士們佔據的地形十分有利,他們居高臨下砍殺著官軍士兵,而官兵們既要上山,又要仰攻,形勢非常糟糕,雖然有兵力優勢,可在仰攻這一座座險峻山頭的時候,很難充分發揮出來。

李過也揮舞著腰刀,將一名因上山仰攻而累得直喘粗氣的官兵砍倒。比起勇猛衝殺的劉宗敏,李過更加註意著戰場的全局形勢,他不斷下令身邊的親兵去到各個陣列當中,調整著每個陣列的弱點,彌補著各條戰線間的縫隙,使得官兵怎麼也撕不開缺口來。

山下的鄭國棟見到連續三四波官兵的衝擊都以失敗告終,手握絕對兵力和兵器優勢的官軍卻在山頭上丟下了三四十具屍體,心情終於變得緊張了起來。

鄭國棟十分不耐煩地揮舞著馬鞭,大聲衝著一名明軍守備吼叫著,要求更多官兵衝到最前線去突破闖營的陣列。

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章 白土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
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章 白土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中牟县| 于都县| 巴中市| 武宁县| 惠东县| 五河县| 丰宁| 尼玛县| 开江县| 金坛市| 习水县| 焦作市| 青河县| 临湘市| 平遥县| 德阳市| 盘锦市| 广丰县| 林芝县| 庄河市| 汝南县| 大竹县| 通化县| 靖州| 娄烦县| 黄大仙区| 门头沟区| 贵溪市| 禄丰县| 旬邑县| 易门县| 叙永县| 通化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广西| 和龙市| 泰和县| 高清| 南丹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