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

歸德軍民的緊急撤退就在這樣的一番鬧劇中開始了,好在闖軍此時並未將歸德府城視爲重點進攻的目標,他們的主要兵力部署在了夏邑縣、黃河南岸渡口和至關重要的馬牧集附近。

馬牧集控制著歸德和徐州的主幹道,是豫東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後世民國時期新軍閥混戰的最強音蔣馮閻中原大戰,開篇的豫東大戰就是以馬牧集戰鬥爲中心展開,孫殿英、萬選才在在馬牧集附近被蔣軍擊敗,使得反蔣聯軍面臨著十分被動的局面。

之後馮玉祥的反攻,也以歸德和馬牧集爲重心,孫良成和***就是在這附近發動了猛烈的反攻,幾乎挫敗蔣軍,西北軍鄭大章所部騎兵的突襲,還差點在歸德附近的車站活捉了老蔣。

可惜闖軍雖然兵行神速,可是忙於搶佔夏邑縣和虞城縣等豫東要點,未能第一時間分出兵力佔據馬牧集。

結果陳永福和袁時中當機立斷,在平息了歸德士紳鬧出的亂子以後,便不惜一切代價帶著家丁和親兵部隊親自奔赴馬牧集增援。

陳永福還把自己在歸德士紳手中搜刮來的一批餉銀全部運往馬牧集,顯然是做好了在這裡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準備。

明軍的動作很快,陳永福的作戰決心也出乎了李來亨的預料,袁時中此時亦表現出了相當過人的拼勁。

小袁營的核心老本兵力戰鬥力確實不下於老闖軍,他們咬著牙在馬牧集附近硬拼一場,硬生生頂住了最先抵達馬牧集附近的郝搖旗所部騎兵攻勢。

闖軍騎兵雖然配備了專門用於騎射的特製手銃,可是郝搖旗進軍太速,並沒有攜帶哪怕是輕型的火炮,攻堅能力非常有限。

明軍則在馬牧集四周迅速挖掘了兩重壕溝,壕溝中還遍插竹籤,兩重壕溝之間另外還樹立有臨時搭建的鹿角工事。

這種土木工事本來是李來亨的特長,他在鄂西和河南的幾次防禦戰中,都用這種辦法以較少兵力牽制了大量明軍。所以這種防禦戰術和工事形式,早就已經在闖軍之中蔚爲流行了。

袁時中長期跟隨李自成合營作戰,對闖軍的軍事戰術特別熟悉,自然也掌握了這種臨時修建土木工事進行防禦的戰法。

此時小袁營在馬牧集迅速展開兵力,掘重壕、立堅壁,陳永福又在集鎮裡集中了大批火炮、火銃一起進行防禦。

槍炮齊發之下,郝搖旗幾次進攻都未能得手,反而使得寶貴的戰馬與騎兵戰士死傷不少。

郝搖旗經過這麼多的戰事,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絕不會再因爲個人的好惡和衝動就進行無謂的意氣之爭。

他見到騎兵攻堅失利以後,馬上就意識到了明軍在馬牧集聚集的兵力不可小覷,絕非自己如何拼命、如何勇猛、如何不怕犧牲就能夠打下來的。

所以郝搖旗很快就把部隊撤了下來,爲了給後續到來的闖軍攻堅兵團創造一個更爲有利的開戰形勢,他又在監視馬牧集的同時,將部分騎兵散開進行偵察,並親自帶領數百騎切入馬牧集和歸德之間。

也算郝搖旗的運氣好,歸德軍民正在急哄哄地撤退之中,從歸德府城撤往馬牧集的一路上到處都集滿了心懷冤望、亂成一團的紳民。

郝搖旗縱騎奔馳,冒險切入敵後,正巧就撞上了陳德和袁時泰掩護著撤往馬牧集的大隊紳民。

郝搖旗從這支隊伍驚人的車輛數量,還有那些大車車輪在泥地裡壓出的一道道極深的車轍,判斷出了這肯定是一支運載著歸德財物,逃往馬牧集的隊伍。

這樣的一支隊伍,雖然有陳德、袁時泰等悍將率兵保護,可以他們的兵力,絕難做到處處完好。

陳德所部明軍部隊並非河南鎮的精銳,此時河南鎮精兵悉數皆在馬牧集防守,陳德手下只有一些他父親挑剩下的二流雜兵。

只憑這些兵馬,又是在這樣的大雨天氣裡,要將紳民們保護周到,實在太困難了!

雖然陳德和袁時泰的兵力多於郝搖旗,可是他們正處在行軍狀態,隊伍裡又拖著大量紳民,因而郝搖旗毫無懼色。

這員如山嶽般高大的猛將越發顯現出了他的成長,郝搖旗把棗木大棒指向陳德所部和袁時泰所部銜接的位置,對部將笑道:

“小袁跟陳永福廝混了一段時間,怎麼這麼不曉得用兵了?居然把兵馬和平民、輜重混在一處行軍,連咱們義軍最起碼的安置老營行軍之法都忘記了!”

郝搖旗身邊的親兵小聲答道:“小袁應在馬牧集,這邊的主將我剛剛掠陣時看著眼熟,似乎是陳永福的那個兒子小總兵陳德。”

“嗨!管他呢!”

郝搖旗指著陳德和袁時泰兩支兵馬的銜接處,明軍官兵和小袁營將士的氣質、隊列、陣伍都截然不同,一望可知誰是誰。所以郝搖旗一眼就看出了這兩支軍隊銜接不穩、隊列混亂的地方,下令道:

“小袁不會用兵,前途不久啦!俺先帶兵衝鋒,大家直衝陳、袁二營銜接處,另留一百騎掠陣策應……都跟老子上!”

郝標精騎如一道旋風般疾馳而進,他們飛奔似地將雨水形成的屏障切開,長矛挺立,鋒銳的金屬槍頭指向明軍隊伍之中。

袁時泰麾下的小袁營兵馬素稱善戰,只是士氣低落、器械又較明軍和湖廣闖軍落後。可在這個關鍵時刻,陳德那些河南鎮的輔兵根本不頂用,幾百人的陣伍居然讓郝搖旗一衝就垮。

關鍵時刻還要小袁營自己頂上去!

袁時泰也是一個狠人,他下了馬,在雨中袒露雙臂,手持兩手握柄的大刀,上斬人、下砍馬,輪轉如飛,悍勇非常。

在袁時泰的鼓舞下,小袁營親兵也竭力維持戰線,把郝標騎兵的猛衝格擋在車隊以外。

雙方在大雨之中搏命廝殺,明軍隊伍裡因爲有大隊的輜重和紳民,根本無法做到任何行之有效的機動動作,隊形就像是一片散開的麪餅一樣,全無一點聚力和主動性,完全是任人揉捏。

郝搖旗所部精騎則不僅掌握有機動優勢和進攻的主動權,而且還利用河南鎮和小袁營兩部協作混亂的空當,突破了陳德的防線,一部突入縱深之中,製造了巨大的混亂以後才安然撤出。

只是郝搖旗手上只帶著幾百騎兵,兵力相對於陳德和袁時泰處在極大的劣勢之中。

他知道現在闖軍能夠隨意掠陣衝擊明軍隊列,完全是因爲明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沒有反應過來,加之天氣原因使得陳德難以掌握闖軍騎兵隊伍的全貌。

所以當闖軍取得一定戰果以後,郝搖旗便斷然下令撤退。袁時泰本想帶著小袁營的將士追殺過去,可是明軍隊伍裡的那些有名士紳已經驚惶恐懼到了極點,他們百般勸阻,堅決不肯讓袁時泰分兵追擊。

這時候陳德雖然也已經漸漸發現了郝搖旗的兵力很弱,可他出於大局考慮,也感到還是應當以持重爲主,儘快撤去馬牧集和陳永福、袁時中匯合纔好。,

所以也拒絕了袁時泰的要求。

袁時泰只能憤憤收到,帶著一股怨氣低聲道:“我們到底是來打什麼雜的?這投了朝廷,還不是處處低人一等?還不如在闖軍的時候,好歹大元帥就是要排擠我們、打散我們、吞掉我們,也不會這樣明目張膽。再怎麼說大元帥也是把表面功夫做足,從來不會這樣對待咱們弟兄!”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章 首都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章 首都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徐汇区| 景德镇市| 儋州市| 安新县| 嘉峪关市| 辉县市| 中宁县| 澎湖县| 灵寿县| 子长县| 贡觉县| 泽库县| 辽阳市| 东台市| 马边| 金沙县| 武鸣县| 乐亭县| 长沙县| 徐水县| 剑阁县| 姜堰市| 油尖旺区| 陵水| 正镶白旗| 饶河县| 东方市| 德安县| 轮台县| 高平市| 奉节县| 沽源县| 民权县| 谢通门县| 南岸区| 泰安市| 安岳县| 家居| 伊宁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