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

崇禎十四年六月底,不僅李自成帶領闖營的老本兵馬,由豫北的靈寶一帶返回南陽。就連本來活動在湖廣北部的張獻忠和羅汝才,也由於左良玉的壓力,向北轉移到南陽盆地附近。

只是張獻忠和羅汝才意見不一,羅汝才曾經和闖軍合營過,雙方雖然有過夷陵的分手。可是夷陵分手後,李自成將大炮全數留給羅汝才,使得曹營和闖營間的關係不僅沒有破裂,反而增添了另一種意味的友誼來。

所以羅汝才堅持聯軍北上,到南陽府和闖軍重新聯營,一起作戰。可張獻忠是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裡的脾性,八大王知道此一時彼一時,闖將現在是旭日東昇,走了好運,聽說精銳的可戰之兵已有一萬多人到兩萬之多了。

西營雖然也曾攻破襄陽,繳獲極多。但最近又接連敗在左良玉的手上好幾次,兵馬損失很多——曹營跟著西營作戰,自然也在左良玉的面前一同碰壁,大家都是損兵折將,滿打滿算,不過各自擁衆近萬戰兵而已。

這等實力,比起闖軍就差一籌了。

羅汝纔對張獻忠還是非常感謝的,他們的合作有過不少值得紀念的時候,但也有令他很不愉快的時候。當他兩人齊心協力的時候,便能夠克服困難,獲得漂亮的勝仗。

然而這樣齊心協力的時候總是不能持久。

而且就是在齊心協力作戰的日子裡,羅汝才也常常感到某種委屈,操心著有機會就同西營分手。

攻破襄陽的時候,張獻忠幾乎獨吞了襄陽和襄王府中絕大多數的財寶和繳獲。羅汝才本來看中了襄王所養的一羣漂亮歌女,他都已經託外甥楊承祖給八大王帶過話了,可張獻忠還是連一個歌姬都不肯分給他。

平心而論,羅汝才雖然是草莽強人,但也算通達世故。他絕不至於因爲爭奪幾個歌姬,就和張獻忠鬧翻臉,可這件事反應出來的卻是西營完全不在乎羅汝才的面子。

這就讓他很難受了。

不過羅汝才縱然懷著一肚子牢騷,打算同張獻忠散貨,他也很好地把握著分寸,決不鬧翻臉,也不出一句惡言。他一貫拿的一個原則是“朋友們好合好散,留下見面之情”。

正好張獻忠擔心闖軍實力強大,與之合營將喪失主導權,不願意繼續北上前往南陽。羅汝才就和西營好好商量,又賠了不少笑臉和糧秣軍資,總算和張獻忠和平分手,由此單獨前往淅川、內鄉一帶,準備投奔闖軍。

而李來亨和劉芳亮在裕州和葉縣一帶完成休整以後,他們從流民口中得悉李自成已經穿過熊耳山,從豫北返回南陽後,也決定離開當地,率部前去鄧州和主力匯合。

只是李來亨剛帶著部隊,從裕州走到南召縣附近的小虎寨一帶時,便意外遇到了同樣前往此處尋找李劉二標的義父李過。

雖然談不上父子情深,但李過平日裡對李來亨也確實有所照顧,方方面面都上過心、幫過忙。兩人闊別多日後,又在小虎寨前重逢,自然感慨良多。

而且李過還是劉芳亮在闖營中交情最深的好兄弟,這對莫逆之交,同樣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面。大家一把全都抱在一起,互訴衷情,將士們也都放下這些時日來行軍打仗的警戒和疲勞,卸下兵甲,全心全意歡呼在一處。

“李哥,我們實在是太久沒見了!”

劉芳亮比李來亨動作還快,他不愧是一員善於奔襲的健將,像強風吹拂一般,轉眼間就把李過一把擁了起來,歡呼道:“李哥,你們在靈寶乾的大事,我們全都有所耳聞!你跟掌家用兵機變百出,將保定總督楊文嶽玩弄在鼓掌間,兜了好幾個圈子,實在厲害!”

“咳……長恭,你輕一點。”李過被劉芳亮一把擁抱的幾乎都站立不住,他微笑著扶住劉芳亮的臂膀,用表字稱呼著老友,輕聲道,“我也耳聞了你奔襲北舞渡的事情……來亨還小,他處事或有不成熟的地方,也會有輕狂自負的時候,全賴你費心照看。”

劉芳亮笑聲爽朗,加上清雋不凡的面容,很給人好感。他放開李過後,就一手摟住李來亨的肩膀,說道:“小老虎……不對,現在河南人都管來亨叫李公子呢!人們已經不把他當做一個小孩子了,來亨同李哥你一樣,也是響噹噹的一隻虎咯。”

他又拍了拍李來亨的後背,誇讚道:“李哥你高看了我,這段時間不是我照顧來亨,而更多是來亨在照顧著我。葉縣的戰事,困難艱阻的部分也差不多都是來亨一力擔起,我只不過是負責一個奇兵穿插的任務而已。”

劉芳亮的誇讚讓李來亨聽得十分順耳,他心裡當然覺得,葉縣之戰能夠殲滅劉國能所有兵馬,功勞至少三分之二是在自己身上吧?

只是面對一向嚴肅的義父,李來亨也不好意思自己炫耀戰功,有劉芳亮幫著誇讚,他也就順坡下驢,故作矜持一會兒後回答道:“劉師傅讚譽太多,讓我太不好意思啦!葉縣的戰事我確實是出了幾分力,但闖塌天何等人物?若沒有劉師傅奔襲北舞渡,我也不能殲其全軍。”

李過左邊的眉毛輕輕一挑,但很快便又回覆了一貫嚴肅默然的神情來。他敞開兩手,握住李來亨的雙肩,沉聲道:“你還年輕,行軍打仗是一件危機四伏的事情,軍務的繁瑣辛勞也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將來再有戰事,來亨,你多聽聽劉師傅的建議總歸沒錯。”

李來亨歪了一下腦袋,嘿嘿笑道:“這段時間我獨掌前標一軍,確實感到軍務的瑣碎繁忙,很消耗人的精力。不過好在我有一功從旁協助,他跟隨元帥多年,經驗豐富老道。一般的細碎軍務,我大多都直接交給一功去辦理,他處事周全,從來沒有犯過什麼錯誤,實在是一位極好的副將。”

“哦?原來如此。”

李過的眼睛微微睜大了一點,他看了李來亨好幾眼,嘴巴微微張開欲言又止。

直到劉芳亮和李來亨都盯著李過好一會兒後,他才接著說道:“一功……一功是掌家的妻弟,算是你的長輩。他作爲闖軍的戰將,也有將近十年時間了,不論攻城野戰還是處理軍務,一功從不比闖軍中任何一員大將要差。你不要看一功年輕,就不慎重對待他的意見——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說……”

李過說話比較慎重,他小心組織語言補充道:“你是晚輩,一功是長輩,很多時候,來亨,你還是要多聽聽他的意見。”

劉芳亮聽到這裡,眼中已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李來亨卻沒有聽出李過話中的其他意味,他拍拍胸脯,答道:“義父你放心吧!一功在我手下是如魚得水,表現得非常好,葉縣之戰他也立下不少功勞。我的前標裡頭,一功吶算是第一流的大將咯!”

“呃……好吧,這樣的確很好。”李過半張著嘴巴,最後還是沒有說的太露骨、太直接。

他知道李來亨之前在闖營裡頭,方方面面的心機心思都很深沉謹慎。只是這段時間以來,李來亨被掌家飛速提拔,獨立統率一軍,又接連取得大捷、立下大功。確實是變得有點輕狂起來,不復像前一段時間那樣注意經營和闖營諸將的關係了。

雖然闖營的戰將,一個接一個都是別無他腸、爲人磊落的好漢子。但李過看著李來亨越來越有些口無遮攔的模樣,還是升起一點擔憂。

他拍了拍李來亨的肩膀,最後說道:“咱們在小虎寨休整一晚,然後一同往西走,去得勝寨附近同掌家會師。這纔好議定下一步作戰的方略步驟。”

李來亨眼睛一亮,問道:“我聽說曹操羅汝才已經同張獻忠分了手,現在跑到了豫西的淅川、內鄉一帶。咱們是不是又要和曹營重新搭夥了?”

李過微微一笑,爲劉芳亮和李來亨兩人介紹闖曹二度合營的具體進展:“羅汝才的使者數日前已經到了我們營中,定好了會盟的時間地點。應該最遲七月間,我們兩家便又要聯手作戰了,只是這一回輪到我們做盟主咯。”

李來亨和劉芳亮兩人均是一喜,只是劉芳亮對李來亨露出壞笑,小聲跟他說:“你又能見著那個刀馬旦啦!”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章 公審殺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章 公審殺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喀喇| 兖州市| 阜平县| 台北县| 庆元县| 菏泽市| 克东县| 伊吾县| 安化县| 万全县| 凌云县| 武强县| 桃园县| 通河县| 福贡县| 上栗县| 志丹县| 牡丹江市| 石林| 尼勒克县| 长汀县| 科技| 京山县| 太保市| 温州市| 商南县| 神木县| 桃园市| 临沧市| 鹤庆县| 崇文区| 海兴县| 久治县| 永昌县| 清流县| 周口市| 富锦市| 尚义县| 平原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