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太宗病危

上萬甲士供奉著李自成的遺骨和牌位回鄉,金戈鐵甲,萬馬齊奔。永昌皇帝在生前沒能親眼目睹明朝和清朝的覆滅,可是在他的身後,卻有數不盡的大順將士奮勇向前,終於摧垮了兩個腐朽的王朝,使得天保府在今天迎來了新朝的光輝。

老闖營的弟兄們都心有所感,就連原本已在武昌剃度出家的田見秀也被請了回來。五營主帥、闖營元從之中,只是少了張鼐、李友、馬世耀、田虎等數人。

袁宗第扶持著田見秀上前,他爲這位已在青燈古佛前了卻殘生的故友感到悲慼,可也爲李來亨能夠派人邀請田見秀回鄉祭祖感到安心。

“玉峰……天下事已畢,以後沒有多少仗要打了。”

田見秀鬚髮全無,他穿著僧袍,面目消瘦。在袁宗第的話後,田見秀即步行走到了李過和李來亨的馬前,雙膝跪下,叩首道:

“如今天下粗定,還望二聖能夠謹記闖營起兵之初所爲是何。明季百姓離亂,以至於到了天下板蕩的地步,新朝萬要切記明季喪亂的緣由所在。

貧僧已決心了卻殘生於佛寺,唯獨擔心此一樁事情。天下萬民累於崇禎,至今十多年,必要休養生息一代人以後,方能興土木、起遠征,今後二十年……今後二十年就給百姓一個安定閒適的日子過過吧!”

李過轉頭看了李來亨一眼,李來亨便親自下馬,雙手握住田見秀的臂膀將他扶起。

“田公不必如此!過往事已經煙消雲散,今後羣臣與萬民都將安享太平,不必如此。”李來亨說,“休養生息……這也是太祖所願。聖上當然會謹記此事,恢復中原的民力,只是移民實邊、追擊殘清,也都是與國命運相關的大事,同樣不能鬆懈。”

李過說道:“來亨在豫楚大興營莊數年矣,但此政恐怕將來不能在太平治世長期維持。正好趁此數年營莊之力,平定川蜀、福建和遼東,大體先恢復明朝的疆域版圖以後,便休養生息、與民更始,今後是否效仿漢武唐宗那般聲張中華之威於四方,皆屬子孫事,非我輩所能預料了。”

田見秀又沉沉地磕了幾個頭,袁宗第看不過去,將他急忙扶起,送入車駕之中休息。隨行的許多闖營元從,都曾經是田見秀的部下,他們知道田見秀因爲李自成死後的政變之事,幾乎造成了大順社稷的中道崩殂。

如今二聖這樣和藹地接見田公,想來過往的一切恩怨,都隨著大順的全面勝利而煙消雲散了。

在劉體純奏起的喜樂聲裡,從前那些事情,的確變得十分微小,十分淡薄了,在數不清的勝利中,即便是李來亨,也會變得寬和無比吧!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大順的文武元勳們都跟隨著李過和李來亨,簇擁著先帝李自成的神主牌位向前走去。在隊列的兩旁,是上百名樂工齊聲唱起了漢高祖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典的祭詞由平章政事方以仁親自誦讀,祭詞出自於了東南文壇領袖陳子龍之手,祭文雅緻,又頗合於太祖皇帝的身世。

方以仁先是低聲誦讀,接著語調慢慢加快、聲調亦漸漸增高,直到一氣呵成,將萬字長文全部唸完。

經過明軍和清軍對米脂的多次屠殺佔領,闖營諸將們幾乎都和李自成、李來亨兩家家族的遭遇相同,留在米脂的鄉人親屬幾乎全數都死在了官兵和東虜的屠刀之下。

鄉里剩下的只有一些早年間迫害過他們的鄉紳,李過聞歌聲而動容,許多陝北出身的闖軍將帥想到家人的遭遇,也禁不住淌下熱淚。

李來亨也想到了他那早早夭折妹妹,忍不住握緊了羅顏清和幼辭的手心。

衆人垂淚間,劉體純突然帶頭唱道:

“家家哭皇天,人人哭皇天,……人馬滾滾數不盡,投晉入楚鬧中原!”

袁宗第和劉芳亮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和聲爲劉體純復又唱了一遍:

“家家哭皇天,

人人哭皇天,

父母妻子相拋閃!

你也反,我也反,

人馬滾滾數不盡,

投晉入楚鬧中原!”

衆將聞此歌聲,再也忍耐不住,許多人都大聲慟哭了起來。李過將笠盔摘下,下馬單膝跪在了李自成的牌位之前,輕聲唱道:

“仇報仇,

冤報冤,

在劫之人難逃命,

血債還用血來還。

到頭來,

達官貴人不如狗,

干戈擾攘入幽燕。”

所有人皆感悲涼,李來亨把范陽帽也摘了下來,他轉過身來,面向羣臣和諸將,又將整首歌謠完整地唱了一遍:

“家家哭皇天,人人哭皇天,父母妻子相拋閃。你也反。我也反,人馬滾滾數不盡,投晉入楚鬧中原。仇報仇,冤報冤,在劫之人難逃命,血債還用血來還。到頭來,達官貴人不如狗,干戈擾攘入幽燕。”

這首歌謠是當年闖營轉戰天下時,戰士們所常常隨口歌唱的曲調。李來亨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還是他跟隨劉宗敏留守夷陵州州城的時候。

唱到一半,李來亨便想到了戰死在夷陵的總哨爺劉宗敏。大順軍走到今天,一路上究竟犧牲了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人,本來應該像後世的劉宗敏一樣,至少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可結果卻在默默無聞中死於陝北黃土之間?

在明末這方人間地獄之中,又有多少俊傑之士,身死荊棘草木之間呢?

所有人之中,李過的悲傷之情最爲強烈。他與李自成是亦父亦兄的關係,奮鬥半生的目標今日終於實現,可李自成卻看不到米脂今後的太平景象了。

歌聲雷動裡,李過雙目都注滿熱淚。他哭著哭著,即從口中吐出一口鮮血,周圍的羽林宿衛們見狀都爲之驚呼。

劉芳亮和李來亨一起過來將光中天子扶起,劉芳亮緊握李過之手,李來亨將他抱在懷中,兩人都疾呼著“聖上”和“父皇”的名諱。

李過卻捏緊了劉芳亮的手指,笑道:“叫我過哥!”

“聖上!快叫醫官來!快叫御醫太醫來!快給萬歲看看是怎麼回事!”

李來亨大聲疾呼,但是李過心知肚明自己的身體情況,他拉住李來亨的衣角說道:

“來亨,要真心愛民……要真心!真心治天下,則民必愛你,要真心治天下!”

李過的手慢慢垂落,他又低聲說:

“鞏尚書爲我講史時,曾說過,像大順這樣祖孫三代均起自草野之間,前仆後繼方纔成就帝業的,實在是古所無有。大順得天下之艱難,也是萬古所未有。

正因爲大順於荊棘之中,篳路藍縷方有天下,來亨你才更需愛惜。切記、切記!”

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八章 熊耳山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六十章 反對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十五章 身後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
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八章 熊耳山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六十章 反對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十五章 身後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兴仁县| 临汾市| 台安县| 手游| 大丰市| 丹江口市| 乡宁县| 开化县| 应城市| 南昌市| 临猗县| 中山市| 阳泉市| 德兴市| 大冶市| 松潘县| 荣昌县| 松桃| 永善县| 通城县| 科技| 宜昌市| 定西市| 古丈县| 青川县| 辉县市| 宕昌县| 芜湖县| 黎城县| 弥渡县| 漳州市| 丰顺县| 隆昌县| 治县。| 瑞丽市| 岚皋县| 澄城县| 子洲县| 敖汉旗|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