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

在馬寶飛速襲奪河間府南部三縣的同時,張皮綆也帶領騎兵部隊,緊急奔赴固關一線增援。固關是真保鎮最重要的關隘之一,北起娘子關嘉峪溝,南至白灰村村口,如果固關有失,那麼李來亨全軍的側翼都將受到敵人的直接威脅。

明朝的京西四大名關裡,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個重要的關隘現在都被明清聯軍所控制。如果連固關也一起失守,那麼整個華北大局,闖軍都將很難再有什麼大的作爲了。

鳥道入雲中,風光塞漠同。從韓信到郭子儀和李光弼,這處關隘,往往是決定華北命運的關鍵所在。

張皮綆衝到關城附近的時候,仰頭遠望,他見到闖軍的旗幟依舊飄揚在固關關城上方的時候,心裡才稍稍輕鬆一點,但依舊不敢全部放鬆,生怕這是敵人的詐兵之計。

經過無數場戰役洗禮的張皮綆,雖然年紀依舊很輕,只是一個年齡比李來亨還要小不少的青年將領。可是他豐富的沙場經驗,已經使得張皮綆成爲了楚闖軍隊裡最老老辣的戰將之一。

固關關城皆用石灰粘土灌漿堅實而成,實固形危,雄奇壯美。牆頂之上,爲衛戍將官巡城往來通行之道,城周的嵩山峰頂盡建有炮臺,張皮綆擔心有敵軍的埋伏,先分兵從山道潛伏靠近,同時派遣數騎入關城探查。

關城的西城門頂額嵌鑲著斗大的“固關”鐫刻二字,城樓八角,巍蔚壯觀。樓的兩旁架有銅炮、鐵炮數十門,森嚴逼人。城門兩旁的便道,均用石頭鋪砌,十分堅實。

西城門至東城門的中間是一段百餘米長的弧形甕城圈,楚闖探騎進入甕城確認以後,才讓張皮綆終於放下心來,相信固關依舊處在闖軍的控制之中。

他立即下令將自己率領的騎兵部隊全部帶入關城之中,增加守軍的兵力,同時馬上向守軍詢問山西戰局的發展情況。

關城內闢有箭道一處,是官兵走馬射箭之地。城外設有教場,現在變成了張皮綆暫時收攏傷兵和潰兵的地方——他到固關不久以後,就發現山西中部、北部,都分散著不少被打散的闖軍士卒。

邊上的西峰山裡還有一座玄武廟,因爲朱棣靖難起兵的時候,常把自己和玄武大帝的神話捆綁起來,所以玄武信仰在明朝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此時不僅玄武廟,還有附近的關帝廟和聖母行宮、老母廟等等廟宇,也全都成爲了張皮綆收容闖軍傷兵的場所。

他實在沒想到,只是在自己剛剛趕到固關不過半天左右的時間,就能收容到多達數百人的闖軍逃散士卒。

山西局勢的糜爛,可見一斑。

“雁門之戰的情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楚闖方面對於闖軍大同之敗的情況,已經瞭解的十分詳細,知道張天琳、張黑臉的萬餘兵馬早就全軍覆沒。

可包括張皮綆在內,因爲山西形勢過於混亂,田見秀和姜瓖帶著三萬多兵馬前往雁門以後,戰局究竟如何,這一支三萬多人的軍隊結局又是如何,就全然不知了。

三萬精兵,即便對於現在總體體量擴充到戰兵二十萬以上的闖軍政權來說,也絕非是一個小數字。

更何況田見秀手下的這三萬老本,除去其中原本歸於袁宗第指揮的一部右營兵馬和姜瓖臨時召集的晉兵舊部以外,絕大多數,都來自闖軍之中除楚闖以外最爲精銳的中營親軍。

若三萬盡赤……

張皮綆不敢想象這種情況,現在李自成還沒有完全平定西北。如果這三萬兵馬全軍覆沒,那麼僅靠李來亨手上的五萬人,是絕對守不住冀南一線的。

如此,張皮綆就很必要馬上去通知李來亨,做好一口氣撤回河南的準備。

他一手扶額,爲闖軍的未來感到焦慮。但固關的守軍,卻爲張皮綆講述了一個雖然稱不上樂觀,但總算也還有一絲希望的新形勢。

固關守軍和逃到此處的潰兵,都有一部分人親自參與了發生在雁門關附近太和嶺的那場激戰。田見秀率領著闖軍三萬多人的山西駐軍主力,意外遭到明清聯軍早有預謀的伏擊,孫傳庭提前搶佔各處要隘,密佈槍炮,迴環轟擊,闖軍猝不及防,一時間傷亡慘重。

但這支軍隊畢竟多爲精兵,雖然在兵力上和槍炮數量上,相對於當面的敵人都處於絕對下風,田見秀本人又並非一員出色的戰場統帥。

可是關鍵時刻,姜瓖奮勇作戰,他不愧是明軍中有數的邊軍宿將。在闖軍遭到突襲陣腳大亂的關鍵時刻,是姜瓖爲田見秀出謀劃策穩住中軍,當孫傳庭結束槍炮轟擊,改由多爾袞率部強行衝擊闖軍主力的時候,又是姜瓖部下的一員小將王輔臣於亂軍中衝突奔馳,十蕩十決,勇猛無儔,抵擋住了八旗兵的第一波猛攻。

這使得闖軍得以收拾兵馬,在促狹的山道內勉強調整態勢,避免了第一時間就被明清聯軍擊潰的危險。

就連張皮綆在聽到王輔臣於亂軍中突馳衝殺的勇猛事蹟以後,也禁不住讚歎了一聲:“好勇猛的一員騎將,簡直比得上三國時的呂奉先了。”

但明清聯軍本來就有高達五萬多人的兵力,在大同之戰以後吸收劉遷所部明朝邊軍的投靠以後,總兵力更是達到了七萬人之多。

如此相比,田見秀的三萬兵馬,實際處於絕對下風之中。更何況闖軍是遭到敵人有預謀的埋伏,在天時和地利上都沒有取得優勢,喪失了先機,一度被孫傳庭指揮銃炮部隊殺傷無算,士氣因而受到巨大打擊。

即便姜瓖和王輔臣一時奮勇作戰,穩住闖軍戰線,也只是使得闖軍沒有馬上崩潰,根本不能扭轉勝負。

激戰之中,多爾袞親自率部自山坡上衝下,猛攻闖軍側翼。闖軍將領田虎竭力抵抗,又組織步兵架銃射擊,試圖阻遏清軍的攻勢。

但是闖軍老本兵馬對於八旗兵的兇悍勇猛沒有心理準備,因爲楚闖在碭山的勝利,使得田見秀也好,任繼榮和田虎也好,心裡都沒有把這些辮子兵當成多麼可怕的強敵。

結果在和多爾袞接戰以後,立刻就因爲兵力不夠雄厚、戰線過於單薄,爲八旗兵連續衝破數條防線,致使全軍動搖,局勢大壞。

據固關的闖軍將士所說,清軍對闖軍側翼發起的猛烈衝鋒,對闖軍造成的直接殺傷倒是沒有多少。可是亂戰之中,奉命指揮闖軍火器部隊的大將田虎被八旗兵一箭射中脖子,落馬戰死。

他的死亡給了闖軍的士氣又一致命打擊,造成中軍大亂,八旗兵趁勢突襲,最危險的時候幾乎衝到了田見秀的面前,奪取了闖軍中軍大纛。

好在山谷狹窄逼仄,除了令闖軍難以機動以外,也限制了明清聯軍更進一步發揮兵力上的優勢。關鍵時刻,姜瓖帶領舊部棄馬步戰,拼死擋住了清軍剩下的攻勢——這點頗讓張皮綆感到意外,因爲他向來敬佩李來亨的判斷力,心中早把姜瓖當成了一個特別不可靠的人物,沒想到姜瓖居然如此奮勇。

不過即便,田見秀終究不能挽回勝局。闖軍雖然在擋下清軍攻勢以後,竭力向北猛攻,試圖衝破孫傳庭佈置兵力最弱的正面防線。

但由於這時候跟隨在孫傳庭身邊的秦軍諸將,如高傑、李成棟之輩,亦皆一時驍悍。雙方在太和嶺附近打成了血肉糾纏的消耗戰,闖軍兵力備極劣勢,屢屢不能衝破包圍網,後方又遭到多爾袞收網攻擊,全軍死傷慘重,最後只有約一半人馬逃出重圍,過定襄退回太原。

但明清聯軍馬不停蹄,沿途繼續追殺。田見秀本來還想在太原北面州縣設防,但由於雁門之戰傷亡過於慘重,沿途又陸續被聯軍追上幾次,造成更大傷亡。

等到他逃回太原的時候,三萬多人的精兵,僅僅剩下了約一萬人而已,此役陣亡之衆,實爲李自成起兵以來最爲慘痛的一次。

聽罷這些消息以後,張皮綆對田見秀的軍事才幹大感無語,但他同樣慶幸道:“至少沒有全軍覆沒!剩下一萬兵馬,至少能夠守住太原幾日……我想這段時間,闖王大軍就是爬,也該爬回山西了吧?”

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七章 鳥銃隊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五章 礦徒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
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七章 鳥銃隊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五章 礦徒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马鞍山市| 彭泽县| 承德市| 大城县| 芦山县| 武冈市| 金门县| 龙胜| 商南县| 分宜县| 九龙城区| 津市市| 滦平县| 荥阳市| 邢台市| 崇左市| 和顺县| 镇巴县| 张家界市| 崇礼县| 亚东县| 扬中市| 高要市| 林周县| 佛坪县| 潢川县| 永寿县| 中西区| 城市| 芮城县| 五原县| 韩城市| 阳山县| 安康市| 沐川县| 宝山区| 克山县| 敖汉旗| 共和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