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

龍駒寨名爲寨,實際上是一座小城,此時一隊隊衣甲鮮明的官兵,正駐紮在這控扼陝東南的要津小城裡。

城頭處有一座大院子,本來是當地富室的府邸,此時已被幾位官軍將領徵用了,暫做督署之用。參將鄭國棟和都司艾國彬兩人,便都住在這座府邸裡,府邸的原主人,反倒是幹起了管家的活計,給二位將軍跑前跑後地伺候著。

鄭國棟體格高大,面上風霜不少,穿著一件沒有環臂鐵手的扎甲;艾國彬則比鄭國棟看起來年齡再大一些,體型也要富態不少。

這二位軍爺,正在愜意的用著下午茶,茶點是三道精緻的小菜。

頭一道是小碗的燉羊肉,用一塊紗布裹著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香料,反覆熬煮,湯色泛黃,肉色嫩紅,上頭熱氣騰騰,看著便讓人暖了幾分;第二道是汁明芡亮的魚肉切片,將時鮮的魚肉切成芙蓉片狀,與蛋清和在一起下入油鍋中,再加筍片、清瓜片一起滑溜出鍋,口感軟爛、色澤清麗;第三道則簡單些,是將火腿精肉和黃芪、黨蔘、山藥、當歸、紅棗、藕節同燉,極爲滋補,也很適合這個初冬季節食用。

鄭國棟用小勺先喝了兩口羊肉湯,口裡哈出熱氣,感嘆道:“秦軍將士一日兩餐,有時都不能俱全,怎麼能把餉銀都花費在這些小菜上面呢?”

“哈哈,鄭大人,您追剿流賊,已有數日未解甲了,滋補滋補,也是應當的。”艾國彬用筷子夾起兩片剔透明亮的魚片,一邊吃著一邊說道,“何況這些菜色,都是本地良紳犒軍送來的,與餉銀無干涉啊!”

“艾都司說的也是,”鄭國棟鄭大人想到本地良紳如此懂事,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咱們追剿流賊,是解君父之憂,良紳們犒軍,那也是爲大明的君父著想啊!”

“是極、是極,鄭大人處處思及聖上,實乃我輩所不能及也。”艾國彬官位畢竟比鄭國棟低了些,話裡話外,都用一種近乎肉麻的態度套著近乎。

他們同爲延綏鎮邊軍出身,互相其實都知根知底。鄭國棟對艾國彬印象還好,知道他這個人,吃相雖然是難看了些,但手底下頗有一支戰鬥力不錯的勁旅——此前掃蕩商州和興安一帶流賊的時候,艾國彬手下這營人馬的表現,就很不錯。

也因此,鄭國棟也總是照應著艾國彬一點。對於艾國彬貪墨餉銀、大吃空額的做法,他沒有興趣管,而且要是有誰多管閒事,想去管一管的話,他作爲秦軍的同袍,肯定還會設法撈上艾都司一把,再怎麼說,大傢伙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嘛。

正吃飯說話間,鄭國棟的一名家丁送來了丹水南岸流賊最新的軍情。

鄭國棟點點頭,示意他的家丁彙報一下情況。這名家丁體格威猛,只是說話很不通順流利,也沒有陝北口音,而是帶著很明顯的蒙古人口音——這一點也不奇怪,明軍之中,特別是九邊邊軍當中,蒙古人的數量極多,邊軍將領更是有專門收蒙古人做家丁、打造所謂“夷丁突騎”部隊的愛好。

“河對岸新到的那股流賊,看動向正往東面疾行,應當是要往商南,和劫取富水堡的那股流賊匯合。”

“嗯……”參將鄭國棟聽得蒙古家丁的彙報後,頷首沉思,他此次出兵,首要的目標就是擒斬商南那股流寇,至於從漫川裡渡口新近涌入商州的這股流賊,他還沒考慮好怎麼處置。

那邊艾國彬卻信心滿滿,他自恃兵強,對新到流賊完全不以爲意,大咧咧說道:“鄭大人,我看我們乾脆便先行渡過河去,將這股新到流賊全部擒斬後,再去攻滅商南之寇。”

“兩股流寇,相互之間或有聯繫。”鄭國棟則比艾國彬想的深一些,他感到從漫川裡北上的這股流寇,很可能本來目的就是要同商南寇匯合的,“鄖西寇與商南寇,分據龍駒寨東西兩面,頗成犄角夾攻之勢,若流賊以此兵法攻我,那還有點棘手。”

“鄭大人過慮了,我看按家丁所說,自鄖西而來的這股新流賊,兵不過五六百人,而商南流寇,兵力也不過四五百而已。”艾國彬還是信心滿滿,這次楊嗣昌徵調各路援剿兵馬南下圍堵獻賊,自己卻被留在商州,錯過了立功的好機會,可不能再放過這股流賊的軍功了,“以我官軍千餘精兵之威,不過獅子搏兔,流寇豈有反手之力?”

wωω ?TTκan ?¢O

“這也有一些道理……”鄭國棟沉吟片刻,終於下令道,“來人吶,先將這幾道菜撤了。然後傳令下去,下面各營人馬,收拾器械,咱們便先行渡河,剿滅新來之流寇,再攜戰勝之威,直搗商南,爲我大明君父,掃靖此股流賊!”

“是!”

小小的龍駒寨城中,多達一千餘名的明軍官兵漸漸開始行動了起來。由於許多官兵在城內都是住在別人家的民房裡,此時驟然要集結起來出兵,也頗爲費事——更別說還有些官兵,正賴在某些百姓家中的溫柔鄉里咯。

這一番徵調動員,還沒打起仗呢,龍駒寨城裡便出現了一派兵荒馬亂的氣象。一些士兵聽說要過河打仗了,都很不耐煩,在城內又很是放肆了一番,甚至還有幾十名官軍士兵,成羣結隊、露刃搶劫的。

這樣大動干戈之下,磨磨蹭蹭,從下午調遣到晚上,官軍出城作戰的事宜都還沒安排好。眼看著月上柳梢頭,夜色又到了,參將鄭國棟也只能把即刻出兵的計劃放一放、緩一緩,等到明日白天的時候,再行出征了。

不過即便如此,鄭國棟和艾國彬兩人還是信心滿滿。官軍兵力優勢這麼大,而且甲仗器械勝於流寇不知道多少倍,這仗不用打,就已經知道勝負了。

艾國彬看今天出兵應當是沒什麼希望了,便在幾名家丁的擁簇下,到城門處,解散已經聚集起來的本部兵馬——從這點來看,艾國彬手下的秦兵,確實是一支比鄭國棟所部更加厲害的勁旅,起碼他們現在已經整頓好了隊伍,隨時可以出發了。

這支集結在城頭的秦兵,陣列看起來倒十分整齊。他們人人手持長槍,似乎是一種純陣隊伍。明軍之中,素有純隊與花隊之分,像在南方山地作戰的部隊,例如戚家軍,便是以靈活、繁複的多兵種花隊爲主,而在北方邊軍當中,相對來說器械、兵種就都要更單一、純粹一些。

不過像艾國彬這支隊伍,幾乎都是長槍純隊的樣子,即使在北方邊軍之中,也是極爲罕見的。

其實連艾國彬自己,對這支兵馬的實力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這支隊伍本是米脂本地的鄉勇,艾國彬看他們訓練齊整、陣伍森嚴,便使了些手段,將鄉勇的首領全部搞掉以後,把這支隊伍奪到了自己手中。

這之前在渭南平原同流寇的幾次作戰中,艾都司手中的這支長槍純隊,都展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也因此,他才被參將鄭國棟所看重,可以一邊肆無忌憚地吃空額,一邊升官發財。

他看著整齊列隊成一排排的長槍純隊,再對比鄭國棟手底下亂哄哄的那羣兵馬,面上笑意滿滿,心裡頭更是覺得,這次掃清商南流寇以後,自己也是時候去總兵那裡好好整整鄭國棟了。他鄭國棟算個什麼鳥東西,居然爬到老子的官帽之上。

他讓家丁傳令過去,命這支已經集結起來的兵馬,再各回各屋去。今天夜色已黑,不便於出兵作戰了,等到明日白天的時候,便是自己斬獲軍功的好日子了——在之後,便是跟鄭參將鬥上一鬥的日子。

聽到命令的官兵們,大感失望,這來來回回的調遣準備,簡直像玩鬧一般,成什麼體統。那些米脂來的鄉勇,又想起了以前將他們訓練成伍的那個小少年,人家辦事可比艾都司可靠多了。

解散的官兵們,三三兩兩的返回城內住處。這些原是鄉勇的官兵,此時也漸漸浸染了官軍的風氣,入鄉隨俗,也強佔了許多民宅,用於居住。

他們也沉醉在大明官軍的威嚴裡,更用這種威嚴,爲自己的方便牟利。

只有在集結列陣的時候,他們出於身體上的本能反應,還表現出一種井然有序的氣質來。此時一經解散,看起來便和其他官軍,毫無區別了。

街道上還有許多由於自家房屋被官軍士兵強佔,而無家可歸的百姓。他們流離失所在家鄉的街頭上,甚至流離失所在自家的門前——不過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應該感謝,官軍們起碼沒用這些老鄉的腦袋去領一個軍功,不是嗎?

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
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罗江县| 太谷县| 建阳市| 乡宁县| 竹山县| 元朗区| 衡南县| 奎屯市| 张家港市| 印江| 上饶市| 桐梓县| 通河县| 开封县| 汝南县| 英吉沙县| 依安县| 阿城市| 山西省| 白银市| 浦东新区| 东海县| 南乐县| 南投市| 镇远县| 新竹县| 奇台县| 改则县| 陇西县| 石嘴山市| 深泽县| 临泽县| 郎溪县| 红桥区| 香港 | 高尔夫| 上栗县| 通辽市| 偏关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