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

崇禎十六年一月底,李自成已經率領大軍助羅汝才攻破西安,在城中死守的卸任總兵尤世威等人,因爲雙手沾滿了起義軍的鮮血,在城破以後,全部被李自成下令處死。

佔領西安以後,李自成立即部署掃除明朝在西北地區的各個據點,以便爲回師太原部署東征解除後顧之憂。

具體部署是:李自成留羅汝才鎮守西安,自己親率袁宗第、李雙喜、劉體純、李友、吳汝義等部中營和右營精兵,繼續掃除西北剩餘明軍據點;李過則率領後營主力南下漢中,打通南下四川的孔道;賀錦等部則西向追擊逃亡明軍,沿途攻取寧夏、甘肅、西寧等地。

二月間李自成衣錦還鄉,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故鄉米脂,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在此前明廷已經掘毀了李自成的祖父和父親的墳墓,遺骸焚棄無遺。李自成這次重返故里,只殺了參與策劃伐墓的一個當地劣紳,此外秋毫無犯。

他還派遣了禮政府侍郎劉昌和姜學易二人,前往重修祖墳致祭。除此以外李自成又重金訪求其故人、宗親,贈以金帛,並改延安爲天保府,米脂爲天保縣,清澗爲天波府。

李過的南下漢中也十分順利,沿途州縣望風歸附,二月十二日李過進抵城固縣,只花費了一天時間就攻破縣城。駐守當地的明軍企圖逃往四川,但在途中被李過率部截擊,被迫投降。

只有防守漢中府府城城的高鬥樞、黃澍、王光恩等人,因爲他們多與闖軍有仇,自知如果落到義軍手裡就沒有活路,所以堅決頑抗李過大軍的進攻。

高鬥樞和王光恩又在鄖陽堅守的經驗,黃澍又自恃曾在開封城下數度挫敗闖軍,所以他們一面向四川方面增援,一面以闖軍將要屠城來恐嚇漢中軍民,動員百姓修繕城防。

但由於此時李來亨麾下的武嶽節度使高一功,在從張獻忠手上奪取湖南嶽州的控制權以後,又在崇禎十五年年底數度窺伺長沙一帶。張獻忠認爲西營和闖軍的力量對比懸殊,便決定放棄已經佔領的湖南中部和南部地區,與他的老朋友賀一龍和馬守應兩軍匯合,決定強行通過楚闖控制區,奪取易守難攻的四川作爲基業。

因此四川方面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根本不能給予高鬥樞、黃澍、王光恩等人期待的援軍。經過數晝夜的激烈攻防以後,王光恩感到無法繼續抵抗李過的進攻,於是說服高鬥樞等人,趁夜逃往四川。

途中明軍因遭到李過追擊,傷亡慘重,黃澍化妝爲難民逃走,下落不明,高鬥樞和王光恩則躥入四川。

漢中地區平定後,李過便委任曾在明廷陝西兵備道樊一蘅麾下任過標將的降將賀珍鎮守漢中,自己返回西安。

賀錦則統領偏師繼續向西進軍,迫降固原以後,又接著由陝西鳳翔向鞏昌推進,佔領鞏昌府後,所屬州縣都不戰而下。

在寧夏方面,義軍的檄文一傳到,明朝巡撫李虞夔和分封在這裡的慶王束手無策。慶藩宗室和文武官員聚集在王府裡經過一番商討之後,決定投降。李自成命明監軍道陳之龍爲寧夏節度使,以投降總兵牛成虎鎮守該地。

固原、寧夏等地平定之後,明廷在西北的殘餘據點就剩下了甘肅、青海等比較僻遠的地方。由於甘肅一帶地方較遠,李自成就先行返回西安,將繼續西征的任務交給了賀錦和中營戰將黨守素、辛思忠等人。

三月,賀錦領兵向甘肅進發,一舉攻克安定,金縣開門迎降,兵鋒直抵蘭州。明朝甘肅總兵馬爌、副將歐陽袞等人見形勢危急,勸肅王西奔甘州,徵兵固守。但肅藩駑馬戀棧,沒有采納這個意見。馬爌等人便自行逃往甘州,賀錦遂直取蘭州,肅王倉皇逃出城外,被明朝卸任總兵楊麒派人擒獲,當作自己投誠義軍的見面禮。

賀錦厭惡他賣主以牟取富貴,既不忠於明王朝,也不是真心投順起義軍,因此,他不僅處死了肅王,也把楊麒父子斬首。這種做法雖然讓不少人感到快意,但也激起了尚在觀望中的明廷文官武將強烈的反抗情緒。

賀錦留下黨守素鎮守蘭州,自己統兵繼續西進。明軍涼州、莊浪二衛先後投降,義軍進迫甘州。甘肅巡撫林日瑞、總兵馬爌等人組織頑抗。由於天氣轉暖,義軍戰士意氣風發,辛思忠親自上陣率部連續攻城,官軍士卒都是被驅迫上城防守,見狀紛紛倒戈投降,闖軍得以勝利地奪取了甘州城。林日瑞、馬爌等都被處死。

闖軍勝利佔領甘州以後,肅州等地也不戰而下。賀錦在各府州縣派設了官員,安撫地方,甘肅全境遂處於闖軍政權的完全控制之下。

這時,奉賀錦之命進取青海的義軍將領魯文彬,領兵進抵西寧,被青海土司祁廷諫、魯胤昌等擊敗,魯文彬被殺。賀錦聞報後,親率大軍從甘州馳赴西寧,因爲我衆敵寡,賀錦沒有多做考慮,強行率部闖入異族雜處的青海土司地區,不幸遭到土司兵伏擊,雖然憑藉一腔血勇,陣斬魯胤昌,全殲其衆,可還是不幸中毒箭犧牲。

賀錦部下的將士悲憤填膺,決心爲主將復仇,在辛思忠率領下攻克西寧,生擒土司祁廷諫,將當地叛降不定的土司首領大部處決,徹底平定了自明朝以來就動盪不定的青海地區,剩餘土司紛紛歸附,黨守素便提議將這些人全部遷徙西安居住。

這以後李自成又委任了明朝投降的關西道周伯達爲甘肅節度使,升黨守素爲制將軍節制之;西寧青海地區,則由於地處邊境,西番彙集,李自成就直接讓辛思忠這名武將擔任西寧節度使,對西陲一帶進行強力的軍事控制。

賀錦、辛思忠、黨守素的西征戰事,花費數月時間。在這期間由於田見秀在山西屢戰屢敗,致使大同失守、太原被圍,全晉危急。所以已經返回西安的李自成,便聚集了牛金星和羅汝才希望李自成稱帝的意見。

李自成認爲闖軍雖然已經佔據了湖廣北部、河南和山東的全部、山西和北直隸的一部,現在又席捲西北數省,北方地區多成爲了闖軍的後方基地。可是山西之敗說明了明廷還有最後一搏的餘力,特別是在崇禎和輔臣陳新甲推行聯虜平寇的國策以後,敵我力量對比再度發生變化。

因此李自成審時度勢,決定暫緩稱帝。他在西安發出行牌,聲稱:

“今太原二府田,被困河東,已遣權將軍李過統領夷漢番回馬步兵丁三十萬,從西河驛過河,先行恢剿。爾後孤自提大兵百萬於後,從長安起馬,三路行兵,恢復晉中,剿除代北,至叛逆官兵盡行嚴洗,順我百姓無得驚遁。

大軍所過絲毫無犯,爲先牌諭文武官等,刻時度勢,獻城納印,早圖爵祿;如執迷相拒,許爾紳民縛獻,不惟倍賞,且保各處生靈,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隨後李自成便調度兵馬,除留闖營老本勁兵約四萬,以辛思忠鎮西寧、黨守素鎮蘭州、賀珍鎮漢中、羅汝才鎮西安、牛成虎鎮寧夏、袁宗第鎮陝北以外,自提包括李過、李雙喜、劉體純、李友、吳汝義等部在內的闖營老本約三萬人,並西北降軍白廣恩、左光先等部三萬人,親自出關,奔赴太原解圍。

這樣,至崇禎十六年三月間時,除了西寧、甘肅的部分地區以外,闖軍已經悉數平定西北,並由李自成和李過親自調集闖營老本和秦軍降兵共六萬人,火速奔赴山西救援田見秀。

明清聯軍方面,則以孫傳庭率軍三萬圍攻太原,劉遷所部大同邊軍二萬人,則在發覺多爾袞率領的二萬清軍觀望不前以後,同樣不再積極作戰,呈現消極態勢。

在北直隸戰線,李來亨和劉芳亮則以五萬兵力防守著冀南的一條寬闊防線,形勢十分不利。

李來亨當面的京畿一帶,阿巴泰和博和託父子所部損失慘重,已經不值一提。吳三桂、高第、劉澤清所部明軍實力尚存二萬餘人的兵馬,還有一戰之力,但比較李來亨和劉芳亮的五萬精兵,就相距甚遠了。

此時最大的變數在於明廷打開邊牆以後,皇太極究竟率領多少兵力入關增援清軍?由於闖軍方面,即使是最爲重視蒐集情報的楚闖紅隊,對於關外清軍的總體實力也缺乏準確認識,李來亨也只能模糊估計關外清軍尚可調動的兵力應有十萬左右。

不管如何,皇太極的這支援軍,只要兵力在六七萬人以上,不管是投入山西戰場,還是投入冀南戰場,都會使得明清聯軍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
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望奎县| 荆州市| 安新县| 巴东县| 同心县| 长武县| 武安市| 宜君县| 家居| 贵德县| 伽师县| 玉溪市| 双鸭山市| 肥东县| 枣强县| 贵港市| 社旗县| 井陉县| 贵溪市| 静乐县| 馆陶县| 冕宁县| 冀州市| 乌拉特前旗| 永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饶阳县| 广西| 三穗县| 日照市| 视频| 河间市| 北流市| 孝义市| 尚志市| 沾益县| 高阳县| 桐城市| 嘉荫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