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

“大、大人……!”

唐通心中其實早已升起了種種投敵之意,隨著戰局的發展,他特別感受到大順軍士兵的堅韌和旺盛的士氣。這一切情況,都漸漸讓唐通感到自己選擇站在清軍一方,是否將會成爲一樁賠光本錢的買賣?

只是時勢不由人,現在他遭到清軍的鉗制和裹挾。屯齊又不緊不慢地堵住了明軍北躥的道路,唐通當然知道,如今即便自己有投降之意,以現在戰場的混亂情況,自己也很難控制住所有部衆投奔大順軍。

一旦有人率先反正起義,那麼明清聯軍的所有部隊,恐怕都只能面臨一種全軍崩潰的局面。

在那樣的大潰敗裡,唐通不要說想要保住自己部隊兵力的完整,就算是退而求其次,想要保住自己一人的性命,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爲今之計,也只有相信佟圖賴的決策和滿洲大兵的神威。

只是,越是接近和了解滿洲人,唐通就越發感到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的的確確只是神話罷了……

這些人還不是一樣兩隻胳膊兩條腿?真當大局不利的時候,根本不能替自己扭轉乾坤啊!

唐通帶著一種上當受騙的悲憤心情,率領部衆全力向東突圍。他麾下的明軍將士,雖然不比吳三桂精銳,但也算得上是明軍中訓練程度較高、戰鬥力較爲客觀的一支部隊。何況現在明軍將士人人都是歸心似箭,所有人都知道己方正遭到“流賊”的前後夾擊,稍不留神,就將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恐懼本身也是一種力量。

現在難得有佟圖賴率領八旗兵頂住了大部分的“流賊”兵馬,將逃生的機會優先留給明軍。所有明軍士兵在恐怖情緒的刺激之下,當然也就爆發出了讓唐通自己都大吃一驚的力量。

官兵們瘋狂向東涌動,人頭攢動,盔纓飄舞若殷紅的血海。明軍將士繡了紅邊的罩衣,全部浸染透了友軍士卒和敵對流賊的鮮血,戰馬嘶鳴怒吼不止,官兵手裡、身上,幾乎可說是拼盡了一切力量揮舞刀槍,只爲殺出一條血路。

唐通見軍心可用,他自己都多少年沒有在部下們的臉上見到這樣渴望勝利的表情了呀!

“隨我潰圍而出啊!陛下在北面尚有二十萬大兵,只要我們突圍出去,就一定都能活下來!”

唐通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一天,他需要把自己的性命,還有手下所有人的性命,寄託在皇太極的身上。

唉……!

唯有衝殺罷了。

戰場上殘肢飛舞,大順軍雖然衣甲鮮明,在湖廣和河南廣大統治區人力物力的支持下,他們的披甲率還在明軍之上,毫不遜色於清軍。可是兩軍的戰鬥情況是如此焦灼,清軍和明軍的將士或者用重武器砸碎了順軍士兵的頭顱,或者是不顧傷亡,拼命衝到近距離上用刀刃刺殺盔甲的薄弱處。

雙方的傷亡都正在漸漸增加,李來亨本以爲自己從清軍側後出擊,勢必能夠令佟圖賴、屯齊還有唐通的部隊完全瓦解,但就結果來看,清軍的抵抗力度完全超過了李來亨的預料。

“東虜今天的強勁和堅韌……還在碭山之上!”

碭山之戰是清軍和大順軍的首次交手,當時的清軍要比現在更加猖狂自負,但是剛而易折,當他們遭遇到超乎預料的打擊時,也更容易因爲摸不清楚狀況從而走向崩潰。

但在涅槃口的戰場上,毫無疑問,佟圖賴和屯齊對於大順軍的實力都有著萬分的重視和警惕。所以李來亨這支步卒一出現在戰場上,佟圖賴就知道清軍再不想方設法潰圍而出,那麼他們就將會只有身首異處這樣一個結果了。

佟圖賴不像譚泰和鰲拜那樣猖狂,也不像阿巴泰、何洛會、博和託那樣自負,他深知“兵力”這一屬性,纔是戰場上最爲重要的一個要素。

現在清軍兵力已經明顯不支,順軍又前後夾擊,搶佔了十分有力的戰術態勢。清軍繼續打下去,只能是錯失突圍的最後機會,走向一條覆滅的不歸路。

“突圍!”

唐通所部明軍一衝再衝,堵在明清聯軍後路上面的順軍步卒幾乎快要有了支撐不住的態勢。李來亨親自下馬步戰,他就站在順軍步卒的頭排戰線上,持刀狂呼奮戰,鮮血飛揚濺射,讓李隨侯的渾身上下都沾滿了污穢,戰況的激烈程度,也可見得一斑。

“架銃!”

後排的順軍步卒已經架好了重型鳥銃,楚闖的火器屢經改良,射程、精度比起從前又提升了些微。不過重型鳥銃使用上比較三眼銃要繁複一些,重量又高,銃手們還是要先用支架支撐住鳥銃的槍管,才能慢慢裝彈射擊。

前排的長矛隊和刀牌隊反覆逆擊,殺得向東突圍的明軍官兵同樣是血浪翻飛,這才爲銃手們爭取到裝彈齊射的充足時間。

只聽得銃手們一同高呼的一聲:

“霆——”

大順“霆軍”的齊射,彷彿雷霆天降,就像是一連串霹靂般炸進明軍衝擊隊列之中。煙霧升起,敵人落馬,明軍戰線之中登時飛起一片連著一片的血霧。

許多戰馬也被重型鳥銃射傷,痛苦呻吟數聲以後,有的直接跪倒、伏倒在地,有的戰馬情況則更加糟糕,完全是因爲射傷而受驚,好像發了瘋一樣在明軍自己的隊伍裡橫衝直撞起來。

這一波齊射立刻就打亂了唐通逆襲突圍的節奏,明軍軍列也因此大亂,順軍負責近戰的長槍隊和刀牌隊士卒則趁勢向前推進。每一名明軍官兵,都經常要面臨好幾支長矛,還有刀牌、斬馬大刀的反擊,他們又不是神仙,也不是刀槍不入的勇士,馬上就死傷慘重,突圍勢頭遭到沉重打擊。

“挺過去——”

眼見明軍突圍不成,屯齊狠狠咬住牙齒,便帶著他麾下一支人數並不多的滿洲精騎填上了戰線的缺口。

在大順軍密集攢射的鳥銃面前,不管是隻爲了逃生而拼死一戰的明軍士兵,而是驍悍難當的真正滿洲人,無一例外,都只是一塊血肉的靶子而已。

在“霆軍”的面前,敵人的武藝和勇氣毫無意義,銃彈足可以摧毀任何厚重的鎧甲,足可以使得一名力當十人的巴圖魯無謂地死在衝鋒的道路上。

衆生平等。

李來亨擦了擦臉頰兩側的血水和汗水,局勢好像已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了。

“穩住了嗎?”

“跟我衝過去!”

固山貝子屯齊的頭盔不知道被誰擊落,他光禿禿的前額和那一條代表了滿洲人身份的辮子裸露在空氣當中。

屯齊將身體低伏在馬鞍上,面對槍林彈雨飛速衝刺,他身上不時被銃彈和箭矢擊中,但卻絲毫不改其猛衝的驚人速度。

這是八旗兵的最後一搏,躍馬“霆軍”的火線之上,翻越這條死亡的細紅線。

“我軍擊賊無退者,我爲宗室,退,何面目歸見陛下?”

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一章 龍沙讖
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章 小徽柔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六章 五軍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十五章 身後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一章 龍沙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白城市| 城口县| 鸡泽县| 稷山县| 二手房| 永川市| 建昌县| 区。| 璧山县| 德清县| 高台县| 永丰县| 洪雅县| 辽阳市| 宣汉县| 红桥区| 皮山县| 普宁市| 新闻| 雷波县| 邯郸县| 依安县| 双柏县| 金坛市| 丰顺县| 环江| 平定县| 红安县| 乌鲁木齐县| 黄浦区| 仙游县| 正宁县| 永德县| 姚安县| 镇康县| 保靖县| 田林县| 鲁山县| 安吉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