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

閻爾梅不是空手而來,他雖然是白衣入朝,但畢竟出身沛上豪門望族,回到徐州老家以後,很快就散盡家財,組織起了多達二千餘人的民兵部隊來協(xié)助許都。

從此也可見到江南士族們的財力是多麼雄厚,閻爾梅已經(jīng)是以清正聞名於世的人物。他關(guān)心貧苦百姓,對待家族佃農(nóng)也很少刻薄地進行剝削和壓榨,但是憑藉數(shù)代積累的財富,竟然還是擁有能夠組織兩千人民兵部隊的財力。

那麼其他貪婪遠過於閻爾梅的江南士紳望族,財力又是何其雄厚?

許都對東南士卒早就深感失望,不過他對這些人的心理也特別瞭解,這一點是李來亨與其他大順軍將領(lǐng)都不能相比的優(yōu)勢。

許都很快就把閻爾梅樹立爲旗幟,大加表彰,宣傳他白衣來徐、組織民兵協(xié)助大順軍的事蹟,又暗中密令手下將士們到處傳言:

說閻爾梅白衣入朝,已經(jīng)深得晉王李來亨的賞識,待徐州之戰(zhàn)結(jié)束以後,就會被拔擢上汴,白衣卿相,位列尚書、侍郎之職。

這樣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由大順軍將士推波助瀾,在徐州各縣很快就瘋狂傳播了起來。本來徐沛一帶的士紳豪強們就對清軍的屠城威脅,深爲恐懼和憂慮,現(xiàn)在又傳聞大順軍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有功於守衛(wèi)徐州者,今後都會被列入另冊,特加重用的消息。

不消說了,對於誓死也要做官迷的士紳一輩來說,什麼樣的消息,也沒有能當官的消息更好了。

坊間瘋傳晉王李來亨和先帝李自成、光中天子李過不同,是“會用人”的英明領(lǐng)袖。據(jù)說他是大順軍中最善待士紳文人的一位大帥,不然的話,許都、閻爾梅等明朝時的豪士,怎麼會驟然得此殊榮和大位?

不必說了,散盡家財,組織民兵,投李晉王去吧!將來必可做大官??!

正從曹州出發(fā)率軍瘋狂追擊多爾袞大軍的李來亨,伏在馬背上已經(jīng)兩天一夜沒有解甲。他地內(nèi)襯衣物完全被汗水浸溼,嚴寒的冷氣又將這些衣服上的水漬凍成了一片白霜。

徵人鐵衣寒,李來亨穿著這樣一身厚重又冰冷的衣服,當然是忍不住打了好多個噴嚏。

他看著身旁隨同行軍的方以仁、顧君恩兩位文人,見到他們同樣衣不解甲,跟隨諸將辛苦奔馳追擊的樣子,就笑道:

“樂山,好直,此戰(zhàn)若能擊破多爾袞,幽燕不過唾手可得,直搗黃龍府也不在話下。到了那時候,天下間將再無人可以抵抗我輩。

我當年和你們談均田大計的時候,你們都擔心反對力量會太強。那麼今天再看又將如何?徐州一役不勝則亡,一旦勝利,孤想推行什麼樣的均田政策,難道還有人能夠抵抗嗎!”

“殿下欲平天下士紳乎?”

在戰(zhàn)馬上疾馳很長一段時間,精神已經(jīng)極端疲憊的李來亨又打了個哈欠,說:

“將來營田法是必須在天下範圍內(nèi)廣泛推廣……當然,孤絕不將士紳一輩逼入絕境。等到平滅多爾袞後,營田新法的力量都會有所減免,孤看還很有必要繼續(xù)扶持士紳一輩向耿應衢那樣的紳商轉(zhuǎn)型。

這天下……這天下該有些變化了?!?

徐沛一帶的士紳還不知道,李來亨早就制訂好了將來“吞食剖分”他們的計劃,猶自因爲許都的種種空頭支票和閻爾梅的模範作用,開始大量組織團練民夫奔往前線,協(xié)助大順軍進行防禦作戰(zhàn)。

飛雲(yún)橋的北岸,清軍攻勢如火如荼,尼堪已經(jīng)親自下場,率領(lǐng)前鋒營的八旗精兵猛撲順軍營盤。

而在飛雲(yún)橋的南岸,谷可成坐鎮(zhèn)留城指揮部。這座小小的集鎮(zhèn),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數(shù)不清的民夫充塞。

這幾天來從徐州各縣趕來沛縣支援參戰(zhàn)的民夫數(shù)量,已經(jīng)多達近二萬人之多。

對於許都的動員成果,谷可成歎爲觀止:“書生佩劍,真可比萬夫長了。”

南朝宋元嘉年間,北魏的將領(lǐng)步尼公魏將步尼公就曾經(jīng)屯聚留城,與南朝宋的將領(lǐng)稽玄敬相遇後,引兵交戰(zhàn)於現(xiàn)在飛雲(yún)橋的位置附近。

當時飛雲(yún)橋還沒修成,只有一座苞橋,沛縣縣民當時也被南朝宋的將領(lǐng)激勵動員起來,到處襲擾北魏軍隊,還將苞橋燒燬。北魏軍隊都以爲宋兵大軍已經(jīng)到達,就紛紛爭搶北渡河流,結(jié)果溺死大半。

明朝正德四年時,黃河還曾經(jīng)決堤于飛雲(yún)橋一帶,河水涌入大運河。嘉靖八年,飛雲(yún)橋的河道又向北變遷到魚臺縣附近,嘉靖三十七年,這裡的河水支流又重新衝到飛雲(yún)橋,嘉靖四十四年,黃河又氾濫,直到萬曆以後,本地河工遏河南徙,橫決始免。

從此也可見得,飛雲(yún)橋這段河道是黃河和大運河交匯處的一個重要要點。由於河道比較狹窄,河流易於氾濫,就軍事角度來說,的確是清軍衝向徐州的必爭之地。

谷可成獲得許都動員的大批民夫增援以後,他的信心又有所增強,除了派一部分親軍兵馬衝到北岸營盤增強防禦力量以外,又讓許都組織民夫在南岸留城一帶繼續(xù)修建更多營盤和炮臺協(xié)防。

大順軍在飛雲(yún)橋上,兵力陸續(xù)增加,此時已達到戰(zhàn)兵一萬人、民夫二萬人的數(shù)量。以此兵力,谷可成有信心再堅守幾天時間,直到李來亨率領(lǐng)汴梁精兵趕到!

“晉王大兵將至,我輩最多再守三天……不!最多再守兩天,晉王一定能夠趕到。”

留城在沛縣東南五十里,是春秋戰(zhàn)國時宋國修築的城市。秦二世時秦嘉立景駒爲楚王,就是在留城。後來張良遇漢高祖,也是在此,因此張良被封爲留侯,就是以留城之名。

大元三年,苻秦將領(lǐng)彭超攻彭城,留輜重於留城,謝玄帶兵救援彭城的時候,便是揚聲遣軍向留城,彭超就自動解除了彭城之圍,可見留城的位置也相當關(guān)係徐州要害。

古之彭城,即今天的徐州。

留城現(xiàn)在還有一點特爲重要,就是運河所經(jīng),城北十三裡有馬家橋閘,也是控制大運河河道的一個要點。

一旦飛雲(yún)橋失守,谷可成設置的第二道防線便在這裡。

徐州岡巒環(huán)合,汴泗交流,北走齊、魯,西通樑、宋,實在是天下要害之地。

飛雲(yún)橋上清軍又調(diào)來大批火炮,轟鳴聲驚天動地。大順守軍同樣用密集的槍炮進行反擊,但由於兵力上寡不敵衆(zhòng),許多處炮臺都很快遭到清軍平毀,飛雲(yún)橋北岸據(jù)點就此呈現(xiàn)出岌岌可危的態(tài)勢。

谷可成沉著地說:“徐州三面環(huán)山,只有西面平川數(shù)百里,西走樑、宋。多爾袞從魯西南來攻徐州,確實是一招可怕的兵法。一旦徐州又失,中原就等同於開關(guān)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瓴水,我們絕不能讓徐州有什麼閃失,否則死後如何面對老萬歲去呢?”

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guān)中有何罪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十七章 無派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章 林貓貓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六十七章 青羊?qū)m之變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jié)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六章 賀鎮(zhèn)精騎(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zhàn)(六)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章 保衛(wèi)山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nèi)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guān)中有何罪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quán)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jié)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zhàn)在開州嗎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十八章 猛將郝?lián)u旗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jié)度使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nèi)戰(zhàn)
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guān)中有何罪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十七章 無派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章 林貓貓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六十七章 青羊?qū)m之變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jié)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六章 賀鎮(zhèn)精騎(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zhàn)(六)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章 保衛(wèi)山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nèi)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guān)中有何罪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quán)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jié)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zhàn)在開州嗎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十八章 猛將郝?lián)u旗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jié)度使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nèi)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社旗县| 玛沁县| 北宁市| 长治县| 丘北县| 临沭县| 静宁县| 安徽省| 洪江市| 江津市| 商都县| 广汉市| 内丘县| 梁山县| 沙坪坝区| 牙克石市| 永吉县| 黄浦区| 虞城县| 上饶市| 炎陵县| 连平县| 丹寨县| 临沭县| 盘山县| 乌什县| 沐川县| 福安市| 开封县| 淳安县| 枣强县| 东城区| 大方县| 洱源县| 祁阳县| 永川市| 淮南市| 铁岭市| 垦利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