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

錢謙益是鄭森的老師,兩人關係匪淺。如今鄭森還盤踞廈門、金門、澎湖列島,據說近來又攻佔了荷蘭人佔領的臺灣島,勢力越發強大。

朝廷對鄭森,卻始終秉持天子親自確認的原則:即不用武力,而只是設法招撫。

近來鄭森幾次起兵攻略潮州、寧波、泉州等地,擄掠百姓、物資很多,還殺戮了不少大順軍將士,在東南沿海地帶造成的影響特別壞。

所以很多大臣都極力希望讓海疆經略使劉希堯,直接出兵搗毀鄭森在臺灣島上的基地的。

天子這才慢慢改變了想法,改變過去一味招撫的政策,開始一面繼續招撫,一面使用武力打壓了。

錢謙益和鄭森私下通信,也是直接得到朝廷的授意,希望通過錢謙益的私人渠道,讓鄭森明白厲害。

特別是現在大順要實行漕運改革了,要辦理商辦海運軍糧了,朝廷對海疆的安寧就更爲重視,絕不允許鄭森繼續在沿海搗亂下去。

他如果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條件,那麼最遲在今年夏天,已經編練起龐大海軍的海疆經略使劉希堯,就會大舉出兵討伐臺灣了。

鄭森幾次在長江口還有浙江、福建,同順軍水師交過手。他應該是清楚的,現在順軍水師的實力已經是壓倒性地超越了鄭明水師。

鄭芝龍的很多老朋友都在順軍水師裡頭做教官、做顧問,直接把鄭家稱霸海上的一套作戰經驗傳授了下來,比鄭森自己重建的鄭家水師還要更爲善戰。

鄭森在和錢謙益的通信中,其實已經透露出了他認爲復明無望的想法。鄭明水師的海上貿易,已經被順軍水師擠壓過半,甚至臺灣海峽的黃金水道,也由於順軍水師的積極護航,讓鄭森根本收不到多數過路稅。

他在臺灣和廈門維持勢力,付出了很大代價。一旦順鄭兩軍正式開戰,按照鄭森直接的判斷,是很難堅持超過一年的。

而大順給他開出的條件有相當優越:

賜李姓,改名爲李赤心;在其父鄭芝龍的公爵爵位以外,再封一公爵爵位;鄭森舊部皆編入順軍水師之中。

但是鄭森自己堅持的稱藩建國這點,李來亨絕不接受。

這也是現在雙方談判的最大分歧點。

而林貓貓提出的海運招商局,則爲這種僵局打開了一個新的談判方向。

李來亨即命錢謙益將海運招商局的草案發給鄭森觀摩,並暗示只要鄭森歸誠大順,那麼朝廷就將在臺灣另外開設一個負責南洋貿易的商辦招商局,章程、建制與海運招商局類似。

這個南洋貿易招商局,只要鄭森歸誠,則可以用他現在麾下的戰艦、水手、兵馬、土地,交換招商局四成的股本。

在李來亨的規劃中,這個南洋貿易招商局,要負責的不僅僅是海上貿易,而且是要直接對標東印度公司,負責起順朝在南洋的一切貿易、軍事、司法、稅收大權,等同於國中之國,背後還能得到順朝強大國力的直接支持,豈不是比一個個稱藩的小小臺灣國要好太多了?

這種條件直接就讓鄭森大爲意動,這次他寫給錢謙益的信中,甚至已經明言希望直接請錢謙益來廈門坐坐的話。

看來和議的告成,是不遠了。

而一旦東南和議告成,那麼朝廷對於盤踞朝鮮南部六道的清國再次用兵,也將是意中之事。

這個林貓貓藍圖規劃中的南洋招商局,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南洋延平公司。它既是大順第一個真正採取了公司制度的商業組織,也是大順第一個正式的殖民團體。

南洋延平公司此後存在了約一百二十年的歷史,鯨吞了呂宋州都督府、交趾省、昭南府(馬六甲)、泗水州都督府(爪哇)、婆羅洲都督府和周饒州都督府等地。

直到德宗年間,由於大順和呆迷兒帝國在印度洋上的爭霸越演越烈,南洋延平公司因爲包辦了絕大多數的印度洋戰爭軍費,終於走向破產清算的道路。

德宗以後,南洋延平公司被朝廷贖買,改製爲南洋大都督府,再後來則由於南洋各屬地紛紛開化,南洋大都督府的建制也被取消,僅留下週饒州大都督府的名義,除昭南府直轄以外,其餘呂宋州、泗水州、婆羅洲等地,都陸續被改爲了行省。

這以後順朝和鄭森之間的談判又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天法十年,鄭軍水師在一次擅自襲擊順軍水師護航艦隊的行動中,遭到海疆經略使劉希堯的沉重打擊,損失戰船八十多條後,鄭森才完全接受了全部談判條件,於天法十一年向順朝奉上一切版圖戶籍,隨即入朝面聖,被賜延平公、國姓,改名李赤心。

後世因此又稱鄭森爲國姓公、國姓赤心,而在南洋流傳最廣的稱呼則爲鄭赤心。

天法十一年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以後,李來亨便迅速撕破了和議外表,重新對韓清政權舉起屠刀,才和平了短短幾年時間的朝鮮半島,再回戰爭烽煙之中。

這一次順軍做好了更爲充分的軍事,而清軍方面,則早因爲龐大的軍事壓力,放棄了在朝鮮同大順軍正面交鋒的意圖。

清軍經過數年積累以後,已經在對馬島上建立了龐大的前進基地,並且在島上招攬了大批不安於日本國內和平局面的浪人武士和切支丹教徒作爲嚮導。

爲了獲得荷蘭人和日本國內切支丹教徒的支持,已經親政的金福臨還宣佈改宗新教基督教,改教名爲金威廉。

伴隨著順朝撕破議和條約的同時,即是震撼了日本列島的威廉征服的開始。

早已做好軍事上一切準備的清軍,隨即放棄了朝鮮中部的大量城池,將其所剩無多的數萬滿鮮混編部隊集結到了朝鮮南部海岸的大量山城中,一面負隅頑抗順軍的南下進攻,一面持續性向對馬島基地轉移兵馬、物資。

並於天法十三年發動了被德川幕府稱爲“刀伊再寇”、“威廉征服”的大規模海盜進攻。

由於獲得了荷蘭人的一批商船支持,移駕對馬島上的福臨即向荷蘭人宣稱當年自己母親懷孕時,曾夢到天父,還有許多人看到金光入懷,他悍然聲稱自己乃是“爲新教信仰作戰的天父使徒”。

這一震撼了荷蘭人的暴論廣經傳播,以至於德川幕府最後還是將這次滿洲海盜的大規模入侵稱爲:

使徒來襲!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二章 顧炎武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十七章 無派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二章 顧炎武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十七章 無派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丹巴县| 潢川县| 闵行区| 温宿县| 年辖:市辖区| 西昌市| 达孜县| 铜山县| 洪洞县| 达拉特旗| 正阳县| 凌海市| 宝坻区| 绥阳县| 合肥市| 同德县| 阜宁县| 大安市| 汝阳县| 凉城县| 米易县| 青冈县| 临沧市| 阜新| 海宁市| 工布江达县| 郸城县| 电白县| 河南省| 桐城市| 哈尔滨市| 杨浦区| 方正县| 淳化县| 湘乡市| 乌兰县| 和田县| 宁安市| 搜索|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