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

土默特部是個源遠流長的蒙古部落,它誕生於貝加爾湖畔的森林之中,史籍中稱爲“林中百姓”的“禿馬惕”部;在大蒙古帝國時受命鎮守過阿爾泰山十二關口,被叫做“十二土默特”;十五世紀開始徙牧於陰山和土默川富饒的土地,成爲達延汗時期的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

蒙古崛起初期時,成吉思汗派其長子朮赤收復了林木中百姓,並令部將豁兒赤統領禿馬惕部。由於蒙古帝國的需要,一些禿馬惕人蔘加了蒙古鐵騎征服歐亞大陸的西征和對金朝的戰爭,參加了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而留在了異地。

另一些禿馬惕人逐漸遷徙離開了貝加爾湖地區,進入阿爾泰及周邊草原地帶經營畜牧業,其中部分禿馬惕人被派往阿爾泰山的十二個關口駐防。最後這些禿馬惕人陸續遊牧來到了河套一帶,分成十二鄂托克駐牧,史稱十二土默特。

達延汗重新統一東蒙古後各部後,即將左、右翼六個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之外的五個萬戶分封給了自己的子孫。其中把右翼的土默特部分封給四子阿爾蘇博羅特。

明朝後期以來,由於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率領的察哈爾部與後金進行戰爭,土默特部一部分留住大同邊外土默川一帶,一部分東遷遼東地區,故有東、西土默特之稱。

天聰六年,皇太極調清兵及東部蒙古四子部落、烏喇特部落、茂明安部落征討宣化、大同邊外林丹汗部、西土默特部,該二部戰敗降清。

此後皇太極便將西土默特部編爲左、右翼二旗,設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等官以統轄旗衆。

東土默特部則很早就因爲畏懼林丹汗的勢力而投奔了皇太極,天聰四年東土默特部按皇太極的旨諭,率領各自的部衆東遷,到達錦州邊外。

所以此時佔領河套地區的,就是原本屬於清軍建制之下的土默特左右兩翼旗。

但自從去年的徐州會戰以來,滿清八旗的力量在關內遭到沉重打擊,原本依附於滿清的各支附庸力量也紛紛叛離清軍。

在關內是以孫三桂和孔有德爲首的各路叛王紛紛另謀出路,在塞外地區便是像土默特左右兩翼旗這樣的蒙古勢力,甚至於是遠到黑龍江一帶的索倫人部落,都開始尋求獨立,脫離了清軍的管控。

清軍中善戰的親王宗室幾乎全部戰死在關內,代善老邁無力,手頭的滿洲兵員也在關內消耗殆盡。他帶領清軍殘部退守盛京後,又在去年年底和光中二年的初春,由於遼東饑荒問題,內部發生了數次漢民和包衣起義的動亂,實力再度受到重大削弱。

到現在李來亨兩路出兵,一路搜套打擊重獲獨立的土默特部、一路南下和孫可望對峙時,清軍完全無力出兵干涉。

按照參軍院的估算,很可能此時清軍可以調動的全部作戰兵員,僅僅只剩下了不足五萬人。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完全付諸東流,滿洲人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擴張,到今天其力量卻又倒退回了薩爾滸之前的時代,甚至還有不如!

不久前河北節度使馬重禧已經將代善遣人送來的國書,遞呈到了天保府。滿洲人在國書之中,已經聲言削去帝號、年號,廢棄大清國號,改稱建州國,昭和帝福臨亦改稱建州國主,並聲言若上國願與女真國議和,他們便會立即將明帝朱慈烺送回關內。

幾十年的努力,到頭來,不過是從“建州”回到建州。爲著努爾哈赤的野心,建奴空擲數十萬人頭,終究一切成空。

由於孫可望蠢蠢欲動,他的身後又有一整個四川地區作爲後盾,人力物力都不是精兵不過三千騎的套虜可比。

所以毫無疑問,李來亨在西北的主要目光都聚焦到了孫可望的身上。對於搜套作戰,他主要委託於劉芳亮,現階段順軍出塞作戰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以“搗巢”爲主,而非“復套”爲主。

“搗巢”和“復套”不同,順軍出塞“搗巢”屬於一次性的軍事行動,只要動用精幹騎兵採取突襲戰法,攻破並焚燬蒙古人的聚居點就可以——自從明朝中葉以來,隨著藏傳佛教在草原上的傳播,蒙古各部,特別是農業條件較好的套虜,早就開始以寺廟爲中心形成了許多固定的聚居地。

這可是真正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了,順軍兵員本就以陝北緣邊邊民爲主,他們和蒙古人的相處經驗並不少,對於河套草原也並非完全陌生。土默特部即便能夠避開順軍精騎的“搗巢”打擊,但他們的佛寺、聚居點可沒法隨牛馬那樣遊動。

當然,“復套”的難度就比單純的“搗巢”大得多。

“復套”的困難不僅在於軍事問題,而更在於經濟問題。雖然河套地區的農業條件較好,如前套、後套地區都有適於耕作的田地,但是前、後套與內地被毛烏素沙漠瀚海阻隔開來,臨時進行移民,一旦套虜復來襲擾,大順駐軍遠隔沙漠是很難保護和救援好移民的。

要開發河套地區,必須先有長期持續的投入,組織人口移民、外加官方的投資,纔可以實現。

政治穩定、剩餘人口多、長期移民活動、沒有敵情威脅……這其中沒有敵情威脅,只是最簡單的一步。

沒有幾十年的長期投入,要使得河套地區重新成爲一塊田地密佈的農業區,是絕無可能的。

當然大順的行政組織能力遠勝滿洲人,李來亨手中充沛的物質資源也比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更豐富,大順政權爲了屏蔽祖陵,對於恢復河套的需求也遠勝於明清兩代。

將來“復套”勢在必行,現在劉芳亮出塞遠征“搗巢”也是“復套”的先聲。

東蒙古早被皇太極所馴服,力量遭到很大削弱。現在清軍由於在關內遭到重創,其對於草原蒙古各部的支配力已經完全瓦解,漠南草原正處在一個空前混亂的權力真空期中。

這就給了未遭滿洲人打擊的漠西蒙古準噶爾部,一個很好的向東侵犯的機會。

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
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池州市| 辽宁省| 永寿县| 永城市| 浏阳市| 闽清县| 忻城县| 云梦县| 阿勒泰市| 射阳县| 湘阴县| 三原县| 汝州市| 黄骅市| 县级市| 大余县| 印江| 高雄县| 怀化市| 南投县| 桦川县| 罗定市| 四川省| 开平市| 冕宁县| 乡宁县| 万全县| 澜沧| 彰武县| 灵台县| 化隆| 金昌市| 洪雅县| 杭锦后旗| 平乐县| 嵊泗县| 林芝县| 土默特左旗| 马尔康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