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

其實大順軍一切禮儀典章,皆復(fù)唐家制度,怎麼都自居於唐後。李來亨這時候卻將自己比成了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的兒子,無能的李惟嶽,實在屬於萬萬的不妥。

要知道李惟嶽是叛將李寶臣之子,李寶臣又是安祿山的義子,如此關(guān)係比喻之下,頗有一種李來亨自比於無能之徒李惟嶽,更將自己的父、祖比成李寶臣和安祿山的感覺……

他心中疑慮到如此口不擇言的地步,實在要慶幸牛金星一黨黨人沒有聽到,能聽懂此中關(guān)係的方以仁等文臣謀士又都是李來亨的自己人,不然實在是有失體統(tǒng)。

劉芳亮自然弄不清楚李來亨這一句大不敬之語的不敬之處在哪裡了,他只是覺得李來亨到底年輕,大戰(zhàn)之前,缺乏必勝的信心,便和他對拳鼓舞道:

“我知道清軍此來勢在必得,但涅槃口和束鹿之間,此前我已聽你的建議,按照參軍司送來的圖冊,築堡許多。我軍依託束鹿壘塞,戰(zhàn)有所依,進退自如,即便有挫敗,也不至於歸無退路。”

李來亨將右手按在腰刀刀柄上,高聲道:“劉師傅所言甚是,此戰(zhàn)我軍輕銳出擊,戰(zhàn)則必勝!只要挫敵一時之鋒銳,清軍必心生猶疑,以爲(wèi)我軍有大兵在後壓陣,只要他們因此猶疑,延緩進兵,則勝機就將轉(zhuǎn)移到大順軍的手上。

坐以待斃,不如進攻求取戰(zhàn)機。劉師傅你教我兵法武藝已有很長時間了,白溝河一戰(zhàn)都是劉師傅奔馳於前,這一回大可以由我衝殺在前。”

“哈哈哈,這就免了吧。來亨你的武藝雖然精進不少,但還算不上騎將之列,衝鋒陷陣、斬將奪旗,自是有人代勞爲(wèi)好。”

涅槃口和束鹿都是過去有名的古戰(zhàn)場,戰(zhàn)國時期,秦軍和趙軍在此多番廝殺,不知道留下了多少萬戰(zhàn)士的屍骨。

晚唐時,河北藩鎮(zhèn)割據(jù),晉州、深州都是河北要地,成德鎮(zhèn)、魏博鎮(zhèn)、范陽鎮(zhèn)這河朔三鎮(zhèn)的無數(shù)故事,也同樣經(jīng)常環(huán)繞於深州附近。

荒骨潛銷壘已平,漢家曾說此交兵。

如何萬古冤魂在,風(fēng)雨時聞有戰(zhàn)聲。

平野無垠,河水縈帶,在常覆三軍的古戰(zhàn)場上,李來亨好像確實能夠隱隱約約聽到百萬戰(zhàn)士屍骨所發(fā)出的鬼哭哀嚎之聲。

野豎旌旗,千里奔走,寄身鋒刃,腷臆誰愬?

此乃北風(fēng)振漠之時。

順軍大隊騎兵先行,戰(zhàn)馬飛馳,如山如海,奔馳而進。劉芳亮衝鋒在前,引軍疾去晉州,此前他從晉州趕往真定的時候,已經(jīng)偵查到了清軍一支偏師越過涅槃口攻擊晉州側(cè)翼的消息,所以李來亨和劉芳亮的這支援軍,勢必在救援深州之前,先和清軍這支隊伍作戰(zhàn)。

涅槃口和束鹿位於晉州和深州之間,清軍以偏師深入如此縱深的地方,其兵力一定不多,李來亨估計敵人也難以攜帶強勁的火炮。

從戰(zhàn)術(shù)態(tài)勢來說,涅槃口雖然是小城,束鹿也只是縣城,但二城之間劉芳亮已經(jīng)營建好了一些可供順軍利用的營盤壘塞,整體態(tài)勢大大有利於真定援軍。

所以劉芳亮狂飆突進,目的就在於要捕捉住清軍這支過於深入的偏師奇兵,先下皇太極一城。

五月初夏,河北大地上蓬蒿已然漫野,但在李來亨的眼中,平野彷彿千里赤殷,透露著慢慢的死亡氣息。

他感覺不到暮春和初夏的節(jié)令感,只爲(wèi)空氣中充溢的肅殺所震動。

“谷哥,我們輕銳出擊是勇氣,但勇氣不代表魯莽和無謀。你是大順的元從宿將,一定明白審慎用兵的道理。我將先鋒騎兵交付與你,勿辱我軍!”

谷可成聽罷李來亨的囑託,便輪舞馬槊,躍馬軍前,放聲長嘯:“大順萬勝!天下之重寄於我輩,兄弟們隨本爵出兵!”

劉芳亮、谷可成二人都是大順軍中最爲(wèi)驍悍的宿將,劉芳亮作爲(wèi)一軍主帥,親統(tǒng)先鋒於前,谷可成則作爲(wèi)他的副手跟進,李來亨與方以仁、郝?lián)u旗等人把控中軍,先帶大軍到晉州,然後便速赴涅槃口一帶捕捉敵人的動向。

晉州古稱,秦時爲(wèi)鉅鹿郡郡治所在,明朝時雖然已經(jīng)較之漢唐衰落許多,但也算得上是一座較大的城池。

城頭上飛舞著大量順軍旗幟,劉汝魁守衛(wèi)於此,好像是一根定海神針,穩(wěn)住了李來亨的內(nèi)心。援軍一部分入城協(xié)防,一部分跟隨劉芳亮和谷可成不入晉州城,而直撲涅槃口一帶。

城下大軍隊列無止無息,好像長龍蔓延,直到地平線上。

劉汝魁從城頭上飛跑著下來,先和他的好兄弟郝?lián)u旗抱成一團,才與李來亨介紹道:

“清軍一支偏師已經(jīng)越過了涅槃口,人數(shù)不止於數(shù)千,我估摸著可能都快有近萬之?dāng)?shù)了!”

李來亨沉聲答道:“我知道,劉帥和谷可成已經(jīng)帶先鋒兵馬出擊。你和我具體說一下清軍攻勢,特別是對深州的攻勢到底是如何情況。真定主力兵馬在城裡休整一會兒,之後也將立即到涅槃口和束鹿一帶迎敵。

清軍是爲(wèi)平壘而來嗎?”

“額……”

李來亨的連連發(fā)問讓劉汝魁吃了一驚,他想的不及李來亨深遠,只對清軍的突然深入攻擊感到驚訝,而沒有再仔細思索敵人在這之中想要達到的目的。

現(xiàn)在聽李來亨一說,結(jié)合自己和這支清軍隊伍的交手情況,還有夜不收拼死偵查的敵情,很快就明白了過來,清軍突然深入,的確極大可能是以平毀晉州和深州中間的壘塞爲(wèi)主要目的。

李來亨聽完這點,不得不慶幸劉芳亮做事神速,大順軍以驚人的動員速度趕在了清軍偏師平毀完涅槃口、束鹿?fàn)I盤之前,趕到了戰(zhàn)場。

否則大順軍援兵即使下定決心馳援深州,沒有這些營盤依靠,也將處在一種極爲(wèi)不利的態(tài)勢裡。

如此判斷,皇太極這樣費心地掃蕩深州側(cè)翼,兵鋒抵於晉州,是否其攻勢的核心目標(biāo),就是要攻陷深州呢?

晉州城裡守具齊全,大軍入城以後,有方以仁參贊機要,還有顧君恩派來的一批參軍司參謀幫忙處理軍務(wù),李來亨也能夠井井有條地迅速處理好大軍的一切雜務(wù)。

他稍稍加強晉州城防以後,估計清軍現(xiàn)在還沒有將晉州當(dāng)做一個重要的攻擊目標(biāo),便繼續(xù)留劉汝魁防守此城,自己帶領(lǐng)兵馬跟上劉芳亮和谷可成的先鋒兵馬,準(zhǔn)備進駐至涅槃口或者束鹿一線。

涅槃口和束鹿都已經(jīng)位在滹沱河的北流和南流之間了,也就是說李來亨與皇太極的大軍中間,再無大河等地理險阻隔絕。

雙方即將白刃交鋒,矢及於身,李來亨相信到了今天,大順軍絕不可能再像歷史上那樣被清軍迅速摧毀。

他唯一的困惑是:

皇太極的二十萬大軍,頓兵滹沱河,以這樣龐大的兵力,猛攻小小的深州城,恐怕很難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兵力優(yōu)勢吧?

畢竟深州城小,即便戰(zhàn)場擴大到涅槃口和束鹿一線,也沒有足夠廣闊的戰(zhàn)場供清軍伸展手腳。

皇太極,除了深州,是否還有其他目標(biāo)。

是井陘,還是真定,抑或是馬寶防守的南皮?

井陘是晉趙孔道,真定是大順軍在河北最大的據(jù)點,南皮則是清軍要進攻山東的必經(jīng)之處。

但是這三個目標(biāo),井陘地勢險峻,很難被輕易攻克,真定又是大城,防守森嚴,非深州可比。只有南皮城小,守軍兵力又微寡,但是山東位置太偏,對於清軍來說進攻價值非常有限。

如果皇太極真昏了頭,要用主力進攻山東,其側(cè)翼豈非完全暴露給了大順軍?隨時都可能被隨後趕到的李自成攔腰截斷。

更何況明末的黃河是由淮入海,清軍即便奪取整個山東,也還在黃河以北,對其戰(zhàn)略態(tài)勢毫無改善,反而是自陷於一種易於遭到攻擊的脆弱地位。

皇太極到底目的何在?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wèi)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zāi)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zhàn)以後第四十六章 風(fēng)起潼關(guān)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guān)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quán)力鬥爭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zhàn)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九十四章 疑雲(yún)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fēng)行李來亨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jiān)國、晉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六章 聯(lián)軍末路(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wèi)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zāi)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zhàn)以後第四十六章 風(fēng)起潼關(guān)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guān)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quán)力鬥爭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zhàn)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九十四章 疑雲(yún)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八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fēng)行李來亨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tài),大順衛(wèi)生運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jiān)國、晉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六章 聯(lián)軍末路(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wèi)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南郑县| 天台县| 洪泽县| 察隅县| 潜江市| 淮南市| 平阳县| 巴楚县| 商水县| 南宫市| 聂荣县| 武宁县| 湟源县| 织金县| 岢岚县| 溆浦县| 韩城市| 东丽区| 阳高县| 孝感市| 随州市| 从江县| 曲阳县| 鄄城县| 镇巴县| 无极县| 绥棱县| 萝北县| 蚌埠市| 伊春市| 潞城市| 手游| 云和县| 大理市| 临夏县| 剑河县| 宁远县| 安化县| 铅山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