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五軍

李來亨答道:“滿洲人是久敗離喪之師,已經不成氣候,所以劉師傅出鎮東北,這兩年也打不了什麼大仗的。主要還是西北方面,孫可望和李定國都是時之雄傑,不能輕忽,今後大順的軍事重點應當都要集中在漢中和鄖陽荊州一帶了。

至於東南,鄭家和我朝並無嫌隙,我早令許都設法招撫鄭氏,若能入朝,即便封公封王,也不在話下。”

明朝武將投降歸附大順者,最高也不過是如陳永福和姜瓖那樣封侯。李來亨向鄭家開出了封公封王的許諾,的確是很有吸引力了。

大順與鄭氏沒有任何利害衝突,只要鄭芝龍願意北上開封入朝,那麼大順是不會直接干涉鄭氏海貿的。

但是鄭家如果一直和大順抗衡,李來亨也做好了在寧波另外開設海貿基地,發展大順嫡系海軍的準備。

實際上他現在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今年開春以來,便命令劉希堯在寧波港口募請工匠、水手,開始造船,以備將來對抗之需。

“孫可望雖是一時梟傑,但據龍衣衛的消息,孫可望放棄長安以後,便用打獵的名義,在漢中和吳三桂遊獵時放箭將他射死。

吳三桂雖然反覆無常、卑劣奸猾,但他狡猾多計、善戰能攻,畢竟是當世侯景。孫可望不能用吳三桂,反而藉口打獵誤傷,把他活活射死,失卻人望,我看郭君鎮平西南的時間也不遠了。”

李過躺在御牀上,好像突然間想起什麼,問道:“大順重兵都雲集在西北,所有的兵馬、糧秣,佔到了大順歲入的多少比例?這些兵馬皆在郭君鎮的麾下嗎?”

李來亨沉吟道:“歲出泰半皆在西北,殿中軍、殿後軍、殿右軍精兵,約有十萬人馬常在西北作戰,確實負擔不小。”

現在大順軍雖然還維持著前後左右中五殿野戰軍的建制,但是李來亨已經開始著手改革,準備廢除李自成時期五營留下的軍隊山頭風氣。

以後五大野戰軍的建制都會被徹底打亂,軍隊最高一級常備編制將只留在師級了。更高級別的編制,則只有在戰時才臨時組建。

承平以後,兵政府和參軍院的權責範圍也會不斷加強。相應的,參軍院的那批參謀,也會有更多人從參謀官崗位上調任到帶兵官的崗位上,逐漸形成參謀官和帶兵官相互調任的慣例。

純粹行伍出身的老將官們,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被慢慢撤換掉。今後軍隊的負責人,將主要以隨營學堂和講武堂出身的軍官生爲主,他們也會給軍隊帶去新的風氣,徹底避免軍閥出現的可能性。

只是現在西北戰事緊張,畢竟粗略估計一下,孫可望佔領的巴蜀一帶,就還有勁兵將近十萬人之多。

西營退回漢中以後,孫可望除了留下大量軍隊在漢中備邊以外,也將不少吳三桂的餘部調離順西作戰的前線,將他們調遣到雲、貴一帶,利用弘光朝廷瓦解以後,南明殘餘勢力的混亂狀態,藉以西明朝廷的名義,大肆擴張地盤。

大同被攻破以後,範永鬥爲首的一批奸商都被械送太原公審,然後剝皮實草、家產盡數抄沒了。

大順軍對於前明遺民中沾染有血仇的惡霸劣紳,鎮壓手腕極爲酷烈;對於那些在多爾袞佔領時期,和清軍勾勾搭搭不止的漢奸夷類,同樣採取了非常殘酷的清洗手段。

差不多在每個縣城都有順軍官吏、將士,在建立新朝統治秩序之初,就拿出了公審大會這樣武器,迅速凝聚和掌控了本地土著居民的人心。

相當數量的一批前明官紳,本以爲多爾袞被打敗以後,自己就可以抱著明季以來用各種手段巧取豪奪的鉅額財富,安享新朝太平之世。

他們絕沒有想到,送走了一個只要你剃頭,卻願意和你一起統治平民百姓的大清;迎來的卻是一個要挖斷士紳根底的大順。

所以孫可望退去漢中的時候,雖然多數士紳對於那位在成都繼位的太平天國皇帝,根本一無所知。但這絲毫不妨礙官紳們,全部忘記了孫可望的過往歷史,攜帶大批財貨跟隨西營撤入巴蜀。

這些人絕沒有預料到,孫可望在長安認識清楚了大順種種新制度的威力,所以他回到成都以後不久,便在四川同樣實行起了營莊、民兵、推官等制,將屠刀立在了官紳的脖頸之上。

西營在向雲南、貴州大舉擴張,大順軍當然也在南方展開同樣迅速的擴張。

郝搖旗平定江西一省以後,即親自督軍從贛州南下,跨過了無人防守的五嶺,在大順先委的廣東節度使張家玉協助下,輕而易舉衝到了廣州城下。

很快廣州軍民便主動開城投降。

與此同時,盤踞湘西一帶的堵胤錫,也在陳子龍的勸說下,走出了苗瑤聚居的山區,歸附了大順。

只有何騰蛟還盤踞在辰州、武岡一帶頑劣不改,很快,大順軍便在馬寶、馬進忠和藺養成的指揮下,自嶽州南下,佔領長沙後西進,於武岡城生擒何騰蛟。

何騰蛟在被械送武昌的路途上,幾次跳水想要自殺,但不幸都被負責看管他的順軍士卒救了上來,始終不死,最後送到武昌的時候,終於痛心疾首,放棄了自殺的打算。

www? тt kΛn? ¢O

他在武昌乖乖做了幾個月的監牢後,見大順軍便無痛懲的意思後,即由方以智出面代爲疏通,被官府釋放,得以在武昌當地開辦書院爲生。

湖南、廣東平定以後,廣西巡撫瞿式耜還欲組織兵馬北伐,甚至從澳門借來葡萄牙兵數百、大炮幾十門。

但很快馬寶就把弘光皇帝朱由崧所寫的勸降信送到了桂林,瞿式耜見書信以後痛哭數場,依舊不願意歸附大順。可是廣西軍民見信後都對朱由崧失望透頂,各州縣紛紛歸附順軍,瞿式耜獨木難支,決心上吊自殺。

但瞿式耜的左右侍從都不願意他白白死去,將他拼命救下後,桂林城中官吏即以瞿式耜的名義向大順軍請降。等到瞿式耜醒來時,廣西全境早已被順軍盡數佔領,他別無辦法,只能隨軍北上,返回常熟老家教書。

===

帶兄弟、帶書友們,請給宇文的新書《蒸汽後浪》投推薦票吧~投吧投吧,投新書嗷好不好,投新書嗷?說好了,把推薦票投宇文新書!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灵川县| 藁城市| 炎陵县| 长岭县| 长沙县| 密云县| 丹江口市| 孝义市| 黄石市| 玉田县| 壤塘县| 天门市| 治多县| 樟树市| 武定县| 新源县| 怀柔区| 西林县| 沽源县| 平陆县| 天津市| 五原县| 星子县| 黑山县| 芜湖市| 乌兰察布市| 云浮市| 甘洛县| 安顺市| 韩城市| 江门市| 永修县| 屏南县| 井陉县| 延津县| 尚志市| 桂林市| 军事| 惠来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