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清軍南征隊伍的暴行是如此殘酷可怕,磁州和大名只是他們的先聲。等到進入山東以後,面臨山東軍民堅壁清野的有力抵抗,多爾袞這匹兇狡白狐人格中的戾氣因子,就在大順軍有力的抵抗面前,被完全激發了起來。

在多爾袞的直接命令下,清軍士兵才逐漸採用了種種過分暴虐的手段殘破山東州縣。

以至於難民四處逃亡,不僅使得清軍更加不能徵發到民夫,而且使得滿洲人殘暴的名聲,伴隨著難民的逃亡,波及於天下。

有的難民甚至不敢在徐州城留步,進一步繼續南逃。他們之中也有一部分是擁有功名和社會地位的鄉紳,這些人靠著谷可成等部騎兵的逆襲,僥倖逃離清軍騎兵的追殺後,竟然異想天開,逃入了南明軍隊的控制區裡。

從徐州向南,除了亳州一帶以外,東南方向基本上都屬於南明北伐軍控制的地域。

在江南財富的支持下,南明的北伐軍起碼在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光鮮亮麗的。將軍們都油頭滿面,士兵們看起來也是甲仗鮮明,戰艦數量更是多到數不勝數的地步。

大運河的河道里,已經滿滿地被南明水師的舟船所填塞。

滿目雲帆,連片直達天際。巨大的戰艦比起大順軍的水師,似乎還要顯得更爲威武。

可是船上載運的卻並不全然都是士兵和武器,許多士兵早就聽說了大順軍控制區內局勢穩定、商貿繁榮的情況,所以都紛紛從江南夾帶緊俏的貨物,準備等北伐軍到徐州附近後,就和大順控制區內的軍民百姓做買賣,好多賺一筆錢來花。

馬士英是約束不住這各種派系的軍隊的,他即便有著許許多多中興明朝的志向和方略,面對這些驕兵悍將,也只能是束手無策。

現在的馬士英,揹負上了歷史上史可法的責任和地位,也受盡了史可法受盡的壓力和屈辱,並且同樣對此毫無辦法。

只能坐視著石頭從山頂上猛然跌落,局勢走向徹底無法收拾的地步。

驕兵悍將們的北伐進程極其緩慢,除了黃得功和鄭鴻逵兩部稍稍有些節操以外,其他各支軍隊,基本上都在以北伐的名義,到處洗劫地方。

高謙這個高明的騎牆投機派的手腕最厲害,所有軍隊中,就數他的人馬夾帶貨物最多,以至於運輸糧食的漕運船隻,多半被高鎮強佔來運載江南種種貨物,還惹起了劉良佐的不滿來。

徐州的鄉紳們逃入南明控制區後,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

他們沒能見到晴朗的天空,沒能見到那中興大明的王師,所見的只有比起曾經的左良玉,都要兇殘和野蠻的軍閥部隊。

顢頇無能,貪污腐敗,擾民劫掠,燒殺搶奪,種種行徑,除了行動力比不上清軍以外,在多數山東搢紳的眼中看來,似乎只是老虎和野狼的區別而已。

華夏是寧波的一名諸生,也作爲兵部官員跟隨北伐大軍到了徐州南面。他和幾名剛從徐州城下逃亡過來的搢紳是老相識,雙方接觸之下,各自交流了大順和南明轄區內的治政情況以後,都大爲震驚。

一方震驚的是流賊闖孽怎麼可能會如此賢明,一方震驚的是南明王師怎麼會腐朽無能到如此地步。

南明大軍的船隊已經從宿遷出發,距離徐州已經相當近了。大運河和黃河那些剛剛解凍消融的河水,碰撞在巨大的舟艦上,發出的波浪聲,好像都在給華夏這樣的忠明士人發出無言的嘲笑和譏諷。

“我大明,竟然走到了和韃子聯手,鎮壓百姓的地步?”

那些大船上閒散懶惰的士兵,還在傳言著大順軍的不堪一擊和滿清八旗的英勇無敵。好像只要南明水師一到徐州,不需要經過任何戰鬥,就可以順利從清軍手上接管整個山東一樣輕鬆。

華夏沒有心情再去聽這些幾天前還讓他感到是人心振奮的樂觀言論,聽過逃難搢紳們描述的夾河戰事後,他備受震動,突然間就感到南明諸將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是這樣讓人啼笑皆非。

稍過一段時間後,不少逃難鄉紳面對南明官兵的勒索搶掠,已經產生了後怕之心。面對前有狼後有虎的困境,他們又升起了新的心思,又想逃回去大順軍的控制區裡。

畢竟不管大順軍在北清和南明的夾擊下,看起來形勢是多麼危險。可是大順軍的控制區裡,最不濟也在推行著穩定、公平、合理,而且還算是比較清明的政治秩序。

除非是窮兇極惡,本地老百姓有著太多血債的土豪劣紳,一般的搢紳,無非是給谷經略他們多助點餉銀罷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就算是營田制改革,據說現在很多田主也能獲得三成左右的田息收入。在公私合營的工商政策下,把這些田息債轉股後,聽說已經這麼幹過的人,收入都很不低。

逃難鄉紳們在南明轄區內還沒有待滿一天,就打定了逃回順軍控制區內的主意。這也誘使華夏這樣的忠明士人產生了別樣的想法,跟著這羣逃難搢紳,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出於種種原因,還有估計數十百人的忠明士人,因爲不滿於南明朝廷的腐敗現狀和聯虜平寇的反動政策,居然也跟著難民們奔去了順軍的控制區。

沿途處處是難民的隊伍,接近徐州以後,偶然也能看到一些順軍騎兵的身影。

華夏聽了自己老相識的山東士紳的話,主動亮出了盔甲,說他曾在南明軍中贊畫軍務,就被小隊的順軍騎兵直接帶去了徐州城方向。

現在戰事正緊張,按照李來亨和谷可成的命令,對於南明軍隊,大順軍沒有必要分出大量兵力進行特別的監視和針對。

不過倒可以利用大順軍一般士卒的優渥待遇,吸引南明軍隊的士卒投奔大順軍,密佈徐州守軍的兵力不足。

畢竟除了不能肆意劫掠殺戮以外,在生活和餉糧待遇上,大順軍實在遠遠高於明軍現在的情況。

對於明軍的寬大政策,大順軍早就在河南和湖北實行過很長時間了。只要手中不拿武器,大順軍對於任何明軍將士,都寬大處理,所有人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回鄉務農,也可以立即加入晉王的旗幟下。

越是接近徐州城,華夏的心中越是感到暗暗的吃驚。

他在江北時,已經見識過了部分流民的模樣——那些流民都是因爲江北軍閥的肆虐,而被迫漂泊流離。

在華夏的印象裡,流民就是蝗蟲,就是一羣只知道破壞不懂得建設的盜賊。

可是越走近徐州城,哪怕現在正是大順軍全面動員與東虜決戰的關鍵時刻。在徐州城的南方,華夏還能看到許多井井有條的商隊和小的集市丘墟。

大運河沿途的集市丘墟,華夏幾年前,在大明朝還算太平光景的時候也途徑過。他印象裡這些地方平常一向人山人海,喧鬧沸騰,這時竟然靜悄悄的,鴉雀無聲,變成一個古老的廢墟。其實,並不是沒有人,仍然有很多人,而且人山人海,全是他印象裡“蝗蟲”般的流民。

這些流民很有秩序地排著隊伍,接受著很少幾名大順軍士兵的安排,被組織了起來。沒有一個人吵鬧和大聲講話,也沒有一個人插隊,景象靜謐,讓華夏覺得好像太平盛世時也不會有如此安詳的光景。

在道路上,華夏偶爾遇到一些勘察軍情和巡視後方的順軍夜不收。這些全副武裝的騎兵戰士們,嚴格執行著晉王李來亨的軍令,常常高聲發問道:

“你們是哪個師哪支部隊的?在這裡做什麼?”

華夏都和身邊逃回徐州的搢紳們,一樣說:“我們從江北淮上逃來,是躲避明軍的兵鋒。”

那些淳樸的戰士們就一言不發,從沒有一個人刁難。路上偶爾遇到一些流民成羣結隊地向南逃竄,這些流民還經常性地叱喝順軍騎兵:“讓路!讓路!”

他們每次也都踉踉蹌蹌地讓路,見慣了明季以來師無紀律的明朝官軍是如何窮兇極惡,突然見到這樣的一支軍隊。

華夏突然間就對自己長年累月來形成的世界觀,感到了疑惑:

這是流賊嗎?這是那比蝗蟲和洪水更可怕的流賊嗎?

這豈不是古書上所說的:“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章 顧炎武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七章 稅改
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章 顧炎武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章 英雄氣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七章 稅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泽普县| 西城区| 滕州市| 吉林市| 合作市| 建阳市| 宕昌县| 邹城市| 康平县| 通江县| 饶阳县| 西城区| 包头市| 乐昌市| 尼木县| 普安县| 寿阳县| 星子县| 南丹县| 安国市| 河南省| 乐业县| 马尔康县| 庆城县| 卢龙县| 临泉县| 丰县| 迭部县| 楚雄市| 宁陕县| 永善县| 平原县| 西峡县| 寿光市| 馆陶县| 留坝县| 鲁甸县| 三穗县| 慈溪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