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五章 血仇

吳學禮刺殺李國英之後,將李國英收攏起來的那支部隊裹挾著而走。他也想學左良玉逃跑,只是吳學禮考慮的方向,並不是向西逃回襄陽。在他看來,等到大軍逃回襄陽以後,大傷元氣的左良玉,勢必要對自己這些敗將開刀,奪取他們的家丁部曲,來恢復左良玉本部的實力。

現在回襄陽,簡直是自尋死路,吳學禮可不是那種捨己爲人的忠臣孝子。

吳學禮的打算是往西南逃!

逃去承天府。

雖然遮蔽承天府的戰略要地,京山和景陵兩縣,此前已被闖軍攻破。可就這段時間的情況來看,闖軍的主力應該是已經從承天府撤回隨州一帶。

吳學禮心想,此時承天府一定處在真空狀態。自己率領上千精兵,搶佔承天府以後,不僅可以靠當地府庫的積蓄恢復實力,而且說不定還能割據一方,成爲第二個左良玉。

他越想越美,在倉促的逃亡中,卻露出了美滋滋的笑容。

可惜快樂總是短暫的,痛苦卻是漫長的。

剛剛翻過了一座大洪山的高一功和郭君鎮,就這麼剛好和吳學禮撞在了一起。郭君鎮派出去蒐集情報的夜不收,已從幾名難民口中,得知了左軍大舉圍攻隨州城的消息,他正愁自己失期遲到,幾乎錯過了和左軍的會戰之機。

沒想到吳學禮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吳學禮這支部隊,其實戰鬥力不弱,或者應該說是很強。畢竟能從亂軍之中殺出來,還保持著陣列不亂,這一千多名精兵,算得上是左鎮家丁突騎裡的精銳部衆。

可是他們遭逢新敗,膽氣已喪,一路倉惶逃竄,早就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要說是高一功和郭君鎮這萬人大軍,哪怕只是撞到闖軍一支小部隊,也極可能登時崩潰。

“送上門的軍功!”郭君鎮欣喜若狂,立刻著手佈置組織兵力,準備將吳學禮這股殘兵圍而殲之,“也是你們倒黴,不幸撞到我的頭上,只好找你借一個軍功咯!”

吳學禮騎在戰馬上,還沒抽出寶劍,就已經面色蒼白,雙手顫抖。他眼見著從前方山谷中,不斷涌出一隊又一隊的闖軍,簡直是沒完沒了了!

都不用仔細觀察,吳學禮就知道敵衆我寡,實力懸殊之大,已到了根本無法一戰的地步。而且左軍家丁雖然騎兵較多,可馬力損耗嚴重,郭君鎮組織步兵迂迴包抄的速度又極快,吳學禮心知突圍已很困難,乾脆心一橫,直接跳下馬來,蓋頭就拜。

“闖王大老爺!左賊殘民以逞、跋扈囂張,日日在襄陽炙人肉爲食,每天都要吃人肉二十斤,喪心病狂、幾無人性。我是隱恨已久,今天終於找到機會,便是要棄暗投明,投效闖軍王師啊!”

吳學禮跪的十分乾脆,可惜他遇上的是郭君鎮。如果此時在前敵指揮的是高一功,以高一功那種講道理的性格,可能還會繞過吳學禮一條性命。

然而郭君鎮是何人?他的自負狂悖,在闖營中是出了名的,沒能趕上大會戰,現在還不容易有了一個撈取軍功的機會,郭君鎮根本聽都未聽吳學禮的降詞,就用手中的自生火銃,將他一槍打死。

吳學禮的身體還跪在戰馬前面,腦袋卻已經碎的像一個爛西瓜似的。

剩下的左軍家丁,此時降也不是、戰也不是,完全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直到高一功帶著馮養珠、路應標兩名步兵標威武將軍,從中軍馳到前線,高聲吶喊丟棄兵器、降者不殺後,那些左鎮士兵才找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紛紛棄械投降。

只有郭君鎮微微感到失望:“唉,一功使我錯失一個練兵的大好機會。”

高一功對郭君鎮的頑劣深感無奈:“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兵法的上上之道,你今天怎麼又懂啦?”

馮養珠和路應標也紛紛點頭附和,郭君鎮這才聳聳肩牽馬走開。

投降的左軍,在全部繳械以後,高一功便安排將他們分批送回隨州城。戰前他曾跟李來亨商議過,如果此番隨州之戰,真的能夠擊破左良玉的主力,之後到底要怎麼對待左鎮投降的兵將?

畢竟左軍上下,不僅僅是左良玉和吳學禮這些軍頭,雙手沾滿鮮血——即便是一般官兵,對河南和湖廣的百姓,也全都犯下了滔天罪行。

最後究竟如何處置,李來亨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方案,只說至少要先開一個公審大會,按照民意做出一個結果再說。

高一功所疑惑的問題是,公審左良玉自不必說。但是左鎮的投降官兵,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將有數千上萬之數,這些人難道真的要一個個全部拉去公審?

未免離譜啊。

郭君鎮對此則毫不在意:“分批送回隨州城,嘿,一功,我瞧他們都要讓百姓生吞活剝、撕爛成一片又一片的咯。”

左鎮那些家丁突騎,這時候全都成爲了闖軍的階下囚。他們卸去衣甲以後,垂頭喪氣,除了強壯一些以外,氣質上和一般的難民、流民,也無甚差別了。

在郭君鎮的隊伍中,有個刀牌手,遠是大別山一帶的寨民。大別山的生活雖然困苦,但在山峽谷地之中,開墾一些梯田,大家結寨自保,避開外面的兵亂、匪亂,倒也算安定。

可是左鎮過去,曾幾次經過大別山山區“剿賊”。每一次經過時,都會藉口徵發糧秣,實際上就是用“打糧”的手段,到處焚殺劫掠。

這名刀牌手的家人,幾乎都死在左鎮之手,絕對算得上是血海深仇。他在家丁俘虜的那條隊伍中,突然便發現了好幾個眼熟的面孔——那幾個人雖然不是殺死他家人的直接兇手,但也曾劫掠過大別山的村寨。

不僅僅是刀牌手一人,高一功和郭君鎮的部下里,很有不少德安、黃州兩府的土著士兵。這些湖廣土著,幾乎全都飽受左鎮跋扈焚掠之苦,真要仔細算起來,大部分人都能找到和左軍官兵間的血仇。

在刀牌手的帶領下,本地籍貫的將士們紛紛喧譁鼓譟起來。路應標和馮養珠的威望本就不高,此時根本無法壓制軍隊的不滿情緒,大隊將士直接把那些俘虜給包圍了起來,刀槍齊出,儼然是要當場就將所有俘虜殺光。

高一功能夠理解將士們的不滿情緒,可他第一是感到殺降的影響不好,第二是認爲對俘虜的處置還需要李來亨的定奪,因此自然是極力反對將士們的激憤舉措。

郭君鎮倒是覺得,此時若不能順應軍心,那麼不免使得土著士兵對於闖軍、對於李來亨產生一種隔閡心理。

闖軍的高級將領之中,幾乎沒有幾個湖廣人,可是基層的廣大兵員又幾乎都是以湖廣人爲主。郭君鎮的考慮,也確然是一種持重之見。

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六章 五軍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四章 於大忠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
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六章 五軍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四章 於大忠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新平| 呼伦贝尔市| 尼玛县| 丹棱县| 望都县| 延边| 波密县| 张家界市| 太湖县| 抚宁县| 玛多县| 城口县| 册亨县| 福安市| 佛学| 聊城市| 平原县| 普定县| 岳西县| 田东县| 都安| 上饶县| 奇台县| 福泉市| 黑河市| 克什克腾旗| 武安市| 丰县| 印江| 绩溪县| 潢川县| 竹溪县| 清新县| 沙湾县| 金堂县| 四川省| 宜昌市| 临沂市| 巴中市|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