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

“義父!”

哐啷一聲,李來亨推門而入,抱病在身的李過神傷如此,讓李來亨不能不爲他的義父深感擔憂與愧疚。

如前所述,獲鹿之敗,不正是因爲自己用兵遲緩的緣故所致嗎?

李自成之死,李過之傷,豈因天命?全在自己無能之過啊!

李過掙扎起身,他眼中滿布血絲,脣上乾燥皸裂,就連聲音裡都充滿了一種李過的年齡所不該具有的遲暮感:

“來亨……來亨……你沒有事情就好。”

“義父……獲鹿大敗,全都是因爲我沒來得及趕上……如果我和劉師傅再快上一步,早做決斷,大順的江山,怎麼會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大行皇帝和數萬老本勁兵因我而死,我何面目再見人?”

如此時候,李過掛念的第一件事情還是李來亨有沒有事,舔犢情深,何至於此。即便心如鐵石之人,恐怕都不敢說能無視李過這樣深厚的關愛,何況李來亨又並不是全無心肝的妄徒。

朗月明光,諸將跟著步入室內,劉芳亮與李過從來都是大順軍裡關係最好的一雙戰將。他們二人的感情之深,幾乎不下於李過與李自成之間如兄如父的關係。

因此,李過如今這副神傷的模樣,當然更令劉芳亮感到心如刀割一般的自責。

“補之……獲鹿之敗,不是來亨的過錯。是我的過錯,我怎麼能這樣沒有心肝,讓他一個人扛下責任?先皇歸天,現在大順軍羣龍無首,補之,你一定不能有事,你一定要站出來領袖羣倫才行啊!”

李過又咳了好幾聲,所有人都默然無語。對於李過身體情況最爲心知肚明的顧君恩,更是露出不忍之色,荊侯傷勢實在太重,現在還能強撐病體與諸將軍議說話,已經是因爲李過自己有著遠遠超出常人想象的毅力之故了。

說實話,在顧君恩看來,現在的李過在任何時候突然死去,都絕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獲鹿已經戰罷……咳、咳、咳……現在我們要談的是今後之事,而非昨日之事。虜勢猖獗,明廷也隱約有著許多動作,天下江山究竟誰屬,現在還很難說。這種時候,再談過去的事情,再論責任對錯與否,既沒有意義,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過握住李來亨一手,強支著眼皮笑道:“來亨今後好做,關河大局,務必要審慎重視。太行、黃河,這表裡河山之限,是我大順軍最後的底線所在,絕不能縱虜渡河,使得支持闖軍、支持大順軍走到今天的中原百姓,再去受二遭的罪、再去受二遭的苦。

來亨,臨清那邊,還有山東,現在情況如何?”

當李過說到天下大局的時候,充沛的精力就在一瞬間回到了他的身體裡,本來黯淡無光的雙眼,也霎時間充滿了頑強的生命火光,使人相信,他絕不是一個在生死線上求生掙扎的傷者。

諸將憂慮的內心,也因此受到影響而安定下來。李來亨遂令顧君恩從參軍司取來地圖,指圖道:

“獲鹿大戰以後,清軍因爲老酋皇太極在陣前暴斃的關係,沒有第一時間以主力追殺大順的退兵,反而是大掠真定府,焚屠劫掠,無惡不作,浪費了寶貴的追擊時間,也給了我們重振旗鼓、聚兵再戰的好機會。

現在滹沱河一線已經全線失守,真定府、河間府皆不可守,濟南生變以後,馬寶自南皮退兵,轉去山東鎮壓叛兵,德州方面聞訊以後,當地官紳以斬我官吏生亂,迎清軍入城。北直隸的順德、廣平兩府,也都是如此情形,我兵主力一退,官紳便紛紛釀亂生變,迎胡虜入城,衣冠士紳,竟然無恥到如此地步,亦今日天下一大奇事。”

獲鹿大戰結束以後,大順軍的主力兵馬,一部由牛金星、張鼐、黨守素率領,退往彰德府,另一部則由李過、顧君恩、劉體純、陳永福、牛成虎率領,退至大名府。北直隸其餘地方,在這以後全部陸續失守,德州官紳叛變以後,就連山東門戶都已經不守。

現在馬寶雖然帶著數千勁兵在山東救火鎮壓,可他一人兵力有限,雖然聯絡了許多地方上傾向於大順朝的豪傑武裝,但畢竟還是以散兵遊勇爲主,一旦清軍主力攻略山東,甚至還可能出現南都明軍聯虜平順,從北伐徐州的情況。

到時候在明軍、清軍的夾擊之下,即便馬寶已經多次展現出了他超強的“救火隊長”能力,到底能否讓山東繼續留在大順的旗幟下面,也已經是一件不存有很大希望的事情了。

“井陘是山西最爲重要的一座關城。”顧君恩也從旁指點軍情大勢說,“井陘關被韃子奪佔以後,太原側翼已經是無險可守。在北面即便大同、雁門丟失,好歹還有兩嶺關、天門關、石嶺關三座較小的關城,可以聊作守禦之用。可是在太原的東面,井陘、固關一線喪失以後,清軍即可從平定州直搗太原城下,沿途無一城一關可以作爲緩衝。所以現在山西的情況,恐怕比之山東還要糟糕。”

大同、雁門已經喪失,如今井陘、固關又在獲鹿大戰以後被清軍佔領,太原城的確成爲了一座無險可守的危城。田見秀和姜瓖困守太原,甚至高夫人在內的許多大順老營家眷、朝廷文武官吏,都還在太原城,一旦太原有失,對順軍造成的打擊,還要超過獲鹿之敗的影響。

也難怪牛金星和張鼐不願意來大名府,而是火急火燎地想要去增援太原。

李過明白太原的重要性,隨即便說:“不錯,現在解圍太原是大順軍的第一要務……啓翁和雙喜不願來大名府,也是其來有自。只有解圍太原以後,我們才能重談稱帝的事情。所以這幾日顧君恩勸說我繼承大位,我都感到時機很不穩妥,人心也不穩固,軍情緊急,豈能爲我一個人的虛名所耽誤?”

劉芳亮和劉體純兩人都贊同李過的意見,特別是劉體純,他是袁宗第的副將,與田見秀、張鼐都感情甚好。山西北部一線喪失以後,袁宗第鎮守的陝北已經十分危險了,如果太原再丟失,喪失了河東藩籬的陝北勢必遭到清軍的全面進攻,所以劉體純極力贊成李過的意見。

他馬上強調:“對!現在沒有什麼事情再比救援太原更重要了。大順的皇位,既然有先帝的遺詔在,當然要過哥繼承。可是太原情況這樣危急,咱們實在沒有時間啊。我看還是趕緊調集各路兵馬,儘快增援太原——大順軍在西北還有不少兵馬,羅汝才、辛思忠、羅戴恩、楊承祖,都在陝甘一帶,現在西北沒有戰事,咱們應該儘快將西北守軍調集來救援太原城。”

方以仁聽到這裡,卻瞇起了眼睛,他驟然提起宋金戰爭、靖康之恥的往事說:

“靖康年間,金軍南下時就是先圍太原。太原地勢險要,城防堅固,金軍旦夕不能攻破。反倒是道君皇帝君臣與宋欽宗,倉促派大將種師中由河北井陘西進,另外兩員大將,姚平仲的養父姚古和張孝純的兒子張灝分別從長治和汾州北上,三軍互爲犄角,共解太原之圍。

結果援軍反在太原城附近遭到金兵的回馬槍偷襲,種師中戰死,宋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以後宋朝又派名相李綱督率解潛、折可求、張思政、範瓊等部北上,計劃以兵分數路的優勢兵力圍殲銀術可孤軍深入的疲敝之師。結果反而因爲諸將各自爲政,互不協同,形同一盤散沙,又遭到金軍突襲,差不多再次全軍覆沒。

這以後太原方面固然有名將王稟,率領太原軍民苦苦堅守二百五十多天,可是終於因爲北宋精兵已經在兩次救援太原城的行動中完全覆沒,只能坐以待斃,最終迎來被金兵屠城的結果。”

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章 惠世揚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四章 小徽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七章 老府
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章 惠世揚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四章 小徽柔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七章 老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临泽县| 梅河口市| 岢岚县| 清涧县| 平湖市| 中牟县| 延安市| 凤阳县| 崇州市| 宝山区| 佛山市| 习水县| 卢龙县| 莆田市| 新津县| 江永县| 绥宁县| 绵阳市| 辉县市| 红河县| 海淀区| 长治县| 根河市| 太仓市| 托克托县| 库车县| 慈利县| 威远县| 宝坻区| 巴塘县| 博兴县| 新泰市| 崇仁县| 车险| 太康县| 高淳县| 米脂县| 长丰县| 日喀则市|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