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

兩軍使者相互通信以後,順軍和清軍之間,就各自讓出二百步的距離,僅由晉王李來亨和睿王多爾袞二人,單騎出列,會於戰場的中央。

李來亨騎赤馬,多爾袞騎青馬,二人皆不著甲,不佩戴刀劍、手銃、弓箭等武器,握繮緩步向前,中間相隔約十步距離後站定。

多爾袞是個瘦高狡厲的男人,年齡看起來大約是三十歲的樣子,比李來亨略老一些,但也算得上是較爲年輕的範疇。他穿著黑色貂皮縫邊的馬褂,一手攥東珠,面無表情,給人以難以捉摸的感覺。

在多爾袞的眼中,李來亨是個清雋的年輕人,根據清軍的情報,流賊軍中的晉王二十餘歲,不過實際見到以後,多爾袞感到李來亨的相貌,比他的年齡看起來更年輕一些。

多爾袞懂得漢語,雖然口音在李來亨聽來十分怪異,但用作二人之間交談,完全不成問題,因此也不需要通譯上前。

兩人身後龐大的軍隊,所有人都注目著戰場的中心,張皮綆緊緊握住馬槊,已經準備好了時態萬一有所變化,就立刻揮軍掩殺救出李來亨。而清軍一方,吳三桂下了馬,站在一個大樹的陰影下,臉色陰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多爾袞先問道:“君何姓?”

他的音調十分奇怪,但李來亨倒也能夠聽得明白。

李來亨回答說:“中國國姓。”

多爾袞大笑道:“國姓豈非朱姓?”

李來亨語氣毫無變化,繼續說:“朱氏皇帝爲虜賊執殺,已失國,今中原由李氏繼之。”

多爾袞又問道:“未聞有虜殺得朱氏皇帝,我國家所聞,流賊禍亂大明,朱氏皇帝因而借我國家之兵,入關剿賊,朱氏皇帝自爲流賊所弒殺,因此只聞流賊,未聞虜賊。”

李來亨回答道:“君前額禿頂無發,後腦垂一金錢鼠尾辮,故號虜賊。”

多爾袞沉默少許後,又問道:“君爲李氏,是白溝河上李晉王否?”

李來亨笑著說:“君何得認識李晉王?”

多爾袞也大笑,說:“君名聲遠聞,足使我知。”

李來亨又含笑說:“我亦識君,君是殉死大妃阿巴亥之子九王否?”

多爾袞臉頰跳動了一下以後,說道:“爾與明爲仇,我與明有恨,貴我兩國並無前隙,只是近來於獲鹿間稍有誤會,我國誤殺乃祖,我聞君爲螟蛉子,忠義比之蜀劉封不遑多讓。然此事終屬誤會,何妨共存共榮,相互提攜?”

李來亨“咦”了一聲後,反問道:“君何不早日歸去,否則朝政爲人把控,輔政王之名不副其實矣!”

多爾袞立刻說:“不早歸,但憂慮延綏三城未下而已,下城以後即歸燕京。”

李來亨即言:“延綏三城尚有可戰之士二萬人,我亦提兵二萬人來援,君旦夕能下否?旦夕不能下,我恐君權柄將失,禍在眉睫。延綏之重,與燕京執權比之如何?”

多爾袞不爲所動,說:“我國家今在秦中師旅八萬人,克延綏旦夕之間耳。君以二萬之衆自撲於野豬嶺下,是以肉擲虎,難有歸途。”

李來亨哈哈大笑好一會兒後,看著多爾袞眼睛說:“貴軍師旅八萬人,其中關寧兵不下三四萬人。我以二萬兵若合延綏二萬守軍,不攻關寧,只攻九王所督滿洲兵,以碭山、白溝河、深州舊例,當可殺滿洲兵近萬人。九王如此雖得關中,回燕以後,將奈豪格何?”

多爾袞不再繼續和李來亨討論這個話題,轉而上前走到李來亨的近處,拿出禮物,說:“薩其馬以冰糖、奶油合白麪爲之,滿洲人常食之,君可一品。”

李來亨收下薩其馬,從馬鞍旁邊的褡褳裡掏出一個食盒遞給多爾袞:“這是用上好白麪做的石子饃,秦人將面置於滾燙的卵石之上,燒烤之後,味道甚美,還意味著多子多福,九王年屆三十而未有子嗣,我今以此物還禮,九王請自便。”

多爾袞取過食盒,打開一半後,突然笑道:“我聞君亦無子嗣,不若分食一半於君?”

李來亨冷漠道:“我王妃有孕將生,不必了。”

多爾袞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又過一會兒,纔對李來亨說:“我於保定城中,獲一貴軍劉芳亮所常用大弓,將遣一騎還於貴軍軍中,如何?”

李來亨當即作答說:“我在白溝河亦獲貴軍阿巴泰所用腰刀一柄,亦遣一騎還於貴軍。”

多爾袞呵呵一笑,說:“本王當用此刀斬下流賊之首。”

李來亨同樣笑道:“孤亦當用此大弓射殺虜酋。”

二人皆放聲大笑,笑聲響徹戰場。兩人身後的大軍,張皮綆手心裡捏了把汗,吳三桂則眼皮狂跳,很有一種想要射殺李來亨的衝動。

接著李來亨、多爾袞兩人都調轉馬頭,相互背對,李來亨將放有薩其馬的木匣丟在地上,以戰馬一蹄踏碎,多爾袞亦將裝有白麪饃的食盒棄在地上,同樣以戰馬馬蹄踏碎。

二人又同時背對著揮手致意,隨即同時拉起繮繩,開始駕馭戰馬狂奔起來。接著又幾乎是在同一瞬間,從順軍戰線中傳出砰的一聲槍響,自清軍戰線中也傳出一聲嗖的弓響。

一發銃彈正射中多爾袞戰馬的大腿,一根箭矢同樣射中李來亨戰馬上同樣的位置。兩匹戰馬吃痛嘶鳴,二人幾乎又在同時落馬,然後馬上站起身子來,也顧不得拍拍身上的塵土,就急速以曲線路線狂奔回本方陣地。

張皮綆驚呼一聲,立即率領精騎出陣救援,清軍一方同樣以精銳的巴牙喇甲兵殺出把多爾袞救出。

李來亨堪堪被親衛騎兵救回本方陣地以後,才失口唾罵道:

“君、君,狗腳君!背後偷襲,無恥無信!”

多爾袞被八旗護軍們攙扶著回到清軍陣地裡以後,立刻大罵道:

“盜賊子!無君無父,本王必凌遲此賊!”

李來亨悻悻道:“未能殺掉多爾袞,可惜可憾。”

多爾袞亦擊掌痛鳴:“今天遺留後患,殊爲可恨。”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二人回到軍中,卻沒有立即下令開戰,反而是讓兩支大軍,又在野豬嶺前對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過去一段時間後,多爾袞首先自己拔除了清軍在野豬嶺上的防線,主動讓開大道,率軍北撤。次日李來亨派遣探騎搜查以後,確認清軍沒有埋伏也沒有留有回馬槍的空間後,才緩緩帶兵通過了野豬嶺,進抵甘泉縣。

此時多爾袞已經暫時解除了對於寧夏、榆林、延安三城的包圍,將清軍兵力集中到了綏德駐紮。米脂縣便屬於綏德州,李來亨十分擔心的一點就在於清軍是否會屠滅米脂縣,現在看來多爾袞既然要保存實力,好方便他返回北京剷除豪格,真正實現清軍內部的“定於一尊”,那麼多爾袞在陝西應該就暫時不會和李來亨以死相拼了。

果然,李來亨抵達延安城下時,多爾袞完全沒有出兵攔截,只是聚兵綏德州,做出瞭如果李來亨不迅速後撤,就集中兵力重新撲上延安,同大順軍的守軍及援兵進行一次大規模會戰的態勢。

李來亨當機立斷,命袁宗第、王永強、孫守法各部皆率領生力軍撤出延綏三城,屯兵於甘泉。

袁宗第對此決定心中當然十分不滿,陝北順軍爲了保衛延綏三城,即便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也進行了頑強至極的作戰。

現在援軍抵達,不僅沒有繼續與清軍作戰到底,反而主動讓出三城,如何讓人心服。

“我要用長安,換整個天下。”

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
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山丹县| 柏乡县| 上虞市| 军事| 海丰县| 汪清县| 紫云| 肥城市| 清镇市| 九台市| 通道| 武鸣县| 陇西县| 福安市| 怀集县| 洛南县| 涟源市| 三原县| 通道| 深水埗区| 青阳县| 乐业县| 巨野县| 京山县| 崇义县| 根河市| 甘孜| 青龙| 秦安县| 阜城县| 阳曲县| 广丰县| 磐石市| 旺苍县| 淮阳县| 临漳县| 揭阳市| 任丘市| 兴国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