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

白溝河大概有二三十丈寬,在宋代白溝河是一條界河。圍繞著這條河流,宋遼之間、宋金之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許多或者可歌可泣,或者使人憤慨的戰(zhàn)役。

不過宋人和金人絕對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宋人的子孫,會聯(lián)合一羣以金爲(wèi)名號,自詡女真之後的滿洲人,來對付國內(nèi)的起義軍。

這聽起來確實(shí)匪夷所思,不過仔細(xì)想,北宋末年那個掘開黃河來阻擋金人鐵騎,最後自己卻又投降了金國的杜充。

像這樣的人物,在北宋的時候存在,那麼到明季,自然也會存在。

這些人大概都擁有一種類似的思維模式,杜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幾百年後,黃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歷史上這種人還有另外一個共同點(diǎn),就是當(dāng)他們以君臣大義要求黃泛區(qū)的人民做出犧牲以後,自己卻很快就把大義丟到了地上,迅速地屈膝投降於異族的新主子。

而且似乎是一種巧合,歷史往往證明掘開黃河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只能令人民更加地厭棄你罷了。

在開封掘河的三百年以後,還會又有一個人幹出相同的事情來,並最終同樣使得他的王朝走向覆亡。

吳三桂沒有料想到闖軍騎兵的動作是這樣快,如果他早早聽取了馬紹愉的意見,更加重視一些闖軍的戰(zhàn)鬥力,那就絕不會犯下在白溝河邊放跑了馬世耀的失誤。

這一戰(zhàn)雖然只是雙方先頭部隊的一次小交鋒,可是作爲(wèi)討賊聯(lián)軍主力的關(guān)寧兵,以三千餘騎追殺馬世耀二千騎,居然讓他毫髮無損的全身而退。可以說是讓明軍在清軍面前,又喪失了幾分談判的底氣。

自從馬紹愉在正月間談和成功以後,據(jù)說京城官紳無不歡欣鼓舞,只有很少一些人出言反對,比如當(dāng)時擔(dān)任兵科給事中的光時亨就直斥陳新甲“引虜入關(guān),勢成海上之盟”,罵陳新甲是當(dāng)朝的秦檜,是引虜入關(guān)。

光時亨自負(fù)東林君子正人,本無什麼節(jié)操,他怒斥陳新甲其實(shí)是受到了首輔周延儒的暗中唆使。

而周延儒之所以指派這些東林君子們抨擊陳新甲的聯(lián)虜之策,則主要是因爲(wèi)崇禎和陳新甲同清軍秘密談判,這麼大的一件事情,他居然事前一點(diǎn)都不知道!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己的聖眷已經(jīng)到頭了啊。

何況陳新甲主持了對東虜?shù)暮妥h,只要聯(lián)虜之策不倒,陳新甲的地位就再不會有絲毫動搖。他想奪取周延儒首輔大位,豈非也是輕而易舉?

周延儒若真的是出於民族大義去反對聯(lián)虜之策,或許還能爭取到一些朝廷正派官員的支持。可惜他計不出此,到了這種時候還和陳新甲爭權(quán)奪利。

因爲(wèi)要戒備聯(lián)虜以後,虜騎如果使用詐計攻打北京,所以現(xiàn)在京城已經(jīng)全面戒嚴(yán)了起來。那些從來只存在於名冊上的京營士兵們,總算也稍稍動了兩步腳——這還是多虧了孫傳庭之前駐軍昌平時,重新訓(xùn)練了一批京營官兵。

京師的天氣和保定等地一樣寒冷,光時亨剛剛從周延儒的府上出來,他將縫在素錦上的貂裘圍領(lǐng)緊急系在脖子上,忍不住打了個冷戰(zhàn)。

他坐上馬車,對車伕輕聲說:“走,我們直接去兵部。”

剛剛在周府上,周延儒因爲(wèi)今天早上朝議時皇上駁斥回了光時亨罵陳新甲是“當(dāng)代秦檜”的說法,對於倒陳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疑慮。

皇上這樣明顯地偏袒陳新甲,事情就很棘手了。不過再和光時亨一番密議以後,周延儒還是決定再搏一搏,決心明天動員言官,全力攻擊陳新甲暗和東虜,又損大明和皇上的清譽(yù)。

周延儒知道崇禎皇帝最看重的就是“名”,所以他想只要能把陳新甲和聯(lián)虜之策徹底罵臭罵倒,皇上是一定會把陳新甲踢出來做替罪羊的。

可是光時亨卻不是這樣想的——這麼多年了,誰還不懂崇禎那點(diǎn)小心思?徹底罵臭罵倒陳新甲以後,皇上一定會找茬對自己泄憤的。

看過今天朝堂上崇禎對陳新甲的執(zhí)意迴護(hù)以後,站隊嗅覺敏銳的光時亨就知道周延儒已經(jīng)完蛋了。而自己沒有及時看清楚局面,居然充當(dāng)了周延儒的刀,那樣羞辱了陳新甲,等周延儒完蛋了,自己不也要完蛋?

所以光時亨一出了周府,立即就驅(qū)車前往兵部找到陳新甲。

陳新甲對光時亨主動上門倒不意外,反而讚歎道:“羽聖剛直,我早知你絕非是玉繩一黨。周宜興明知聯(lián)虜之策,是目下救時唯一辦法,可出於私心,居然寧毀公器,也要干犯皇上中興大業(yè)。”

光時亨看到連內(nèi)閣次輔陳演居然都在兵部時,很明顯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陳演換船的速度也這樣快。看來周延儒的確是完蛋了,還好自己識時務(wù)啊……

“有肅代中興之君,自有肅代中興之臣。大司馬以此奇策,足可以彪炳國史,後世望之,當(dāng)不下於郭汾陽。周相公是耽於一己之私,纔看不明白時局真相啊。”

次輔陳演看著光時亨的表演,笑道:“羽聖來兵部,想來必有殺手鐗?”

光時亨嗯嗯了兩聲,便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道:“這是周相公親筆書信,辱罵大司馬爲(wèi)秦檜之語,悉在其中。”

陳新甲馬上將書信取來拆解閱讀,看到周延儒真的白紙黑字罵自己是秦檜,大喜道:“周玉繩晚節(jié)不保!有此信在,聖眷必?zé)o啊!”

陳新甲獲得此信,當(dāng)然是如得至寶。周延儒罵他是秦檜,這難道不是指著桑樹罵槐樹?

那重用秦檜之臣的崇禎是不是就是趙構(gòu)?

居然留下白紙黑字的證據(jù),暗中譏諷皇上是趙構(gòu)!

陳新甲和陳演兩人均獲信大笑,光時亨看到這個樣子,心裡終於喘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至於因爲(wèi)站隊錯誤而完蛋了。

他小心問道:“大司馬,此事之後,兵部將由何人主持?”

現(xiàn)在兵部尚書就是陳新甲,光時亨問這個話,其實(shí)就是默認(rèn)了周延儒垮臺以後,陳新甲勢必再進(jìn)一步,坐到更高的位置上。

陳新甲則把書信放到桌上,說:“周宜興這回必死無疑,首輔肯定要發(fā)聖負(fù)責(zé),我做好次輔的差事就好。現(xiàn)在兵兇戰(zhàn)危的,兵部還是暫時不要大動。”

發(fā)聖是陳演的表字,看來陳新甲的計劃是推倒周延儒以後,先讓陳演做首輔過度一下,等到時機(jī)成熟自己再上位做首輔。

而他說的兵部大要大動,則似乎是在暗示光時亨暫時不要升官的事情了。光時亨心中略感失望,不過他又覺得自己站錯隊,能及時跳船已經(jīng)殊爲(wèi)不易,只要抱緊“當(dāng)朝秦檜”的大腿……不是,只要抱緊“當(dāng)朝郭子儀”的大腿,不愁沒有前途。

就在當(dāng)天晚上,陳新甲親自把周延儒的那封書信送入宮中。崇禎皇帝拆解一閱,果然雷霆暴怒,皇帝本來就因爲(wèi)自己聯(lián)虜平寇的戰(zhàn)略很不光彩,時時都擔(dān)心朝臣會不會因爲(wèi)這件事情對他有什麼不好的看法。

今天早上光時亨罵陳新甲,已經(jīng)讓崇禎心裡壓著一股火了。沒想到光時亨居然還是受到周延儒的指使!

“周玉繩!朕兩度拔你爲(wèi)相,譏朕爲(wèi)宋高宗還算小事,可是竟然暗中結(jié)黨!最恨周延儒對朕玩弄計謀欺瞞!”

當(dāng)晚崇禎就命令錦衣衛(wèi)指揮使駱養(yǎng)性傳詔,勒令周延儒自盡,籍沒其家。

當(dāng)週延儒還在費(fèi)盡心機(jī)盤算,到底怎麼樣才能罵倒罵臭聯(lián)虜平寇之策的時候,他家的房門突然被錦衣衛(wèi)敲響了……

“周延儒機(jī)械欺蔽,比匿容私,濫用匪人,封疆已誤,……姑念首輔一品大臣……”

周延儒作爲(wèi)首輔大臣,當(dāng)然認(rèn)識駱養(yǎng)性,而且還和駱養(yǎng)性有些交情,可算十分熟悉。他不敢置信,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還沒對陳新甲出招呢,怎麼就要被錦衣衛(wèi)懲處了?

直到周延儒聽到“姑念首輔一品大臣”這句話時,心裡才升起一絲希望。他覺得或許是崇禎因爲(wèi)今天朝堂上光時亨的事情,震怒了起來,所以就要隨便先找個人泄憤再說。

周延儒自覺得自己最瞭解崇禎性情,現(xiàn)在接受懲處,席蒿待罪,自請流放戌邊。等到皇上火氣小一些以後,再發(fā)動羣臣,讓大家給自己求情,肯定就可以讓崇禎收回詔命了。

可他沒想到駱養(yǎng)性帶來的太監(jiān)接著念道:“姑念首輔一品大臣,著錦衣衛(wèi)會同法司官,於寓所敕令自裁,準(zhǔn)其棺殮回籍。”

周延儒本以爲(wèi)是要從寬發(fā)落,還想著退路時,卻又聽到“敕令自裁”四個字,一時把持不住,竟然拔腿要逃。讓駱養(yǎng)性派衛(wèi)卒花費(fèi)了好大功夫,纔將他押送回房,留一個被“自殺”的體面。

直到最後被衛(wèi)卒強(qiáng)行套上繩索,吊到房樑上的時候,周延儒才似乎突然醒悟了起來,他拼命抓住脖子上的繩索,鼓起生命中的最後一口氣喊道:

“虜必有詐!”

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揚(yáng)武藍(lán)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章 放棄關(guān)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xiàn)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quán)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八章 雲(yún)南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yún)橋南岸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二十三章 張獻(xiàn)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章 李寨主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
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揚(yáng)武藍(lán)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章 放棄關(guān)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xiàn)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quán)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八章 雲(yún)南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yún)橋南岸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二十三章 張獻(xiàn)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十章 李寨主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浙江省| 金溪县| 荔浦县| 兖州市| 江西省| 通许县| 青冈县| 高台县| 瑞昌市| 玉溪市| 博爱县| 奉新县| 盘锦市| 独山县| 周至县| 西丰县| 磐安县| 庆云县| 开阳县| 酉阳| 福州市| 庐江县| 临澧县| 仙桃市| 谷城县| 方城县| 灌阳县| 白玉县| 阜城县| 视频| 新宁县| 玉山县| 枣庄市| 当涂县| 马鞍山市| 许昌市| 吴江市| 黑山县| 凭祥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