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

如今總統援剿戰局的督師丁啓睿藉口追擊張獻忠,一直梭巡在皖北一帶,既不回湖廣平定李來亨,也不到河南同李自成決戰,打定了保存實力的主意,友軍有難那叫一個不動如山。

而湖廣巡撫宋一鶴手中並不是沒有兵馬,名義上歸他管轄的湖廣官軍,撫標、鎮標、分守額兵等部大約有一萬八千人。

只是其中承天防陵的五千兵是不能動的,各地分守的數千守軍要對付土寇也是不能動的,剩下撫標、鎮標的機動兵力大約接近一萬,但若考慮到空額空餉,那宋一鶴手裡的機動兵力就只有幾千人馬,甚至可能不比李來亨的兵力多。

更何況張獻忠和革左五營就在宋一鶴的臥榻活動,他也不能將希望全部寄託在丁啓睿能夠解決獻、革上面——何況現在根本不是丁啓睿能不能搞定張獻忠的問題,而是丁督師能否不被張獻忠搞定的問題!

所以湖廣官軍雖然名義上還有一萬八千人之衆,實力遠勝於李來亨。可是分散於廣袤的湖廣全省,又各負使命和任務,絕大部分兵力不能輕動,李來亨纔在隨州得到了一段舒適且安定的發展窗口期。

但是!

就像方以仁說的那樣,若闖軍爲了拿下一個棗陽,就去進攻襄陽,那真是爲了芝麻丟西瓜,極有可能促使宋一鶴在朝野壓力下,拼湊湖廣各地分守之兵,聚集成一個頗有實力的兵團來圍剿李來亨。

“棗陽不過一縣,若爲爭此一縣,致使湖廣全省兵力集於節帥一身,就太鼠目寸光了。郭將軍用兵向來有神奇過人的地方,應當不會看不明白這點吧?”

方以仁語帶譏諷,反脣相譏。只是郭君鎮對人情世故缺乏閱歷,對方書記的冷嘲熱諷一樣毫無察覺,自顧自道:“襄陽是一座大城,守備森嚴。當年張獻忠可以用三百騎輕取襄陽城,是因爲截獲了楊嗣昌的文書印信,得以用詐計奇襲。這是老天爺賜給八大王的良機,他人沒有這種好運氣,要拿下襄陽城,非要死磕不成。”

郭君鎮這幾句話還算客觀中肯,李來亨、高一功等人紛紛點頭,連方以仁都搖扇輕輕嗯了兩聲。

但他隨即又說道:“但棗陽屬於襄陽府治下一縣,只要我們想要攻取棗陽,就一定不可避免同襄陽官軍發生衝突。”

郭君鎮的自行其是終於讓李來亨忍不住了,他苦著一張臉,掩藏住心中不爽的情緒,按住郭君鎮的腦袋問道:“君鎮你的葫蘆裡買的究竟是什麼藥?有話直說,你的奇策到底是什麼?趕快說出來,讓大家有不服氣的人都聽一聽!”

在場諸人之中,郝搖旗和郭君鎮是多年的老朋友,而且他本來也是一個和郭君鎮類似,毫無心機計算的人,只是爲人樸質,還不至於像郭君鎮那樣無意中掃倒一片人;高一功和白旺就都是對郭君鎮的本來性格有所瞭解,但也一直對此深感無奈的人,他們始終是苦笑不止,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而李來亨和方以仁這二位,李來亨是壓不住火、感到自己塑造起來的軍事帶天才形象正在受到挑戰,方以仁就是感到深受冒犯、什麼樣的涵養都快控制不住自己了。

李來亨這時候還能有一說一,請郭君鎮儘快講出他自己的取棗陽之策來,倒是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位除了“洞見歷史”以外,別無他長的少虎帥的確有所長進,正在努力去爭取擁有一些“領袖者”理應具備的特質。

郭君鎮還是習慣性聳聳肩,他那種聳肩後十分無所謂的表情,經常性會讓被郭君鎮無意中冒犯的人更加冒火。

但他的動作習慣就是如此,也並非刻意顯出一派譏諷氣來。

“我在回隨州的路上,找本地人瞭解了不少棗陽的地理人情。據我所知,棗陽以西有一處名叫雙溝口的市集,扼守泌水,卡在襄陽和棗陽之間。如果我們要取棗陽,那麼按照我的想法,就不能以攻取佔領棗陽爲限,而應當突出奇兵,直接衝到雙溝口,然後據守泌水以遮掩棗陽。”

郭君鎮剛纔還嘲笑李來亨攻佔棗陽後沿河佈防的策略是“小兒用兵”,呆板至極。可現在看來他自己設想的方略,也沒有高明到哪裡去,無非是將李來亨打算據守的濜水,向西面襄陽的方向推進到泌水和雙溝口而已。

可這有什麼必要?不過是多佔領一個沒有太大價值的集市,付出的代價卻是闖軍主力奔到距離襄陽更近的地方,若官軍以水師出擊,那麼不是滅亡在即嗎?

方以仁便調笑道:“好,真奇策也。只是不知此策同節帥的沿河佈防又有什麼差別?難道郭將軍是打算以雙溝口爲據點,再進一步前出,直接乾脆把整個襄陽府都打下嗎?那真是有魄力,的確是大手筆。”

其他人雖然不至於像方以仁那樣反脣相譏,都也對郭君鎮的策略不以爲然,覺得高明不到哪裡去。

只有李來亨突然心中一動,令張皮綆馬上將州府衙門裡繳獲的湖廣地圖取來。

他把地圖展開,手指泌水示意給衆人看,接著說道:“大家都來看看,濜水是漢水的一條支流,自西向東流,棗陽處在下游,襄陽則處在上游。我們若在棗陽沿河佈防,就是在下游抗衡上游,自古以來水師爭戰,都是據上游者佔據優勢,所以若守在棗陽,的確很容易被襄陽的水師衝潰,自取滅亡。”

郭君鎮聽著李來亨的分析,眼中一亮,終於露出了幾分敬服的神情,他跟著說:“正如節帥所言,濜水由漢水流出,棗陽處在下游,與襄陽官軍水戰一定不利。相比較之下,泌水呢?泌水源頭在河南,由北至南匯入漢水,襄陽正處在泌水的下游,我們守泌水才能揚己之長、避我之短。”

力爭上游。

對於長江流域的任何勢力,力爭上游都是重中之重,這是歷代軍事家、政治家的共識。

所以後來的太平軍即便南京還被清軍的南北兩大營包圍,富庶的江南蘇常就在臥榻之側,也要把精兵強將都用來西征,爭取上游之勢。

在蒸汽動力出現以前,內河水戰中,佔據上游的一方若順流而下,實在具備太大的優勢。所以太平天國後期雖然佔據了富庶的蘇杭一帶,可一旦失去上游優勢,在安慶之戰戰敗以後,湘軍立即可以順流東下,直抵金陵城下,重演了六朝時荊州勢力入主江東的一幕活劇。

當然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會執意放棄上游,而以主力爭奪上海,是因爲他看到了上海租界具備建造蒸汽輪船的條件,其目光已經超越了古代戰爭,邁入了近代化戰爭的領域。

可他在賣國上不可能贏過滿清,也就不可能獲得列強的支持,更不可能獲得蒸汽輪船,又喪失上游優勢,結果也是自取滅亡罷了。

郭君鎮看到上游的優勢,目光確實比其他人都高了幾籌,李來亨一拍地圖,讚道:“就用君鎮之策,我料棗陽必爲闖軍所有,襄陽官軍是無計可施了。”

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
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富蕴县| 邵东县| 榆林市| 安塞县| 尼勒克县| 错那县| 德保县| 吉安县| 和田县| 郧西县| 木兰县| 秀山| 安龙县| 津市市| 松江区| 北辰区| 图片| 海安县| 康马县| 金塔县| 长子县| 阿城市| 庐江县| 青海省| 鲜城| 襄垣县| 正蓝旗| 永吉县| 蕉岭县| 平舆县| 老河口市| 临城县| 璧山县| 蕲春县| 德清县| 泉州市| 景东| 凉山| 扶沟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