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

官軍圍攻越來越急,宋一鶴的撫標又運來一批火炮,加緊攻城。只是因爲官軍沿途屠戮太盛,將麻城百姓全部逼到了沈莊軍這邊,否則梅增智絕計無法抵抗,只能束手就擒而已。

麻城各大家族的莊丁、奴僕損失都很大,梅增智也知道城中“紳”心已經(jīng)漸漸厭戰(zhàn)。大部分士紳都覺得這樣打下去,毫無辦法,只是徒耗心力,更使得自家家產(chǎn)在城外受盡官軍屠掠而已。

戰(zhàn)局的不利,也讓不少士紳悄悄將本家奴僕、家丁從城牆上撤了下來。而梅增智雖然號稱是沈莊軍的首領(lǐng),但他威望遠不及梅之煥,又擔心約束過嚴,可能會激致城中生變,無可奈何下,也只得默認這種情況。

“兵力捉襟見肘,一旦官兵破城,全城百姓都將有覆滅之災(zāi)啊。”

梅增智的心情愈發(fā)絕望,在士紳們紛紛撤走家丁以後,爲了彌補兵力的短缺,他只好從城內(nèi)一般百姓和逃難鄉(xiāng)民中臨時徵兵。

好在因爲官軍的屠掠惡行,許多鄉(xiāng)民的老家廬舍都被官兵燒燬,還有很多人親戚死於官軍的屠掠之下。所以梅增智的招兵榜一經(jīng)貼出,登時便有一千多人響應(yīng)參戰(zhàn),這才讓他稍稍得到一點安慰。

“梅大人,官軍這樣圍攻,我們最多支撐不過兩天,是不是該想想辦法?或許現(xiàn)在只剩下出降這一條路了。”

同爲麻城鄉(xiāng)紳的周文江再次勸說梅增智罷手,他是麻城順河集人,在地方上有一定影響力。現(xiàn)在官軍攻城這樣兇猛,大部分鄉(xiāng)紳都不相信梅增智還有辦法防守下去,因爲周文江與梅增智相熟,大家才委託他來勸梅增智儘快開城投降。

梅增智看著城頭慘烈的戰(zhàn)況,苦笑道:“此事絕非兄一意孤行,不願投降,而實在是宋一鶴的陰狠歹毒全然暴露,我們即便出降,也難保項上首級。”

“你看看。”梅增智指著正在城頭上拼命抵抗官軍的鄉(xiāng)民們,說,“這些鄉(xiāng)民都是官軍一路屠掠造成的難民,宋一鶴如此暴行,朝廷臺諫之臣必將有所彈劾,鳥官要不了多久就要倒臺。到時候新官撫楚,這番死局可能就有一線生機。”

正在說話間,攻城官軍的一門火炮正打在城牆垛口處,激起一片飛石,梅增智躲閃不及,也被碎石擦傷,右臂上淌下一片血跡。

周文江連連搖頭,對自己這個老朋友的僥倖心理也覺得十分無奈,現(xiàn)在這種局面,即便宋一鶴去職,朝廷也絕不可能放過參與沈莊軍的主要士紳們,除非……

除非開城殺賊有功,或許可以逃過一死。

想到此處,周文江看著梅增智的眼神已經(jīng)大爲變化。他讓兩名家僕趕緊帶著受傷的梅增智去治療,等梅增智一離開,便狠狠咬住牙齒,露出陰狠的神情,一腳踏在被大炮炸爛的城垛上,沉聲道:“你想帶著麻城所有鄉(xiāng)紳,一起跟梅之煥陪葬,憑什麼啊。我們?nèi)菒鄞鞒⒌牧技潱沽税溯呑拥狞q才趟了沈莊軍這堆渾水。”

周文江殺意顯露,等夜色降臨以後,他就趁著梅增智受傷的機會,慢慢將城頭守軍從梅增智臨時招募的那羣麻城鄉(xiāng)民,換成了自家奴僕。又悄悄派人出城同宋一鶴聯(lián)繫,只等午夜時分,開城降敵,迎官軍入城殺盡梅家滿門。

可讓周文江詫異的是,他派出城聯(lián)絡(luò)官軍的使者,都快到凌晨了,還是久久未歸。難道官軍已經(jīng)殺紅了眼,不分良莠,直接把他的使者給殺掉了?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周文江更擔心梅增智傷愈以後,以梅家在麻城城內(nèi)的實力,他更將失去開城投降的好機會。無奈下,周文江便狠下心來,既然不能迎官軍入城殺光梅家子弟,那就要趁著梅增智受傷的機會,聯(lián)合其他士紳進行突襲,自己解決梅增智後,再開城降敵。

同周文江盤算一致的士紳還有七八家,他們都覺得若能斬殺梅增智,以其首級作爲見面禮,開城降敵。那宋一鶴看在這份功勞上,或許就不會對他們過分爲難。

說到底大家都不是窮漢,許多人攀攀關(guān)係,也是能同撫臺大人扯個同年、親戚關(guān)係的,何至於把事情搞到今天這種田地呢?

這些人一拍即合,不等天亮,就集中了近百名家丁奴僕,先行佈置到梅府附近。周文江又打著看望梅增智傷勢的藉口,親自帶著十幾名隨從進入梅府,準備刺殺梅增智,而後裡應(yīng)外合,把梅家子弟一網(wǎng)打盡。

梅增智不虞有詐,只當周文江還是多年老友,雖然傷勢未愈,但一聽說老友來探訪,便馬上出門相迎。

他親自走到梅府中庭的院子裡迎接周文江,看到周文江還帶著十多名隨從,心中疑惑,忍不住問道:“城頭戰(zhàn)況是出了變故嗎?你怎麼帶了這麼多隨從來?”

周文江並非什麼膽大心細的人物,他一聽梅增智這樣問話,還以爲事情已經(jīng)敗露。馬上急急忙忙地從衣袖中探出一支做工精巧、從廣東買來的自生火銃,對著梅增智胸口就是一槍。

砰的一聲,梅增智胸口濺起一片血花,他不敢置信地看著自己的老朋友周文江,用盡最後一點力氣罵道:“爾等好做、好做,開城以後,宋鳥官自當爲我殺盡爾輩!”

“呸,梅氏滿門皆爲逆賊,我們不過是爲朝廷效力殺賊而已!”

周文江反口怒罵梅增智一句後,就衝上前去用火銃的手柄把梅增智砸倒。他身後的十幾名家丁隨從也紛紛拔出兵刃,將梅增智砍成一堆肉泥,然後衝向院子中毫無防備的梅府家丁,轉(zhuǎn)眼間便梟殺數(shù)人。

“趕緊發(fā)信號,讓埋伏在府外的其他人都殺進來……啊!”

可是周文江還沒來得及慶祝自己的勝利,便大吃一驚,從府外衝進來的人並非他提前聯(lián)絡(luò)好的那些士紳,而是一些手持鳥銃和長刀的陌生人!

這些陌生人分成數(shù)隊,進退有據(jù),大概也有幾十人的樣子。可他們的戰(zhàn)鬥力實在遠超周文江手下那些奴僕家丁,簡直是擋者披靡,這回周文江帶來梅府的十幾名手下已經(jīng)算是他自認爲的“精兵”,可碰上這羣突然出現(xiàn)的殺神,居然連一合都挺不過去。

“你們是什麼人……!官軍?是否是宋大人的撫標?大水衝了龍王廟啊,我爲朝廷立了功,不要殺我,我要見撫臺大人!”

周文江還以爲這些突然出現(xiàn)在梅府的陌生人是宋一鶴的撫標,可爲首頭戴白氈笠、手提長刀的精壯漢子卻怪笑道:“老子是闖軍!我們是來幫梅大人守城的,你這廝賣友求榮,豈能活過老子手中快刀。”

“闖……闖軍!?”

不僅是周文江和他的部下,連梅府中尚在負隅頑抗的其他子弟家人,也全都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突然間有一個梅府家丁想起,之前梅之煥提議和宋一鶴聯(lián)手進剿大別山,不就是因爲有一股名喚小李賊的闖寇殺破了牛心寨嗎?

既然闖賊就在牛心寨一帶,距離黃麻不過咫尺之間,這時候出現(xiàn),似乎也並不奇怪。

周文江卻像是活見鬼一般,他瞪大眼睛,神色呆滯,花了好長時間才理清楚了邏輯,手指顫抖著指著面前闖軍頭子,牙齒打著顫說道:“你你你……你怎麼會是闖賊?不、不對……闖賊怎麼會在這裡?”

“他孃的,當著面還罵我是闖賊,您佬是真不想活命哦。”

闖軍爲首的那名頭領(lǐng)冷笑一聲,手起刀落便斬斷了周文江的脖子,其他幾十名闖軍將士也迅速控制了梅府內(nèi)的局勢。周文江佈置的那近百名家丁奴僕,根本不是這羣如狼似虎的“流寇”一合之敵,轉(zhuǎn)眼間就被清除了一個乾淨。

只可惜梅增智已經(jīng)被殺,這一場內(nèi)訌後,沈莊軍的守城力量可能還會大減。

“紅隊雖然提前做好很多佈置,又藉著梅增智從鄉(xiāng)民中徵兵的機會,安排了不少人進城。可惜咱們都等著節(jié)帥的大兵抵達以後,才動手響應(yīng),結(jié)果慢人一步,還是令局勢惡化了。”

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guān)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八章 猛將郝?lián)u旗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zhuǎn)動起來了第七十三章 花關(guān)索(下)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nèi)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六十章 兵發(fā)中原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七章 聯(lián)軍末路(二)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章 戰(zhàn)雲(yún)陰霾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jié)度使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
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guān)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八章 猛將郝?lián)u旗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zhuǎn)動起來了第七十三章 花關(guān)索(下)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nèi)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六十章 兵發(fā)中原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七章 聯(lián)軍末路(二)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章 戰(zhàn)雲(yún)陰霾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jié)度使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安龙县| 邻水| 万年县| 丘北县| 安乡县| 衡水市| 江阴市| 乡城县| 嵊泗县| 增城市| 綦江县| 双城市| 赫章县| 井研县| 利辛县| 庐江县| 喀什市| 东丰县| 岐山县| 衡阳市| 望都县| 武陟县| 诏安县| 阜新市| 阳信县| 临澧县| 万源市| 日土县| 甘肃省| 玉溪市| 乐平市| 上杭县| 白城市| 黄浦区| 馆陶县| 贺州市| 蕉岭县| 丽水市| 宜良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