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福建

大順軍對於孫可望採取了堅定的武力打擊策略,對於盤踞東南的鄭氏小朝廷則繼續(xù)採用文攻武嚇的辦法進行壓制。

這主要是因爲孫可望政權(quán)出於西營,軍隊野戰(zhàn)能力較強,始終讓李來亨感到十分忌憚。

而鄭氏小朝廷,其水師尚可一觀,陸兵則與大順軍的實力相距甚遠了。

鄭森頗有才具,可他還年輕的過分,無法擔當起大任來。

手握東南軍政權(quán)柄的鄭芝龍,既老毛又軟弱,缺乏孫可望那般勃發(fā)的野心和毅力,根本不足爲懼。

所以西南和東南之間,大順軍以西南爲優(yōu)先。

當秦、楚、桂三路並舉平蜀時,雖然孫可望早在上一年就數(shù)度牽制到福州尋求鄭家的支援,試圖與東南小朝廷結(jié)成攻守同盟。

可是哪怕鄭森強烈勸說他的父親出兵北伐,趁著大順軍各地駐軍向湖北、廣西集結(jié)的時候,乘海船北上,迅速奪取舟山、崇明島等地,然後縱兵直取金陵。

但鄭芝龍卻只是和孫可望虛與委蛇,他口頭上答應了西明的結(jié)盟要求。實際上卻在西順漢中、重慶多番鏖戰(zhàn)時,坐擁大軍,卻不發(fā)一矢、不出一兵,完全坐視寶貴的戰(zhàn)略窗口期喪失。

鄭芝龍畢竟已經(jīng)老了,他早就不是從前那個叱吒風雲(yún)的海上霸主了。鄭芝龍有家眷,有孩子,有在福建陸地上的無數(shù)房屋田產(chǎn)。

他絕無可能再重新回到海上,也絕無抗衡大順軍南下的理由和意志。

李定國、劉文秀二人投降以後,受封西寧公、南安公,其事蹟早已由順朝的文宣人員傳播了福建和廣東。

鄭芝龍猶疑不定、左右搖擺的那顆內(nèi)心,終於被這最後的砝碼打動了。

他召集鄭氏家族成員,還有南明殘餘勢力的朝臣、武將們,鄭重宣佈了將向順朝遣使求和的決定。

誰都明白,如今的形勢,所謂遣使求和,其實便是遣使請降。

但鄭氏內(nèi)部,甚至南明的殘餘勢力裡,除了鄭森一人堅決反對以外,其餘人等都對鄭芝龍釋放出來的投降信號表示了接受的態(tài)度。

鄭森難以置信:“福建、廣東兩省尚有士馬十萬,海船不可計數(shù)。只要經(jīng)略有方,光是海貿(mào)一項每年歲入便有一千萬兩白銀,何愁不能抗衡流寇?

父親!流寇奸猾,豈能信之?遣使以後,福建必不爲鄭家所有了!”

鄭芝龍的心中卻認爲福建本就不該由鄭家佔據(jù),此前鄭家的勢力,不過是王朝末世的偶然情況。現(xiàn)在李來亨一統(tǒng)海內(nèi),天下版圖重歸於無缺的金甌,新時代已經(jīng)降臨了。

歷史上豈有新朝來臨時,前朝重臣能夠割據(jù)一方,卻保富貴數(shù)世的?

“大木,還是太年輕太幼稚了!”

鄭芝龍拍板決定:“我意已決,閩粵二省號稱士馬十萬、海船千艘,其實可戰(zhàn)的士卒最多不過一兩萬而已。

剩下那些臨時徵募的新兵和民團,豈會是大順王師的對手?王師既到,還有什麼可說的!”

鄭森負氣而走,鄭芝龍也不加勸阻。福建和廣東兩省由此門戶大開,天法二年九月,郝?lián)u旗在廣東節(jié)度使的協(xié)助下,招撫了在粵西山區(qū)及潮汕一帶負隅頑抗的忠明民軍,不久割據(jù)海南島的幾支殘明勢力也在張家玉的招撫下陸續(xù)繳械投降,廣東一省得以平定。

天法二年十月,張皮綆、劉希堯以水陸大軍二萬餘人從浙江南下,順軍新編的海船水師沿著浙江海岸迅速往福建方向挺進。

由於鄭芝龍不做抵抗的準備,沿途的鄭家船隊多數(shù)都選擇了投降,陸上的守軍聽聞海防已失,甚至部分順軍已浮海登陸閩南後,也都喪失了抵抗意志。

只有鄭森前往廈門,聚集了殘明勢力中不願屈服於李來亨的一些力量,以廈門、金門兩島爲基地,效仿明初的方國珍殘部,沿海打游擊,形成了一支頗具有實力的反順民軍。

在陝北安置好太宗皇帝陵寢的李來亨,回到東京後才知悉了鄭森據(jù)廈門、金門反順的戰(zhàn)情,他將書冊置於一旁,對入宮覲見的顧君恩笑道:

“好直以爲當要如何處置鄭森?”

顧君恩拜首道:“微臣以爲鄭寇僅具有二島,缺乏糧秣,其勢必定不能長久。我軍只以海船切斷二島同陸上的聯(lián)繫,以有力官員約束地方,嚴禁地方百姓與外洋海賊通商貿(mào)易。

如此至多一年,鄭寇彈盡糧絕,必將來歸降了?!?

李來亨笑而不語,顧君恩還不懂得海貿(mào)之利有多大。只要鄭森能控制福建外洋的海上貿(mào)易,那一年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兩的收入都很平常。

鄭森手握這樣多的錢財,即便順朝官員百般約束,可是不使用殘忍的鐵腕政策,怎麼可能控制住百姓不去通商呢?

“好直這是洪武帝對付方國珍的老辦法啦……時代不同了,老辦法是行不通的!”

李來亨即言:“命劉希堯在寧波、福州二處繼續(xù)營造海船、訓練水師,鄭氏歸附的諸將,就不要讓他們來東京了。直接帶到浙江任用起來,除了不能讓他們掌握福建省的政權(quán)、兵權(quán)外,到浙江後,大可以讓鄭氏諸將爲大順編練水師?!?

後世清朝收降了鄭家多數(shù)將官以後,對這些富有海上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宿將,卻只當成一般的低級降將對待。要麼是大力裁撤,直接讓這批宿將沒有活路,只好逃出去投奔國姓爺;要麼就是帶去北京圈養(yǎng)起來。

總之就是沒有利用他們的才幹和經(jīng)驗,所以明明鄭芝龍投降清朝以後,國姓爺負氣出走後,完全是從零開始創(chuàng)建海上勢力,結(jié)果清朝手中既有鄭芝龍留下的人才,也有鄭家歸降的船隊,卻竟然不能制服國姓。

這就很荒謬了。

有如此資源卻不能用之,李來亨可不會如此。

只是他對鄭森心懷善意,不願意採取過於鐵腕的武力政策。而是命令劉希堯在寧波、福州兩地編練海軍,在這期間大順軍則以防禦爲主,守軍重點防禦產(chǎn)量的泉州、漳州等地,不必要積極進剿殘明勢力。

等到大順的海上力量編練完成以後,到時候自然能夠以更低的代價降服鄭森。

如果鄭森依舊不願歸附,那邊任其遠走海外,又有何妨。

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章 中原戰(zhàn)事結(jié)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六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六十章 戰(zhàn)雲(yún)陰霾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zhèn)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tǒng)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fā)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zhàn)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四章 女官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
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章 中原戰(zhàn)事結(jié)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二十六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六十章 戰(zhàn)雲(yún)陰霾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zhàn)(三)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zhèn)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tǒng)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fā)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zhàn)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四章 女官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时尚| 渭源县| 石家庄市| 三原县| 昭觉县| 合川市| 石台县| 木兰县| 永吉县| 仙桃市| 南靖县| 嘉义县| 自贡市| 锡林浩特市| 方山县| 平果县| 绥棱县| 英德市| 缙云县| 读书| 商丘市| 平罗县| 丰镇市| 揭西县| 凤山市| 盘锦市| 桂阳县| 旬邑县| 昌吉市| 西城区| 大埔区| 佛学| 科技| 白河县| 平安县| 曲沃县| 原平市| 巴南区| 广丰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