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

侯恂標營士兵在城門下把袁時中逮走一事,已經是鬧得滿城風雨了。全城軍民百姓都在困惑,到了現在這個時刻,到底誰纔是忠、誰纔是奸?

千里走單騎的袁時中,難道真的是一個要和闖賊裡應外合的奸細嗎?

一些有人脈、有渠道的搢紳領袖,已經開始活動起自己的社會能量,想方設法地要從侯恂、史可法兩位制臺的身邊,挖掘到相關的消息來。

大家都知道史可法和侯恂兩人相處得很不愉快,所以史可法也沒有在剿總官署辦公,而是於公署附近另置別苑,避開了侯恂,自己一心安靜辦理部務。

這段時間以來,史可法的別苑雖然比不上侯恂官署那般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可也算不上幽靜。別苑的門外,一樣是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每日裡都有徐州的頭面人物找上門來,要求見這位天下聞名的東林大才。

史制臺是一位虛懷若谷、禮賢下士的人物,他雖然名滿九州,可對找上門來求見的一般士人,也都親誠愛護。

從史可法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對一般年輕士人的額外愛護,的確是讓淮徐一帶的青年士紳們,大感敬仰和消受。

可是今天,在袁時中被侯恂逮走,生死不明的這個關鍵時候,史府別苑的大門卻關了起來。從中午到傍晚前,不知道有多少紳士遞來名刺,想見史制臺一面,全城人心都繫於史可法一身的時候,他卻閉起了門來,讓人猜度不到制臺大人的用意何在!

在侯恂那邊,他手下的標營士兵同侯恂本人,並沒有長年累月恩威並施積累下來釀成的人身依附關係。

這些所謂的“家丁”,其實差不多都是侯恂從北京南下的時候,從京城市面上臨時招募的一些市井無賴罷了。

他們並沒有爲侯恂不顧一切效死的打算,侯恂爲泄一己之憤,命令這些士兵將袁時中逮走的做法,不僅是讓徐州百姓產生了極大的惡感,就連這些標營“家丁”,也多抱有異議。

“袁將軍單騎來歸,真是好比關雲長爺爺一般的人物,咱們的制臺大人,幹嘛就要把他給枷起來呢?”

袁時中已經被逮入了侯恂設在徐州校場旁的軍營裡,軍營外圍則很有一些閒散的標營家丁議論紛紛,大家都對侯制臺的做法深感疑惑和不解。

有人掰著手指,一邊唉聲嘆氣,一邊說道:“鬧不明白、鬧不明白呀,侯老爺這一發癲,咱們全都要跟著完蛋。我看徐州也是沒幾個兵能打仗了,咱們哥兒幾個再不找條出路,那不是死在東虜手上,就是要死在闖寇手上啊。”

另有一人則啪的一聲拍桌道:“嗨!還說什麼呢!現在誰人不曉得侯老爺家裡那位公子栽在了歸德城裡?他老人家如今非要殺了袁時中報仇雪恨,咱們又上哪裡說去!”

“這叫個什麼事兒呀?闖賊把制臺大人的公子殺了,又關袁將軍什麼事?制臺大人怎麼這樣地不明事理?還不如市井屠夫啊?!?

圍成一圈兒的標營家丁們,要麼是在唉聲嘆氣,對徐州的前途感到了無希望;要麼就是在指摘侯恂的做法,完全顧不上什麼上下尊卑之別;還有一些頭腦活絡的人,則已經開始盤算起了後路,準備弄條船,趕緊走運河逃去南方。

標營家丁都是這樣一幅樣子,徐州的守軍主力就更加不像話了。

這樣的一派慘淡景象,也難怪了侯恂沒辦法找上李來亨這個正主報仇。只能欺負一下失去了所有軍隊的袁時中,衝著這個對待朝廷忠勇一心的悍將無能狂怒。

侯恂對標營的戰鬥力很不放心,所以他才加倍地籠絡於永綬和高謙兩人。這二位,雖然的確是拋下了友軍的劉肇基,陣前逃亡擅自跑了回來,可架不住他們手裡有兵??!

而且就侯恂的觀察來看,於永綬和高謙這兩千部隊,雖然也談不上多麼精悍善戰,但比起自己這支標營部隊來說,還是能打的多。

現在徐州的形勢已經是風雨飄零,什麼時候讓東虜,或者是叫闖賊攻破,都只是一剎那的事情。

真到了那個時候,侯恂就只能指望於永綬和高謙能護住他,把他救去南都。

至於在以後的事情,侯恂想到徐州如果都被攻破了,那麼漕運斷絕、南北隔絕,崇禎還不一定有辦法處置到他呢。

所以侯恂這纔會突然升起一股復仇之志來,準備在從徐州撤離以前,先在袁時中身上好好泄泄自己心頭的這股無名火。

“此輩無賴之徒……哼,賊終究是賊!”

袁時中被標營士兵逮到校場軍營以後,侯恂就把命士兵把他綁到了一根柱子上,使人以沾水的皮鞭反覆抽打。

此時正是秋後微寒的時節,這一鞭接著一鞭上去,袁時中登時就被打得不成人樣,渾身皮肉綻裂,鮮血橫流。

他已經有好幾個時辰沒喝過水了,嘴脣起皮龜裂,嗓子裡發乾,勉力說出的一句“我無罪”,也只有旁邊行刑的那名士兵能夠聽清楚。

抽打袁時中的那名士兵,聽到他再三說出的“我無罪”以後,心中也忍不住升起一片惻隱之心來。

可是侯恂百般催促鞭打,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得聽命而行。於永綬和高謙都坐在侯恂的一旁,高謙剛剛給侯恂獻上了一部他的《守汴日記》,書裡大肆鼓吹他是明軍防守開封的首要功臣,又大吹大擂高謙自己如何擅長對付闖軍。

侯恂對高謙這部文采洋溢的日記,並沒有全盤相信。只是眼下徐州時局危殆到了這樣的地步,他也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將最後一線希望寄託到了高謙的身上。

於永綬雖然軍階官位高於高謙,但是如今他手頭兵力也沒有高謙多,所以也刻意吹捧高謙道:“高將軍對闖賊的戰法瞭如指掌,我看闖賊若真的敢來攻城,咱們一定能夠重演守汴之戰的成功,力挫闖賊於城下。”

“咳、咳?!?

侯恂咳了兩聲,守汴之戰雖然打得還算不錯,堅持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可開封最後還不是讓闖賊給攻破了?

何況守城的巡撫李仙風最後自殺了,巡按高名衡也致仕退隱,只有一個推官黃澍在那以後倒是步步高昇起來,雖然失守了鄖陽,可聽說他逃去漢中以後,又得到了孫傳庭的重用。

自己可不想做李仙風和高名衡呀……

最好,最好還是能像黃澍一般。既保住性命,又能升官纔好。

侯恂對自己在官場上的仕途浮沉,倒也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想能夠進到內閣,安穩地混上一年輔臣,然後就去南都隱居吧!

兒子也死了,歸德老家也被闖賊佔領了。

自己就剩下這麼一個去南都優遊林下的打算,老天爺總不會也不允許吧?

“哈哈哈?!备咧t聽了於永綬的話,則哈哈笑道,“好、好,只要徐州城軍民一心,所謂上下同欲者勝,闖賊亦非三頭六臂之輩,只要我們自己不出錯,那不要說是李來亨,就是李自成親來也是拿不下徐州城的?!?

“嗯……”

侯恂喝了一口茶水,他看袁時中已經被打得半死,自己的氣也消了一小半,就準備下令一刀把袁時中砍了。

然後侯恂就打算跟著於永綬、高謙二位將軍,不和史可法商量一句,自己先行開溜了。

“小袁賊此獠亦實在可恨,徐州官兵雲集,爲什麼會遭逢徐州大???還不是因爲此賊從中作梗,他就是闖賊的奸細,轉爲裡應外合奪我徐州城而來。等咱們先去南都以後,若南都同仁有什麼異議,我便將袁時中這顆頭顱亮給他們看?!?

侯恂甚爲剿總督臣,在闖軍大勝、官軍大敗的當下,又豈能臨陣脫逃呢?

他真要逃去南京,朝廷肯定是要對他嚴加懲處的。

可是侯恂的思考角度卻不一樣,在他看來,等自己“勝利轉進”以後,史可法肯定是沒法守住徐州的。

徐州淪陷,那麼南北交通就會斷絕。朝廷就算真要懲處自己,短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夠辦到。

而且只要徐州淪陷,史可法等人死掉,誰又能說他侯恂是臨陣逃脫而非勝利轉進呢?他手上可還有一顆大賊渠的首級作證!

袁時中好歹也是闖營內部的一個小諸侯,也算得上是此時天下聞名的劇賊。

即便南京的那些官員對他來避難有什麼異議,那也可以靠於永綬和高謙的兵馬,再加上這顆袁時中首級糊弄過去吧?

“制臺大人,軍營後面走水了!”

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六章 五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
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六章 五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芒康县| 宁海县| 吉隆县| 沿河| 墨竹工卡县| 平谷区| 施甸县| 土默特左旗| 专栏| 韶山市| 如东县| 博客| 昆山市| 绵阳市| 桦南县| 松滋市| 海林市| 永顺县| 永仁县| 临潭县| 崇礼县| 桐乡市| 明水县| 垦利县| 建宁县| 洪湖市| 响水县| 花垣县| 郸城县| 娄底市| 冷水江市| 隆安县| 含山县| 南通市| 海原县| 迭部县| 武陟县| 清新县| 迁西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