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

這趟講解條陳的彙報工作,讓李來亨壓力很大。他出了衙門二堂的大門後,才感覺背後出了不少的冷汗。李自成雖然安排事情毫不拖泥帶水,說話也十分和氣,但他的人事安排,似乎隨意中卻又帶有幾絲微妙,讓李來亨不禁多想了幾分,感到一點深沉不可測的味道。

李自成的安排是無意?抑或有意?或許又只是李來亨自己多想罷了,畢竟就他現在的觀察來看,闖營的組織結構極爲簡單,李自成在闖營之中擁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尚無太多必要,玩弄一些手段。

正思慮間,李過也從衙門二堂中走了出來。一隻虎微斜著頭,他的鼻子非常挺直,在庭院間燈光的映照下,臉上陰影深沉,看起來更加肅穆了。

“來亨,你做的很好,大家算是都接受你了。”

李過聲音低沉,他將李來亨收爲義子,起初只是和李雙喜間心血來潮的玩笑話而已。可當他看著李來亨不斷成長,從一個狡黠的民夫,變成一個從容的組織者,心中還是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李過和李自成雖然是叔侄關係,但他們兩人年齡相近,相處卻如兄弟一般。李過自少年時,便跟在李自成之後,受盡保護和激勵,因此兩人關係又有一份近似父子般的感情。李自成對他而言,既是兄亦是父,他對闖王,自然更具有一種混雜了崇拜與敬愛的心情。

如今的李來亨,讓他看到了過去自己的幾分影子,這就更讓李過想擺正自己的位置,也扮演好一個猶如李自成那般引導者的角色。

“我今天白天,和玉峰講了你的事情。他對你十分欣賞,玉峰在闖營中地位僅在老掌盤和你劉將爺之下。有玉峰欣賞和幫助你,對你今後繼續融入闖營,一定有很大的臂助。”

“啊!”

聽到這話,李來亨才知道今天田見秀爲什麼會突然找上自己。老八隊的三把手,又怎麼會只因爲自己的幾句話,就大開方便之門,讓袁宗第給自己那麼多裝備呢?原來在背後,還有李過在幫著李來亨,疏通各個方面的關係。

李過平時的話很少,又總是一副冷漠肅穆的死板臉色。他不太善於表達那種矯情的情感,只懂得默默做事,幫自己的義子夯實基礎。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本就沒有什麼直系親屬的李來亨,失去了可愛粘人的妹妹幼娘,又失去了真誠熱心的前輩白有財。他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卻又太多,不能不對這個殘酷的世道,產生一點偏激的仇恨。

但此時李來亨卻想到,他畢竟還有一個便宜義父李過,他畢竟還有一個可以容身的集體闖營——在這個殘忍的亂世裡,還有多少人,連一個殘破的容身之所都沒有、連一點一滴的血親都沒有了?

天下騷然,萬民熙攘,人情沸騰,所爲何事?

不過是一個容身之所,一碗活命稀粥,一個可有依靠的家人罷了。

“義父……”

李來亨微微咬著嘴脣,從胸腔深處,發出了聲音很輕的一句“義父”。雖然聲音如此輕微,但這卻是他第一次開始將李過這個便宜老爹,同“父”這個沉重的字眼,真正聯繫成一體。

“義父……你爲什麼選擇造反呢?”

不知爲何,李來亨突然問出了這個問題。他有些愣神,爲什麼要問出這種沒有意義的問題呢?但他也的確很想聽聽李過的答案,不是那種跟隨李自成的答案,而是獨屬於李過的答案。

“哈……我爹叫做李自立,他也是咱們老掌盤的大哥。”李過微笑一聲,他提起往事倒並無苦澀,臉上只是一種單純回憶過往的神情。

李過坐到了衙門庭院中間,一隻低矮的石椅上,他用食指指節敲擊著椅面,慢慢回憶道:“我爹比老掌盤大很多,我還小的時候,每天不懂事,不好好放羊,整日只是跟著自成到處玩耍。哈哈,,那真是段荒唐的日子了。”

他大概是回想起了童年時和李自成一起玩耍的幼稚日子,禁不住放聲大笑了兩聲,“哈,再後來,大概是在天啓年間吧,不知怎麼回事,邊軍欠餉越來越厲害,常有一些譁變的邊軍士兵,劫掠延安府一帶。”

“我爹本來是幫一家大戶老爺放羊,有一回不幸遭遇上了譁變的士兵,羊羣都讓亂兵殺光搶光了。老爺惹不起亂兵,便把罪都怪到我爹身上,硬要他賠付羊羣全部的損失。他一個放羊人,哪陪得起呢?只好在老爺家門口自盡,那戶老爺人家怕再惹出什麼事端來,就不再追究這事了。”

李過語氣十分平淡,但卻講述著一個十分驚心動魄的故事。他的父親、李自成的大哥,是懷抱什麼樣的心情,在債主家門口自殺的呢?

“所以後來老掌盤被艾舉人逼債的時候,我就跟著大夥,乾脆將那艾舉人殺了,絕不重蹈我爹的覆轍。來亨,朝廷收那麼多賦稅、將軍們那麼有錢,爲什麼會欠餉呢?邊軍不是用來對付邊牆外的韃子嗎?他怎麼就把刀口對準了百姓呢?”

李來亨知道,天啓年間,因爲熹宗朱由校修建宮殿的三大工、遼東戰事的不利,使得明朝的財政狀態急劇惡化。九邊邊軍欠餉嚴重,光天啓六、七兩年,欠餉就多達四百餘萬兩。朝廷的腐朽崩潰,又豈始於崇禎年?反倒是崇禎初年的戶部尚書畢自嚴,興辦軍屯、覈查地畝、令商人運粟實邊,稍稍阻滯了一點明朝崩解的速度。

這是朝廷整體腐朽透頂造成的,李過問是問不出答案的,光是朱家帝子的宗室開銷,就佔到了朝廷總支出的一半以上。朝廷的錢去了哪裡這種問題,用嘴是問不出來的,唯有用刀,才能問出。

李來亨後世也是是讀過《萬曆會計錄》的人,自然知道在萬曆年間的時候,明朝供養宗室的負擔已經佔了戶部總支出的29%,如果把皇帝也算宗室的一員,那整個皇室的開支就達到40%了。就算再加上兵部太僕寺的常盈庫、工部的節慎庫,皇室開支的規模也幾乎超過了整個明朝的軍費開支了。更別提泰昌、天啓、崇禎以來,宗室人數和開支又比萬曆年間增加了許多倍,何況宗室除了直接佔用朝廷支出外,自己還佔有大量的田地、商鋪,依靠宗室特權進行經營,真是天下之大蠹了。

“所以……義父跟隨老掌盤造反,就是想知道答案嗎?”

李過看著遠空的懸月,搖了搖頭,“老掌盤告訴我,找不到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去消滅問題。我跟著老掌盤起兵造反,便只爲消滅那幾個問題。”

“問題的答案,我就留給來亨你解決了。”月光下的李過除了肅穆外,難得露出一點溫和的笑容,他伸出右手,揉了揉李來亨的腦袋,將尋找答案的任務也留給了小老虎。

“貂裘敝、黃金盡,無銀錢當時把英雄困到~”李過看李來亨聽了這一番話後,又陷入長久的沉思之中,便笑了笑,唱了段陝北梆子戲的唱詞,說道,“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你今天幫著掌盤整理老營,已有大功,不要介懷太多事情了。”

“嗯……來亨會牢牢記住義父今日所說的話,將來一定會找出所有的答案來。”

李來亨感覺自己對義父的瞭解又增加了一層,他並不是一個附庸於李自成的人物,而是有著自己獨立思想、獨立靈魂與獨立困惑的英雄。他知道,後世歷史中的李過,將在滿洲人的威脅下,放棄了對問題答案的追尋,而選擇了和南明共同攜手抗清——滿洲人究竟帶來怎樣的噩夢,讓李過暫時放下了對答案的追尋呢?

李自成一貫號召大家厲行節約,衙門庭院中燈火未到夜色更深,便已燒滅了。李過從胸口取出一支火摺子,用手捂著,重新點燃一隻小燈後,將那盞燈提了起來,交給李來亨,“夜路小心,來亨,快回去你們的營地吧。”

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
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福安市| 措勤县| 盐源县| 广水市| 双辽市| 汽车| 开鲁县| 永昌县| 通辽市| 遂平县| 彰化市| 延津县| 类乌齐县| 和平区| 莱州市| 镇远县| 英吉沙县| 阿克苏市| 梨树县| 平陆县| 图们市| 克拉玛依市| 临澧县| 惠州市| 陆川县| 随州市| 盱眙县| 来安县| 富阳市| 平山县| 库尔勒市| 汶上县| 故城县| 班戈县| 申扎县| 富阳市| 乐平市| 云林县| 漳平市|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