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

梅家在黃麻一帶影響力深厚,當地寨民又久沐戰鬥之風,質樸強悍,旬日間便聚衆數萬人,幾成燎原之勢。

本來梅之煥並無任何起兵造亂的想法,他好歹也是官場中人,也做過封疆大吏,連閹黨的馮銓都是他的朋友,只要給朝中大佬寫信請求調解,實在並不懼怕宋一鶴的爲難。

可梅之煥早在今年年初就病入膏肓,不能理事,根本控制不住本家的年輕子弟衝動行事。而梅家的晚輩們,也很擔心若梅之煥一死,他們根本沒有號召力來聚衆對抗宋一鶴,到時候沈莊梅氏豈非任宋一鶴揉捏了?

這些年輕後生,做慣了世家子,紈絝成習,根本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中。所以纔打定主意,不顧病牀上的老父哀呼勸阻,依舊一意孤行,聚衆奮兵。

其實明末這種情況實在並不罕見,像東林大佬侯恂的兒子侯方域,就仗著自己老爹的權勢敢於直接攻打府衙。他們倒並不是真心想要釀亂造反,而是覺得自己貴爲世家名門,朝廷的法度根本約束不到自己,最後無非大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罷了,所以行事毫無顧忌。

等梅之煥在病榻上聽到沈莊軍因湖廣巡撫宋一鶴逼迫,居然真的舉兵釀亂後,終於吐血數升,就此藥石無醫,一命嗚呼,暴死當場。

梅家子弟則因爲剛剛起兵梅之煥便暴死,便令沈莊軍用白布纏頭,自號“白頭軍”。

當時黃麻一帶,諸城皆無守備,全靠沈莊軍維持治安,而沈莊軍中又多搢紳子弟,在各縣城中人脈關係廣泛,影響力深厚,所以進軍之處無不披靡,轉眼間便攻破黃安、麻城、黃陂、羅田數縣之地,進圍黃州府府城黃岡。

沈莊軍所向披靡,全楚爲之震動,連殺道臣、守備、典史十餘人,又在黃岡城東大敗黃州府分守兵,擡銃架炮,日夜攻打,飛鉛熔鐵,人心震駭。

正在武昌調兵準備圖謀梅之煥的宋一鶴,這時候接到沈莊軍提前一步聚衆生變的消息,一邊是感嘆自己有先見之明,早早就看出梅之煥心懷不軌的圖謀,一邊也是悔恨不已,只恨自己對梅之煥抱有同僚之情,沒有儘快下手,致使沈莊軍現在縱橫漢東,席捲黃州,令局勢難以收場。

湖廣官軍的機動兵力本就不多,此時應急無方,只好抽調襄陽、漢陽、安陸等處的分守兵,甚至於向鄖陽撫治借調兵馬,以求增援黃州,堵防沈莊軍。

治兵調發遍於三楚,可是由於事發突然,宋一鶴依舊感到官軍彈壓恢剿的兵力捉襟見肘。再加上沈莊軍並非一般的無籍之農民,其中或仍力田、或業商販,甚則稱諸生、大者至薦紳,皆不計其數。

這些“棄青衿”而奮起舉兵的士紳子弟,大多家財富裕,令進剿的湖廣官兵大爲眼紅。

沈莊軍兵圍黃岡,救援的官軍便先前進到新生洲一帶馳援,沿途焚殺抄劫,所過屠掠,本來就有結寨自保風氣的黃麻百姓便紛紛各保鄉寨據敵。

官軍因此進退失據,本是來鎮壓反叛,結果卻成爲了反叛者和當地各鄉民衆共同的敵人,因此連遭敗績。

慌了手腳的宋一鶴,這才急忙增派兵力。他將原本駐守在襄陽和武昌的撫標精兵,全部調往黃岡解圍,又許以將領便行剿撫的權力,實際上就是暗示他們得勝之後可以隨意搶掠那些士紳的家產。

終於激發官軍士氣,在黃岡附近的團風鎮打敗了沈莊軍,解除黃岡之圍。

在湖廣官軍的大力圍剿下,沈莊軍的實力漸漸被削弱。作爲士紳團練武裝聯合作戰的一支部隊,其統帥權不集中、內部矛盾叢生的弱點也一一顯現,宋一鶴遂攻勢一轉,連續收復黃陂、羅田兩縣,兵鋒直指麻城。

這時候原本在隨州積極調兵遣將,集中兵力準備征討棗陽的李來亨,早已把目光投到了黃州府的亂局之中。

他很早就從蕭維崧和懇德記那裡收到了沈莊軍事變的具體消息,只是闖軍大多以爲宋一鶴和梅之煥的這場內訌,至多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沈莊軍的實力,完全沒有料到最終居然會發展到湖廣官軍和沈莊軍大打出手的地步。

前一段時間李來亨完全將注意力放在棗陽方面,兵力的部署也全都以棗陽爲優先,甚至還把經略大別山山區的郭君鎮也調了回來。

等他了解到沈莊軍變亂的情況後,才苦笑不止,先是自嘲一番,然後又同郭君鎮道歉,向他表示:“不料宋一鳥激變致亂如此!誰能想到這廝的本領這麼大,硬生生能把沈莊軍全部逼反?如今黃州府局勢已經成爲一鍋亂粥,雄麗(郭君鎮原名雄麗,以字行,君鎮是他的表字),現在也只好再麻煩你一趟,咱們還是要從大別山南麓重新殺回黃州府。”

方以仁則搖扇大笑道:“官軍和團練自相殘殺,據紅隊回報,如今黃州府已亂成一團,各州縣俱無守兵,城牆亦多遭損壞。府主此時操兵直入黃麻,趁宋一鶴與沈莊軍鏖戰不休之際,或許可收得虎牢之捷。”

方以仁所說“虎牢之捷”就是隋唐時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李世民在虎牢之役中一次性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爭霸諸侯的主力武裝,奠定了李唐一統天下的基礎。

不過在明末,最近似於虎牢之戰的,反而是讓滿洲人奠定江山的一片石之役吧……

“據說宋一鶴已解黃岡之圍,沈莊軍在團風鎮遭到官軍重擊,兵力折損不少,只好暫時撤出黃陂和羅田兩縣,退守黃麻一帶據寨自守。”白旺也分析道,“如此則說明沈莊軍兵勢已衰,他們本來就不是真心起義,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被宋一鶴以招撫之策迅速平定。”

“對。”高一功點點頭應聲說,“宋一鶴若以撫爲主,很可能不需要花費曠日持久的功夫去攻打麻城,而可以只用很短時間就解決沈莊軍。我們若不趕緊抓住戰機,恐怕時機稍縱即逝。”

李來亨知道大家這是在暗示他放棄進攻棗陽的計劃,先行以出兵干涉黃麻爲優先事項。

攻佔棗陽雖然是預定的計劃,但相比出兵黃麻有可能獲得的好處,確實是相距甚遠。畢竟黃州府是人口大府,戶口百餘萬,若能取之經營,湖廣闖軍就可以馬上迎來高速發展。

而且現在宋一鶴將撫標精兵都集中在黃麻戰場,同沈莊軍對峙。根據蕭維崧送回來的消息來看,宋一鶴並沒有留有足夠的兵馬來應對闖軍有可能的介入。

那麼現在出兵黃麻,很有可能同時解決沈莊軍和宋一鶴的楚撫撫標兩大兵團,一下掃平漢東地區全部的官軍力量。

“宋一鶴與沈莊軍自相攻伐,這是天遺我黃州做經營之資,我自不會任其戰機逝去。反正闖軍兵馬爲了準備進攻棗陽的事宜,早已把糧草輜重、火藥箭矢全部準備充分,戰士們也都枕戈待旦,休整完畢,只需調轉刀口,改攻棗陽爲入黃州便好。”

“計議既決,一功大哥、老白、雄麗,還有搖旗,各管隊均立即回隊統兵,調集部隊。馬兵先行,步卒運輜重、火炮後行……雄麗,你和張皮綆帶馬兵先到牛心寨,徵調當地寨兵一同參與黃麻之役。”

郭君鎮並未對自己才從牛心寨趕回隨州,現在就又要奔回牛心寨一事懷有什麼芥蒂,反而是站起身來,爽朗答道:“用兵貴於神速,我看就將本隊步卒全交節帥指揮,我和張皮綆只帶親兵騎士趕去牛心寨即可。”

李來亨也爲郭君鎮的當機立斷和專心兵事所折服,他心裡也微微自嘲,人家郭君鎮就是性格直來直去,出言無忌罷了,自己作爲一個上位者、一個領導者,不能好好使用的這種部下就算了,居然還心懷怨氣,實在失當。

“好,用兵貴在神速。既然糧草輜重都已備好,宋一鶴和沈莊軍的決戰又迫在眉睫,我們也實在拖延不得,散會以後大家就立即前去準備,雄麗和皮綆儘快趕往牛心寨徵發寨兵,其他人則如前所述,趕快行動。”

“席捲黃麻,在此一舉!”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章 順兵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小徽柔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九章 牛相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章 順兵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小徽柔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九章 牛相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榆中县| 独山县| 锦屏县| 思茅市| 怀仁县| 新和县| 大足县| 抚松县| 玛纳斯县| 西盟| 巴东县| 高雄市| 定日县| 开远市| 龙泉市| 洛隆县| 宿迁市| 秦安县| 同德县| 景东| 新郑市| 邯郸市| 安达市| 华宁县| 普陀区| 临清市| 石景山区| 沂水县| 乐业县| 车险| 蓬莱市| 陆良县| 湘乡市| 扶余县| 庆安县| 齐齐哈尔市| 修水县| 合山市| 建始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