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七章 水生

“李教員!”

洛彬是麻城本地士紳子弟,他叔父就是參與沈莊軍的團練寨主,不幸死在宋一鶴的手中。闖軍平定黃麻以後,洛家算是較早投效李來亨、與闖軍合作的搢紳之一,洛彬因此被選入隨營學堂之中學習,成爲了保定軍官李破虜的學生。

之前李破虜能夠發現陳可新的真實身份,就是靠的洛彬指認。他雖然年少,現在不過十五歲,比之張皮綆還小不少,但已在湖廣省內多個府城遊學過了。

洛彬在荊州遊學時的座師,就是陳可新,所以他見到隱姓埋名後的陳可新才大感詫異,將這條訊息告訴給了自己十分信任的老師李教員。

他自然不知道自己險些使得陳可新身首異處,後來從李破虜處得知陳可新被委爲羅田縣莊使後,還頗爲高興,感覺是不是因爲自己說了陳先生是夷陵州舉人,所以他才被小李王看重?

事後洛彬還得到李教員的嘉獎,受到不少表揚。眼看年節將至,隨營學堂也快要放假了,洛彬便特意準備了一條臘肉,找到李破虜,說是要作爲束脩以示敬意。

李破虜雖然是武人出身,但他是衛所世襲軍官,出身也不算差,自然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看到洛彬這種態度,便笑笑說:“少虎帥設置隨營學堂,自有其定製,我擔任教員一職,無論是口糧還是生活津貼都遠超過一般精兵銳士,便不再方便束脩之儀了。”

他看洛彬隻身一人來送禮,便問道:“卿平,束脩是你家長輩讓你送來的嗎?隨營學堂今天就放假了,這份禮物你帶回家好了,和家裡人說一聲,就說闖軍規矩嚴格,我也不好收下,只能心領你們的好意。”

洛彬年齡雖然未及弱冠,但他家中長輩附庸風雅,早已給他起好了一個叫做卿平的表字。李破虜畢竟是保定兵降軍出身,在闖軍中也沒有擔任帶兵官的實職,而只是充任隨營學堂的教員,算是人在屋檐下,儘量收束乾淨手腳來做人,自然不願因爲這樣一份簡單的禮物,而違背李來亨制訂的法令。

“李教員,這不是我家裡長輩的要求,是我自己用生活津貼買來的。”洛彬的回答讓李破虜有些吃驚,他接著又說,“還有就是放假的事情,其實我想和李教員所說的就是這件事,我不想放假回去家中。”

不想回家?洛彬的話讓李破虜越來越摸不著頭腦了,雖說隨營學堂中包吃包住,生活待遇也算不錯,但那是對窮戶而言,相比較士紳家庭,生活待遇肯定還是有所下降。更何況學堂中規矩嚴格,生活作息都要按表而行,活動範圍也有侷限,若是窮戶不想放假,想留在學堂吃免費的飯菜,那李破虜還能理解,可洛彬分明是搢紳之家出身,不願放假回家、而想留在學堂之中,又是什麼道理?

洛彬看李破虜一臉不解,便解釋道:“一回到家中,我爹就成日要我讀些沒有意思的經書,也不許我和同齡的夥伴們在外玩耍,活個什麼意思?不像咱們學堂之中,每日都有李破虜講解古代行兵打仗的事蹟,有時候還能聽得白大人來講一講莊稼人是如何墾田開荒,還有高大人會來說天下山川地理的有趣之處,哪一個不比回到家裡,關門悶頭讀五經要有意思呢?”

洛彬所說的白大人、高大人,自然指的就是白旺和高一功兩人。

其實除了他們兩人以外,其他像方以仁、郭君鎮、郝搖旗、馬寶、嚴薪等人,只要有時間,都會被李來亨叫去隨營學堂,講上一兩節課。

課程內容也不拘束於李來亨早前給李破虜等人制定的教學綱領,而是即興發揮,講什麼都可以。

像方以仁有時講一則史,有時又講《戰國策》上縱橫家的故事,白旺和高一功也都是講他們最擅長的領域,特別是白旺還會向學員們解釋營田新法的奧妙,使得闖軍的政策更爲貫徹下去。

更何況隨營學堂聚集了不少歲數相近的少年人,課程內容又不侷限於呆板的五經,而是兼顧地理、農學、戎事、體能……項目衆多,像李破虜這樣細心的教員又能寓教於樂,同學員們打成一片,因此出現像洛彬這樣不願意放假回家的學生,也就並不奇怪了。

嘗過新生活的他,對家中那種悶頭讀書的日子,自然會有所反感。

但李破虜還是對此感到哭笑不得,洛彬能夠習慣並且熱愛上隨營學堂的生活,說明李來亨改造、教育士紳子弟的計劃十分成功,但李破虜可沒有權限把學生留在學堂裡,年關將至,洛家長輩找上門來,你要他怎麼解釋?

要是因此更加激化闖軍和士紳階層的矛盾,造成叛亂,那豈非毫無必要。

李破虜因此摸了摸洛彬的頭,安撫他說:“卿平,馬上就要過年啦。你喜歡在隨營學堂的日子,這是一樁再好不過的事情,可是即將過年,你的家人長輩,也一定很想念你,所有人都等著你回家好好吃一頓飯。何況,我要是把你留在學堂,你們家人豈非要來懷疑闖軍扣押人質,是想幹些什麼壞事不成嘛。”

洛彬平素看起來話不算很多,性情也較溫和,這時候卻顯得有些倔強,又同李破虜多番爭辯,似乎無論如何都想留在隨營學堂裡過年。

李破虜對此就更加難以理解了,他解釋說年假一過,洛彬自然還要回到學堂學習,何必急於一時?鬧出什麼事情就不好了。

可洛彬還是硬要爭辯,不願就此回家。他鬧的聲音太大,將還留在學堂房舍中的不少學員都吸引了出來,有一個身穿破布衣裳,看起來歲數同洛彬差不多的少年人趕緊衝過來拉了洛彬一把,勸說他不要再和教員頂嘴了。

“你就好好回家吧!”看起來出身境況比搢紳子洛彬差了很多的少年,也勸說洛彬回家,“學堂中孤兒不多,但幼兵團就在隔壁,那裡沒有家可以回去的人還很多,我可以同他們玩耍便是。”

李破虜這時候才漸漸搞清楚了情況,這個少年人也是他的學生,名字叫李瑋羣,是大別山中的寨民出身,他的家人都因爲參與抗糧活動而被官紳所殺,因此淪爲孤兒,所幸被李來亨選入隨營學堂就讀,生活纔算好轉。

李瑋羣生的濃眉大眼,比相貌清秀的洛彬高大不少,李破虜也沒想到這兩人居然會有所交集。而且看意思,洛彬這個搢紳之子,就是爲了朋友才堅持要留在學堂過年。

李教員心中所有感慨,同時拍了拍兩人的腦袋,強調道:“卿平好好回家過年,李瑋羣你可以和我一起過年,教員中也有許多人沒有家眷,都要留在學堂裡,你們到時候絕不會冷清無聊。”

洛彬還想說些什麼,但李瑋羣連續推了他好幾把,硬將他推出門去,他才只好垂頭喪氣,放棄了在隨營學堂過年的打算。

李破虜因爲擔心洛彬之後還不好好回家,便親自送他出去。兩人走到一半,麻城又下起了小雪,李破虜心血來潮,問道:“你怎麼會認識李瑋羣呢?你們又是如何有了這般好的交情?這事情真叫我感到好奇。”

“啊,你說阿瑋嗎!他和我年紀彷彿,是個特別厲害的人,我最爲佩服!”

“哦?你佩服他什麼?”

“他懂得捕鳥,阿瑋教我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我們抓過不少東西,雞,角雞,鵓鴣,藍背……什麼都有。”

洛彬想起李瑋羣的神通廣大來,佩服他心中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他給李破虜講道:“阿瑋還懂得用叉子捕魚,他身手特別的矯健,還會射箭,我同他學了許多東西,實在佩服得緊。”

洛彬說著說著,一張臉便都漲紅了,顯得特別興奮。

這讓李破虜感到一陣兒莫名的感傷,他是衛所世襲軍官出身,想起來自己小時候,似乎也有過這樣一位朋友。

那個朋友叫水生,李破虜印象裡是他家附近的軍戶出身,小時候常常帶著李破虜去地裡偷瓜。有回他們偷瓜時遇到一條狗獾,長得特別兇猛,李破虜腿上還被咬傷一處,至今留有疤痕,當時便是水生用一根叉子救了他。

李破虜越回憶,記憶就越清楚。但他同樣記得很明白,後來他也和父親一樣做了朝廷的軍官,算是一個老爺,而水生則還是軍戶,印象裡好像在某次東虜入寇時被掠走,事到如今,也不知道是已經死掉了,還是依舊活著。

自己成爲了老爺,水生卻還是一個軍戶家僕,兩個人自然不可能再做朋友。

洛彬和李瑋羣是否也會這樣呢?

可是少虎帥對窮戶似乎又偏袒得緊,李瑋羣這種寨民也能同搢紳家的孩子在一處讀書,未來會不會不一樣呢?

只是李破虜又想到一點,他聽人說過,說是國初洪武太祖還在的時候,太祖皇帝也是愛護、偏袒窮人的,但沒過多少年,世道還不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嘛。

更何況,少虎帥怎麼能同洪武太祖相比。

他把洛彬送回府中,望著街上漸漸堆積起來的雪花,突然感到一陣寒意,自古以來的世道,不管過去多少年都不會改變的。

老爺即使一時窘迫了,給他時間,他今後還會是老爺。

窮戶即使一時得了錢,要不了多長時間,終歸還會變回窮戶。

這就是天理。

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
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桑植县| 宜州市| 密山市| 延庆县| 阿坝| 小金县| 蒙山县| 霍州市| 兴隆县| 密云县| 来安县| 松滋市| 奎屯市| 越西县| 奈曼旗| 桂林市| 桦川县| 广平县| 乌拉特中旗| 股票| 黑河市| 资中县| 望都县| 台湾省| 宁都县| 西安市| 龙山县| 龙岩市| 稷山县| 永平县| 固始县| 长寿区| 科尔| 九龙县| 平潭县| 余庆县| 汕头市| 靖远县| 嘉禾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