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

明朝的宗旨,就是北京城裡,紫禁城上的“敬天法祖”四個大字。

今天闖軍把這四個字做了簡單的修改,將“敬天法祖”四個金燦燦的大字改爲了“順天應人”的新宗旨,昭然若揭地顯示著新生國度不同以往歷史的新宗旨。

禪讓儀式和闖軍開國建基的一切典禮,都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之中??傌撠熑诉€是禮政府的鞏尚書,他本來就是明朝政府中負責禮制的官員,對於這一方面的知識也自然是相當豐沛。

李來亨仔細觀察著太原大道上形形色色、不同人物的神情,很明顯可以看出的一點是,牛金星現(xiàn)在雖然已經貴爲“新朝”的平章政事,可牛相的養(yǎng)氣功夫顯然還是很不到位的。從他的神情上來看,牛太師對於自己不能參與籌辦開國大禮這件事情,是非常在意的。

“啓翁,別來無恙??!”

李來亨似笑非笑地看著牛金星,拱手說道:“啓翁是我朝的開國第一相,今後垂大名於青史之上,也是也是不枉此生啦。”

只是牛金星好像沒有什麼閒情雅緻同李來亨談談開國首相的事情,他的不快簡直顯露於形表,這等養(yǎng)氣功夫,現(xiàn)在被宋企郊和鞏焴這班人直追而上,似乎也就並不奇怪。

牛金星自己頗憤憤於李自成用人竟然有了幾分“用人如積薪,後來者居上”的味道,但在李來亨調侃時,這些小小的不滿,也只能暫時先收一收。

他顯然不願意和李來亨多說什麼,只是裝作淡然的樣子,輕聲道:“小李帥位列諸侯之位,開國封侯,同樣是要留名大順之史冊了?!?

李來亨輕笑道:“封侯非我願,唯望天下平。啓翁……啊不,應該說是牛相,牛相過譽了。自從明太祖廢除宰相一職以後,時隔二百餘年,我朝重新設宰相,牛相就是這二百年來頭一位宰相,權傾朝野,天下何人能望及項背?這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李自成恢復唐制,當然也就重新恢復了被朱元璋廢除的宰相一職。而且唐朝本來是羣相制度,大順雖然也設有左右兩個平章政事,不過因爲另一位平章政事惠世揚年邁,李自成加其爲平章,更多是爲了爭取明朝舊臣的人心,並沒有授予惠世揚真正的宰相實權。

所以說牛金星是這兩百多年漫長時光中,第一位真宰相,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不過牛金星自己知道自家事,古之宰相是能開府建牙的,至少也能自己徵辟僚屬。可是大順採取右武制度,李自成現(xiàn)在又重用一班在陝西投降的明朝舊臣,牛金星不要說是徵辟一班宰相僚屬,即使是想保持自己對於六政府的影響力,都很困難了。

所謂真宰相,也只不過是因爲現(xiàn)在大順的文官架子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至少從李自成加授牛金星天佑殿大學士一銜的情況來看,或許將來的大順,平章政事將只是虛銜,天佑殿大學士纔是實職。

如此所謂真正宰相,其實也不過是聊備顧問的內閣輔臣而已。

牛金星不再多言,與李來亨隨意說了些無用的廢話以後,衆(zhòng)人便看到一隊隊列嚴整的騎兵打馬而出。

李自成的黃龍大纛也出現(xiàn)在太原城的大街之上,黃蓋遍張,道路兩旁早已獲悉闖軍將要在今天開國建基的城內居民們,也都紛紛焚香頂禮,跪在路邊上頂禮膜拜。

李來亨嗅到了濃重的香爐煙燻氣味,整座城市都被一股似乎能看出金黃之色的煙霧覆蓋。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李來亨聽到了鞏尚書的聲音,他好像在大聲念著《禮記》中的內容。周圍的騎兵向前涌動,金鼓喧天,戈甲耀日,山西附近聞訊的老百姓都扶老攜幼,像潮水一樣涌來太原城觀禮。

雖然牛金星一再提出禁止外郡百姓到太原觀禮的建議,不過李自成似乎因爲即將稱帝開國的緣故,整個人具備了比較之前更爲強大的一股自信力。他一口否決了牛金星的話,決定讓更多人看到大順皇基的奠定時刻。

很多老人手擎著香跪在地上,想著太平日子果然要盼到了,不禁激動得熱淚縱橫。

李自成本人也很激動,現(xiàn)在稱帝的程序已經到了晉王揖讓的第一步——由於闖軍一口咬定崇禎已經被清軍殺害,所以將在太原的明朝宗藩諸王中挑選合適的人物繼承大統(tǒng)。

此前李自成已經物色好了由秦王來做明朝這最後的一日天子“明末帝”,但是根據(jù)鞏尚書所言,秦王欲繼承帝位,也要首先揖讓數(shù)次。具體程序先由一些明朝的宗藩成員推戴晉王繼位,接著晉王出來說明自己是如何“德薄”,沒有資格繼承明朝的大統(tǒng),並首先提出因爲清軍殺害先帝崇禎的關係,只有“興兵爲大行皇帝復國仇者”,才能擁有繼承明朝帝統(tǒng)的真正合法性。

這一條要求提出來以後,其實就完全杜絕了明朝宗藩成員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因爲無論是秦王也好,還是在南京擁有一定權力的潞王和福王,他們大約都無膽也無謀於討伐皇太極。

緊接著便是秦王的揖讓了。

他受到了明朝宗藩成員的一次勸進,接著又受到了只拿到幾百兩賞銀而不情不願的晉王勸進,於明朝舊人的推戴聲中,終於決定宣佈正式繼承“先帝”的皇業(yè)。

可是秦王偏偏又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物,他生怕著自己如若真的做了“明末帝”,將來真的能夠安享宋王的五千兩恩養(yǎng)銀嗎?萬一未來的大順君臣忌憚自己這個明朝末帝,給他一杯牽機酒,像宋太宗謀害南唐後主李煜那樣,將他殺害了可怎麼辦?

所以揖讓到了這一步居然出現(xiàn)了一點小小的問題,便是秦王堅決不肯正式稱帝。他聲言按照《春秋》大義,殺害故君的逆賊尚未討伐,則故君不得下葬,新君不得繼位。

秦王認爲自己兵力弱小,不能討伐虜逆,便提出自己只能稱號爲“監(jiān)國”,而實在不敢稱帝。

李自成對此當然是頗爲惱怒,一切說得好好的,五千兩恩養(yǎng)銀子和一個宋王的王爵都許諾下去了,結果秦王居然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鬧出了問題?

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qū)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九十七章 聯(lián)軍末路(二)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zhàn)故智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二章 鰲拜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章 左鎮(zhèn)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zhèn)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zhàn)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二十七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中)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七章 順兵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zhàn)
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qū)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九十七章 聯(lián)軍末路(二)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zhàn)故智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二章 鰲拜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八章 大戰(zhàn)的氣氛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章 左鎮(zhèn)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zhèn)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zhàn)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二十七章 血戰(zhàn)無名山(中)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七章 順兵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沙田区| 襄城县| 东兴市| 淅川县| 中宁县| 团风县| 辽中县| 惠东县| 迁安市| 永定县| 阳春市| 九江县| 邵阳市| 和静县| 宁城县| 兴文县| 木里| 阜城县| 铜鼓县| 建阳市| 蒙阴县| 天峨县| 九龙县| 商南县| 峨眉山市| 德钦县| 龙江县| 绥中县| 黑山县| 平定县| 兴文县| 奈曼旗| 益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库伦旗| 临泽县| 商水县| 葫芦岛市| 洛扎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