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

關寧軍的騎兵仍舊不失兇頑,面對大順宿衛驍騎的凌厲攻勢,反而越戰越爲兇狠。獲鹿戰場的北翼已經完全白熱化,徹底地膠著了起來,即便是張皮綆一再帶著楚闖騎兵發動牆式衝鋒,試圖在關寧鐵騎的戰線上鑿開一個缺口,也因爲兵力有限,無法取得顯著的戰果。

遠處槍炮驟響,萬箭齊發,從關寧軍戰線的後方又射來如雨的炮彈和箭矢——吳三桂的關寧軍,裝備的火炮數量不及大順軍多,但一門門都是比大順軍的小型輕炮威力大得多的紅夷重炮。

劉澤清的山東鎮,不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不能同八旗軍和關寧軍相比,但他們也有數量極多的輕炮。像那種一車三炮的滅虜炮,在山東鎮裡數量就不少。

諷刺的是,此時滅虜炮反而是在東虜的指揮之下,向漢人軍隊開火了。

張鼐殺得火冒三丈,黨守素看看情況,勸道:“雙喜哥,現在的形勢我們不能再強攻了!北翼這支騎兵都是大順精兵,不能白白在陣地戰裡消耗殆盡,一定要留到戰局關鍵時刻,打出一錘定音的效果來才行。”

張鼐氣得暴跳如雷,他完全沉浸在了戰鬥裡面,連關係最好、感情最深的黨守素,都是直接痛罵道:

“放你孃的狗屁!我們泰山壓頂,再衝一陣,一定能沖垮韃子。我和萬歲說過了,一定要旗開得勝,這時候怎麼能保留實力?”

黨守素無言以對,他深知張鼐做法完全不對,可是也拿不出辦法來勸說他這位好兄弟。

戰場上的形勢更爲緊迫了起來,吳三桂雖然無德無恥,可他不愧是大明軍隊中最後、最大一個強悍軍閥,不論是手中軍隊的戰鬥力,還是他個人的驍勇和指揮水平,都顯出了高於張鼐不止一籌的程度。

張鼐不管不顧,帶著他的大纛旗幟繼續向前猛衝猛打。黨守素長嘆一口氣,只好向他身邊那些來自西北邊軍的騎士們高喊說:

“生死存亡,在此一戰。弟兄們務必衆志成城,全力以赴,跟著義侯殺過去,人人博取一個開國萬戶侯啊!

全軍上下,跟隨義侯衝擊敵陣,不得有誤,凡有違令者,斬!”

對面的關寧軍還是旗幟井然,嚴陣以待,吳三桂最得力的助手副將楊坤,此人現在還未成爲清軍的固山額真,但這名後來在保寧之戰中擊破劉文秀的戰將,指揮戰鬥的水平的確強悍。

關寧軍在楊坤火線督陣之下,戰線穩固,又連續數次抵擋住了張鼐帶頭髮起的萬騎席捲。

只是現在是兩軍死戰之時,張鼐麾下又全是大順軍中營精兵,雙方相持不下,張鼐固然是火冒三丈、黨守素同樣是焦急萬分,關寧軍卻也同樣是死傷慘重,大爲動搖。

楊坤舞動大刀,帶著家丁連續斬殺了好幾名從陣前潰走的逃兵,才勉強維持住了關寧軍戰線的完整。他也同樣是心急如焚,順軍騎兵的橫衝直撞,還有這些流賊的兇狠異常,也可稱得上是楊坤生平未嘗見過的如許勁敵了。

連利於中軍大陣中的吳三桂都向環繞在他身邊的高第、劉澤清、李建泰、高起潛等人感嘆道:“生平未嘗見如此勁敵,特欠一著耳。不然我輩覆滅矣。”

戰場上大刀帶著風聲呼呼作響,長槍映著日光劃成一條光練,順軍的騎兵同關寧軍的步、騎兵到處拼死混戰,殺聲震天。兩軍不分輸贏勝敗,很快就連楊坤都維持不住關寧軍的戰線完整,只能依靠紅夷炮和幾千桿火銃不斷開火,削弱著順軍精騎的衝鋒威力。

中營的宿衛鐵騎,還有張皮綆率領的楚闖騎兵,像河裡急瀉的怒濤,奔騰澎湃而來,斬草割麥一般地斬殺關寧兵。

楊坤大叫一聲不好,連忙組織更多的關寧兵發射火銃,想要阻止順軍騎兵的衝擊。可是張鼐就像一隻出谷的猛虎,居然硬頂著關寧軍密集的銃彈火雨,把一把大刀橫在馬前,直衝到了楊坤的面前。

張鼐滿臉、滿身,甚至連戰馬全身上下都是鮮血,他浴血奮戰,戰袍戰靴裡都灌滿了自己的、友軍的、敵人的鮮血,終於衝殺到了楊坤的面前。

正在楊坤一籌莫展,以爲自己的性命要交代在這裡的時候。吳三桂終於帶著壓箱底的中軍家丁衝了出來,他和高第同時率部出擊,拼命狂奔,邊馳邊射,後軍的紅夷炮也好像不要命似地在拼命射擊。

一發炮彈正落在張鼐附近,瞬間就把他的幾名親軍護衛炸死。眼看大隊關寧騎兵在吳三桂親自率領之下,直撲過來,張鼐還想再撐住一口氣,非要將楊坤這等敵人的大將陣斬以後才肯退走,但是黨守素深知時不我待,一刀拍在張鼐戰馬的屁股上,就催著他急速退開。

張鼐環顧戰場四周,到處都是戰死者的遺體,那些散落的兵器,被炮彈打的全無人形的殘軀,像是麥子一樣伏倒的死馬,他突然間就想起了牛金星曾經給他講過一個詞:

血流漂櫓!

這又何止是血流漂櫓,戰場上的遺屍已經層層疊疊,這毫無疑問是張鼐從未曾見識過、遭遇過的一場空前惡戰。

勇敢、草率又魯莽的張鼐,這一刻終於意識到了,這場決戰不是依靠自己一個人的拼命就能打勝的了……

他只好和張皮綆,和黨守素一樣,將目光轉移到了中央戰線的激戰上面。

無獨有偶,吳三桂也是這樣想、這樣做的。只是吳三桂的想法又和張鼐並不完全相同,他更多是不願意太過於消耗自己手中寶貴的兵力,如果皇太極能夠在中央戰線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那麼自己在北翼戰場,也就沒有必要過多出死力了。

北翼戰場的血腥味過於濃重,張皮綆看著戰場上的遺屍,心中也在不住地哀痛,楚闖精兵,何曾有過今日這樣慘痛,而且又沒有顯著戰果的傷亡呢!?

他同樣看向了獲鹿戰場的中央,闖王啊闖王,你能夠打垮東虜嗎?

李來亨,又到底能不能趕上這場決戰呢?

雲雀鳴叫,聲音比起烏鴉的哀鳴,自然顯得更加清新直爽。夏風吹得青草沙沙低語,掀起一層又一層閃光的波浪,好像意識不到戰場上的殘酷。

李自成的黃傘還屹立在戰場的中央,許多場過往慘烈的戰事畫面,好像走馬燈一樣地在永昌天子眼前閃爍起來。

清軍的實力遠在大順軍文武臣僚們的預計之上,沒人想得到,一支已經在真定城下久攻不克、士氣沮喪的軍隊,怎麼還會保持著這樣可怕的戰鬥力?

牛金星的樣子顯得有些慌亂,他一直是大順軍中最樂觀的人物之一,在此前順軍離開太原的路上,也是他一直在催促著李自成加快行軍東出井陘關,好趕上一場痛殲東虜的大勝仗。

現在戰局的發展,卻一下子就超出了牛金星的想象。他當然擔心李自成怪罪下來,也害怕自己爲首的大順文官中的“舉人黨”因此失去萬歲的“聖眷”,心中驚惶不定,自然顯得慌亂起來。

李自成沒有對牛金星說什麼難聽的話,畢竟決策是他自己做出來的。何況在兩軍剛剛交鋒的時候,張鼐的先鋒軍的確取得了不俗的戰果,清軍在那時候也著力隱藏著他們威力巨大的重炮,還有數量繁多的火銃,看來是早有預謀地在吸引著大順軍突入陷阱之中。

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章 顧炎武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一章 李公子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
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章 顧炎武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一章 李公子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克拉玛依市| 那曲县| 朝阳县| 尼木县| 宜昌市| 额尔古纳市| 萨嘎县| 高淳县| 玉林市| 新平| 龙南县| 尼勒克县| 枣庄市| 海安县| 喀喇沁旗| 隆安县| 称多县| 永平县| 阳城县| 和平区| 荣昌县| 芦山县| 安化县| 罗源县| 上饶市| 恭城| 庆阳市| 新蔡县| 阿巴嘎旗| 萨嘎县| 墨江| 晋中市| 正蓝旗| 黄石市| 望城县| 平陆县| 杭州市| 肇庆市| 民勤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