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含元殿賦並序(4)

[114]危昂:高聳仰向。歇向:相向無前。

[115]歊(xiāo)爛:光盛貌。歊,氣上出貌。(pēn)射:噴射。歕,吐。

[116]金根:金根車,瑞車名,天子乘輿。玉輅(lù):天子車,以珠玉爲(wèi)飾。

[117]太常:官名,掌宗廟禮儀。少伯:官名。

[118]火列門旆:紅色的門旗排列如火。門旆,立於門旁的旗。

[119]霜交陛戟:階陛上陳列的戟森嚴(yán)如霜。

[120]元元:百姓。《史記·匈奴傳》:“元元萬民。”

[121]億兆:億萬人民。《晉書·周嵩傳》:“下收億兆元元之命。”增增:衆(zhòng)多貌。《詩經(jīng)·魯頌·宮》:“丞徒增增。”毛亨傳:“增增,衆(zhòng)多貌。”

[122]金吾:執(zhí)金吾,天子護(hù)衛(wèi),掌檄巡京師,備非常水火之事。

[123]肱:臂。

[124]遞:互相。攀援:攀持援引。聳仰:聳企仰望。

[125]齊屨(jù)企:穿著鞋一同企立,即同企立。冠騰:人首騰踴。

[126]太史:史官。

[127]卿雲(yún):祥雲(yún)。《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yún)非雲(yún),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yún)。”

[128]豐澤:豐厚的德澤。

[129]上元:陰曆正月十五日,賞燈節(jié),夜觀燈。休徵:吉祥美善的徵兆。班固《東都賦》:“爰考休徵,三光宣精。”

[130]司寇:官名,古六卿之一,掌刑罰。緩刑:放寬刑罰。

[131]冢卿:最高的重臣。《左傳·襄公十四年》:“先君有冢卿,以爲(wèi)師保而蔑之。”降德:降施德澤。

[132]秩山川:整頓山川。問耆老:慰問耆老。耆老,年老德高之人。《史記·魯世家》:“敬事耆老。”

[133]周雨露:普遍降下恩澤。《申鑑·雜言》:“惠如雨露之降。”均邦國:使國家均平、公正。

[134]竭:盡。

[135]闐塞:充滿。

[136]揭金雞:吉時頒佈大赦詔時,設(shè)金雞於竿頭,以示吉辰。參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揭,高掛。太清:天空。

[137]正色:蒼天。《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138]慶忭(biān):慶喜歡樂。

[139]不逾辰:不超過一個時辰,形容時間短。雷:響,動。四域:天下。

[140]驅(qū)周驟漢:緊隨周代和漢代。

[141]於廓煥爛:開闊燦爛。

[142]臨:到。

[143]貞觀:正觀。《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144]靈宮:此指含元殿。巖巖:宮殿高貌。《文選》左思《魏都賦》:“巖巖北闕,南端攸遵。”李周翰注:“巖巖,高也。”

[145]交贊:交加讚美。

[146]乾道:天道,至健之德。《周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帝度:天子的體度。

[147]豈:難道。

夫瑤臺之美[1],不可以刑萬國[2];土階之陋[3],不可以儀天下[4]。奢不遜而儉固[5],允執(zhí)中於大位[6]。《洪範(fàn)》曰[7]:“皇建其有極[8]。”富哉!上聖之宏議也[9]。詩歌楚室[10],頌美泮宮[11],諸侯之事也[12];雲(yún)夢甘泉[13],宴恢景福[14],僻王之志也[15]。論諸侯,曷若以戴天子[16];嘉僻王,曷若以尊聖人[17]。烈烈盛唐,祖武宗文[18]。五帝赧德[19],六王慚勳[20]。而政本乎慈[21],用過乎儉[22]。夫蒼生所奉者惟君[23],所愛者惟親[24]。寧有君親宅體於卑室[25],而臣子得安其身乎[26]?故有熊明庭[27],帝姚總期[28],從人慾也。天垂定星[29],《易》有《大壯》[30],君人者法焉[31],聖朝猶斥其華而憑其質(zhì)[32],今爲(wèi)是殿也者[33]。惟鐵石丹素[34],無加飾焉[35]。身居玄眇[36],心與萬姓,同畎畝之勞[37],以是臨衆(zhòng)[38],何衆(zhòng)不賓[39]?以是享神[40],何神不若[41]?其天德歟[42]!雖欲宮崑崙而館不周[43],城八極而隍四海[44],猶未足儲鴻醇而俯丕耀[45],豈鹹鎬一京之所在[46],崇四瀆之前式[47],敕懷鉛之小臣[48],俾讎書于禁中[49],正百代之遺文[50]。由是循環(huán)天造[51],耳目日新[52],敢頌成功[53],告於神宗[54]。無愧《斯干》之什[55],式昭聖德之容[56]。

頌曰[57]:帝作含元[58],含元言言[59]。崒若日觀[60],呀爲(wèi)天門[61]。太階三層[62],遠(yuǎn)法崑崙[63]。鎮(zhèn)茲秦野[64],揭以周原[65]。烈文祖宗[66],永錫孝孫[67]。孝孫有慶[68],於以施令[69]。奄甸萬姓[70],受天休命[71]。歌之頌之,管磬宜之[72]。穆穆皇君[73],壽考無期[74]。

既成斯文[75],客有勸之上者[76],對曰:“前王之宏祥詭瑞[77],乃聖朝之細(xì)事[78]。今休徵已厭於聰明[79],頌聲亦飫於天意[80]。私歌竊抃[81],乃臣子之常志[82]。又焉足以薦聞哉[83]?”客曰:“不然。今至尊明發(fā)不寐[84],有懷先皇[85],周文之孝也[86];允恭克讓[87],光溢海外[88],堯帝之謙也[89]。自即位已來,上下之休嘉[90],臣人之詠歌[91]。歌於睿躬則固辭[92],頌於宗廟則無[93]。今吾子之文明[94],昭乎累聖之耿光[95],美於大君之孝德[96]。可進(jìn)而退,宜言而默[97],使雅頌之音,卷而不舒[98],尤坦蕩其胸臆[99],無乃過歟[100]?爲(wèi)人之下者,有可達(dá)乎君親[101],雖濱於死[102],亦冒行之[103]。況宗廟或啓其心哉[104]?”臣華嘗聞遷善之規(guī)[105],願附升歌之末[106]

(《文苑英華》卷四八,中華書局影印本)

[1]瑤臺:以玉建築的臺閣。《管子·七臣七主》:“瑤臺玉鋪,不足處。”

[2]刑萬國:以爲(wèi)天下之模式。刑,通“型”。

[3]土階:以泥土築階陛。《呂氏春秋·召類》:“茅茨蒿柱,土階三等。”《史記·五帝紀(jì)》:“堯堂高三尺,土階三等。”

[4]儀天下:以爲(wèi)天下儀範(fàn)法則。

[5]“奢不遜”句:奢侈是無止境的,節(jié)儉可以安固。《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論語·述而》:“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6]允執(zhí)中:誠心執(zhí)行中庸之道。《論語·堯曰》:“允執(zhí)其中。”大位:帝位。

[7]洪範(fàn):《尚書》篇名。《尚書·洪範(fàn)》孔安國傳:“洪,大。範(fàn),法也。言天地之。”

[8]皇建其有極:《尚書·洪範(fàn)》:“次五曰建用皇極。”君王的建立有它的法則。此指建宮。極,法則。

[9]上聖:上代聖人。

[10]詩:指《詩經(jīng)》。楚室:楚國的宮殿。《詩經(jī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毛亨傳:“楚宮,楚丘之宮也。”

[11]頌:《詩經(jīng)》的頌詩,此指魯頌。泮宮:周代諸侯國學(xué)之宮,習(xí)饗射之處,東西門以南環(huán)水,以北建牆。與天子辟雍之四面環(huán)水相較,泮宮半面臨水,故稱。《詩經(jīng)·魯頌·泮水》傳:“泮水,頌僖公能修泮宮也。”

[12]諸侯之事:此雲(yún)楚室、泮宮是諸侯之宮,其建築是諸侯之事。

[13]雲(yún)夢:雲(yún)夢澤,楚七澤之一。司馬相如《上林賦》。“楚有七澤,其一曰云夢。”甘泉:甘泉宮,在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本秦離宮,秦始皇建前殿,漢武帝增築。

[14]宴恢:疑爲(wèi)宮殿名,或宴殿恢廓之意。景福:景福殿。《文選》何晏《景福殿》李善注引《洛陽宮殿簿》:“許昌宮,景福殿七間。”又引《典略》:“魏明帝將東巡,恐夏熱,故許昌作殿,名曰景福。”

[15]僻王:邪王。以享受娛樂爲(wèi)事的帝王。

[16]曷(hé)若:何如。戴:愛戴,恭敬。

[17]聖人:聖哲的人。

[18]祖武宗文:崇尚武功和文德。

[19]五帝赧(nǎn)德:五帝與唐代的文武之德相比,感到慚愧。五帝,五聖帝: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0]六王慚勳:六王在唐的功勳面前感到慚愧。六王:夏啓、殷湯、周武、周成、周康、周穆。

[21]政本乎慈:以慈愛爲(wèi)施政的根本原則。

[22]用過乎儉:用費過於儉樸。

[23]蒼生:人民。君:天子。

[24]親:父母。

[25]宅體於卑室:居住在卑陋的屋室。

[26]得:能夠。

[27]有熊:黃帝之號。《太平御覽》卷一三引《帝王世紀(jì)》:“黃帝有熊氏,母曰附寶,有NFEA8氏之女也。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而孕。”明庭:黃帝朝見神靈之地,又作明廷。《史記·封禪書》:“黃帝接萬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

[28]帝姚:舜帝。《說文》:“姚,虞舜居姚虛,因以爲(wèi)姓。”總期:總章,舜聽政之宮。張衡《東京賦》:“黃帝合宮,有虞總期。”

[29]定星:營室星。《詩經(jī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疏引《釋天》:“營室,謂之定……言定星昏中,而正四方。”

[30]易:《周易》。大壯:卦名。《周易·繫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fēng)雨,蓋取諸大壯。”

[31]君人者法焉:即“後世聖人,取之大壯”。言人君效法大壯卦以建宮室。

[32]聖朝:唐朝。斥華憑質(zhì):排斥其奢華的建築風(fēng)格,憑依其質(zhì)樸的規(guī)制。

[33]是殿:指含元殿。

[34]鐵石丹素:建材用紅白鐵石。

[35]飾:修飾。

[36]玄眇(miǎo):深奧,指深宮。《淮南子·齊俗訓(xùn)》:“玄眇之中,精搖靡覽。”

[37]同畎(quǎn)畝之勞:同感農(nóng)耕的辛勞。

[38]臨衆(zhòng):治民。

[39]不賓:不服。

[40]享神:祭神。

[41]不若:不順。

[42]天德:化育萬物、廣大無邊的自然德性。《周易·乾》:“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43]宮崑崙:在崑崙山上建宮。館不周:在不周山上建館。

[44]城八極:以八極爲(wèi)城牆。八極,八方之隅。《淮南子·地形訓(xùn)》:“天地之間,九州島八極。”隍四海:以四海爲(wèi)城池。隍,城池。有水曰池,無水曰隍。

[45]鴻醇:大醇,大純,大德。丕耀:大光輝。鴻醇、丕耀,均指當(dāng)時的天子德政而言。

[46]鹹鎬:咸陽、鎬京。

[47]四瀆:四大河,即長江、黃河、淮水、濟(jì)水。《禮記·王制》:“四瀆視諸侯。”前式:以前的法式。

[48]敕:命。懷鉛之小臣:文章之臣。《西京雜記》卷三:“楊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以爲(wèi)稗補(bǔ)軒所載,亦洪意也。”

[49]讎(chóu)書:校書。禁中:殿中,指含元殿。

[50]正百代之遺文:校正前代的遺籍。

[51]循環(huán):依循環(huán)繞。《說苑·修文》:“故三王術(shù)如循環(huán)。”天造:天工。

[52]耳目日新:外觀日日更新。

[53]敢:願。成功:建築竣工。

[54]神宗:堯廟。《尚書·大禹謨》:“正月朔旦,受命於神宗。”孔安國傳:“神宗,文祖之宗廟,言‘神’,尊之。”此指唐高祖。高宗時曾上高祖李淵尊號爲(wèi)神堯皇帝。

[55]《斯干》之什:《斯干》之詩。斯干,《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

[56]聖德之容:具有聖明天子的德容。

[57]頌:讚美,爲(wèi)一種文體。

[58]含元:含元殿。

[59]言言:高大貌。《詩經(jīng)·大雅·皇矣》:“崇墉言言。”毛亨傳:“言言,高大也。”

[60]崒(zú):高峻貌。日觀:泰山日觀峰。在山東省泰安縣,可觀日出,故名。

[61]呀:大空貌。天門:天上之門,此指宮門。

[62]太階三層:臺階有三層。

[63]崑崙:山名。

[64]秦野:指今陝西之原野。

[65]揭:開。周原:地名,陝西省岐山縣東北岐山下。《詩經(jīng)·大雅·綿》:“周原NFEAANFEAA。”

[66]烈文:光明而有文采。《詩經(jīng)·周頌·烈文》:“烈文闢公,錫茲祉福。”

[67]永錫:永賜。錫同賜。孝孫:指當(dāng)時天子。

[68]有慶:有福。

[69]施令:發(fā)佈命令。

[70]奄甸:奄奠,覆蓋治定。萬姓:人民。

[71]休命:大命,天之命令。《尚書·武成》:“俟天休命。”

[72]管磬宜之:宜於用演奏簫笛石磬加以讚美。

[73]穆穆皇君:莊嚴(yán)美柔的天子。《詩經(jīng)·大雅·文王》:“穆穆文王。”傳:“穆穆,美也。”

[74]壽考無期:長命長壽。

[75]斯文:指《含元殿賦》。

[76]上:上獻(xiàn)天子。

[77]宏祥詭瑞:宏大而變化不定之祥瑞。

[78]細(xì)事:小事。

[79]休徵:休美的徵兆。厭於聰明:爲(wèi)天子所厭聞厭觀。

[80]飫:飽。天意:天子之心意。

[81]私歌竊抃(biàn):私人歌頌鼓掌。抃,拊手,鼓掌表示讚美。

[82]常志:永遠(yuǎn)的追求。

[83]薦聞:上薦聞知於天子。

[84]至尊:天子。明發(fā)不寐:自夕至旦,不眠不休。

[85]有懷先皇:懷念先皇。《詩經(jīng)·小雅·小宛》:“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

[86]周文:周文王。

[87]允恭克讓:信誠恭敬,謙遜仁讓。《尚書·堯典》:“允恭克讓。”孔安國傳:“允,信。克,能。”

[88]溢:佈滿。

[89]謙:謙遜。

[90]休嘉:美善。《漢書·禮樂志》:“休嘉砰隱溢四方。”顏師古注:“休,美也;嘉,慶也。”

[91]詠歌:歌頌。

[92]睿躬:天子親自。

[93](yì):厭。

[94]文明:文章。指《含元殿賦》。

[95]累聖:代代的天子。耿光:明亮的光輝。指明德,盛德。《尚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

[96]大君:天子。《周易·師》:“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97]宜言而默:應(yīng)言而不言。

[98]雅頌之音:指賦詩之作。卷而不舒:卷藏不舒展。

[99]坦蕩其胸臆:心中坦然廣大。《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

[100]無乃:莫非,豈不是。表示委婉語氣。

[101]達(dá):通達(dá),上獻(xiàn)。

[102]濱於死:近於死。

[103]冒行:冒死而爲(wèi)。

[104]宗廟或啓其心:開啓己心,意爲(wèi)以國家爲(wèi)重。《北齊書·神武紀(jì)下》:“爲(wèi)宗廟社稷,出萬死之策。”宗廟,指天下國家。

[105]遷善之規(guī):君子以改過遷善爲(wèi)貴的規(guī)戒。《法言·學(xué)行》:“是以君子貴遷善。”《孟子·盡心上》:“民日遷善而不知爲(wèi)之者。”

[106]升歌:登堂而歌。《禮記·明堂位》:“升歌清廟。”《禮記·祭統(tǒng)》:“聲莫重於升歌。”附升歌之末,意思是將自己的《含元殿賦》比附在廟祭時演奏頌歌之篇什的後面。

宮殿之賦,李華之前,《文選》錄有東漢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和魏何晏《景福殿賦》。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規(guī)模宏大,鋪陳高大巍峨、色彩斑斕、建築奇特的魯靈光殿之建築,充分展現(xiàn)了漢大賦極力誇張的寫法。賦中對宮殿光怪陸離的摹繪,被劉勰贊爲(wèi)“瑰穎獨標(biāo)”(《文心雕龍·才略》)。何晏《景福殿賦》,李善注引《典略》曰:“何晏字平叔,南陽人也,尚金鄉(xiāng)公主,有奇才。頗有材能,美容貌。魏明帝將東巡,恐夏熱,故許昌作殿,名曰景福。既成,命人賦之,平叔遂有此作。”正因奉命應(yīng)制,何晏於賦中歌功頌德,尤其對曹睿侈奢行爲(wèi)大加讚揚,極力辯護(hù),失賦之義尚光大主旨。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相比,何宴採用“時文”駢體體格,偶雜散句,語言更爲(wèi)流暢。李華承前代京殿舊制,賦含元殿,亦極盡鋪排之能事。全賦依時空順序,鋪寫含元殿結(jié)構(gòu)、繪飾、四時景觀、節(jié)候變化,體制宏大,層次分明。表現(xiàn)技巧靈活多樣,頗富創(chuàng)作性。就作賦宗旨而言,李華自謂“臣心輒極思慮,作《含元殿賦》,陋百王之制度,出羣子之胸臆。非敢厚自誇耀,以希名譽,欲使後之觀者,知聖代有頌德之臣焉。”(《含元殿賦序》)賦中雖亦不免歌功頌德,但能“體國經(jīng)野,義尚光大”(《文心雕龍·詮賦》),說理成分大大增加,反映了中唐古文創(chuàng)作者“文以載道”的理想。

(楊曉靄)

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69章 寒鬆賦第68章 賦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90章 三怪物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25章 美人賦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08章 勾踐進(jìn)西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25章 美人賦第108章 勾踐進(jìn)西施賦第76章 秋雲(yún)似羅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21章 麗色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0章 瓶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24章 雲(yún)中古城賦第89章 蝨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31章 白鸚鵡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1章 蕩子從軍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第40章 紙鳶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7章 塵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9章 麥秋賦應(yīng)制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69章 寒鬆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62章 別知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96章 登吳嶽賦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11章 蕩子從軍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74章 濾水羅賦第57章 鑄劍戟爲(wèi)農(nóng)器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68章 賦賦
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69章 寒鬆賦第68章 賦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90章 三怪物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25章 美人賦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08章 勾踐進(jìn)西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25章 美人賦第108章 勾踐進(jìn)西施賦第76章 秋雲(yún)似羅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21章 麗色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0章 瓶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24章 雲(yún)中古城賦第89章 蝨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31章 白鸚鵡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1章 蕩子從軍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第40章 紙鳶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7章 塵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9章 麥秋賦應(yīng)制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69章 寒鬆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62章 別知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96章 登吳嶽賦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11章 蕩子從軍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74章 濾水羅賦第57章 鑄劍戟爲(wèi)農(nóng)器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68章 賦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彝良县| 麦盖提县| 锡林浩特市| 鲜城| 沭阳县| 遵化市| 齐齐哈尔市| 和龙市| 财经| 虞城县| 舞阳县| 凤翔县| 庆阳市| 廊坊市| 佳木斯市| 桑植县| 清镇市| 砚山县| 芒康县| 竹北市| 酉阳| 隆化县| 康保县| 柳河县| 陵水| 黑水县| 忻城县| 临漳县| 布拖县| 平和县| 石楼县| 施秉县| 夏邑县| 延寿县| 武清区| 大新县| 阿巴嘎旗| 大同县| 勐海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