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動機不純

“啓稟皇上,徐光啓如今擔任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監察御史的新官之銜,正在河南督練新軍。不久前曾上書請求迴天津養病。此人乃是東林黨一派,不過並非東林黨核心。”李進忠把徐光啓的情況調查了一番之後稟報了朱由校。

“徐光啓是東林黨的?”朱由校頓時有些遲疑起來,此時的東林黨,正欲滅亡明王朝啊!不過隨之釋然了,東林黨也並不全是那種心懷不軌之輩,還是分激進派和溫和派的。這個徐光啓,應該屬於溫和派。

再如內閣首輔葉向高,也算是一個溫和派。

激進派就是趙南星、周嘉謨、楊漣這幾個傢伙。歷史上朱由校在天啓三年,大肆清洗東林黨,顯然也是處於暴怒之中。天啓三年的時候,皇后產下死胎,皇帝又被人下毒,這怎能不暴怒?

暴怒之下,自然是砍了一大片。

徐光啓沒被砍,說明沒被抓到什麼把柄。歷史上的天啓皇帝也向徐光啓拋出過橄欖枝,只是徐光啓不接這個橄欖枝,因而天啓皇帝讓他‘冠帶閒住’,即不削官位的前提下去職。

徐光啓算是明末東林黨的實幹派,現在還是能用的,畢竟此時朱由校還沒有和東林黨撕破臉。

因此朱由校立即下旨,召徐光啓進京覲見。

此時已經是天啓元年二月了,大明皇家銀行的開設,在京城算是一件大事,對百姓權貴影響很大。

普通百姓,甚至是許多權貴,紛紛將銀子存入大明皇家銀行,從而坐吃利息。但對那些山西票號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大明皇家銀行開業後,這家銀行的生意顯然好得嚇人。

銀行職員一個個禮貌待人,銀行裡還有免費茶水供應,絲毫沒有一點店大欺客的模樣。楊國瑞按照朱由校的建議,盡力讓銀行看起來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在這個國家,從衆心理是非常普遍的。

而銀行裡的一元開戶,更是吸引了大量普通百姓在銀行進行存款。

儲戶前來銀行取款的時候,如果不放心路上的安全,大明皇家銀行還會派士兵沿途護送,避免儲戶被不法分子搶劫。

山西票號受其影響,使得這些錢莊的現銀大幅度的下降,山西票號同樣也在做集資的事情,但是他們不給利息,而且是收取服務費用的,攬儲能力和大明皇家銀行相比,目前也就剩下匯票這一業務還有優勢。

然而楊國瑞在京城的四家大明皇家銀行開業後,便開始馬不停蹄的培訓新員工,並且已經在保定、天津、張家口等地選址裝修,準備進一步進行擴張,同時已經在研究印刷銀票了。

不過在銀票沒出來之前,大明皇家銀行先推出了一種‘禮票’,這種禮票用紅紙印刷,用來給人們送禮用的。

去參加什麼喜宴,如果直接送銀子,那顯得多俗氣啊!如果送銀行推出的這種印刷精美的禮票,那就好看、吉利多了。

這種禮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不僅老百姓喜歡,那些權貴一夜之間都不送銀子了,去參加什麼筵席什麼的,都是用大明皇家銀行的禮票。甚至是很多權貴專門讓下人跑到銀行,換了一大堆的禮票存在家裡備用。

很快官場上的金錢活動也被禮票所取代,給上司送禮孝敬、賄賂官員等等活動,送銀子的時候都用上了禮票,而且往往是大面額的禮票。

要說送銀子,一兩銀子就夠重了,賄賂下人都是可以。但用來賄賂那些達官貴人,那就拿不出手了,也不方便。

京城有童謠這麼唱的:“白變黃,黃變白。”

講的就是京城送禮的演變,一開始還是送銀子,接著變成了送金子,再後來變成了送珍珠。

不管是送黃金,還是送珍珠,能有送禮票來得方便和喜氣?

黃金拿出去,人家說俗氣。

珍珠拿出手,人家又不好變現。

古董送出去,人家說不定看不上眼,又或者看走眼。

送禮真他媽的難啊!

如今禮票出現了,這種禮票印刷精美,兌換方便。同時還喜氣,吉利。同時在價值上也一目瞭然。

很快禮票就如同洪水一般席捲京城官場,讓很多官員都感覺收禮方便不少啊!而且這些錢還可以存到銀行吃利息。

至於什麼怕皇帝知道他們錢很多的事情,這完全不用擔心,用別人的名義去辦個戶頭就行了。

以至於不到半個月,很多官員也都偷偷的把銀子存進了大明皇家銀行。而且都辦了三年或五年的長期存款。

大明皇家銀行並非是所有儲戶都有10%的利率,隨存隨取的利率只有3%,一年存款則有5%利率,三年存款是7%利率,五年存款纔是10%利率。

但是有一些官員卻是開始怒批皇帝在‘玩火**’,很多官員都看到,一旦大明皇家銀行無法盈利,就難以支撐10%的年利率,如果投資失敗了,那怎麼辦?

拆東牆補西牆當然可以延續,但若是有一天玩脫了這麼辦呢?

於是這天早朝,一羣大臣紛紛出列,指責皇帝開設皇家銀行是‘歪門邪道’,就連很多齊楚浙黨官員,也都對此表示擔憂。

“諸位愛卿,朕開設皇家銀行,若有一天銀行倒閉。朕還有皇莊、皇店可用來賠償儲戶存款,決不會讓儲戶們吃虧。”朱由校在朝堂上對大臣們許諾道,他知道很多大臣都把錢存進了銀行。

現在要增強他們對皇家銀行的信心。

“啓稟皇上,倘若銀行倒閉,皇莊、皇店亦不能賠償存款又當如何是好?”首輔葉向高出列問道。

“哈哈!朕換不起錢,不是還有朝廷嘛!總之朕是不會失信於民的。”朱由校樂呵呵的說道。

“皇上聖明。”趙南星突然跪在地上,大呼聖明。葉向高原本想要和皇帝爭辯一番,完全沒想到趙南星突然同意了,還大唱頌歌。趙南星這以跪地大呼,很快一羣東林黨就嘩啦啦的跪下去了。

朱由校看著眼前的場面不由冷笑,顯然這些東林黨都對銀行不看好。畢竟在他們看來,10%的利率下,大明皇家銀行只要時間一長,必然會出現問題。到時候只要出了問題,皇莊、皇店彌補不了儲戶損失,那麼必然要大肆出售國有資產,甚至是出售國有權利,那麼手上有錢的商人,豈不是就能從中得利了?

所以東林黨的稱頌,實際上是動機不純。

“呵呵!哥手上有這麼多銀子,還能把生意做虧了不成?”朱由校心中淡定無比,等把各方面的生意做大了,可別哭著喊著說咱與民爭利就行。

這天早朝過後,大明皇家銀行當天吸納的存款就暴增了一百多萬兩,而且大多辦理的都是五年長期存款。

~~~

兄弟們,來點推薦票啊!收藏再走一波呀!

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28章 大洗牌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85章 閹黨來襲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88章 謠言四起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67章 翻盤點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36章 君臣翻臉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30章 整頓京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73章 準備鑄幣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上架感言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48章 建造高爐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3章 瀋陽不保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20章 動機不純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27章 佈局遼東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27章 佈局遼東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0章 整頓京營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41章 漢皇黨成立
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28章 大洗牌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85章 閹黨來襲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88章 謠言四起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67章 翻盤點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36章 君臣翻臉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30章 整頓京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73章 準備鑄幣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上架感言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48章 建造高爐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3章 瀋陽不保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20章 動機不純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27章 佈局遼東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27章 佈局遼東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0章 整頓京營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41章 漢皇黨成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诏安县| 库伦旗| 平南县| 奇台县| 沙田区| 丹巴县| 安顺市| 文安县| 洮南市| 青岛市| 江都市| 滕州市| 漳平市| 吐鲁番市| 正蓝旗| 镇原县| 保山市| 大同县| 冷水江市| 茂名市| 永州市| 马关县| 金塔县| 盐源县| 景泰县| 罗山县| 齐齐哈尔市| 博白县| 舟曲县| 邵武市| 碌曲县| 正安县| 洪湖市| 周口市| 九寨沟县| 当涂县| 康保县| 韶山市| 额敏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