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

天啓十年,電報已經在北方全面鋪設,同時也鋪設到了江南及沿海各省,跨海電纜也在到處鋪設,一路鋪設到了南洋、中南半島與澳洲。

這些電報線路的鋪設,話費了不少錢。不過總體來說,成本也不算高,比修公路鐵路什麼的,投入要低很多。

其中新政省份除了個別海外殖民地沒有完成電報鋪設之外,電報已經鋪設到了各州縣。

電報網絡已經成型,朝堂之上也開始商議電報開放民用之事宜。

朝臣們觀念較爲保守一些,認爲電報乃是國之神器,不可輕易開放民用。但也有部分官員認爲,開放民用意義重大。

“電報若是開放民用,民間信息傳遞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而且朝廷也可以通過經營電報業務收回投資成本。若只是供官方使用,對資源浪費極大。”蔣德璟就是支持電報民用的官員之一,他建議道:“若是擔憂民資涉及商業競爭,不若將電報業務推延幾個時辰便可。”

“諸位愛卿以爲呢?”朱由校對羣臣問道。

羣臣聽蔣德璟這麼一說,好像倒也是那麼回事。不開放民用,主要還是如今電報官方專用有很大的商業利益。國有資本財團如今依靠電報的信息傳遞速度,在各省大量運作,通過攫取商品差價賺取了高額利潤。

“蔣大人所言不無道理,若是一名響應朝廷號召前往海外他國經營商業之商人,與本土遠隔萬里,若無電報通訊,經年皆無音訊。若能開放電報業務,則其與家人自可不時通信。”

“臣附議。”

開放民用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還能加快經濟發展,羣臣們想通了這個道理,自然也沒有反對的道理,隨之紛紛附議。

“好。既然衆位愛卿皆認爲此法可行,便將電報開放民用,收費不可過高。”朱由校隨即決定道。

天啓十年七月,大明郵政局更名爲郵電局。正式開放電報民用。

此前電報雖然出現,但是報紙上根本沒有任何的報道,這東西有點像是朝廷的‘黑科技’,藏掖著好幾年了。

民間雖然不少人知道電報這個東西,但卻無法深入瞭解。也是一頭霧水,只知道這東西能快速傳遞信息,但對其工作原理等等皆是渾然不知。

如今電報業務公開,電報這個東西也出現在了報紙之上,廣大人民羣衆這時候才普遍知道有電報這種東西。

電報這個東西的出現,頓時震撼了整個大明。

時人評價稱:巧奪天工!

很多民間人士自己編寫的野史中紛紛記載了電報的出現,中國是一個擅長記錄歷史的國家,但凡發生了什麼,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很多人提筆記錄下來。

與之相反的則是歐洲人。他們則是擅長摧毀歷史。歐洲人陷入黑暗中世紀之後,基本上只剩下了宗教史,此前歐洲大陸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些歐洲人自己都一頭霧水,很多東西只能靠猜。什麼古希臘、古羅馬這些歷史,大部分也都是猜想,並沒有完整的史料和文獻。

古希臘、古羅馬這些文明之後,以及黑暗中世紀之前這一段歷史,更是模糊不清,史料基本上都被宗教給燒燬了。

這也是爲什麼歐洲人這麼幾千年下來沒什麼長進的原因。他們沒什麼歷史可以借鑑,還處於盲目摸索的階段。

此時的大明民間,非常流行記錄各種事件。

電報的出現,確實是一個大事件。

驛站的改革也進入了快速階段。但凡電報網絡已經覆蓋的地區,驛站皆進行了改革。

改革後的驛站,只負責客運和提供食宿,不再負責信息的傳遞。而裁撤下來的驛卒,則編入郵電局,變成了郵遞員。負責在地方上遞送信件、電報。

郵電系統在新政省份的推行比較順利,官方對各的街道住戶進行了編號,同時發行了郵票。

民間信件傳遞變得十分方便,只要知道了收信人的地址,購買郵票貼上去,然後投入信箱即可。

各州縣也都確定了郵政編碼,如果不懂要貼多少錢的郵票,也不知道郵政編碼,可以到郵電局詢問辦理。

若是有急事,則可以到郵電局發電報。

郵政局對民間電報業務,採取的推遲半個時辰發送的政策。半個時辰,相當於一個小時。

這意味著,民間資本的信息傳遞要比國有資本財團往一個小時收到相同的情報。

而且國有財團的情報網絡已經在全國各省鋪設,情報非常全面,依舊可以攫取到豐厚的商業利益。

資本對市場的壟斷,不僅僅是渠道等方面的壟斷,還有信息上的壟斷。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大部分有價值的信息都是被壟斷的。

這樣的壟斷在後世是非常嚴重的現象,信息也意味著財富。

固有資本財團要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也必須壟斷一些信息,或者比別人更快獲得信息。

最直接的就是股市的操作,股市在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國家承認的賭場。而國有資本財團就是股市中的大莊家,擁有各種好牌,穩賺不虧。

當然此時京城的證券交易市場更大的作用還是融資,畢竟還沒有那麼多的外來資本涌入京城的股市,國有資本財團並沒有大肆壓榨民間資金,而是維持股市穩定。

各大國企在證券交易市場上也是有股票發售的,這並不影響國企的市場壟斷地位。

反正這些國企分紅多少錢給股民,都是朝廷說的算。稅率提高一點,分紅就少了。原材料價格提高一點,分紅也少了。上繳國家的盈利增加一點,給股民的分紅也少了。

當前投資國有企業股票的分紅通常都維持到6%到10%的水平,這比錢存放在銀行要高多了,個別國企有時候分紅還會高達15%,但最高不會超過15%。

股市成爲了朝廷吸納民間閒散資金的重要渠道,從而使得資金運轉起來,資金利用率上去了。經濟發展就更快了。

新政改革這些年下來,過去很多有錢人都開始坐吃山空了。坐家裡翹著腳收租子搞不成了,如今地主階級土地越多,交稅越多。只能成立農業公司進行商業化經營。才能避免高稅率,但自己經營的話,人工成本上升,必須改進農業生產技術,購買農機、建設水利設施。都是需要投資的,如果碰上天災什麼的,朝廷可是不管這些農業公司的,該破產的破產,正好銀行兼併了這些土地,也就存在了一定的風險。

同時因爲紙幣的發行,很多人發現,銀子在新政省份越來越不值錢了,購買力開始降低了。那些家裡銀子不少,成天啃老本的羣體發現。在這麼下去,用不了多少年,他們就會坐吃山空了。

擺脫困境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資,讓自己的資產增值。不少人已經開始資本產業化了,把錢投入到了產業經營之中,以謀求一個穩定的收入渠道,以及財富保值的方式。

不懂得投資產業的,投資股票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而那些懂得投資創業的中小資本商人,也在新政改革之後隨之崛起。而且社會地位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肯定。

如今商人在被新政地區,已經不算是地位卑賤的羣體了。儘管這樣的變化,引起了一些思維頑固的羣體的反對,但就算朝廷不正式承認這些商人的社會地位。這些商人本身就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社會地位。

朝廷重視商業,鼓勵商業,並且狠抓經濟發展,已經成爲了新政地區的潮流現象。

好處自然是很多的,民生得到了提高,溫飽得以實現。不過問題也是隨之涌現的。那就是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這是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少部分掌握著國家大部分的財富。好在如今大明的制度是國有資本佔據主導地位,國家手上有錢可以做好人民的基本生存權的保障。

總的來說,相比過去混亂的地方局勢,以及隨便一場天災就餓死人的環境來說,是好轉太多了。

而新政地區的工人,在天啓十年的基本工資已經上升到了每個月2元以上,不管是男工還是女工,皆是如此。而不同省份因發展狀態不同,青壯勞動力的工錢也不盡相同,在北直隸,一個青壯工人在工地、碼頭上做工,一個月的工錢已經上升到了6元左右,而在河南、陝西、甘肅、山西這些省份,青壯勞動力的工資只有4元左右。

不過發達省份的消費水平也比較高,總的來說,在食品等方面的購買力都差不多,就是在工業商品方面的購買力有所不同。

如今在發達省份,工人的工資增長已經陷入瓶頸狀態,工資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

這主要是因爲海外市場開始擴大,而工業生產能力還是有限。

大明的商品開始大量出口海外,賺取海外的貴金屬,工資太高的話會拉高生產成本,使商品出口失去競爭力。當然因爲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競爭力主要是生產技術賦予的,工資相比過去來說,已經提升了許多。

說白了就是生意很好,暫時不需要通過進一步增加內部購買力來消化商品產能,商品不愁銷路。

大明當前處於對外掠奪貴金屬的狀態,自然也就是這樣的狀態,百姓工資暫時提不上去,而資本家則通過對外貴金屬的掠奪,賺得渾身流油。

最賺錢就是國有資本財團,通過海外貿易,賺取到了豐厚的暴利,攫取到了大量貴金屬。

另一方面來說,如今這樣的局勢也比較的穩定。國有資本財團有錢,可以源源不斷的展開各種建設活動,百姓通過參與這些建設活動賺到了工錢,工作崗位規模穩定,百姓收入雖然不算高,收入卻是穩定,市場也顯得很繁榮,百姓忙碌而充實。

大量工人涌入城鎮,也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

國有資本財團已經成爲了開發房地產的主力軍,因爲購買國有企業開發的房產可以分期付款,國有資本在房地產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

因爲市場的發展,國有資本還是需要大量資金來消化內部市場的,房地產市場是必須要消化的項目,這樣財富纔不會大量流入民資商人手中,造就一些大資本商人的出現。

憑著著雄厚的資金,幾家國有房地產公司在各大城市大量囤積土地,購買商鋪等等。

並開發小區住宅,建設高檔別墅和普通住宅。

國有資本財團開發的住宅區設施最好,地段、設計、綠化都是首屈一指,同時還出現了自來水公司,向這些住宅區供水。

自來水這玩意沒什麼太複雜的技術,也就是鋪設水管,考慮一下水壓問題,再有就是建設水庫。

水庫是水利工程的一環,提供灌溉、引用水都可以。

同時這些住宅區還有化糞池,住戶可以選擇安裝蹲便器或者坐便器,不用如同傳統的住宅那樣每天早上要去倒馬桶。

糞便通過管道進入化糞池之後,會沉澱爲淤泥,定期用蒸汽機把這些淤泥抽出運走處理就可以。

這些住房即有小戶型,也有針對那些世代同堂的家庭建設的大戶型和別墅,這些小區住宅開發出來之後,紛紛受到市場歡迎。

而普通的民資商人是不具備這樣的開發能力的,因爲他們在徵地方面就很難搞定。

大明的土地是私有的,很多人是不願意出售不動產的。

但是國有房地產企業卻是能夠搞定,徵地的時候都是地方官方出面解決,徵地補償也給足了,碰上個別釘子戶,官方直接出動武警進行強拆。

同時自來水公司、化糞池這些東西都是新產物,技術的進步,會使得市場出現新的需求,創造出新的不平衡,經濟也就會隨之發展。

市場有需求,生意自然很不錯。

通過開發房產,國有房地產企業利潤十分可觀。

民資房地產商人則是通過建設普通民房來獲利,不過這些民房不能分期付款,競爭力並不如國企房地產公司。

而且城市是不斷擴大的,郊區會變成城區,對於郊區土地的囤積,那些民資商人並不如國有房地產企業的規模那麼大。而且國有資本知道各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和潛力,數據信息是最全面的,可以提前在那些潛力巨大的城市進行佈局,大量購買郊區土地。

那些民資企業,則更多的是跟在國有房地產公司後面承接各種業務,也能夠賺到錢,只不過沒有那麼暴利罷了。

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81章 遊擊準備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98章 失敗的讓步上架感言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249章 穩紮穩打上架感言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88章 謠言四起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68章 二十萬石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61章 罐頭廠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23章 大掃蕩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418章 親征蒙古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27章 佈局遼東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50章 大戰來臨
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81章 遊擊準備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98章 失敗的讓步上架感言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249章 穩紮穩打上架感言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88章 謠言四起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68章 二十萬石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61章 罐頭廠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23章 大掃蕩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418章 親征蒙古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27章 佈局遼東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50章 大戰來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五峰| 海淀区| 贵州省| 浦东新区| 宣恩县| 大关县| 库尔勒市| 安阳市| 济南市| 仁怀市| 浦北县| 南丹县| 宁南县| 措美县| 福清市| 河北区| 共和县| 咸宁市| 和顺县| 伊吾县| 金门县| 浪卡子县| 安多县| 中西区| 建水县| 柏乡县| 柘城县| 黄石市| 石台县| 安仁县| 郎溪县| 虎林市| 鄂托克前旗| 十堰市| 阿瓦提县| 常州市| 景洪市| 寿宁县| 凤山县|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