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

湖廣絕對是改革中的一塊硬骨頭,難啃得很。湖廣之地,特別是湖南,民風普遍比較彪悍,歷來是反抗外部入侵的生力軍。

但是當地的地主,在反抗農業稅改革的時候,同樣也彪悍了一把,下鄉丈量土地的公務員被打得鼻青臉腫,工作一時半會難以展開。

農業改革被迫陷入停頓。

朱由校的政策一下來,湖廣漢皇黨官員隨即開始執行,很快就拉攏了一大批願意改革的地主。由國企出資金、技術,地主出土地,成立合資農業墾殖公司,將土地中的人口釋放出來,採取最大效率模式的農業生產。

同時集中打擊武裝力量,打擊一批抗法地主,一律被抓起來拘留。那些鬧得特別兇的,則抓起來判刑。

還有一大批,則是暫時沒去管的。

另外政府加大宣傳力度,號召地主成立農業公司經營土地。

之所以要成立農業公司,主要是爲了將農業生產模式改變過來,從而將人口從土地中得到釋放。

在朝廷十幾萬大軍的坐鎮之下,湖廣地主抗法倒是沒有進一步醞釀成叛亂,而且在朝廷的暫緩政策下,局勢倒是很快穩定了一些。

朝廷也不需要馬上就完成湖廣地區的農業稅收改革,可以一步步慢慢來,持續把人口釋放出來,並不影響目標。

每個州縣,都是先集中武警之類的力量,先解決當地的刺頭地主,展開殺雞儆猴的活動。

而在省級,則集中力量先解決某個州縣的地主抗法問題。

同時又拉攏一批、孤立一批。

還真沒幾個人敢造反的,頂多就是抗法。畢竟朝廷剛剛征服蒙古,前線大軍直接調到改革省份。

只有傻蛋纔會這個時候跳出來高舉造反大旗。

戶籍改革也正在進行,朝廷的建設款,以及國企的投資陸續到達,開始在改革地區建設城鎮基礎設施,以及水利工程。

湖廣、淮河地區的百姓,馬上就獲得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因爲改革取消了徭役,到工地上做事都是有工錢的。

城鎮之中失業人口首先被解決,接著是農村釋放出來的農業人口,也被這些建設活動所消化。

水利、鐵路、公路、電報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馬上就改善了民生。

湖廣是重要的商品糧產區,這裡的商品糧可以通過長江水運運往江南,如今更是可以通過長江北岸的火車運往北方。

水利工程是湖廣改革能種修建規模最大的工程,同時鐵路也是一個重要工程,計劃修建一個完善的鐵路網,通網各個州縣。

公路系統同樣也在建設,不過建設規模沒那麼大,更多是地方政府進行公路建設。主要是用來改善鄉鎮交通。

電報自然是要全面鋪設的,行政之類的已經離不開電報了。

另外就是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城鎮排水系統,以及住房什麼的,都是需要大量工人。

銀行的錢是比較充裕的,可以大量貸款給地方政府和國企,利率都是最低的。

國企資本則大量涌入湖廣,一方面是參與到湖廣的農業生產,一方面則是掌控湖廣的商品市場。

銀行網絡在湖廣各州縣全面鋪開,改革展開之後,紙幣開始成爲流通貨幣,而銀兩、銀元則不再直接用於市場交易。

國企商品大量涌入湖廣,進一步將湖廣市場佔據。

湖廣這個地方的工商業不是那麼發達,本身商品不多,被擠壓掉的市場份額主要是江南地區的商品。

這場改革,可以說對湖廣地區的農村自然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過去江南商品經濟氾濫,但沒有氾濫到如今國企商品的這種程度,隨著鐵路修進各地,各種商品都會降低運輸成本,進而對農村自然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另外農業稅改革,讓地主被迫改變生產模式,佃戶大部分都將離開土地,進入城鎮成爲工人。

而朝廷需要的也就是衝擊農村自然經濟,如果是過去的明王朝,衝擊農村自然經濟簡直就是找死的舉動,因爲過去的明王朝的統治體系就是以農村自然經濟爲基礎的模式,一旦農村自然經濟崩潰,無力安置離開農村的人口,就會產生巨大的社會隱患。

可如今不同了,那些從農村出來的人口,到了城鎮能夠找到工作。甚至還可以移民到各地去,朝廷可以分配土地給那些移民,或者給他們安排好工作、臨時的住房。還可以給他們發放貸款,救濟等等,安置能力非常強。

湖廣人口稠密,大部分人口的生產效率都比較一般。特別是湖廣地區,因爲農業資源豐富,從來就不是一個會餓死人的地方,所以百姓生活節奏很慢,沒有沿海省份的百姓那麼有危機感,幹活不是那麼勤勞。

大量的勞動力,實際上都被浪費了。

改革就是爲了將這些勞動力釋放出來,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所以這次改革的矛盾,實際上就是資本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纔會有那麼多的地主暴力抗法。

一般來說,這種矛盾爆發出來的時候,都會發生戰爭。如同歷史上英國和美國,都發生過這樣的戰爭。

大明同樣在改革北方的時候,福王叛亂就是代表著地主階級的利益。

這次湖廣改革,如果不是朝廷抽調了十幾萬野戰軍坐鎮湖廣,叛亂肯定也是蔓延整個湖廣。

主要是沒有一定高度的人跳出來造反,所以下面的地主就算是很焦灼,內心很想造反,但也只能按捺心中的躁動。

朝廷幾乎是不給造反一點機會,各項改革項目有條不紊的在湖廣展開。

那些受到朝廷拉攏的地主,則是喜出望外。誰都看得出,這場改革他們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的。

但是農業公司這個玩意,大部分地主又一頭霧水,有的資金不足,有的不懂如何管理操作。

但是改革之後,農業稅是照常要交的。

而用原先的生產模式,除了小地主還能支撐之外,那麼大地主每年都要貼錢進去。那麼除了賣出土地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很多地主,是把土地看成他們的命根子的。

與國企合資成立農業公司,這意味著他們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天啓十四年京城證券交易所出現了期貨交易。

大宗農產品期貨出現,大米也是期貨市場上的一個種類,這意味著成立農業公司之後,可以直接到京城下單,每年的收益都會比較穩定。

同時政府對於商品糧生產,已經開始嘗試採取訂單生產的模式,湖廣地區的商品糧也將逐漸普及這個制度,到時候只有生產訂單的土地要交稅。而那些空閒的土地,則不需要交稅。

這些農業公司的生產模式,無非就是購買農機提高生產力,國企的農機制造廠已經研製出了不少關於水稻種植所使用的農機,已經在臺灣和南洋等地使用。同時也有不少賣到了南方市場,這些農機提高了不少生產效率。

通過使用農機、修繕水利、使用化肥,從而減少勞動力投入、增加農業產出,將人口從土地中釋放出去。

這實際上就是一場利益之爭,人口掌控在誰手上,誰就有利益。

當人口掌控在地主們手上時,地主們有利益。當人口掌控在資本家手裡的時候,資本家就有利益。

而這場改革,卻是在湖廣得到了普通百姓和小地主階級的支持。

不論是城鎮百姓,還是自耕農、佃農、小地主階級,都支持這場改革。對於普通城鎮百姓來說,這場改革讓他們不用交徭役稅,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稅,同時增加了就業崗位,戶籍上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自耕農更是土地少於30畝不用繳納農業稅,佃農的佃租也降低到了15%,而過去佃農的佃租,是普遍達到五六成的。

至於小地主階級,他們需要繳納的農業稅比較低,都不超過10%,很多隻有5%的程度,儘管佃租少了,但他們往僱工型農場轉移很容易。

這讓那些大地主們的造反行動,缺乏了一定程度的羣衆基礎。

普通百姓都不想造反的情況下,那些大地主也是徒呼奈何。因爲沒有足夠的勢,無法順勢而爲。他們跳出來造反,就像是逆水行舟。

所以這場農業改革,只是損害了少數大中地主的利益。特別是那些家裡有成員考取了功名的地主,大明的地主階級興衰輪迴,實際上就是看功名。

如今功名不管用了,同樣要一體納稅,特權被直接剝奪。

湖廣局勢在改革之下,看起來儘管有些波橘雲詭,但實際上又很穩,鬧不出什麼大亂子。

那些大中地主該出局的出局,該轉型的轉型,朝廷起碼留了條路給他們走,利益儘管受損,但也沒有要賭上性命身家去造反的程度。

而在淮河流域,改革則順利許多。

這裡的地主階級勢力沒有那麼頑固,在朝廷改革大勢之下,暴力抗法事件儘管也有發生,但卻不是那麼多。

而在鳳陽,朝廷的改革馬上釋放了長期擠壓的官民矛盾。

過去這裡有明王朝的祖陵,當地百姓稅收負擔比較重,儘管出了皇帝,但卻年年一大票人出去要飯。當地百姓普遍仇視官府,後來更是配合流賊把朱家祖墳給刨了,可見矛盾積累到什麼程度。

這次改革,取消了徭役,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負擔。

鑑於當地災害頻發,朱由校直接免除了鳳陽三年的農業稅,鳳陽百姓頓時歡天喜地,當地的民怨很快就釋放了。

湖廣和淮河流域的改革,很快就釋放出了大量人口。

朝廷在蘇北地區,則採取開墾政策。這裡有大量的蘆草灘,主要是爲了提供用來煮鹽的燃料。

所以有很多土地是沒有開墾出來的,儘管有一些流民偷偷溜進去開墾土地,但大部分地區還處於荒蕪狀態。

這裡如今也不煮鹽了,食鹽生產方式已經變成了曬鹽,集中在北直隸與山東兩省渤海灣地區,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曬出來的食鹽的海腥味已經沒那麼重了,不過高檔食鹽還是青鹽、竹鹽。

那些蘆草灘也沒什麼用了,朱由校讓下面劃了一點溼地保護區,其他地方全部都開墾出來,把資源分配下去,並設立州縣,恢復行政,將這些三不管的地帶納入管理。至於上面那些已經開墾出來的土地,則給那些百姓辦好戶籍和地契。

蘇北地區,可以開墾成一個產棉區和糧食產區。

江南地區的士族、財閥,此時已經人心惶惶,江北地區都已經改革了,眼看下一步就輪到江南地區了。

報紙上天天都是改革的消息,百姓都伸著腦袋盼著改革的到來。

隨著朱由校改革北方,振興了北方的商品市場和民生,更是親征蒙古大勝而歸,威望已經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江南士族如今想黑皇帝,也不知道從哪裡黑了。

普通老百姓也不是傻瓜,朝廷的改革政策擺在他們面前,對誰有好處隨便想想就知道。

他們只知道,朝廷推行的改革,對他們有利。

特別是江南工人比較多,城鎮化程度比較高,更是有大量的工人盼著朝廷在江南進行改革。

天啓十四年,江北全面修建鐵路。

在鐵路幹線已經修建完畢的地區,鐵路支線開始大規模的修建。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鐵路修建之中,大明經濟市場格局被迅速改寫,工商業將因爲鐵路的出現變得更加繁榮。

江南地區,第一條鐵路也開始修建。

這條鐵路與江北鐵路並不相連,而是通過擺渡轉運。工部目前正在研究修建長江大橋的方案,暫時不會開工。

江南第一條鐵路是從南京通往蘇州,再從蘇州通往杭州。這裡的經濟發達地區,這裡的鐵路將會有很高的商業盈利。

朝廷把鐵路修到江南,一羣士族和財閥束手無策。

國有資本財團對江南市場的滲透已經非常嚴重了,不少大商人已經投靠了國有資本財團。

資本是一場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同時資本也是軟弱的,當國有資本財團拋出橄欖枝,自然會有一大批的商人衝上來抱大腿。

如今已經變成了朱由校的國有資本財團佔據強勢,只要改革政策實施到江南,江南士族和財閥就會崩潰。

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74章 開始鑄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9章 肅清隱患第73章 準備鑄幣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355章 天量投資84章 沒分段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58章 鉅貪現身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63章 銀子在哪?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8章 建造高爐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87章 廉價鋼鐵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06章 野戰炮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48章 建造高爐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75章 大受歡迎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123章 往死裡黑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29章 皇帝大婚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
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74章 開始鑄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9章 肅清隱患第73章 準備鑄幣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355章 天量投資84章 沒分段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58章 鉅貪現身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63章 銀子在哪?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8章 建造高爐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87章 廉價鋼鐵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06章 野戰炮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48章 建造高爐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75章 大受歡迎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123章 往死裡黑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29章 皇帝大婚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剑阁县| 内江市| 育儿| 高青县| 岢岚县| 健康| 固原市| 牙克石市| 垣曲县| 武清区| 广宗县| 大渡口区| 安远县| 舟山市| 长阳| 横峰县| 建水县| 邵东县| 佛教| 钟祥市| 延川县| 邵武市| 开江县| 麟游县| 济源市| 香格里拉县| 浦江县| 登封市| 江门市| 连州市| 小金县| 彰化市| 贞丰县| 宣汉县| 怀仁县| 伊川县| 贡山| 三明市| 措美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