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

山西三十二個走私商號,陝西十一家商號,在此次抓捕行動中,悉數被捕。這樣的抓捕行動,頓時引起了晉商了秦商的恐慌情緒。

不久之後,官方張貼了告示,向民衆解釋了這次抓捕行動的原因,一羣商人這才知道,朝廷是在打擊邊境走私。

邊境走私這種行爲,在大明官方法律中,確實是殺頭的大罪。此番朝廷的抓捕,倒也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而對於晉商來說,儘管參與邊境走私的商人被朝廷一網打盡,但並不是所有山西商人都在做邊境走私生意。

相反,很多晉商卻是活躍在京師,在北直隸的商業活動也很活躍。自從朱由校開始刺激北直隸經濟,並且建起北直隸貿易壁壘之後,很多晉商在北直隸也賺到了銀子。

在此時的北直隸,商人之間的輿論風向,已經有所改變。不再如同之前那樣,對朱由校大肆攻擊。反而是因爲得利,開始歌頌起來。

此時的北直隸商人儘管要被徵收各種稅收,但大部分的稅收還是比較公道的,北直隸經濟繁榮起來之後,他們賺到了更多的銀子。

因爲這次抓捕行動極爲迅速,以至於都沒有多少漏網之魚,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抵抗力量。那些商人階級,本身也不太容易煽動叛亂之類的,頂多搞一些小規模的民變。因而這次抓捕和抄家行動的影響,迅速被消除了下去。

晉商和秦商道是依舊正常過日子,只是很快不少晉商和秦商開始罵娘了。

因爲朱由校又把手伸到了山西和陝西的食鹽市場,皇家鹽業公司宣佈接管池鹽的經營,經營方式和北直隸大體相同,即是在產地直接生產食鹽。然後由商人自由販運,出售給商人的價格一律都是15文,並嚴查私鹽。

整個北方。只有北直隸的食鹽銷售,屬於直銷加分銷。分銷的利潤空間只有2文,而北方其他省份,分銷利潤都是5文。

至於北方鹽商,以晉商和秦商爲主,在這次北方的整頓中,晉商和秦商的利益遭到了一些打擊。

可接下來朱由校的一系列行爲,就更讓晉商和秦商罵娘了。

因爲朱由校把九邊軍糧的供應,全部都交給了濟民糧行來做。同時皇家資本強勢進駐張家口。正式壟斷與蒙古人的交易。

食鹽生意泡湯,糧食生意泡湯,草原經濟也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了。

儘管其他晉商不參與走私,但是他們卻可能是走私經濟中的一個環節,可能是商品供應商,也可能是草原原材料的採購方。

皇家資本正式進駐張家口之後,張家口與蒙古人的互市,變成了皇家資本完全的壟斷。皮貨、羊毛自己加工,牛羊駱駝全部由皇家資本趕到各地銷售。特別是馬匹,全部變成了皇家資本經營。

還有很多發展製造業的晉商。因爲他們不在北直隸經商,此番更是損失慘重。蒙古市場直接消失,變成了皇家資本壟斷。而他們的商品。在北方又逐漸開始競爭不過北直隸的商品了,特別是對於冶金業比較普遍的山西來說,北直隸的鋼鐵製品已經開始橫掃北方各省。

食鹽生意、軍糧生意、製造業這些產業遭到打擊之後,晉商和秦商遭到的打擊可就不小了。

晉商倒是還好一些,他們有大量當鋪、酒樓、票號之類的產業,秦商就有點苦逼了。

因爲動搖了這些商幫的利益,朱由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陸續向甘肅增調了一個步兵師,向山西、陝西各增調了一個步兵師。

很快中央軍在甘肅擁有一個步兵師。在陝西和山西擁有兩個步兵師。這樣的兵力佈置在甘肅、陝西、山西維穩,同時錦衣衛和東廠特務。也是往來奔波各省。頓時讓晉商和秦商噤若寒蟬,在公共場合甚至不敢提起朱由校的名字。生怕被錦衣衛和東廠特務盯上。

最高統帥部調入甘肅、陝西、甘肅的部隊,很快在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下,開始到處進剿流賊匪盜。

在保持軍事高壓的同時,最高統帥部接著開始對遼東鎮之外的八個鎮進行了初步的整頓,即覈實兵員,最高統帥部直接下發軍餉。

最高統帥部內,參謀部制定了一個新的邊軍軍餉發放方案。

“全面覈實兵員之後,每個邊軍一個月發放軍糧補貼半石,臘月發放軍糧1.5石,全年發放軍糧7石,當前八鎮還有兵員大約70萬,每年最多發放軍糧490萬石。這些軍糧運到邊鎮,邊鎮局勢就徹底穩了,就是開支有些太大了一些。”孫傳庭有些遲疑的對朱由校說道。

“無妨,此次查抄走私商人,肯定能弄到不少錢糧,這些軍糧朝廷還是拿得出來得。反正這個方案,也就是對付著先用幾年。”朱由校淡定的說道,只要邊軍穩定下來,農民起義根本就鬧不起來,也就不會如同歷史上那樣,被滿清撿了便宜。以大明的‘高築牆’策略,只要沒有大批流賊,建奴怎麼打都不可能滅掉明王朝。

先這麼應付幾年,讓邊軍能吃飽肚子。等局勢再穩一些,就可以對邊鎮那些武官、權貴下手了。要知道,過去邊軍每年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向朝廷繳納一千多萬石糧食來著。一般每個軍戶的土地都是三十畝,繳納了一點糧食給朝廷後,他們還能留下不少。

如今邊軍之所以不能自給自足,主要是因爲土地被那些武官、權貴大量侵佔,當初邊軍分配的土地,起碼超過3000萬畝,被侵佔的土地少說有一半以上。這些土地要是能收回,再把水利修一修,安置邊軍是很容易的。

朱由校此時正在京城,等待著此次抄家行動的結果。他手中,還有五個步兵師,隨時可以增援到北方各省,鎮壓一切動亂。

等最高統帥部的這個軍糧發放政策落實下去,邊軍也就穩定了,基本上就可以把派到各省的中央軍抽調回來繼續整訓。

這批軍隊,可是用來對付野豬皮的。

“皇家造船廠已經商定了炮艦製造方案,先由工匠嘗試製造一艘一千料的炮艦。同時排人前往廣東招收紅夷工匠,不過短期之內,我們水師是不太可能有炮艦。”孫傳庭又對朱由校稟報了一下炮艦製造方案。

西方人的那種船型,大明還是有能力製造的。畢竟大明的造船技術,實際上並不比西方人差。但是西方人那種船型不夠經濟,所以確實是沒有製造的記錄,更是缺乏一定經驗。如果自己造,摸索個兩三年應該就沒問題了。如果能從葡萄牙人那裡得到工匠,大明的炮艦研發時間就能縮短不少。

如今嘗試製造一艘一千料的,可謂是極爲簡單。歐洲人的帆船,無非就是變個船型,還不用水密隔艙,另外再用軟質風帆進行操作。造出來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對軟質風帆沒有太多的應用經驗,設計佈局什麼的也需要優化,主要是這些東西比較花時間。歐洲造船工匠可以讓大明跳過這一步驟,直接達到當前西方人那種炮艦的水平。

“時間上來不及了,馬上讓造船廠多造一些大型戰船裝備水師。水師明年之內,要能具備前往福建海域作戰的能力。”朱由校決定道,再慢一點,臺南都要被荷蘭人給佔了,水師沒有炮艦也只能上了,好在此時荷蘭人剛剛崛起,也是以海戰流氓著稱,最擅長就是短距離接舷戰,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作戰方式,把西班牙人打得哭爹喊娘,炮艦方面荷蘭人也沒幾艘。這樣的接舷戰,中國玩了幾千年了,倒也不慫荷蘭人。

儘管大明的戰船在戰場上,很可能會被荷蘭人‘放風箏’,只不過這年頭的炮艦射程也不遠。荷蘭人要是敢停下來炮擊,大明水師完全可以利用數量的優勢圍上去。荷蘭人如果不想被圍,那就只能跑路,荷蘭人的戰艦如果只能跑路,他們就沒辦法向地面投入兵力,也就佔領不了什麼據點。

“是,皇上,目前皇家造船廠,已經有十二艘四千料的戰船正在建造了,而且正在研製五千料的大船。”

“風帆升降的問題解決了嗎?”朱由校問道。

“臣聽說是用絞盤升降風帆,這個問題好像是解決了。”孫傳庭說道,對這個也不是太過了解。

“皇家軍校的招生呢?”朱由校問道。

“已經向各省張貼了招生告示,各省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童生及以上功名皆可報名考取。”

此次講武堂更名爲‘皇家軍校’,並擴大規模,主要是爲了大批量的培養專業軍官。因此除了從軍隊中提拔具備了文化的普通有功士兵進入皇家軍校外,還對外大量招生。有童生功名,而且還年輕願意棄筆從戎的顯然不會太多,因此此次招生是不限人數。只要能通過考試和審查,有多少招多少。

再過個兩三年,就可以擁有大批的專業軍官了。這年頭的軍事,相比後市來說是更加簡單許多的,軍校主要就是教一些必備的東西,以及一些作戰理論,然後派到戰場上進行鍛鍊,週期不需要太長。

有軍官,再有足夠錢糧,到時候新兵只要訓練幾個月就可以投入戰場。

而對走私商人的查抄、統計,還在緊張進行,實在是資產太多了,而且這些晉商還喜歡藏東西,有的銀子和糧食,不知道被他們藏到什麼地方去了。(。)

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423章 大掃蕩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71章 辛酉京查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61章 全是算計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49章 脫硫難題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248章 改革準備上架感言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6章 皇帝挖坑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342章 徹底清算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68章 二十萬石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
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423章 大掃蕩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71章 辛酉京查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61章 全是算計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49章 脫硫難題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248章 改革準備上架感言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6章 皇帝挖坑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342章 徹底清算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68章 二十萬石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怀仁县| 浪卡子县| 桓仁| 英德市| 大新县| 长丰县| 克东县| 民乐县| 大英县| 新余市| 澄迈县| 施甸县| 耒阳市| 天水市| 六盘水市| 吐鲁番市| 志丹县| 汕头市| 南溪县| 韩城市| 奎屯市| 贡觉县| 镇宁| 安多县| 剑河县| 清远市| 克东县| 襄垣县| 富裕县| 葫芦岛市| 桃源县| 南平市| 连州市| 大安市| 西吉县| 烟台市| 筠连县| 沾化县| 沁阳市|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