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

?農業稅的徹底改革,很快就引發了很多土地拋售現象,特別是那些權貴,開始大量的拋售土地。

也有一些權貴,開始成立農業公司以經營土地生產。

不過並不是所有權貴都玩得轉企業,企業的管理之類的,大部分權貴都不擅長。所有拋售土地的權貴還是很多。

不拋售土地的話,每年的農業稅都得虧死。

新的農業稅法案造是根據土地畝數來收稅,擁有土地越多,稅額就越高。如果還按照收租子的方式來經營,那就不是翹著腳在家裡收錢了,而是翹著腳在家裡虧錢。

這次土地改革對於那些權貴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但是普通農民卻是高興得歡天喜地。

很多農民的土地是不足三十畝的,這樣的農業稅改革之後,意味著他們從此之後不用再交皇糧了。

接著內閣又下達政令,全面取消新政地區的徭役制度。

徭役的取消,意味著普通百姓再也不用怕被官方拉壯丁去修這修那了,同時也意味著負擔大大減輕。

而官府用工,將全部給予工錢。

農村的勞動力不僅不需要承擔徭役方面的負擔,農閒時節到工地上去幹活還能賺到工錢,以養家餬口。

三十畝土地以下免稅,加上徭役的取消,加上建設活動的增加,大大增強了底層百姓的抗災能力。

此時在新政地區,即便政府在救災方面不是那麼給力,老百姓自己也有比較強的抗災能力了,不過救災還是要的。

而且這樣的稅收,使得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公平。

徭役雖然取消了,不過個人所得稅卻是全面在新政地區推行,也是收入高的多交稅,收入低的免稅。

普通百姓對此極爲擁護,而這些政策也在軍隊裡進行了深入的宣傳,皇帝的這些改革頓時得到了軍人的支持。

畢竟普通軍人基本上都是窮苦出身。此時皇帝能讓窮苦百姓能更好的活下去,自然是舉雙手擁護的。

在百姓和軍隊的擁護之下,那些權貴什麼的,根本就掀不起任何風浪出來。

而在新徵地區的改革還在持續。內閣不久之後又出臺了一個新的戶籍管理政策,即軍戶、竈戶、匠戶等等世代沿襲的戶籍正式取消,全部編入正常民戶之中。戶籍分爲農村戶籍和城鎮戶籍,農村人口可以向城鎮遷徙。

戶籍改革之後,職業歧視就徹底消除了。同時其子弟都可以參與科舉。

並且從天啓六年開始,公立小學堂開始在新政地區大量建設,隨著民生的改善,老百姓手上也有點錢了,送孩子上學也逐漸變多了。

再過幾年,就可以推行小學義務教育制度了。

東北地區的新政推行則比較順利,這裡沒有什麼傳統勢力,權貴階級在這裡的利益攫取也被阻擋在門外。

移民到東北地區的百姓,此時則如同進入了天堂一般。這裡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而且人口很少。

雖然基礎設施有點差。但是朝廷和地方官府都在不斷修建基礎設施,只要艱苦奮鬥個幾年就能過上好日子。

就在新徵地區開始實行改革的時候,山東也被悄然納入了改革範圍。如果直接宣佈山東進行改革,那麼必然會引起一些反彈。

所以率先改革的是行政,山東地區的地方行政全部改爲如同新政地區一般。設立警察局、武警部隊,增加公務員編制、增加鄉鎮行政系統,同時採取高薪養廉政策。

只要行政上完成改革,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增強,後續的稅法、司法、戶籍等等都可以立即進行改革。反正朱由校也不明確說山東要被納入新政區域,而是循序漸進的進行。

此時山東地區的交通情況是北方各省未改革省份中最好的。畢竟靠近沿海,山區地帶雖然交通不便,但只要路修進去就能解決問題。在山東進行行政改革的時候,道路上的投資建設已經開始發力。

朱由校在承德的小日子倒是過的舒坦。從年初開始,新政地區的發展變得十分迅猛,特別是東北地區,此時明王朝的建設主力基本上都在那裡。

官方在東北地區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建設,除了財政上的,還有國有企業在東北地區的投資。更有民間資本涌入東北地區。

從關內往東北地區移民的活動還在持續進行,經過兩年多的移民之後,東北地區的人口已經上升到了一千五百多萬人。關內各省的人口壓力也減輕了不少,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抗災能力也有所提高。

“啓稟陛下,海軍在美洲北部的探索船隊已經返回,在那裡發現了大批的鮭魚和水獺,而黃金暫時還未發現?!?

“黃金部隊在東北地區也發現了數個金礦,目前已經準備進行開採……”

“海軍已經正式打通與安南北朝、南朝,以及高棉、暹羅的貿易,今年可以從中南半島運回一定的糧食。”

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讓朱由校心情非常舒暢,隨即命令海軍前往阿拉斯加設立據點,以捕撈鮭魚和獵殺水獺。

同時命令海軍抓緊準備驅逐荷蘭在亞洲的勢力,儘快把荷蘭人逐出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的佈局,可事關大明能否順利度過小冰河時期,那裡的糧食產出著實誘人。

中南半島地區,暫時可以放一放,先靠貿易來獲取中南半島的糧食。而爪窪島則成爲了下一個要攻佔的目標。

攻佔了爪哇島,不僅能獲得那裡的農業資源,同時還能把歐洲這些強盜團伙趕出亞洲海域,從而大明的商船就可以暢通無阻的航行貿易。最重要的是,攻下爪哇之後,還能夠向澳洲移民。

……

海軍在攻佔了菲律賓之後,就已經在準備攻打爪窪島了。荷蘭人在爪窪島立足還不是很長的時間,攻打荷蘭人的巴達維亞城,也就是後世的雅加達,並沒有像攻打馬尼拉的難度這麼大。

馬尼拉脛骨西班牙人經營多年,自然是巴達維亞能夠相比的。荷蘭人比西班牙人更流氓倒是真的。不過再流氓也沒用了。因爲天氣六年海軍的炮艦數量已經增長到了四十二艘,海軍實力有了一個井噴式的增長。

如今皇家海軍已經是亞洲海域的絕對霸主,海軍實力上,已經完全碾壓了荷蘭人。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也擴充到了五萬人。

年初皇家海軍的組成一支艦隊,駛向了中南半島。用武力和外交敲開了與安南、高棉、暹羅這三個中南半島國家的貿易。

實際上這一過程中,武力手段用得更多,除了一個高棉願意接受皇家海軍提出的壟斷行貿易要求外,安南南北朝和暹羅都對這一要求予以了拒絕。結果自然是把這些中南半島國家修理了一頓。炮擊加登陸,把安南南北朝和暹羅嚇得心驚膽戰。

特別是安南南朝,在皇家海軍登陸港口後,還派了一支軍隊過來,結果被海軍陸戰隊用火器打得屁滾尿流,這才同意了皇家海軍提出的壟斷性貿易要求。

暹羅和安南北朝也同樣如此,最後都迫於皇家海軍的威脅,爲了送走皇家海軍,紛紛同意了壟斷性貿易的要求。

所謂壟斷性貿易要求,就是這些國家只能和大明的商船進行貿易。不能與歐洲人進行任何的貿易。

這些國家同意了這樣的要求後,皇家海軍這才撤走,至於這些國家是否遵守約定,那就要自覺了。

不自覺的話,可以再修理他們一頓。

貿易自然是可以正常進行的,國有財團的商船隊已經起航,滿載貨物前往中南半島與各國展開貿易,民間商船也在大量涌向這些中南半島國家。

天氣六年大明海關已經有了很大的完善,沿海到處都是緝私船,很對逃避關稅的民間商船都被緝私船扣押。

對於朝廷的關稅徵收行爲。那些海商此時是半點辦法都沒有。以爲沒有倭寇可以招募了,民間已經無法前往日本進行貿易。同時就算是組建了海盜團伙,在沿海也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島嶼。

武力上抗拒關稅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自從海關和海軍成立後,出海貿易倒是安全了很多。

隨著呂宋被大明攻佔。呂宋方面的貿易全面開放。

同時在海軍與中南半島的安南、高棉、暹羅簽訂了貿易協議後,這些民間商船也可以前往中南半島進行貿易了。

當然他們原本就可以前往這些國家進行貿易,不過西班牙和荷蘭人經常擄掠大明的商船,所以前往這些國家貿易變得比較危險。如今大明海軍如狼似虎,前往中南半島進行貿易卻是安全了許多。

不過相比國有財團的商船隊,民家商船並沒有什麼優勢。因爲國有財團的商船隊的航海技術更加先進。六分儀、海圖這些遠洋航行技術、積累,民間商船普遍都是參差不齊。

而在商船噸位上,以及種類上,也不如國有財團。國有財團如今已經有了2000噸級的商船,而民間造船廠最大也就只能製造上千噸的商船。而且都是傳統的那種商船,有水密隔艙,但船體比較脆弱。雖然在運輸上各有優勢,但多樣性上卻是不如國有財團的商船隊,國有財團的商船隊已經開始裝備歐洲人的軟帆商船。

遠洋貿易顯然不是那麼好做,一是關稅的設立,大大的減少了遠洋貿易的利潤。再則競爭也開始變得強烈了,很多海外的玩意也不似以前那麼稀有,也賣不出那麼高的價錢了。

海外那些奢侈品數量又不多,去貿易的商船還不少,自然不是誰都能成功的交易到那些奢侈品的,遠洋貿易的暴利也就被攤薄了。

遠洋貿易的暴利被攤薄也是朝廷願意看到的結果,這樣一來那些商船就只能從海外運回大量的原材料和糧食。

當然市場是需要經營的,中南半島這些國家暫時也沒有那麼多糧食可以出口。因爲他們很多資源都還沒有開發出來,過去他們是根本沒有那個開發的動力。

一來是他們的生產力比較低,二來是他們醫療水平比較差人口增長不快,三來是物產又比較豐富,養成了一種惰性。所以導致中南半島雖然有大片大片農業資源,卻有許多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開發這些資源,顯然需要大明的資本進行海外投資。

不過大明的精力暫時還沒放在中南半島上,而是放在了荷蘭人身上。海軍把中南半島的國家隨便修理了一頓之後,二十多艘炮艦在東南季風中逆風而行,駛向了爪窪島,開始找荷蘭人麻煩去了。

正式攻打爪窪島,還要等東南季風結束之後,那時候運兵船就可以順風南下,將海軍陸戰隊大量投送到爪窪島。

而這支艦隊,則是充當急先鋒的角色。(。)

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93章 商業擴張第58章 鉅貪現身大結局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62章 錦衣衛來啦!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60章 蒸汽機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421章 蒙古要談判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7章 天價玻璃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93章 火車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232章 黑科技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9章 肅清隱患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23章 數學水平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275章 暴雨第37章 準備下手第73章 準備鑄幣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91章 山西票號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06章 野戰炮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9章 肅清隱患第54章 以暴制暴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43章 武裝京營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
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93章 商業擴張第58章 鉅貪現身大結局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62章 錦衣衛來啦!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60章 蒸汽機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421章 蒙古要談判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7章 天價玻璃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93章 火車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232章 黑科技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9章 肅清隱患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23章 數學水平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275章 暴雨第37章 準備下手第73章 準備鑄幣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91章 山西票號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06章 野戰炮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9章 肅清隱患第54章 以暴制暴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43章 武裝京營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乌拉特中旗| 嘉定区| 庆安县| 炉霍县| 屯留县| 鄂伦春自治旗| 内黄县| 五寨县| 珲春市| 大余县| 和顺县| 元朗区| 库尔勒市| 田林县| 电白县| 竹溪县| 高唐县| 丰宁| 宜宾县| 杭锦旗| 江陵县| 子长县| 平邑县| 秦安县| 凤台县| 双流县| 辽阳市| 长兴县| 巨野县| 南澳县| 延川县| 宝鸡市| 张家口市| 凤冈县| 繁峙县| 绥芬河市| 宜兴市| 广水市| 道真|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