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大敗蒙古

在蒙古大肆築城、修路,在這個年代確實是要消耗巨大的財力,在過去大明自然沒有這個財力,也沒有那個生產力。

但如今的大明卻是不同了,有了鐵路之後,材料運輸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而且經過這些年大明不斷的建設各種基礎設施,大量的建築材料生產力已經大大增強,同時鋼鐵產量也超過了每年200萬噸的規模。

築城也不是建得很大,本身一個城鎮的建設成本就不是很高。至於鐵路修建,草原上的鐵路修建成本實際上也不會很高,比丘陵、山地的鐵路修建成本要低出一兩倍的程度。

如今大明財政又十分良好,這樣的財力支出對大明來說還是比較輕鬆地。但是以蒙古人的眼界,他們還無法理解,完全難以想象。

“既然你們不相信,那麼過一年再談吧!”大明這邊的鴻臚寺少卿對於談判的態度,就是愛談不談的模樣,根本不在乎。

蒙古談判團持續吃癟之中,實在太被動了。他們沒有任何能夠威脅到大明的地方,所以根本沒有談判主動權。

“那你們要怎麼樣才肯停戰?”蒙古人只好先摸清楚大明的談判底線,大明這邊自然是坐地起價,直接獅子大開口道:“要停戰也沒有問題,只要蒙古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大明,讓你們大汗向我們大明天子負荊請罪,聽從我大明天子發落。”

“這不可能,這和徹底戰敗有什麼區別。”蒙古人頓時炸毛了,這樣的條件實在苛刻到了極點。

“可是我們想不通蒙古有什麼不戰敗的理由。你們如果無條件投降還好,起碼還能繼續在蒙古放牧生活。如果抗拒到底,你們將被我們大明徹底趕出漠南和漠北。”

“這樣的條件我們蒙古是不可能接受的,如果大明堅持這樣的條件,那麼我們蒙古唯有一戰。”蒙古人如今只剩下了繼續交戰這一個籌碼了,這樣的結果也就是讓大明的軍費開支按照正常的戰爭局勢進行花費,實際上也不算什麼威脅。

只不過蒙古人投降,將節約不少軍費。這纔是誘人的地方。但這並不意味著大明會退讓,繼續給林丹汗和那些蒙古貴族保留利益。

這次對蒙戰爭,朱由校要的是一勞永逸。

他不可能留下蒙古大汗和那些蒙古貴族,這些人投降了大明之後。也許會很安分。但大明一旦衰弱,他們就很可能成爲分裂勢力。

歷史上清王朝滅亡之後,蒙古的那些王公貴族就在沙俄和蘇聯的支持下走向分裂,最終分裂成爲了一個蒙古國。

朱由校不僅要消除蒙古的威脅,並佔領和統治蒙古。還要將分裂勢力從一開始就消滅掉,讓蒙古永遠不可能分裂出去。

這片草原確實是蒙古人生活的地方,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分裂出去。所以蒙古大汗和蒙古王公貴族的利益,是不可能保留下來的。這個階級在戰爭過後,將從蒙古徹底消失。

到時候蒙古只有普通牧民,他們也可以通過學習、考試成爲官員什麼的,但不可能再出現高人一等的階級,如此一來分裂勢力就能被消除。

大明的條件蒙古接受不了,雙方很快就談崩了。蒙古談判團憤然離場,第二天就全部走了。一個人都沒有留下來。

朱由校得知談判談崩了之後,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給蒙古人貴族們留下一點統治利益,那麼談判很可能就會成功,但在大明不讓出任何利益的情況下,蒙古統治階級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雙方還將繼續大打出手,而且蒙古人很可能將會越來越瘋狂,畢竟統治階級被逼上絕路的時候,他們可不管普通蒙古人的死活,只會把普通蒙古人當成自己的盾牌和炮灰來用。

炮灰就是用來犧牲的。

朱由校的態度,已經將蒙古統治階級逼到了困獸之鬥的境地。既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但同樣也能解決很多問題。

“王國雄,你帶上五萬騎兵和一百挺機槍,直接往唐努烏梁海方向奔襲。蒙古人要退往中亞。必然會死保這條退路,到時候揪住他們的主力往死裡打。如果蒙古主力不出現,那就把唐努烏梁海的那些通道全部用機槍堵死。”朱由校在談判談崩了之後,立即對王國雄命令道。

“臣遵旨。”王國雄頓時興奮的領了旨,當天就帶領著五萬騎兵出發了,這些騎兵沒有裝備卡賓槍。依舊是裝備騎槍,還是冷兵器部隊。但這些騎兵卻是大明的精銳騎兵,擅長冷兵器白刃戰。

但是他們攜帶的一百挺機槍,足夠讓他們橫掃草原了。

派出去掃蕩的那五個步兵師,除了006步兵師返回修整了幾天,其他步兵師也陸續送了一大批的俘虜的牛羊與蒙古人回來,而主力依舊在草原持續掃蕩。

掃蕩已經初見成效了,這些牛羊也算是一筆戰爭紅利。

但是那些步兵師的掃蕩效率畢竟不如真正的騎兵,他們在馬上沒有什麼戰鬥力,下馬作戰的時候蒙古人也已經吃過虧了,根本不和這些步兵師硬碰。所以這些步兵師對蒙古主力的威脅並不是很大。

既然如此,朱由校乾脆把騎兵部隊派了一半出去,直接去堵路。唐努烏梁海和蒙古北部是一條延綿的山脈,就那麼一些通道適合大規模轉移人口和牲畜,把那裡用機槍堵死,林丹汗的主力那真就成爲甕中之鱉了。

王國雄帶著五萬騎兵,開始只是往西不斷深入草原腹地,一直都沒有找到蒙古主力的蹤跡,草原畢竟太大了。

但是沿途倒是碰上了不少蒙古部落,如今草原上只要能看到牛羊的地方,必然是有蒙古部落存在。

掃蕩持續展開,很快王國雄就把蒙古人的大後方鬧得天翻地覆。那些兵力空虛的蒙古部落,根本就抵擋不住大規模的明軍騎兵。整個部落的人口和牛羊全部成了明軍騎兵的戰利品。

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王國雄帶領的這五萬騎兵所攜帶的牛羊越來越多,同時持續向西挺近,沿途的蒙古部落頓時遭殃。

王國雄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通過掃蕩吸引蒙古主力出現。如果蒙古主力不出現。那就向唐努烏梁海地區挺進。

那裡是一片山脈,將蒙古西部圍了起來。只要一路殺到唐努烏梁海,再把那些山脈的出口一堵,林丹汗想要撤往中亞都沒辦法。

這一招。將徹底堵死林丹汗的退路,所以不怕林丹汗不帶著蒙古主力出現。

實際上林丹汗此時依舊在唐努烏梁海附近,正組織著蒙古部落的老弱婦孺與牛羊不斷的撤往中亞草原。

談判談崩了,林丹汗已經不報勝利的希望,所以開始組織撤退。先留個後路。但是這樣的大轉移,已經極大的影響生產了,蒙古撤退到中亞肯定是養不活那麼多人的。而且他們把蒙古大部分部落的青壯都集中過來了,但是他們不可能把所有的蒙古部落都轉移走。

特別是位於東部的那些部落,隨著明軍的鐵路不斷修好,已經逐步被分割了。

養不活那麼多人的情況下,肯定還是要通過戰爭來消耗掉一些人口,才能保證他們的統治利益。這一點方面,蒙古統治階級已經達成了共識。

只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轉移,馬上去找明軍麻煩。就算打不贏也要噁心死他們。反正他們現在已經不怕流血了,而是需要繼續流血,才能削減自身人口,以保證內部不會產生更大的矛盾。如果能把大明噁心到一定程度,說不定他們會與蒙古妥協,承認他們的統治利益。

實在不行就退到中亞,這是最壞的結果。

然而這個時候明軍騎兵卻殺過來了,林丹汗這下被逼的沒辦法了,只好帶領主力進行阻擊。

吃過一次虧的林丹汗,這一次極爲謹慎。

經過一番偵查。確定了來襲的明軍騎兵兵力在五萬左右,而且是傳統的騎兵,不是上次碰上的那種騎著馬的步兵,這些騎兵沒有裝備什麼火器。

這個發現頓時讓林丹汗放心了不少。但是對於明軍的重機槍,林丹卻又是心有餘悸。只不過林丹汗並不知道重機槍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只知道明軍有一種火器很恐怖。然而看到這支明軍沒有裝備火器,頓時就放心了很多。

不過這些明軍騎兵畢竟是老牌精銳,當初王城一戰,也個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此時林丹汗手上還有二十萬左右的蒙古騎兵,其中六萬多精銳絲毫未損,全部裝備了從大明進口的鎧甲與兵器。

面對五萬明軍精銳騎兵,林丹汗倒是絲毫不慫了,就怕明軍騎兵裝備了火器。但顯然這支明軍騎兵沒有裝備火器的樣子,也沒有什麼鐵絲網和塹壕。

既然這樣還怕個毛線,林丹汗和一羣蒙古貴族頓時激動了,如果把這五萬明軍騎兵殲滅在草原上,顯然能讓明軍肉疼好一陣。明軍這些騎兵可都是職業兵,平時都是用軍餉養著的,還有最爲精銳的裝備。

“大汗,只要殲滅這些明軍騎兵,我們還能獲得他們身上的裝備,那麼我們蒙古馬上就能擁有十一萬精銳騎兵了。到時候即便是在我們離開了草原,不管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能戰勝其他的部族和國家。”頓時有蒙古貴族目光熱切的對林丹汗建議道。

這個建議頓時得到了蒙古貴族們的認可,林丹汗頓時也目光熱切了起來。即便被趕出了草原,有了那麼多精良裝備的蒙古大軍,卻是可以橫掃一些歐洲國家了。到時候大不了去歐洲混,也能混得開。

當然,即便獲得這些裝備,戰勝明軍依舊是遙遙無期,畢竟明軍的火器太可怕了。

不管是出於保住退路的考慮,還是爲了殺人扒裝備方面考慮,林丹汗怎麼都得上了。於是又帶著二十五萬大軍,擋在了五萬明軍前進的道路上。

這一戰,林丹汗不可能退縮。

雙方的騎兵開始靠近,雙方在距離一公里的時候,雙方騎兵停了下來,開始擺開陣勢。林丹汗還想展開試探性的進攻,結果明軍擺開陣勢的明軍,已經開始全軍向前移動。

明軍要主動進攻!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林丹汗已經開始指揮兵力準備包抄明軍左右兩翼,就是欺負明軍兵力更少。

當雙方距離已經拉近到五百米左右的時候,蒙古騎兵主力已經對明軍騎兵形成了三面合圍的態勢。

只要明軍繼續往前衝,就會遭到蒙古騎兵三面夾擊。然後被淹沒在汪洋大海之中。

“全軍衝鋒。”林丹汗一聲令下,蒙古大軍瞬間如同啓動的機器,嚮明軍三面夾擊展開全軍衝鋒。

“機槍營,前往預定攻擊陣位。”王國雄一聲令下,兩個五百人左右的騎兵策馬來到左右兩翼。

從馬匹上卸下重機槍。裝上三腳架。

“機槍營準備完畢。”

“開火。”

“突突突突……”

“突突突突……”

上百挺重機槍同時開火,密集的彈雨瞬間向蒙古主力傾斜而去。顯然明軍騎兵把重機槍當成火炮來用了……

效果嘛!

顯然出奇的好。

一瞬間蒙古主力大軍正面遭到了狂風暴雨一般的打擊,蒙古騎兵成排成排的倒在了機槍的掃射之下。

上百挺機槍,在一分鐘之內能傾瀉出超過5萬發子彈。

瞬間那狂風暴雨一般的火力,直接把兩翼衝來的蒙古騎兵給淹沒了,那突突突的及槍聲,在林丹汗耳朵裡簡直就是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與此同時,王國雄手中騎槍向前一指,“殺!”

“殺!”

“殺!”

“殺!”

全軍衝鋒!

雙方正面騎兵,距離已經不到百米。加速。再加速。

如同兩道鋼鐵洪流,猛烈的撞再了一起,瞬間人仰馬嘶。明軍依舊是利用密集的陣型,瞬間鑿開了蒙古騎兵的陣型。

林丹汗對這樣的情況早有預料,他原本是準備用左右兩翼的騎兵一起衝上來圍毆明軍騎兵的。

結果,在明軍重機槍的猛烈打擊之下,蒙古左右兩翼的騎兵瞬間就如同冰雹打芭蕉一般崩潰了。

人的身軀在這樣的火力網之中,是如此的脆弱!

剛剛發動衝鋒的兩翼蒙古騎兵,瞬間就被這猛烈的火力網給打懵逼了。也在這一瞬間,林丹汗就知道完蛋了。立即策馬扭頭就跑,王旗已經撤了,頓時正面的蒙古騎兵也隨之崩潰。蒙古大軍在戰場上一片大亂,衆多蒙古騎兵聽到及槍聲響起的那一刻。就已經調轉馬頭瘋狂跑路。

很多蒙古騎兵親眼見過那一戰的恐怖場景,明軍僅僅上萬人,就屠殺了蒙古二十多萬騎兵。

特別是林丹汗手上的那些精銳騎兵,當時可是跟隨在林丹汗身邊的。這些蒙古騎兵也大部分都分佈在正面,迅速潰敗。

明軍騎兵在蒙古人調轉馬頭跑路的時候,砍得那叫一個歡。

騎兵對決死亡率最高的不是正面交鋒。而是背面。蒙古人已經將他們的後背露了出來,明軍騎兵只要追上去砍殺,隨便就能把這些蒙古騎兵砍翻下馬。

兩翼的蒙古騎兵在機槍的猛烈掃射之下,很快也全線崩潰了。這樣的火力太可怕了,他們甚至不知道哪裡是安全的。只知道,離得遠一點肯定是最安全的。

這兩翼的蒙古騎兵此時衝上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正面的蒙古騎兵已經崩潰了,他們衝上去唯一能夠做到的,也許就是把那些機槍手給砍了,但那又有什麼意義?敗局已定,衝上去反倒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明軍騎兵主力只要回過頭來,就能把他們給滅了。

於是兩翼的蒙古騎兵不僅沒有圍上去,反倒也跟著正面的蒙古騎兵一起潰敗了。那場面簡直就是兵敗如山倒,整個草原上到處都是亂糟糟四處亂跑的蒙古騎兵。

一個個都在瘋狂的逃命,包括林丹汗。

王國雄率領著五萬騎兵,攆著蒙古騎兵一路追殺,後面的機槍營見左右兩翼的蒙古騎兵已經潰敗,也收拾了機槍之後,迅速跟上了主力部隊。加入了對蒙古人的追殺行列之中。(~^~)

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80章 樂不思蜀第50章 鐵匠皇帝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407章 鐵絲網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260章 蒸汽機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38章 有刺客第88章 謠言四起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9章 三成佃租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0章 天子親軍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15章 官商勾結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5章 遼東兵敗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09章 發現寶藏第407章 鐵絲網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4010章 大殺器第9章 肅清隱患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43章 叛亂平息
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80章 樂不思蜀第50章 鐵匠皇帝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407章 鐵絲網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260章 蒸汽機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38章 有刺客第88章 謠言四起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9章 三成佃租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0章 天子親軍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15章 官商勾結第85章 閹黨來襲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5章 遼東兵敗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09章 發現寶藏第407章 鐵絲網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4010章 大殺器第9章 肅清隱患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43章 叛亂平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大安市| 托克逊县| 肥东县| 边坝县| 偏关县| 荆门市| 井陉县| 综艺| 宜阳县| 铜陵市| 松桃| 江阴市| 烟台市| 延寿县| 定边县| 仁化县| 湖口县| 渝北区| 苏尼特左旗| 莒南县| 嫩江县| 兰西县| 汕头市| 小金县| 汉寿县| 新巴尔虎左旗| 莆田市| 化隆| 灵台县| 白银市| 武平县| 岐山县| 石景山区| 搜索| 当阳市| 农安县| 九江县| 正宁县| 津市市|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