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9章 俸祿改革

皇極門,這天早上再次召開了早朝。

“萬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羣臣叩拜過後,一個個站起身,朝堂之上的官員面孔已經變了不少,一羣東林黨高層全部被革職問罪,或者逮捕審查。

所有官員都發現,這次早朝皇帝在殿內燒起了炭爐,這些進貢木炭全是紅羅炭,一個個烏黑髮亮,燒起來無煙無味,火力持久。

之前早朝,皇帝可不給他們上炭爐,不少官員一個個手腳凍得發僵。這次皇帝卻是開體恤臣工了,不僅上了炭爐,還搬來了椅子,給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賜座。

此前早朝朱由校根本就沒辦法和這些官員正經商討政務,雙方關係很僵硬,這次朝堂之上已經有了朱由校自己扶持的政治勢力,自然是要好好的做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啓奏。”吏部尚書王紹徽出列,躬身道。

“準。”

“啓稟皇上,內閣、六部如今空缺嚴重,當立即推舉補缺,以保證政務正常運轉。”王紹徽說道。

“準。”

“蛇無頭不行,當先推舉東閣空缺。臣推舉東閣大學士沈潅爲東閣首席大學士。”王紹徽賣力的表現著,這內閣首輔誰來當,皇帝早就內定好了,現在推舉不過是走個形式而已。

當然皇帝也可以不走推舉的路線,可以自己獨斷專行進行任命,當初方從哲就是被萬曆皇帝親自任命,其他黨派自然不樂意,萬曆皇帝乾脆把內閣裡面的人都撤了,結果內閣之中只有方從哲一人。一當就是六年。

所以方從哲是皇家的老牌臣工,香火之情自然不是其他官員能比的。

既然朝堂之上已經扶持了一批政治勢力,朱由校自然不需要用什麼蠻力。

“臣附議。”

“臣附議。”

這時候一羣‘閹黨’官員都出來附議。其他東林黨官員一個個戰戰兢兢,根本不敢出來觸皇帝的黴頭。

短短不到一個月。東林黨已經摺損了六十多名官員,全被牽連三族,誰都看得出來,皇帝是對東林黨有意見。

反腐就反腐吧!爲毛只死盯著東林黨?那些齊楚浙宣黨就乾淨了?

皇帝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整東林黨,這羣東林黨除了散佈謠言之外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了。

只可惜這招在北方不太管用了,特別是在北直隸地區。反倒是讓皇帝把東林黨的名聲給徹底搞臭了。

當前東林黨也就是在南方地區還佔據上風,散佈的謠言還是蠱惑了不少無知羣衆。而那些商人、權貴確實知道真相的,但是皇帝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自然衆口同聲的把朱由校宣傳成了昏君。

只是南方各省顯然亂不起來,朱由校並不是很在意。北方不要亂了就行,北方一旦亂了,大明就完蛋了。

自古皇帝不過江,南方不善戰爭是事實,只有萬衆一心,以及生產力超出很多的時候,南方纔能和北方抗衡,例如宋代。

南方被士族、財閥掌控,已經是處於一種高度自治的狀態。後世一些人整天喊著明末只能把北方丟給流賊和野豬皮。然後遷都南方。要是這樣,北方上億百姓怎麼辦?而且北方的人口和基礎都丟給流賊和野豬皮,別人把資源整合一下。還不兩下把人心混亂的南方打爆啊?

朱由校當前的目標,主要還是維持北方的穩定,並整合資源。南方既然已經高度自治,暫時也就只能收點稅,全面徵收商稅是不太現實的。北方只要能穩定,不讓流賊和野豬皮獲得人口,流賊和野豬皮根本不足爲慮。

南方畢竟歷來求財不求官,軍事威脅很小,只要保障自己不被陰死了就行。至於造謠什麼的,愛怎麼造謠怎麼造謠。等北方收拾清楚了。自然可以調轉兵鋒對付南方士族和財閥。

另外南方百姓現在起碼餓不死,並不需要那麼迫切的去拯救。

以至於當前東林黨在京師。已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大反派,這次早朝見一羣‘閹黨’也人多勢衆的樣子,跳出來顯然意義不大,只好繼續默默站樁。

“準。”

“臣沈潅叩謝皇上。”沈潅神色中有些興奮,東閣首席大學士,就是宰相啊!絕對是仕途的巔峰。

只要登頂,便是一生之中極大的成就。

“臣推舉崔呈秀爲戶部尚書……”

“臣附議”

“臣附議”

“準。”

“臣推舉……”

“準。”

“準。”

朱由校反反覆覆就是一個字,多一個字都懶得說,下面一羣東林黨甚至掩面羞於視之。就算是走個形式,也用心一點吧!想復讀機一樣是幾個意思啊?

這就是一場分贓大會,一羣閹黨份子被火箭提拔,一個個一飛沖天。

從六部尚書,到六部侍郎、給事中,全部換上了閹黨官員。

“邪黨復辟,天下之不幸,百姓之不幸。”這時羣臣中傳來低聲的嘆惋,不少人都聽見了,一羣人轉過頭看了看,沒找道是誰發聲,然而一羣閹黨臉上卻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有皇帝當靠山,底氣就是這麼足。

朝堂之上,雖然還有不少東林黨馬仔,但是已經無力阻止閹黨的分贓大會。這種公然分贓的行爲,也是非常拉仇恨的。

分贓結果之前都已經商定了,自然也不需要多費口舌。

“諸位愛卿,此番反腐行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也可謂是觸目驚心,官場貪瀆盛行成風。朕思慮良久,許多官員貪瀆實乃俸祿過低,是以朕決定提高羣臣俸祿,諸位愛卿以爲如何?”朱由校拋出議題。

“皇上所言甚是,然而朝廷財政窘迫,而全國官員衆多。不如分批提高俸祿,待朝廷財政充盈,再行提高。”首輔沈潅提議道。

“那內閣拿個方案吧!”朱由校吩咐道,內閣還是處理政務的主力,肯定是要做事的,不然養他們幹嘛!

內閣處理完,然後再送往司禮監批紅。

朱由校有時候不想處理政務,就可以讓皇后她們代勞。她們不需要太有主見,只要能按照各種原則對內閣提出的方案進行評估就可以。

進而內閣、司禮監、後宮相互牽制,朱由校只要不長期不理朝政,就不會出問題。畢竟出了問題,三方之中必然會有反應,問題出在哪一方身上,很容易弄明白。

“臣遵旨。”

當天散朝過後,重新組建的內閣,進行了一番商議。很快拿出了一個方案,先提高容易貪腐職務上的官員俸祿。

首先是京官一律提俸,再則是地方縣令、知州、知府、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也一律提俸,這些一把手的俸祿先提上去再說。

大明官員的俸祿,只能說幾乎是史上最低的。

未入流吏員月俸3石大米,正一品官員87石大米。要說按照這個俸祿,正一品官員在京城連房子都買不起。

所以說明末實際上沒有真正廉潔的官員,上下級孝敬什麼的,就算是再廉潔的官員都有收,這已經是潛規則了。

東林黨那些廉潔官員,實際上是在忽略潛規則的基礎上算是廉潔的。真要追究起來,個個都有把柄。

此次提俸,正一品月俸提爲1000元(原俸87石),從一品900元(原俸72石)、正二品800元(原俸61石)、從二品700元(原俸48石)、正三品600元(35石)、從三品500元(原俸26石)、正四品450元、從四品400元、正五品350元、從五品300元、正六品250元、從六品200元、正七品180元、從七品150元、正八品130元、從八品100、正九品80元、從九品50元、未入流20元(原俸3石)。

大明全國官員,僅有三萬多人,對於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來說,這個數量簡直少得不可思議,也幾乎是各個大朝代中史上最低的。不過這個時候的中國衙門,和後世一樣,也存在很多沒有編制的臨時工。

不過全面提俸的話,朝廷確實沒錢。

因此此次先提京官,以及地方一把手。首先京觀之中,內閣品級比較低,只有正五品。不過此次提俸之後,內閣首輔同樣也享有正一品的月俸,次輔則享有從一品月俸。

一番提俸下來,大約有兩千多名官員享受到了新俸祿發放標準,同時還有一千多名不入流的吏員享受到了月俸20元的待遇。

每年增加財政開支230餘萬,從國家層面上來說,這點開支實際上也不算大錢。雖然只是一千多名官員,不過因爲品級較大的官員基本上都在京城的原因。

與此同時,朱由校又拿出50萬元,私下派發給‘閹黨’,實際上也就是天啓黨,魏忠賢此時已經被朱由校打發到稅務局去了,對這些齊楚浙宣黨馬仔的指揮,則是朱由校親自指揮,下級則是內閣首輔沈潅。

之所以私下再派發一筆俸祿,主要是因爲這羣官員既然投靠皇帝,皇帝自然不能虧待他們。

只是這批銀子派發下去的同時,也是約法三章,誰若再敢貪污,後果極其嚴重。()

ps:第一更到。

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36章 君臣翻臉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25章 遼東兵敗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06章 野戰炮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93章 火車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44章 投資建議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大結局第368章 穩坐釣魚臺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章 傀儡皇帝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67章 翻盤點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65章 東林地震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56章 天家蠻橫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2章 傀儡皇帝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27章 佈局遼東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87章 廉價鋼鐵
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36章 君臣翻臉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25章 遼東兵敗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06章 野戰炮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93章 火車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44章 投資建議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大結局第368章 穩坐釣魚臺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章 傀儡皇帝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67章 翻盤點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65章 東林地震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56章 天家蠻橫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2章 傀儡皇帝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27章 佈局遼東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87章 廉價鋼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内丘县| 太保市| 临高县| 东乡县| 汤阴县| 沙雅县| 资中县| 青海省| 东明县| 横峰县| 葫芦岛市| 甘德县| 丰宁| 集贤县| 中西区| 墨脱县| 航空| 米易县| 曲阜市| 原平市| 广平县| 财经| 太保市| 中山市| 海安县| 电白县| 吉安县| 奈曼旗| 三明市| 康马县| 咸阳市| 长丰县| 上饶县| 大城县| 阿荣旗| 清水县| 永康市| 皮山县| 陆川县|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