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章 黃河決口

皇家科技學院的成立,意味著日後的各種研究工作,不再需要朱由校親自出馬了。

秋收已經快要到了,濟民糧行抽調了大量資金,開始在南方抓緊佈局,從而壟斷官府折糧的收購。

南方的折糧價格極爲便宜,每石只要三四錢。只要能收購個一千萬石,扣除各種費用,五百萬兩白銀的利潤是妥妥的。

爲了收購這些折糧,運輸方面朱由校召來曹金玉和錢萬元,一起商議出了一個方案出來。此時皇家海運公司,以及淺胖子的恆昌海運公司,目前還沒幾艘海船。不過並不代表沒有船,長江水運體系中就有許多大船。

只是這些大船一般不走海陸,因爲海陸存在一定風險。

在大量資金砸下去之後,江淮等地的造船廠,同樣也接到了訂單。同時還在購買舊船,基本上只需要半年時間,船隊規模就能初見規模。到時候再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或者一些糧食就在南方進行銷售,都是可行的方案。

這一票幹下來,利潤巨大。

朱由校除了給予曹金玉收購折糧的特權,同時還說道:“朕會讓廠衛進行配合,哪個縣官敢將折糧賣給其他糧商,立即逮捕問罪。”

北方倒是不需要這麼搞,可是南方卻是必須進行震懾了。

此時的南方基本上處於高度自治的狀態,朱由校的政令未必能在南方徹底通行,這也是很多東西他沒辦法把手伸到南方的原因。

南方士族、財閥的力量盤根錯節,實在讓人頭疼。

這次朱由校染指折糧利益,自然也是會遭遇阻力的。儘管這利益原本是朝廷的,只是被有權貴背景的商人挖了牆角。

錦衣衛和東廠是必然需要進行配合的。

“陛下,除了收購折糧,微臣以爲還可以在南方收購一些低價糧,濟民糧行同樣可以在南方那些大城市開設糧鋪。”曹金玉建議道。

“這個可以緩一緩,不要打草驚蛇了。”朱由校搖頭道,這和他的策略是不符合的。因爲南方士族和財閥的力量有些太大,只要表現在輿論掌控能力和財力方面,所以朱由校並不打算立即和他們撕破臉。

所以一直以來,朱由校的動作大部分都是在長江以北地區。對南方的徵稅什麼的,都還沒有一點苗頭,只是在北方徵了商業稅。

這個架勢對於那些南方士族和財閥來說,只要還沒有具體威脅到他們,他們最多也就是嘴上喊一喊,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出來,雙方起碼還沒撕破臉。

畢竟皇家資本此時還在孵化之中,並沒有成爲一個真正強大的資本集團,這個時候撕破臉了,很容易遭到南方財閥的商業圍剿,儘管皇家資本有官方力量作爲依仗,南方財閥也有政治關係。

扯到最後,實際上又是黨爭的問題。

“我們只在南方收購糧食,暫時不要去碰南方的糧食零售,這是那些財閥控制的主要產業之一。”朱由校補充道,相比於北方各省,南方的財閥已經實現了一定規模的商業壟斷,這種商業壟斷雖然很多是卡特爾模式,但是中國的卡特爾壟斷模式,往往很有效果。

所謂卡特爾,就是競爭對手之間約定各自的市場份額,以及商品價格,從而進行聯合壟斷。

中國商人,往往比西方人更注重信譽。

在明末這個資本萌芽階段,明末商人對市場的壟斷,基本上都是採用卡特爾模式,辛迪加則基本上不可能出現,畢竟中國這麼大,商人那麼多,辛迪加完全沒有出現的可能。

至於托拉斯模式,江南財閥就更不可能搞出來了。

在壟斷模式上,卡特爾是最低級的,只能孕育資本小怪獸。辛迪加則相對高級,可以孕育出資本大怪獸。托拉斯是最高級的壟斷方式,則會孕育出資本超級怪獸。

後世的英國發展出的就是卡特爾模式,德國人發展出的則是辛迪加模式,因此德國人具備了挑戰英國的實力,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成功將英國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拽了下來。

美國發展的則是托拉斯壟斷模式,資本力量最爲恐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便開始高調起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那麼我們看看皇家資本,實際上皇家資本的壟斷模式,就是究極的‘托拉斯’模式。只要皇家資本成功孵化出來,江南財閥算什麼,就算不用強權抄家,通過資本的運作和市場的爭奪,就能輕鬆吞掉他們。

資本的孵化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動盪會產生損失,所以暫時還是不要和江南財閥撕破臉的好。

曹金玉顯然對局勢並沒有太深入的認識,畢竟他並沒有站到這個高度去思考問題,也不需要他來思考財團戰略。朱由校不讓他染指南方零售市場,他也只能無奈作罷。

就在朱由校和曹金玉他們商定了糧食收購的問題後,李朝慶急匆匆的跑進了養心殿。

“皇上,不好了,黃河決口了。”李朝慶將一封奏摺呈了上來,朱由校心中一驚,連忙一把拿過奏摺看了起來。

天啓元年秋九月,黃河在靈壁、黃鋪一帶決口,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與黃會,故道遂湮涸。

這次決口,淹了兩個縣。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黃河入海口沒有變道,依舊好是奪淮入海的格局。

“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受災?”朱由校發現奏章上竟然沒有這些信息,李朝慶連忙搖頭,顯然也不知道。

“你妹啊!”朱由校氣得把奏章丟到一邊,下面的官員辦事實在不靠譜,這麼重要的數據都不統計上來。

左右走了幾步,朱由校思考了片刻,內帑還有銀元1200萬左右,賑災是完全沒問題的。不過這黃河是個隱患,肯定是要進行治理的。

過去黃河的治理,每年黃河兩岸居民枯水期是要用人力進行清淤的,如今顯然沒這事了。之前明王朝任命潘季馴治理黃河,採用束水攻沙的方法,倒是把黃河治理得穩定了下來,但因爲淹了皇陵,潘季馴被削了職。

如果再不投入資金治理黃河,決堤、決口定然會時有發生。到時候,災民一多,問題就來了。

“馬上從內帑調撥30萬元進行賑災,再撥款200萬元加固黃河中下游堤壩,在被淹當地招募難民做工。”朱由校因爲不太清楚受災人數,於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30萬銀元用於提供災民所急需的糧食,先別把人給餓死了。接下來再通過招募災民做工的方式,每天給災民二十文的工錢,災民就餓不死了。至於就業崗位,可以通過加固黃河堤壩來提供。

剩下的,就是注意救護那些失去親人的老弱病殘,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麼動亂了。

不過這次賑災派誰去啊?這還是得商量一番得,朝臣們得知消息,紛紛上奏舉薦人選。看著這些舉薦名單,朱由校一臉的懷疑。基本上全是東林黨官員,東林黨在崇禎年間的瘋狂貪污行爲,簡直讓人震驚,這讓朱由校自然難以將這次賑災行動交給東林黨官員主持。

人選確實是個問題啊!

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20章 動機不純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59章 腰桿硬了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5章 製造玻璃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423章 大掃蕩第11章 再次出宮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93章 商業擴張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6章 君臣翻臉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32章 黑科技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107章 學院補貼
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20章 動機不純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59章 腰桿硬了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5章 製造玻璃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423章 大掃蕩第11章 再次出宮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93章 商業擴張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6章 君臣翻臉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32章 黑科技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107章 學院補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宣汉县| 柳江县| 霍林郭勒市| 文昌市| 淳化县| 清水河县| 海安县| 黔南| 都匀市| 慈溪市| 邯郸县| 高淳县| 钟山县| 黄陵县| 黎城县| 靖州| 沙坪坝区| 浦城县| 华坪县| 绥滨县| 班戈县| 盐城市| 新兴县| 共和县| 会泽县| 葫芦岛市| 江永县| 阿拉尔市| 三江| 德令哈市| 托克托县| 达州市| 衡东县| 彭州市| 辉县市| 杭州市| 改则县| 枞阳县| 壤塘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