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三省總督

內閣在北方各省的改革措施,簡直讓那些正直廉潔的勤政官員如久旱逢甘霖,被提拔上去之後,也立即成爲了內閣改革方案的大力擁護者,執行起來非常上心,對地方水利的修繕,以及保甲制的推廣更是抓得非常上心。

過去這些廉潔勤政的官員,因爲沒有大肆收刮,然後去賄賂高官,有些甚至在縣令的位置上一當就是十幾年。

明末的官場就是這樣,你不懂得巴結上官,自身又廉潔勤政的話,上官確實對他們沒辦法,但是他們想要升職卻也是基本不可能。

所以很多廉潔勤政的官員都在基層,被卡在那裡上不去了,於是也只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其他地方是無能爲力了,很多事情只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次內閣提拔大批基層廉潔勤政的官員的同時,這些被提拔起來的基層官員也拿到了養廉金。

不僅升官了,而且收入也有所增長。

加上內閣的改革措施,又是對癥下藥,這些基層官員擁有豐富的基層行政經驗,對內閣這些措施也感到認同。他們自然也明白,內閣提拔他們,目的就是讓他們執行這些改革措施的。既然享有了利益,就存在共同利益,又是爲老百姓做實事的措施,執行起來自然是極爲上心。

爲了保證改革能夠順利進行,沈潅很快又提議朱由校派幾個總督出去,主持、督查各省水利修繕和保甲推行工作。

“派遣總督倒是不錯的主意,但派誰去呢?”朱由校對沈潅問道。沈潅回答道:“臣以爲禮部給事中李精白可擔此任。”

“爲何?”朱由校問道,他對李精白實在沒什麼印象,自然得詢問清楚。

“李精白勝任給事中前,曾擔任夏津縣知縣。在任頗多建樹,勸耕讀,尚教化,興水利,調繁昌樂。夏津百姓感懷李知縣恩惠,曾爲其建生祠。此人背景也比較乾淨,可堪任用。”沈潅回答道。

朱由校仔細考慮了一番,隨後同意道:“那就這個李精白吧!讓他總督陝西、甘肅、河南三省。除了修繕水利和推行保甲。還要及時賑濟受災百姓,並統籌圍剿流賊。”

任命李精白爲三省總督,提前是對朱由校沒有威脅。這樣的文官擔任三省總督,顯然不太可能威脅到皇權。

甘肅、陝西、河南三省各路巡撫,很明顯多是混吃等死的貨色。既然如此。乾脆任命個三省總督過去倒也不錯。也算是給這次提拔起來的基層官員保駕護航,讓他們在行政的過程中一旦和那些混吃等死的上官發生衝突,有個申訴的地方。

這三個省份,也是問題比較嚴重的區域。特別是陝西,其次又屬河南,都是災害較多的地區。

陝西主要是陝北黃土高原抗災能力極差,而且陝北延綏鎮還有不少邊軍,容易變成火藥桶。

河南則是黃河災害較多,同時蝗災也多發。只是因爲地處腹地,受災的時候都是一羣農民。不像邊軍會去劫掠,所以一般鬧不起來,但是底層百姓日子顯然不太好過。

山西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山西百姓比較有儲糧備荒的意識,平時都捨不得多吃幾口,大量往地窖裡藏,抗災能力比較強一些。

先派個靠譜的總督過去重點梳理一番陝西 、河南、甘肅的問題,對於穩定北方來說還是很有用的。

出於這樣的考慮,很快李精白就被任命成了三省總督。

一個給事中,一下跳到三省總督。成爲三省最高大員,這種現象恐怕也就只有此時朱由校控制下的朝堂會出現。

李精白赴任前,朱由校又有些不放心的召見了他一次,和李精白深入談了一下安民的問題。讓朱由校很欣慰的是。李精白的基層行政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他對朱由校說道:“啓稟陛下,安民之法可分表裡,表在於賑濟、剿匪,前爲避免災民造成地方動盪,後爲避免匪盜擾亂生產。裡則在於安居。百姓要想安居,無外乎水利與賦稅。水利若可通暢,則旱澇皆有收成,官府再無橫徵暴斂之舉,百姓則可安居。”

“那樂業呢?”朱由校問道。

“呃……這個嘛!就是地租太重了。”李精白委婉的說道,實際上是在說,貧富差距太大了,富者阡陌連綿,貧者無立錐之地。老百姓很多時候沒辦法安心生產,因爲他們的生產活動,無法換取到必須的社會資源。

“朕知道了,愛卿此去總督三省,朕派一千京營聽你調用,陝北流賊當爲重點清繳。”朱由校滿意的對李精白說道,顯然這個李精白還是比較靠譜的。

“謝皇上。”李精白叩謝,對於此次赴任,心裡還是充滿期待的。對於他這種官員來說,把一方經營得井井有條,心裡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比真金白銀還有吸引力,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這個時代的官員,基本都信那一套,因果報應啊!積德修身啊!不過有些人願意去做,有些人則不願意去做罷了。

前有王陽明的《傳習錄》,明末時期則有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都是非常牛逼的著作。《傳習錄》是比較高端的著作,而《了凡四訓》則是教人通過自身努力,改造命運的書籍。總的都是在追求,以平凡的命運,去創造不平凡的人生。在這一追求中,積德修身是必須做的。

除了北方各省的改革外,北直隸的改革顯然還未正式開始。不過從正月開始,北直隸則進入了一個新的建設高潮。

這次的建設項目就是修路,而且是大規模的修路活動。

修的路主要就是砂石路,用的材質基本上都是就近取材,礦渣之類的東西都可以拿去修路。

砂石路就足以讓重型馬車通行了,鋪設石板成本太高,水泥路貌似也不是很靠譜。

所以這次修的路,都是先打上一層三合土,然後再鋪設砂石。三合土並不是傳說中用糯米去做的,而是進行反覆的壓實所產生的效果。如果三合土要用糯米,那成本簡直高得嚇人。

上千萬元的修路工程,馬上就再次帶動了整個北直隸的經濟,創造出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北直隸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

而對北直隸的改革,朱由校也很快著手開始了。(。)

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7章 天價玻璃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407章 鐵絲網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9章 肅清隱患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19章 三成佃租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7章 天價玻璃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212章 統帥部會議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66章 賣隊友第249章 蒙古戰爭落幕第37章 準備下手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8章 整頓內廷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65章 東林地震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81章 遊擊準備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
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7章 天價玻璃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407章 鐵絲網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9章 肅清隱患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19章 三成佃租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7章 天價玻璃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212章 統帥部會議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66章 賣隊友第249章 蒙古戰爭落幕第37章 準備下手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8章 整頓內廷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65章 東林地震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81章 遊擊準備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邢台县| 富宁县| 阿勒泰市| 桃江县| 青田县| 平塘县| 太谷县| 和龙市| 建阳市| 靖安县| 织金县| 思茅市| 佛山市| 海城市| 山西省| 禹州市| 迁西县| 和林格尔县| 陈巴尔虎旗| 万盛区| 新沂市| 镇江市| 清水县| 乌鲁木齐县| 徐州市| 安丘市| 桃江县| 阜南县| 平塘县| 雷山县| 三亚市| 车致| 肃宁县| 同心县| 渭南市| 绩溪县| 泰顺县| 咸宁市| 潞西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