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

京城,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在街頭響起,一家高檔酒樓開業了,酒樓當天推出了宮廷御膳,在京城引起了轟動。

很多勳貴、富商,紛紛前往該酒樓消費。

與此同時,典當鋪、旅館、運輸隊,這些東西在一個月內就出現了好幾家,這些商業活動的背後,無一不是大明皇家銀行的在進行投資的結果。

大明皇家銀行選擇與民間商人合股經營,從而涉入這些行業之中。

與大明皇家銀行合作開設酒樓的老闆,獲得了十幾道宮廷御膳菜譜,同時用上最好的地段、裝修,以及最好的大廚,生意火爆得不行。

典當鋪、旅館算是較爲一般的行業,前者盈利實際上比較大,值十兩銀子的東西抵押給五兩白銀,還不起錢就把東西賣了,還得起錢就收利息。典當鋪相當於是大明皇家銀行的一個放貸補充部分,比較容易發放小額抵押貸款。

旅館利潤並不是那麼高,但是銀行卻是向各行各業進行擴張。而且大明皇家銀行投資的旅館,不愁沒有生意。就是皇帝組建的這個商業圈內部人員出差辦公之類的,都有不少人員流動。

相當於是一個官方招待所,就算不賺錢,自己內部也能用得到。

運輸隊則合股成立了好幾個,這些運輸隊使用皇家軍工廠製造出來的馬車,以及自己投資建造船隻,負責運輸經營。生意也不愁,糧行、官鹽,都是需要運輸的大宗貨物。幾個運輸隊相互之間形成良性競爭,畢竟都是同一個幕後老闆,自然不可能形成惡性競爭。

這些產業背後都出現了一個保駕護航的存在——稅務局!

這個部門很快成爲京城‘臭名昭著’的存在,這個由東廠、錦衣衛聯合成立的稅收機構,實際上是一個爲皇家產業實現壟斷經營的打手。

稅務局一方面徵收進城商稅,一方面阻擋其他食鹽進入京城,還開始對京城的高檔酒樓、典當鋪、錢莊、糧行徵收營業稅、個人所得稅。

徵稅名目一個接著一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壓縮競爭對手的利潤空間,一旦這些競爭對手提高價格、收費,那麼就將逐漸失去市場。

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稅務局並未全面徵收商稅,而是盯著皇家資本涉及的行業,純屬是打擊對手用的,順便收點銀子。

皇家資本所控股的商業活動,也一樣交稅,但大明皇家銀行卻有補貼政策,和沒有交稅是一個樣的。

稅務局因爲錦衣衛很東廠人員相互監督、制約,加上朱由校制定了監督、舉報制度,權力還是得到了制約,沒有出現撈過界的問題。

皇家資本與稅務局,完全就是官商勾結的典範。

並且在京城進行試點運作,迅速積累了足夠了的合作經驗,官商勾結的活動愈加熟練,各公司和稅務局的協調能力正在不斷加強。

京城不少商人直接倒了血黴,一個個錦衣衛、東廠特務上門‘勒索’徵稅,這生意沒法做了。

頓時又是一片哀鴻,而市井一時間謠言四起。

皇帝殘暴、貪財之名開始在市井中流傳,與此同時,李進忠也出名了。李進忠此時是皇帝的重要爪牙,散播謠言的幕後黑手很顯然就是東林黨,李進忠就是東林黨的眼中釘肉中刺,都希望除之而後快。

不久之後,客氏與皇帝有染的傳聞也開始四處流傳。

儘管王安被朱由校幹掉了,一時半會東林黨拿皇帝沒辦法。然而那一小戳東林黨人正在積極尋找突破口。

負責服侍皇帝起居的客氏,無疑就是東林黨瞄準的突破口。先把客氏從皇帝身邊趕走,沒有用錢辦不了的事情,只要慢慢滲透,總有一天能夠滲透到皇帝身邊。

這些謠言自然是傳入了宮內,面對這樣的謠言,朱由校馬上明白,這肯定是東林黨在背後大肆造謠。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予理會。

“當前最大的問題還是財政,以及穩定北方。”朱由校在宮內仔細思考了一整夜,發現當前的局勢,只能以北方爲根基。

南方已經成爲自治王國了,百姓生活倒也問題不大,畢竟南方一來自然資源豐富,就算是受災了,吃草根也餓不死。而且南方商品經濟極爲氾濫,農業不行還能給人做工,總的是餓不死的。南方還有地方福利體系,對破產者有安置方法。所以南方百姓儘管也在貧富差距懸殊的環境下水深火熱,但起碼日子還能過,朱由校暫時不用太擔心南方百姓,北方百姓的處境則已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北方因爲水利年久失修,天災頻發,以及人口不斷增長之下,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了。

“最大的問題,還是北方太窮了,沒有南方那麼多的產業。導致財富不斷向南方流失,以至於無法從南方購買糧食調劑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問題。以前靠中央稅收,倒還是可以調劑一下,不過中央稅收流失嚴重,調劑失衡就出問題了。”朱由校很快就找到了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北方缺乏賺錢的產業,以至於越來越窮。

朱由校當前在北方改革鹽政,一旦成功的話,軍費自然不成問題。然而問題是,北方很多老百姓沒有足夠的購買力,一味的徵稅不是辦法,就算是徵收鹽稅,如果不發展產業的話,依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大明皇家銀行,以及鹽稅等方面,都是比較虛的產業,並不能成根本上解決北方的經濟問題。

說白了,就是要發展實業,然後將商品賣到南方,或者是出口到海外,換到足夠的銀子,然後再從湖廣等產糧區購買糧食。

曬鹽當然也是實業,但是南方也有鹽業生產。也算是比較虛的一個產業,老百姓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也吃不起官鹽。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向南方徵收商業稅,從而進行一定的財富再分配。

向南方全面徵收商業稅的話,那就要和東林黨徹底撕破臉,朱由校暫時還沒這個底氣,京營要形成足夠強大的戰鬥力,起碼還要一兩年的時間。

那麼暫時只能先從發展產業方面入手了。

縱觀歷史就會發現,中國北方的經濟發展能力,確實是不如南方,而且是遠遠不如。唯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重工業。

情況更糟糕的是,明代北方經濟本來就差,可在重工業上都不佔優勢了。畢竟這年頭重工業很低級,也就是鋼鐵行業,南方重工業資源儘管缺乏,但並非沒有,在這個階段很難凸顯出北方在重工業發展上的資源優勢。南方經濟發達,對鋼鐵需求量更大,而且有出口優勢,重工業規模已經遠遠超過北方。

北方在輕工業、重工業上都處於劣勢,緊靠農業進行支撐,在人口不斷增長,土地壓力瘋狂上升,又天災不斷的環境下,經濟不失衡纔怪呢!

“必須發展重工業!”朱由校打定主意。

第146章 重炮轟擊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393章 火車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10章 天子親軍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275章 暴雨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94章 良性競爭第69章 不計血本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27章 佈局遼東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70章 鉅額軍費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38章 有刺客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36章 君臣翻臉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9章 三成佃租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295章 預算第58章 鉅貪現身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6章 君臣翻臉第95章 定時炸彈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84章 沒分段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章 傀儡皇帝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249章 穩紮穩打
第146章 重炮轟擊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393章 火車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10章 天子親軍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4章 收買人心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275章 暴雨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94章 良性競爭第69章 不計血本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27章 佈局遼東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70章 鉅額軍費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38章 有刺客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36章 君臣翻臉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9章 三成佃租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295章 預算第58章 鉅貪現身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6章 君臣翻臉第95章 定時炸彈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84章 沒分段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章 傀儡皇帝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64章 三才伏法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398章 普及義務教育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249章 穩紮穩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宣武区| 陆丰市| 福清市| 大英县| 伽师县| 苍南县| 宜君县| 塘沽区| 积石山| 台前县| 增城市| 德昌县| 西和县| 海安县| 浮山县| 莫力| 宜章县| 河南省| 阜新市| 甘泉县| 马鞍山市| 专栏| 嵊州市| 墨脱县| 秭归县| 盐津县| 得荣县| 简阳市| 罗甸县| 电白县| 永城市| 西青区| 伽师县| 南康市| 莱州市| 阜阳市| 平乡县| 仁布县| 枣阳市|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