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抓捕東林黨

天啓元年四月下旬,夏收已經臨近。

然而在明王朝的權力中心,一場風暴正在醞釀。大半個月沒回宮的朱由校,回宮之後立即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

此時正值夜晚,田爾耕急匆匆的入宮覲見,在宮內與皇帝朱由校密謀了將近半個時辰,在場的還有東廠提督李進忠。

收拾東林黨要有‘彈藥’,李進忠和田爾耕向朱由校提議,把移宮案翻出來對東林黨進行清算。

朱由校隨即同意了,隨即李進忠羅列出了六個移宮案中最跳的東林黨官員,朱由校看過名單後隨即點頭通過。

“把人抓起來就行,無須用刑。不僅要抓人,還要把他們全家都抓起來,並查抄一切資產。”朱由校吩咐道。

“皇上,這是爲何啊?”李進忠困惑的問道,“若不用刑,他們豈會招供?”

“朕乃天子,何須他們招供?”朱由校神色輕蔑的說道,“且招供了又如何?東林黨依舊會說你們污衊。就算是你們把他們打死在獄中,這些人又會害怕了不成?然若將他們全家都一併問罪,以後誰得罪朕都得掂量掂量全家老小的下場。”

“皇上英明。”田爾耕和李進忠頓時豁然開朗,不正是這個道理麼?把這些東林黨抓起來殺了,他們反而會‘英勇就義’,畢竟東林黨中不乏被洗腦的sb,做了誤國誤民的事情反而覺得自己正氣凜然。

畢竟此時的中國,還是封建禮教時期。用的是以《易經》爲核心的科學體系,世界觀和後世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這些讀書人,他們都有學易經,科舉除了考八股,還有易經的部分。

人們的思想和後世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時代的人都想要出名,而且是想要好名聲。因爲他們認爲,只要名垂青史,死後有人緬懷他們,他們在陰間就能得到龐大的信力,用後世的名詞來說,就是精神能量。這種精神能量,在陽間可供陰神生存,在陰間便是‘貨幣’一般的東西,有足夠的‘貨幣’,在陰間投胎就能買個好的。

這就是古人的想法,在這個時代佔據主流。

正所謂大無私即是大自私,很多文人爲了出名,死亡對他們來說根本毫無恐嚇效果,如果被皇帝砍了就能出名,他們甚至巴不得被砍了呢!

因此朱由校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砍了這些東林黨,用刑都免了,就把他們問罪關押就行,而且不僅問罪一人,還要全家連坐,斷了他們的香火傳承。

這個時代的人們,活著的時候都想著死後的事情。死後要想獲得香火信力,一個是流芳百世,一個就是子孫後代給他們燒紙錢。

紙錢這玩意實際上只是一個表面的形式,重要的還是打製紙錢的時候,人們通過打印‘銅錢’的形狀,以及摺紙元寶,從而精神上聯想到‘錢’,從而在紙錢上注入精神能量,這樣燒到陰間纔有效,後世那種一張面值就上億的印刷冥幣,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的。

爲什麼中國人會形成宗族制度?

宗族制度的本質,就是爲了在死後能較高效率的獲得源源不斷的香火。一個宗族男子死後,牌位進入祠堂,從而受到整個宗族的祭拜。宗族越興旺,香火就越多。這也就是爲什麼這年頭宗族不讓成員死後進入祠堂有那麼強大的殺傷力,以及宗族爲什麼重男輕女的原因。女孩遲早是別人家的,不能給他們死後提供香火,自然不重視。

祖宗在陰間得到香火,又會在陰間給宗族‘送子’,花錢在陰間購買一些氣運強的陰魂投胎到宗族,使宗族更加興旺,宗族在陽間的成員又通過風水活動來改善宗族氣運,形成一種宗族壯大的良性循環體系。

是不是真的暫且不論,但這年頭的人們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中國古代女性地位越來越低,和宗族制度的發展和影響力的擴大是有莫大關係的。在宗族沒有發展之前,中國女性地位實際上還是很高的。

朱由校不殺他們,人還活著就沒人去整天緬懷。時間一長,人們甚至會將他們淡忘。不僅不讓他們流芳百世,還斷了他們的後代香火,就問他們怕不怕!

這招可謂是釜底抽薪,極爲毒辣。

這是一次錦衣衛和東廠的聯合抓捕行動,大半夜田爾耕和李進忠出了宮,就立即行動了起來。

錦衣衛和東廠特務連夜出動,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抓捕名單中,赫然就是‘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宗、顧大章’六人,即後世史書上所謂的‘東林六君子’。

這六人,是移宮案中的主力。

歷史上的天啓皇帝第一個清算這批人,就是因爲他們在移宮案中,把天啓皇帝挾持到文華殿。

移宮案到底是這麼回事呢?

實際上就是光宗朱常洛突然嗝屁了,李選侍恰時就住在乾清宮。李選侍是朱常洛生前最寵愛的女人,而且生前明確的在一羣大臣面前交代,要封李選侍爲皇妃,只是兩宮太后諡號還沒上,所以要推遲一段時間。

皇帝駕崩了,李選侍作爲朱常洛生前唯一要封的妃子,自然是想要母儀天下,執掌後宮,這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這時候,東林黨突然跳出來,說李選侍要效仿武則天垂簾聽政。然後把太子朱由校挾持到了文華殿,如果李選侍真要挾天子以令羣臣,怎麼可能會沒有防備就被東林黨一羣大臣把皇太子給搶走了?

而且明代皇帝的女人都是出自民間無權無勢的清白人家,李選侍一沒有孃家支持,二沒有朝廷文官作爲後援,想要當武則天這不是搞笑嗎?

歷史上朱由校被挾持到文華殿之後,東林黨就開始慫恿他下旨將李選侍逐出乾清宮,並且即日登基。但是天啓皇帝還是有點腦子的,不願即日登基,也不願下旨讓李選侍移宮。東林黨又慫恿天啓皇帝,要他以李選侍虐待他,甚至是害死生母王才人的兇手爲名義驅逐李選侍。

雙方僵持之下,東林黨讓王安先逮捕李選侍身邊的幾個太監,說他們貪污國庫。李選侍一個女人家,自然是被嚇到了,接著王安又進如乾清宮對李選侍一頓恐嚇,李選侍嚇得當天自己徒步抱著八公主走入冷宮。

進入冷宮的李選侍,又碰上一場大火,差點被燒死。後來宮內傳出李選侍要投井的消息,首輔方從哲看不下去了,先帝屍骨未寒,東林黨就這樣逼迫先帝心愛的女人,身爲臣子簡直不能忍。所以方從哲才讓賈繼春跳出來和東林黨抗爭,因爲有爭議,所以才稱之爲‘案’。

移宮案,實際上就是東林黨發動的一場政變,目的就是爲了控制新君,畢竟新君只有十四歲,只要把李選侍這個家長踹開,想要糊弄就極爲簡單了。

東林黨沒有軍權,政變也就是靠玩弄規則了。正所謂儒以文亂法,就是東林黨的最好寫照。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朱由校開始動用暴力了。

正在睡夢中的楊漣、左光斗等人,被錦衣衛和東廠特務粗暴的踹開大門,從被窩了逮了出來。

不僅楊漣他們被抓,錦衣衛和東廠特務隨即連夜趕往各地逮捕楊漣等人的全家老小。

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74章 開始鑄幣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0章 整頓京營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5章 遼東兵敗第28章 糧食訂單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06章 野戰炮第393章 火車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4010章 大殺器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58章 鉅貪現身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58章 鉅貪現身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67章 翻盤點第20章 動機不純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87章 廉價鋼鐵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28章 大洗牌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1章 再次出宮第4010章 大殺器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423章 大掃蕩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95章 定時炸彈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32章 朝野譁然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43章 武裝京營
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74章 開始鑄幣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0章 整頓京營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5章 遼東兵敗第28章 糧食訂單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06章 野戰炮第393章 火車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4010章 大殺器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58章 鉅貪現身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58章 鉅貪現身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67章 翻盤點第20章 動機不純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87章 廉價鋼鐵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13章 瀋陽不保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28章 大洗牌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1章 再次出宮第4010章 大殺器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423章 大掃蕩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95章 定時炸彈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32章 朝野譁然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43章 武裝京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连南| 容城县| 陈巴尔虎旗| 神农架林区| 凉城县| 金平| 岳池县| 利辛县| 高碑店市| 乌鲁木齐市| 囊谦县| 峡江县| 门源| 鱼台县| 乐东| 孟连| 同仁县| 张北县| 迁西县| 宕昌县| 邮箱| 荆门市| 新丰县| 左权县| 高陵县| 宜君县| 子洲县| 白城市| 济南市| 巴中市| 河北省| 司法| 鄄城县| 桂东县| 拉孜县| 乐东| 吉林省| 临泽县| 黄陵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