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

大明皇家銀行的存款還在持續增加,甚至很多京城之外的富商、權貴們都開始將銀子存進大明皇家銀行。特別是那些東林黨官員,幾乎個個都把銀子偷偷存進了大明皇家銀行。

每年可是有10%的利率,銀子與其放在家裡‘生鏽’,還不如放到銀行吃利息呢!東林黨人對皇帝經營大明皇家銀行並不看,但就算是把銀行吃倒了,大不了用朝廷財政來賠嘛!反正虧不了他們的。操控著朝政的東林黨人,自然是不怕皇帝賴賬的。

朱由校也清楚他們的心思,現在就看誰手段高明瞭。

東林黨篤定皇帝不會成功,因爲不久前朱由校編練騰驤四衛,就讓東林黨感覺皇帝年少孟浪,做事不經腦子,所以篤定的料定大明皇家銀行用不了多久必然敗落。

朱由校非常上心銀行問題,連續幾天微服出宮,到銀行進行指導、巡視,不斷的完善管理上的漏洞。

楊瑞國把銀行管理得十分不錯,同時由銀行控股的‘皇家農業’公司也正式成立,皇家農業公司的管理制度方面,朱由校與孫承宗、楊瑞國三人一起商議之下拿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出來。

皇家農業公司初始資本300萬兩,孫承宗出任公司首席ceo,這年頭叫首席大掌櫃,同時張貼招募告示,在各地招募年輕秀才,以及擅長水利、農事者。

同時朱由校下旨,在京畿招募流民開墾皇莊。一戶給地30畝,給牛一頭,佃租三成,受災、傷病可免佃租。

屯墾活動迅速就啓動了,孫承宗在京畿地區隨便跑了一圈,就圈下了三百多萬畝荒地,拋荒現象觸目驚心。

地主對土地自然是非常渴望的,然而明代北方農業生產技術較差,同時北方商業不發達,沒有那麼多的剩餘資本,也沒有那麼多能夠免稅的士子,很多士子階層,也未必會將心思放在開墾荒地上。北方地主一來有時受限於開墾土地需要修繕水利,投資過於巨大而放棄,又或者沒有足夠的人手進行開墾。

因爲皇家開出的條件很好,很多流民看到告示,紛紛跑到當地官府報名。北直隸各州縣官員趕忙將這些流民送到京畿,交給皇家農業公司。這些流民在境內就是不穩定的因素,因爲吃不飽肚子,被閉上絕路的流民經常搞出治安事件。就算安分守己,有時餓死在路邊,看著也讓人不舒服,自然如同送瘟神一般送走了。

等這些流民到了京畿,才發現條件和告示中的有些不一樣。

給牛一頭是貸款,錢是要還的。不過皇帝會給他們口糧,讓他們在開墾土地、修繕土地的時候能夠吃飽飯。不過受災、傷病免除佃租倒是真的,而且實在還不起貸款,皇帝也不會把他們逼上絕路。

這些流民,最渴望的就是一個穩定的生活。進入皇莊就能夠穩定下來,就算是收了災,也不用再拋荒了。

這些招募而來的流民,在安置點都吃到了飽飯,身體虛弱的都養了幾天,身上有疾病的,現場也都有中醫進行免費就診。有了力氣的流民,便被安排去開工了。

河北地區沒什麼大河流,水利修繕比較簡單,並不需要建設太大的工程,也就是疏通一下河道,然後修建塘堰(灌溉用的蓄水池),以及將水引到耕地上的水坡、水渠。

這些水渠多數採用挖溝而成的手段,部分用石塊幹砌,爲了修繕水利,皇家農業公司在京畿地區買下了幾個燒磚的民窯,還有幾處採石場。皇家軍工廠也調出一部分工匠進行軍轉民,並招募民間工匠,專門生產農具,儘量降低成本。

有了水利設施,土地再用耕牛翻上一遍就可以了,如此便可進行播種。此時秋播時間已經過去,不過小麥還可以進行春播。趕不上春播的,還可以進行夏播,夏播可以種植玉米,此時玉米在北方已經比較普及,只是產量不怎麼高。

皇莊開墾一經公佈,加入開墾的不僅有流民。很多農民也都加入了其中,這些農民多數都是沒有土地的佃農,畢竟人口繁衍下來,自耕農如果多生幾個兒子,土地有的被攤薄,有的則乾脆沒有土地。

這些人口就只能給地主當佃農了,然而佃農也不太好當。北方很多佃農,都是在水利條件不好的土地上耕作,而且佃租普遍超過四成。

皇莊給的條件比那些地主高得多了,不僅給地三十畝,而且會把水利修好。最重要的是,佃租只有三成,而且受災可以免除佃租。另外大明皇家銀行,將會向這些皇莊農戶提供無息貸款。不像地主家的佃農,問地主借貸還要被利滾利。

因而皇莊屯墾吸引了許多佃農前來,這些佃農有些身上還有負債,欠著地主不少錢。不過只要進了皇莊,那些地主想要追回借款那就不可能了。朱由校自然不允許讓那些地主來擾亂皇莊生產,所以那些來追債的,一律都亂棍打走。

不到半個月,皇莊就吸引了十幾萬戶佃農、流民前來,二三十萬人開始在拋荒的土地上辛勤勞動。有男人,也有女人,還有很多小孩,甚至還有不少老人。

這些老人和小孩,在工地上也就是隨便幫幫忙,做多少都無所謂,但是口糧是少不了他們的。很多老人都是不顧勸阻,硬是要到工地上幫忙。這個時代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受過民間皇城廟教育的,什麼修橋修路添陽壽之類的意識比較普及。

朱由校在工地上視察了一圈,乾脆把一些老人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宣講隊’,讓這些老人給幹活的青壯年進行宣講,提高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同時把民間那些具有教化意義的故事進行整理,讓老人們給小孩講故事。

這些故事是古代教化的一種重要形式,因爲教育不夠普及,所以地方教化方面,官員、文人都編了不少具有教化意義的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小孩是最喜歡聽故事的,晚上沒什麼娛樂活動的時候,就坐在一起講故事、聽故事,因此一代代傳承下來。這些故事,多是講一些因果報應、棄惡揚善的。

“後生啊!現在修的水利,不僅是別人能用到,你自己也能用到,即使爲人也是爲己。你現在要是偷懶耍滑,是要虧損福報的呀!”一個老人看到一個年輕人幹活不賣力,便上前勸說,年輕人被說得只能訕笑。

現場監工手上並沒有什麼鞭子,只是進行組織、監督。大部分的青壯勞動力還是非常勤快的,幹活非常賣力。

他們在修一處蓄水用的塘壩,上千人一個上午就把塘壩修了一半,挖圖、挑擔來來回回,現場熱火朝天。

中午的時候,送飯的車子來了。

一羣佃農、流民沒想到竟然還有午飯吃,一羣人圍到車子邊,幫忙將大木桶擡了下來,掀開紗布後,裡面全是熱乎乎的饅頭、麪餅。

大家高興極了,領了饅頭、麪餅,隨便找地方一坐,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對於那些體力消耗很大,又沒有什麼肉食的青壯來說,他們的飯量非常恐怖,很多年輕人甚至可以吃下兩三斤饅頭。

主要是蛋白質涉入缺乏,所以要用穀物轉換蛋白質,食量自然看著讓人感到恐怖。

儘管飯量恐怖,但是工地上的伙食卻是管夠,畢竟是皇家開墾皇莊,多給點吃食,也能換個好名聲。而且惠及的是普通百姓,這點成本沒必要去摳。

“當今皇帝真乃聖君啊!”

“是啊!我聽說等皇莊開墾出來了,日後要是受災了,不僅不用交稅,皇帝還會對我們進行賑濟呢!”

“等水利也修起來了,我們又有了土地,以後日子就好過了。”

一羣老百姓吃飯的時候閒聊起來,對朱由校都是一片稱頌,同時對未來也是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有午飯吃確實很讓他們意外,過去他們幹活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午飯吃的,只能自己帶點耐餓的豆沙包去吃。之所以沒有午飯吃,主要還是農活比較繁重,回去吃飯的話就耽誤了時間。

豆沙包雖然耐餓,但是卻不能很好的補充體力,一般幹到下午,體力就明顯跟不上了。長期這麼過度勞累,身體就慢慢出問題了,壽命也就受到影響。

皇家農業公司這次組織屯墾卻是不同,是有較爲嚴密的管理措施的,有一個專門的食堂,還有人專門負責是送飯、送水。人們中午吃得飽飽的,再找個地方休息消食,下午就接著幹活,渾身都有力氣。

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12章 統帥部會議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3章 數學水平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48章 建造高爐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1章 再次出宮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5章 製造玻璃第16章 紙上談兵第7章 天價玻璃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84章 沒分段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9章 肅清隱患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4010章 大殺器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9章 肅清隱患第7章 天價玻璃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08章 優厚待遇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06章 野戰炮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74章 御駕親征
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12章 統帥部會議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3章 數學水平第353章 對外貿易格局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48章 建造高爐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1章 再次出宮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5章 製造玻璃第16章 紙上談兵第7章 天價玻璃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84章 沒分段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9章 肅清隱患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4010章 大殺器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9章 肅清隱患第7章 天價玻璃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08章 優厚待遇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06章 野戰炮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74章 御駕親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巴林右旗| 甘肃省| 庆云县| 平昌县| 扎赉特旗| 宜川县| 馆陶县| 民权县| 乐都县| 礼泉县| 蛟河市| 鄂托克前旗| 华蓥市| 桂平市| 安丘市| 万安县| 滦平县| 青冈县| 娱乐| 东方市| 新安县| 平泉县| 黑河市| 上思县| 肥城市| 东乡| 利津县| 平遥县| 尚义县| 海门市| 德保县| 孝昌县| 商水县| 昆山市| 嘉黎县| 东兰县| 贵溪市| 唐河县| 淮安市|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