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4章 死灰復燃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又是一天的早朝,朱由校自從沈潅擔任了內閣首輔之後,上朝變得勤快了不少,每過七天便會上一次早朝。

“臣有事起奏。”御史周起元出列,衆人不由側目。這傢伙算是東林黨‘餘孽’,朝中還有不少東林黨沒有被清洗,不過多是一些小嘍囉,這段時間這些東林黨正夾著尾巴做人呢!沒想到今天一早朝就跳出來了。

“準奏。”朱由校揮手道。

“臣彈劾登萊總督袁可立,其督運漕糧期間,中途溺死兵丁十三人。還請陛下追責袁可立,並罷海運,免得再度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周起元一副痛心疾首的揚聲道,“人人皆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溺死十三名兵丁,讓我朝廷如何向他們的父母交代?”

“咳咳!愛卿仁慈可嘉。只是這海運,發生海難也是正常。”朱由校咳嗽了一聲,語氣平靜的說道,然後對下面的文武百官問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臣以爲周起元所言有理,海上風浪莫測,一旦發生海難,朝廷漕飄沒不說,還有人員損失,實在風險太大。”

“臣附議,此次海難雖然只造成了十三人遇難,但若是下次碰上個大風浪,飄沒更多又如之奈何?”

一羣東林黨這個時候都跳了出來,朱由校心裡有些吃驚,沒想到朝中的東林黨這麼快就死灰復燃,恢復了組織策劃能力。原以爲,葉向高這些傢伙擼下去之後,他們羣龍無首能消停個幾年的。顯然這樣的預估是嚴重錯誤的,這些東林黨人沒有了帶頭大哥,自然會有新的帶頭大哥。

朱由校把漕糧河運砍了一半的份額。這顯然是動搖到了一些商人的利益。過去這些商人可以通過這些漕船,夾帶他們的貨物。相當於是用朝廷組織的船隻,運他們的商品。這下砍了一半之後。馬上就讓運輸成本變得高了起來。

朱由校連忙看向沈潅,沈潅這時候也十分配合的站了出來。說道:“啓稟皇上,臣以爲海運漕糧大有可爲,此次雖說中途發生了一些海難,溺死兵丁十三人,但是此次漕運卻並未勞民傷財。而且此次事故,是因海船過小,才經不起海上的風浪。若是朝廷採用大船運糧,則會安全許多。”

“臣附議。”

“臣附議。”

朱由校收編的那羣齊楚浙宣黨馬仔這個時候也都跟著站了出來。紛紛贊同沈潅的言論。

“所謂勞民傷財,不過是危言聳聽。我朝這麼多年下來,數次開海運運糧,最終都是撤銷,可見海運害大於利。”周起元就像是攪屎棍,依舊堅持不懈的胡攪蠻纏。

“啓稟皇上,萬物陰陽共生,有利益有害,實屬正常,只在於取捨之道。海運之利。顯而易見。河運漕糧自江蘇運往京畿,途中損耗漕糧將近三成,每年朝廷要損耗漕糧120萬石。可若走海運。此次袁總督組織海運,途中僅飄沒800石漕糧,其餘無一損耗。若以市價算之,一石糧食一元八角,此次海運便爲朝廷省下財政200萬元有奇。”王紹徽跳了出來,先是搬出一番數據,然後對周起元攻訐道:“敢問,爾等是何居心?要讓朝廷每年損失200萬元的財政?”

“啓稟皇上,據臣所知。漕運之以損耗高,乃是過於勞民傷財。漕丁無奈之下,只得盜賣漕糧。商人再趁機夾帶私貨。以至運河漕運混亂,一片烏煙瘴氣。此番開海運,必是損害了那些奸商之利。”

“臣彈劾御史周起元,勾結奸商,置朝廷利益於不顧。”

“臣彈劾於是周起元,巧言令色、意圖矇蔽聖上,犯欺君之罪。請皇上將此小人其下獄問罪。”

一羣馬仔紛紛跳了出來,如同一條條惡狗。一個個屎盆子扣在了頭上,周起元整個臉都黑了。

這個時候只要朱由校順水推舟,馬上可以把周起元打入獄中。

“既然諸位愛卿都以爲海運有利,此事無須再議。周起元無端攻訐地方大員,罰俸三月,以儆效尤。”朱由校不溫不火的進行了處理,周起元喏喏的退了下去。剛纔紛紛往周起元腦袋上扣屎盆子的官員,頓時都有些納悶。

這不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嘛?爲毛皇帝不下手呢?

朱由校自然不會胡亂下手,朝中東林黨大佬都擼完了,這些東林黨小嘍囉有什麼好痛打的。

要是朝中東林黨完全沒了,那黨爭就過頭了。畢竟東林黨還是有一些人才可以用的,諸如徐光啓這些官員,都是能用的。

所以此次朱由校高舉反腐牌專門打擊東林黨,儘管讓人挑不出毛病,但已經很針對了。若是繼續針對下去,那就做過頭了。

周起元這樣的小嘍囉,留著也好。反正翻不了天,留著也能給那些齊楚浙宣黨馬仔一些壓力,免得這些傢伙得意忘形,開始挖皇帝的牆角。

顯然每天早朝,大多的玩意,都是政治攻訐,今天的早朝也以攻訐成爲開場。接下來倒是開始議論起正事了,沈潅向朱由校稟報了一番驛站改革的成效。

這幾個月下來,內閣對驛站的改革一直在持續。從中央派遣了專員下基層監督,加上驛卒待遇的提高,還有懲罰措施的出臺。全國幾千個驛站的亂象迅速得到了改善,首先是‘快遞’銳減。

除了官府的奏章,廠衛的情報,以及皇家資本的商品情報傳遞,民間商人被迅速排除在xx里加急業務之外。

同時規範了長途客運業務,並正式推出了寄件業務。此時推出的寄件業務,相當於後世的普通寄件,並非是快遞級別。

“改革完成後僅一月有餘,全國驛站收入就已超過支出,並盈餘1萬2000元。”沈潅彙報道。

“做得不錯,但不能鬆懈。”朱由校滿意得點了點頭,驛站改革能這麼快取得成效,卻是讓人感到滿意。而驛站的盈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驛站系統在大明獨此一份,而大明又是一個商品經濟氾濫的大環境,這麼好的資源無法產生盈利,簡直說不過去。

“是,皇上。”

“對了,紅薯推廣執行得如何?”朱由校對沈潅問道。

“各省已經下發試種補貼,每畝補貼100文,一共推廣種植200萬畝,一共支出40萬元。”沈潅彙報道。

“好,內閣要派人去地方覈實。”朱由校花了40萬元做紅薯推廣,補貼款能有多少到農民手上?誰也不知道,貪污是肯定免不了的。

但是貪污也無所謂,正好借題發揮,摘了他們的烏紗帽,不過這顯然是不能明說的,朝堂上人多嘴雜,一說要嚴懲,下面的老虎、蒼蠅很快就會收到消息。只說要覈查,下面未必會當回事,以爲可以糊弄了事。

但是紅薯推廣的面積,以及補貼款都寫明瞭的,要覈查還不容易?頂多多跑點腿,在紅薯採收之前把數據覈實出來就行了。

這次推廣,基本上全國除了福建等紅薯已經比較普及的省份外,其他省份每個州縣都攤牌了推廣指標。

全國所有州縣,都將種上一點紅薯。儘管200萬畝看起來很多,然而分到各州縣,也就是還不到一千畝的數量。

爲了防止推廣過程中,老百姓不理解而引發民變。因此實施試種補貼,同時官府不得強制要求農戶種植紅薯面積超過半畝。農戶自發要多種也行,但不算入驗收。內閣還給各州縣的主政官員下發了種植紅薯的插畫農書,農書沒有些得太繁瑣,只有十幾頁而已,交代了一下種植的概要技術,免得下面的官員看得頭昏腦熱。

如此遍地開花之下,相信明年全國各地就有農民自發種植紅薯了。而每個農戶種植面積超過半畝不計入考評,則避免了地方官員粗暴推廣下釀成民變。官府要是進行粗暴推廣,也不會要求農戶種植紅薯超過半畝的面積,農戶就算不願意,加上多多少少,都會拿到一點試種補貼,也不會揭竿而起。

此時已經是四月份了,全國各省州縣官員陸續上報達標,接下來就是驗收的環節了。顯然這次朝廷驗收,除了要驗收畝數外,還要查驗補貼款是否發放到了農戶手上。

在朱由校和沈潅的問答之中,早朝就結束了。東林黨幾乎插不上嘴,沈潅顯然已經徹底成爲了他們眼中的‘蔡京’。

早朝結束後,朱由校便起駕出宮,前往勞改局。

勞改局裡還有一羣東林黨大佬呢!是時候去看看他們了。皇帝車駕從街上行駛而過,路邊的百姓見了,紛紛跪拜了下來。也有不跪的,但無人責問。那些跪下叩拜的百姓,都是自發性的。

大部分百姓看到皇帝的車架,都跪下大呼萬歲。

經過一番宣傳,以及一番實際的利益下去,北直隸的老百姓都對朱由校高歌唱誦,名聲好得不行。

‘論收買民心’,顯然朱由校已經逐漸變成了‘專家級’。(。)。.。

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06章 野戰炮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41章 福王戰敗84章 沒分段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74章 開始鑄幣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61章 全是算計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252章 野戰炮發威第40章 撥亂反正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9章 肅清隱患第65章 東林地震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209章 發現寶藏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96章 擼的就是你
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06章 野戰炮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41章 福王戰敗84章 沒分段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74章 開始鑄幣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61章 全是算計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252章 野戰炮發威第40章 撥亂反正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9章 肅清隱患第65章 東林地震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209章 發現寶藏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96章 擼的就是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庆安县| 康平县| 勃利县| 顺平县| 突泉县| 黑水县| 黔西县| 松原市| 马尔康县| 邢台县| 抚宁县| 社旗县| 舒兰市| 格尔木市| 延寿县| 阳新县| 福州市| 凌源市| 专栏| 定安县| 独山县| 漠河县| 大余县| 泊头市| 婺源县| 梁平县| 保康县| 定襄县| 翁源县| 清丰县| 奉贤区| 盐山县| 宁海县| 县级市| 佛坪县| 榕江县| 泊头市| 昌江| 夏津县| 南木林县|